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復及預防大腿後側拉傷?

2021-02-07 Jolly

大腿後側拉傷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停止疼痛,但不痛了不意味著完全恢復了。

大腿後側最常見的受傷位置是坐骨下端

說到身體柔韌度,估計同學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摺疊前屈手去抓大腳趾。會專注去拉伸大腿後側這一塊,比如劈腿,需要大腿後側的打開。

但是,練習過程中應該有發現,這一塊真的不好拉伸,一不小心就拉受傷了。大腿後側的修復需要時間、耐心和堅持,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停止疼痛,但不痛了不意味著完全恢復了。

當大腿肌肉沒有正確啟動時,這條肌腱就會被拉傷一次,就會形成傷痕組織,傷痕組織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肌腱,同時會讓肌腱更加脆弱和僵硬。如果傷痕組織還沒有消失又接著受傷,那麼就會越來越嚴重。

啟動大腿後側肌肉是預防和修復大腿後側拉傷的第一步。在瑜伽中,大腿後側拉傷的機會很多。最常見的就是前屈摺疊。

常常囑咐初學者,從髖部開始摺疊,而不是腰部。保持背部延展和腰椎自然生理曲度。更建議彎曲膝蓋,保護大腿後側,防止膝蓋超伸。

天鵝潛水式:在前屈中過度彎曲下背部,會導致大腿靠近坐骨處的肌腱拉傷

當我們變得柔軟之後,仍然按照這個方法去做,甚至過猶不及。因為變得越來越柔軟,會轉動骨盆向前、坐骨向上、腰椎曲度過大,會導致大腿靠近坐骨處的肌腱不斷拉伸,就像橡皮筋一樣,不斷拉伸,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斷裂。

在課堂上老師經常叫我們啟動大腿前側肌肉(股四頭肌),把膝蓋上提,保護膝蓋。但是很少老師叫我們啟動大腿後側肌肉保護大腿後側的肌腱。

大腿後側力學

最簡單有效的練習大腿後側肌肉的方式是簡單的後彎體式,比如蝗蟲式,啟動大腿後側肌肉伸展髖部前側。

我們先來看看大腿後側的功能,其中一個功能是用來彎曲膝蓋和走路、跑步的時候,這就是為什麼跑步的人大腿後側會緊張。

還有一個功能就是保持身體直立,執行這個功能的位置在大腿靠近坐骨的位置。通過拉伸坐骨靠近大腿後側保持骨盆擺正上半身立直,如果這個部位鬆弛就會導致站立時骨盆前傾。

執行這個功能的時候小腿是穩定的,比如站立。所以久站的人大腿後側會比較緊。

大腿後側:大腿後側肌肉,連接小腿和坐骨的部位,功能是讓身體站直和往前屈,往前屈時要啟動大腿。

站立時,如果大腿後側靠近坐骨處的肌腱收縮太多,會導致骨盆後傾,大腿後側過度收縮和緊張。好的體態需要大腿後側和前側肌肉的平衡。

預防大腿後側拉傷

在前屈體式中,要啟動大腿後側肌肉保護肌腱過度拉伸。

如果很難找到這個感覺,可以試試站立前屈,雙腳稍微分開,膝蓋稍微彎曲,等距地(腳沒有真正移動)去收右腳向上,這時你會感受到大腿後側的收縮,坐骨會自然向膝蓋方向轉動和靠近。

大腿後側和體態:大腿後側過緊會拉坐骨向下,導致下背部平直,腰椎自然生理曲度消失。

在前屈體式中,坐骨向膝蓋的方向移動,那麼大腿後側好像在抗拒拉伸。其實,這是瑜伽中常見的「離心拉伸」。

舉個例子,我們右手抓著重物彎曲手肘上提,啟動肱二頭肌,然後保持抓住重物,緩慢伸直手臂,在手臂完全伸直之前,肱二頭肌做的就是「離心拉伸」,肱二頭肌在用力的同時在拉伸。

做前屈體式時大腿後側也是一樣,在啟動肌肉的同時拉伸肌肉,保護大腿後側靠近坐骨處的肌腱。

如何修復受傷的肌腱

第一個方法是按摩。受傷之後會產生傷痕組織,為了讓肌腱保持活力,用手指去按摩受傷的位置,只朝一個方向,保持5-10分鐘,要有一定的力度,讓受傷的位置感受到疼痛,但又不能太痛。

