江蘇抽查珠寶玉石:11批次產品以假充真

2021-01-11 瀟湘晨報

喜歡收藏珠寶的人很多,大家都不希望買到假貨。6月6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針對珠寶玉石產品做了專項監督抽查,還真有用塑料、玻璃冒充珠寶玉石的現象。

本次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共抽檢翡翠、和田玉、水晶、碧璽、琥珀等5種產品200批次,合格178批次,不合格22批次,平均合格率為89%。不合格問題主要是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和名稱錯誤等。其中,11批次產品存在以假充真的問題。

塑料假冒琥珀 玻璃變身「和田玉」 珠寶玉石以假亂真問題多

南京質檢院國家金銀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珠寶鑑定師李玏介紹:「這一款作為蜜蠟銷售,但是我們檢測之後發現它是塑料。真品琥珀的珠子通過紫外螢光燈觀察,會有很明顯的藍白色螢光,塑料製品是沒有任何螢光的。」

檢測人員還發現,有的商家用玻璃、大理石假冒和田玉,用玻璃或石英巖玉假冒水晶的問題。另外,還有6批次產品被抽檢發現標識不規範。比如這款芙蓉石手鍊,是粉色的水晶,但是它標明的是馬粉晶手鍊,這和國標不匹配,可能會誤導消費者。

網購珠寶玉石合格率僅73.3% 專家提醒網購珠寶要查驗索證

值得注意的是,22批次不合格產品中,16批次採購自電商平臺,電商平臺購樣總體合格率僅為73.3%。

業內人士提醒,網購珠寶玉石應當重點留意以下幾點:當消費者在網購選擇珠寶的時候,要關注它的網頁主材質,因為商家為了增加搜索量,會羅列很多珠寶名稱並列在一起,比如在購買水晶的時候,可能我們搜索「水晶」,但是出現大量的石榴石、海藍寶石等等,這些都是跟水晶沒有關係的寶石,在購買的時候要跟商家確認它的主要材質。

另外,不要購買價格比較誇張,和真品價格懸殊比較大的商品。最後,要和商家索要購買憑證,索要證書,購買憑證上面最好出具主體材質的證明。(董雯)