傷痛是最好的老師,是由我們的練習模式和習慣導致的,傷痛教會我們反思自己的練習,拋掉不好的習慣和模式,重新認知身體。

第二種方法就是加強肌肉鍛鍊,同時配合輕柔地拉伸。最簡單的練習體式有蝗蟲式和橋式,鍛鍊到達腿後側肌肉。

蝗蟲式

鍛鍊和拉伸肌肉:受傷的腿抬起來,啟動了大腿後側;大腳趾向後延展,拉伸了大腿後側。

每次腿不用抬太高,重複做10次。建議每天練習。

橋式

加強肌肉來恢復:在橋式中,雙腳跟向下用力,同時等距向頭反向移動,啟動大腿後側。

在橋式中,腳跟往下踩,腳掌往臀部方向等距(沒有真的移動)移動,胸腔去找下巴,頭部不要太用力壓地,會導致脖子緊張。啟動臀部上方肌肉拉尾骨向腳的方向,防止腰部擠壓。

保持幾次呼吸放下來,抱住膝蓋放鬆,然後重複5次。

相關焦點

  • 大腿後側肌肉拉傷的原因、如何預防以及康復訓練
    奇怪的是,我鮮少看到在MSBC訓練中心看到我們的運動員有出現大腿後側拉傷的情況。 更讓我有興趣的是,大腿後側拉傷被引證為是最常再度發生受傷的傷害一。根據這些的觀察,只要進行得宜的訓練,大腿後側拉傷應該是幾乎可以被預防的。
  • 【專欄】萌猛達大腿後側拉傷怎麼辦?
    相信對於經常運動的人來說,對大腿後側肌肉拉傷這一詞並不陌生,無論是職業運動員,還是業餘運動愛好者,大腿後側肌肉拉傷的發生概率都非常高,而且拉傷後很難在短時間內痊癒
  • 有必要拉伸大腿後側麼?
    這種拉伸很常見但經常進行這種拉伸真的能讓大腿後側得到放鬆麼?來看看下面的解釋▼有一份研究通過對14名足球運動員,一半進行離心訓練,另一半進行常見的一系列拉伸動作,來觀察到底是訓練還是拉伸可以有效預防運動中後側肌群的拉傷,經過三年的研究時間,最終這篇研究發現:拉伸訓練並沒有能夠降低大腿後側受傷率
  • 大腿後側肌群鍛鍊方法,4組鍛鍊動作,讓你腿部後側變得更強大
    腿後側肌群對我們健身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健身者在鍛鍊中常常會忽視這一部分肌肉的鍛鍊,他們只注意自己的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這些肌群,鍛鍊中只注重於大腿前部分。最後導致了自己腿部肌肉前部線條很明顯,而後部分的肌肉線條很差,並且缺乏力量。
  • 大腿後群拉傷拉傷再拉傷我究竟是怎麼了?
    大腿後群拉傷拉傷再拉傷究竟是怎麼了?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拉伸大腿後側股後肌群,這是為了提升大腿股後肌群的柔韌性,有助於在合理的範圍內提升關節活動度增加運動表現和預防損傷,但是為何有些人還是會在運動過程中拉傷呢?你有考慮過大腿前後肌群肌力不平衡嘛?
  • 國足大勝上港卻傷大將 洛國富右大腿後側肌肉拉傷 受傷原因分析
    備受期待的洛國富29分鐘拉傷下場,譚龍在32分鐘就頭球攻開上港隊球門,第40分鐘,韋世豪小角度破門將比分改寫為2:0。下半場開場國足更換了8名球員,第47分鐘,董學升接角球頭球再次得分,國足以3:0領先。上港隊在第65分鐘時,由洛佩斯扳回一分。第73分鐘,國足通過反擊由譚龍再下一城,比分定格在4比1。
  • 初練瑜伽,大腿後側緊,怎麼辦?10個動作幫你深度拉伸大腿後側!
    初練瑜伽,很多伽人都會遇到大腿後側緊,前屈類動作受限的問題。於是乎,很多初學者都會問到,該如何安全有效的拉伸大腿後側?其次,大腿後側屬於整個身體的後側後表鏈的一部分,適當的放鬆背部和小腿,也能改善大腿後側的緊張。最後,拉伸大腿後側,一定要循序漸進,從最簡單的開始,每個動作至少要保持30秒以上,肌肉拉伸的疼痛感不要超過7分,避免拉傷。
  • 臀部失憶,大腿後側肌得意!
    在「進行臀大肌訓練,臀大肌無感,反而腿後側肌群有感?」這就是典型的臀部失憶症,它是現今生活型態「久坐」所造成的,但該如何解決呢?來看一篇「Hamstring Dominance」文章,思考一下他說的內容。我敢肯定,我不是唯一一位經常抱怨運動員大腿後側太緊的教練,在訓練後尤其明顯,而訓練包含身體後側鏈的大量工作,像是RDL、SLDL、Bucks、Ball Leg Curls、Glute Hams等。
  • 洛國富大腿後側肌肉拉傷,需2-3周康復
    據國足介紹,洛國富的右大腿後側肌肉拉傷,需2-3周康復。洛國富是首次入選國足,他也希望儘快融入球隊,在國足佔據一席之地。儘管當初在華夏幸福的時候李鐵與洛國富有過合作,不過畢竟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李鐵還是想通過此次訓練和熱身比賽,了解他目前的能力與狀態。21日與上港的熱身賽,李鐵派洛國富首發登場,然而比賽進行到第29分鐘,洛國富就受傷下場。
  • 如何激活、拉伸大腿後側?
    如何激活、拉伸大腿後側? 拉伸是運動的最基本的形式,拉伸是我們人類自然和本能的活動。通過拉伸增加了關節靈活性是身體素質的基本原則之一。
  • 如何拉伸大腿後側的膕繩肌?
    雖然很理解她的感受,但是在這樣的「攀比」心理情況下,被拉傷的危險是非常大的,我自己曾經就是活生生例子,但我想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或許也都會有前屈受限,膕繩肌太緊的煩惱,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膕繩肌拉伸方法,但是我更想分享膕繩肌的相關解剖學知識和正確的拉伸方法,希望大家在充分了解這組肌肉的前提下,科學有效的去拉伸,避免瑜伽傷害。那麼膕繩肌是怎麼樣的一組肌肉呢?
  • 如何練習大腿內後側肌肉?
    不要用大腿外側!」But, 大腿後側並沒有知覺……怎麼辦?首先,不管是對於專業學員還是業餘學員,很好的使用大腿後側肌肉都是一個相對困難的命題,在專業舞者中也存在相當數量的人由於從小訓練不當而導致的錯誤習慣。
  • 瑜伽答疑:瑜伽前屈腿後側疼,怎麼辦?
    很多人在練習前屈時大腿後側緊且伴有疼痛感,疼痛通常出現在靠近臀部和靠近膝蓋的位置。這是因為大腿後側有一組肌群——膕繩肌群,該肌群的起點在坐骨結節,跨越膝蓋止於小腿上,故這兩個位置最容易被拉傷。
  • 練瑜伽,臀部下方為什麼容易拉傷?該如何預防和恢復?
    其中,最常見的受傷的位置,就是臀部的下方,也就是大腿根部,靠近坐骨的位置。這個位置容易拉傷,而且拉傷之後,不僅臀部下方疼痛,還經常伴隨著大腿後側的疼痛。在做轉動骨盆向前的動作時,比如坐立前屈、站立前屈、下犬式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如何正確發力。如果已經受傷了,更要按照以下的方式來練習。
  • 正確鍛鍊大腿肌群,美腿是分分鐘的事兒!
    胖大腿藏都藏不住,還是趕快把瘦腿提上日程是關鍵!美腿課堂想要瘦大腿,首先要明確大腿的肌肉群包括前外側群,後群和內側群。其中,前外側群由股四頭肌,縫匠肌和闊筋膜張肌組成;後群由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組成;內側群由恥骨肌,長收肌和短收肌,大收肌以及股膜肌組成。
  • 膝蓋後側疼,一般是腿後側肌肉群損傷導致?
    膝蓋後側的「窩窩」有個專業的學術名詞,叫作膕窩,指膝後區的菱形凹陷。膕窩有脛神經、腓總神經及膕動脈、膕靜脈等重要神經及血管通過。膝後側的疼痛千萬不能輕視,膕窩部位疼痛只是一種症狀,以下幾個病症都可能是膝後痛的常見原因。大腿後群肌肉是跑步主要的發力肌肉,勞損與急性拉傷會嚴重影響跑步時的後蹬及擺腿動作。
  • 硬拉後大腿後側疼痛?試試這5種方法,緩解症狀
    在硬拉時主要靠大腿後側和臀大肌發力,大部分人做硬拉後會出現大腿後側疼痛,這樣可影響日常生活及訓練,該如何快速緩解呢。硬拉後大腿後側疼痛怎麼辦?1、多注意休息硬拉後三天內可做一些不會用腿部肌肉的運動如伏地挺身或卷腹,每天20分鐘,這樣能幫助肌肉恢復,快速緩解大腿後側肌肉疼痛的情況。
  • 大腿後側肌肉緊繃放鬆不下來?不妨試試這樣
    你知道其實神經的張力會影響肌肉的放鬆嗎?-大腿緊繃這種狀況會有下列兩種原因:1.長時間一直在做高強度的運動:雖然反覆的訓練會讓大腿後肌更強壯,但也會因會更緊繃的關係而讓受傷的風險變高。2.長時間久坐的人。其實有很多文章證實說,支配我們大腿後側肌群的坐骨神經,也是會影響我們肌肉張力,緊繃沒辦法放鬆。
  • 【談骨論筋】正確放鬆大腿後側肌群,可拯救你的腰痛
    普通人的情況是,膕繩肌力量較弱,加上它形狀本身就細長,收縮的幅度很有限,在劇烈運動中特別容易拉傷,再加上現代人久坐的習慣,膕繩肌往往會被收縮得更短。當髖關節習慣性向前移(因臀部無力、大腿後側肌緊繃),膝蓋會採取過度伸直方式向後卡住(為了代償平衡前移的髖關節),此時,大腿後側肌更需過度用力(也因此會越來越緊)以維持這個錯誤姿勢,而原本用來支撐骨盆到下肢排列的「股四頭肌以及臀部肌肉」將會更不用力,致使髖前移越來越嚴重,進一步引起上半身駝背等蝴蝶效應般的代償平衡現象。
  • 放鬆你的大腿後側肌群,拯救你的腰痛
    大腿後側的肌群又稱為膕繩肌,它收縮的主要功能就是屈膝和後伸髖關節,還能在身體前傾時維持軀幹穩定,使骨盆後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