【來源:北青網綜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深圳市抽查350批次黃金珠寶玉石首飾產品 不合格28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6月5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2019年深圳市黃金珠寶玉石首飾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報。本次共抽查了127家受檢單位生產、銷售的350批次產品,檢驗發現不合格樣品28批次,不合格產品發現率8%。
  • 南京市質監局公布水晶珠寶產品抽查結果
    今日(7月31日),南京市質監局委託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電商平臺銷售的水晶珠寶產品開展了專項抽查檢驗。本次共抽檢水晶珠寶商品30批次,包括水晶、石榴石、碧璽3個品類,覆蓋京東、淘寶/天貓、當當網等主流電商平臺。經檢驗,合格26批次,不合格4批次,合格率86.7%。不合格的項目是珠寶玉石名稱和標識。
  •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抽查896批次貴金屬及珠寶玉石首飾產品 不合格115...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2017年4月28日消息,2016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了貴金屬及珠寶玉石首飾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發現不合格產品115批次,商標涉及尚銀、中國黃金、金六福、戴夢祥、COCO&K、曼古銀、博玉東方、潘多拉PANDORA等。
  •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通報2020年1季度珠寶玉石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6月4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官網通報2020年1季度珠寶玉石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2020年1季度,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對珠寶玉石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翡翠、和田玉、水晶、碧璽、琥珀等5種產品200批次,合格178批次,平均合格率為89%。
  • 深圳抽查:潘多拉PANDORA、曼古銀等115批次貴金屬及珠寶玉石首飾...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2017年4月28日消息,2016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了貴金屬及珠寶玉石首飾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發現不合格產品115批次,商標涉及尚銀、中國黃金、金六福、戴夢祥、COCO&K、曼古銀、博玉東方、潘多拉PANDORA等。
  • 深圳發布2018年貴金屬及珠寶玉石首飾質量抽查結果
    作為深圳著力打造的優勢文化產業之一,深圳黃金珠寶產品質量如何?近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2018年貴金屬及珠寶玉石首飾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通報顯示,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6.3%,其中鑲嵌類首飾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相對較高,為27.9%。
  • 海南:2批次貴金屬及珠寶玉石產品抽檢不合格-抽檢•比較實驗...
    2020年7月2日至10月30日,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全省貴金屬及珠寶玉石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查。本次共抽查14家企業30批次產品,經檢驗,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率為 6.7%。不合格項目:印記、質量。本次監督抽查依據:《2020年海南省流通市場電動自行車等5種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方案》;GB/T16552-2017珠寶玉石名稱;GB/T16553-2017珠寶玉石鑑定;GB11887-2012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QB/T1690-2004貴金屬飾品質量測量允差的規定;GB/T31912-2015飾品標識;;Q/JDX001-2018貴金屬首飾。
  • 廣東抽查100批次珠寶、貴金屬產品 不合格11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7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布2018年廣東省珠寶、貴金屬產品質量「雙隨機」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本次抽查了廣東省內62家企業生產的100批次珠寶、貴金屬產品。經檢驗,發現11家企業生產的11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1.00%。涉及質量(總質量)、印記、標籤及其他標識物3個項目。
  • 江蘇南通曝光23批不合格黃金珠寶飾品
    江蘇南通市場監管局近日發布《2019年第22期黃金珠寶飾品質量市級監查公告》。本次在實體店抽查50批次黃金珠寶飾品,檢出23批次不合格,涉及「百年鳳祥」等商家。不合格項目為標識和質量標識,抽檢合格率為54%。
  • 陝西省市場監管局:10批次珠寶玉石貴金屬飾品產品樣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11月18日,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公告(2019年第25號),公布2019年第3季度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據公告,包括「香港佬銀匠」S925銀鑲貝殼戒指、「金品緣(標稱)」金750手鍊、「金象珠寶」足金紅寶石戒指、「一得國際珠寶」金Au750合成立鋯吊墜、「一得國際珠寶」足金轉運珠等商標產品在內的10批次珠寶玉石貴金屬飾品產品樣品不符合本次監督抽查標準要求。
  •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背提包等175批次產品不合格
    抽查產品50批次,合格33批次,合格率為66%。抽查不合格項目為背帶耐折性能、縫合強度、甲醛含量、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振蕩衝擊性能5項指標,有2批次產品的背帶耐折性能、2批次產品的縫合強度、1批次產品的甲醛含量、1批次產品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15批次產品的振蕩衝擊性能項目不合格。—— 旅行箱包。抽査產品90批次,合格70批次,合格率為77.8%。
  • 南京市質監局抽檢水晶珠寶商品30批次 不合格4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南京市質監局官網獲悉,該局近期委託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電商平臺銷售的水晶珠寶產品開展了專項抽查檢驗。本次共抽檢水晶珠寶商品30批次,包括水晶、石榴石、碧璽3個品類,覆蓋京東、淘寶/天貓、當當網等主流電商平臺。經檢驗,合格26批次,不合格4批次,合格率86.7%。不合格的項目是珠寶玉石名稱和標識。
  •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商用燃氣具等144批次產品抽查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10月17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2019年第三批49種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結果公告》。據公告,本次共抽查1849家企業2823批次產品,合格2679批次,不合格144批次,批次合格率為94.9%,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5.1%。
  • 廣東抽查:25批次珠寶貴金屬產品不合格 涉及15家生產企業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3月3日,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公布2016年廣東省珠寶貴金屬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本次抽查了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江門、陽江、肇慶、揭陽、福建等11個地市(區)87家企業生產的200批次珠寶貴金屬產品。經檢驗,發現15家企業生產的25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2.5%。
  • 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3批次黃金珠寶飾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日前,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等規定,2019年4季度,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黃金珠寶飾品質量實施了市級監督抽查,在市場實體店抽查50批次,2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標識和質量標識,合格率54%。消費提示:1.
  • 上海抽查75批次貴金屬制(飾)品產品 不合格4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3月14日,原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網站公布2018年上海市貴金屬制(飾)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信息顯示,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本市生產和銷售的貴金屬制(飾)品產品質量進行專項監督抽查。本次共抽查產品75批次,經檢驗,不合格4批次。對於消費者來說,購買貴金屬飾品最關心的是該產品「份量夠不夠?」、「成色足不足?」。
  • 市監管局抽查黃金珠寶飾品 近半數不合格
    新春佳節馬上就要到了,很多南通市民喜歡給自己買一兩件黃金珠寶首飾為節日增添喜慶。前段時間,南通市市場監管局對黃金珠寶飾品進行了抽查,抽檢合格率僅為54%。那麼這些飾品哪裡不合格,大家購買的時候又該注意什麼呢,一起來聽專業人士怎麼說。
  • 黃金珠寶行業「亂象」_調查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商報訊(記者王金成通訊員沈雁杜文博攝影金珂) 92批次商品,不合格的有48批次,超過半數。昨天,省工商局通報了近期對黃金珠寶玉石商品的抽查結果。不合格的品牌涉及中國黃金、卡地亞、周六福、明希等8個品牌。
  • 山西省質監局通報珠寶玉石飾品抽查結果
    中國質檢網消息山西省質監局近日通報2011年第二季度貴金屬飾品、珠寶玉石飾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本次共對太原市市場上30家企業經銷的50個批次的貴金屬飾品進行了監督抽查,合格47個批次,抽樣合格率為94%。不合格3個批次,均為銀飾品,不合格項目為含量和印記。
  • 四川省質監局:59批次珠寶玉石首飾產品抽查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近日公布的2016年第二批珠寶玉石首飾產品質量省級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涉及300批次產品,其中不合格59批次。據本次公布的《2016年第二批珠寶玉石首飾產品質量省級專項監督抽查結果統計表》,不合格產品存在的問題包括:未註明該樣品經人工合成、名稱與該樣品實物不符、未註明珠寶玉石材質名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