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塞下體,以性換衛生巾:「你的月經,就不能忍一下嗎?」

2021-03-04 沉浮婚姻


點擊上方關注「沉浮婚姻

每晚陪你一起閱讀

文:唐一

▼

沉浮婚姻 | 每晚七點見

⊰  主編 : 葉子  ⊱ 


這兩天,「3毛錢一片的散裝衛生巾」,上了熱搜。

如圖所示,100片才21.99元,還包郵。

這種衛生巾,沒有獨立包裝,也沒有什麼標識,看著就像某個小作坊的產品。

有人就問了:

「這麼便宜的三無產品也敢用?用在私處的也敢亂買?大家還是買有牌子的吧」

下面的回答,讓人既心酸又感慨:

很多人覺得,買包衛生巾有什麼難的,每個月少喝幾杯奶茶不就可以了嗎?

會這麼覺得的人,可能沒有去過窮地方,也沒有見過真窮人。

他們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生活優越,平時出門打車、每天一杯咖啡,每周吃一頓火鍋...

在他們眼裡,那些用不起衛生巾的窮人,怎麼就不能少喝一頓奶茶,少吃一頓火鍋?

他們根本不知道,對很多人來說,也許一輩子都沒喝過奶茶,也沒吃過火鍋。

他們也不知道,別說散裝、過期、質量差的衛生巾,很多女性甚至連衛生巾都用不起。

她們能做的,是用樹葉、破布、土灰、泥土...塞進自己的下體;

甚至要靠陪睡男人,才能換回一兩片衛生巾。

你不是女生,你真的不懂。

01

買不起衛生巾

只有髒布、樹葉、土灰、泥巴...

印度電影《印度合伙人》(又名《護墊俠》),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男主角拉克希米和妻子結婚後,日子一直過得很幸福。

直到有一天,拉克希米發現,妻子會在經期的時候,把一塊髒兮兮的破布當做護墊。

他完全不能理解:

「你這段時間就是用這塊破布?這麼髒,我都不想拿它來擦自行車!」

拉克希米又去找醫生諮詢,才了解了一個他從不知道的真相:

直到2012年,印度還有80%以上的女性無法在生理期使用一次性衛生巾。

她們只能把髒兮兮的破布、樹葉、土灰、泥土...塞進自己的下體;

很多女孩子年紀輕輕就會得婦科病,嚴重時還會不孕不育,甚至死掉。

或許有人會問了,一包衛生巾不就是幾十塊錢嗎,怎麼連這幾十塊錢都拿不出來?

BBC曾計算過:

假設一名女性12歲開始來月經,到55歲為止,會有2500多天是經期。

平均每天用掉6塊衛生巾,那她一生中將會花費1604.52英鎊來購買衛生用品,也就是將近15000元。

1萬多塊錢,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可能只是小錢,只夠買一部手機或者一個包包。

但我們並不是活在知乎,不是每個人都是「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哈佛畢業,年薪百萬」。

總理說了,我們有6億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這1000塊收入,一部分要拿來吃飯,一部分要拿來交房租水電,一部分要給孩子讀書...

這些必須費用一扣除,就剩下一兩百塊錢了。

你說,她們哪裡還有多餘的錢,來給自己買衛生巾?

所以,她們才會用著3毛錢一塊的衛生巾;

有人為了省這3毛錢,要用破布塞進自己的下體,用完後再洗乾淨晾乾,下次再用;

還有一些讀書的女孩,只有一條內褲,正面髒了換反面穿,每周放假回家才能換洗,最後患有婦科炎症。

別再怪她們為什麼不好好對待自己了,因為光是為了活著,她們就已經拼盡全力。


02

「為了幾片衛生巾,

我只能陪睡老男人」

別說在中國,就是在很多發達國家,很多女性都用不起衛生巾。

在英國,一共有1344萬戶貧困家庭,他們收入不穩定,僅有的收入又要買食品、付房租,留給女性買衛生巾的錢就少之又少。

在英國,有十分之一的年輕女性(24歲以下)買不起衛生巾。

來月經的時候,她們只能買一小包衛生巾,一用就是一兩天;

要不就是多穿幾層內褲,然後在裡面塞紙巾或者布。

即便如此,血還是會滲出來弄髒衣服。

或許你會覺得很噁心,這些女性也這麼覺得——但她們真的沒辦法。

如果買得起衛生巾,誰願意經受這一切?

美國的狀況更糟糕,根據慈善組織統計,美國共有4200萬貧困婦女,她們根本沒錢買衛生巾。

有人只能把舊衣服剪成一片一片,塞進下體;

有人只能靠學校的免費衛生巾,經期7天只有一兩包衛生巾,月經經常流到校服上。

每隔一段時間,公廁中的衛生紙總是被偷走,那一定是附近的女性做的。因為她們沒錢買衛生巾,只能將免費的衛生紙當作替代品。

連發達國家的女性都這樣,非洲、南亞那裡的女孩子就更慘了。

在肯亞,有65%的女性買不起經期用品,她們只能用雞毛來代替;

如果連雞毛都找不到,她們只能含淚出賣自己的身體,換取幾塊衛生巾。

「一些女性由於經濟能力不足、缺乏生理衛生教育和衛生設施,無法在經期得到足夠的衛生用品,無法有尊嚴地度過生理期,甚至因此無法正常工作與上學。」全球有4000萬女性正經受月經貧困,在中低收入國家,超過50%的女性採用自製衛生用品。

03

「來月經,

只是你褲襠裡的破事兒」

除了買衛生巾是一大筆支出,每次來姨媽,簡直就是女性的受難日。

有網友說,自己痛經20年,每次來姨媽都痛到發冷汗、嘔吐,就像子宮碎大石,完全沒有精力工作和做事。

有網友說,每次來月經,自己的肚子就像100隻刺蝟在跑來跑去;

像100支工程隊在裝修;

像在經歷100場世界大戰。

不想動彈,不想思考,痛到極致時,甚至連呼吸都不想要了。

但男性根本不會理解這些,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女人太矯情。

「有這麼痛嗎?我不信」

「你們就是嬌氣,想偷懶不幹活吧?」

「女人就是麻煩。」

說這些話的,往往還是你親密的男朋友或者老公。

連他們都不能理解你來月經有多痛苦,其他男性就更不用說了。

事實上,整個社會都對月經這件事有著一種羞辱和誤解。

有男性覺得:「這就是一種病,影響的大部分都是女性。」

有一部劇裡面提到了月經,有人就評論:「太粗俗了,教壞兒童。」

更恐怖的是,這個回答有142個點讚,是所有評論中最高的。

韓國網劇《有點敏感也沒有關係》裡,一位女員工因例假外出買衛生巾耽誤了開會。

上司一通責罵加諷刺:「不行那就忍一下吧,難道不能調節一下嗎?」

在他眼裡,月經就像水龍頭,可以隨意開關。

今年年初,武漢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湖北一線女醫護超過10萬人,佔比高達60%。

這麼多女性,女性用品卻沒被重視,衛生巾也沒被納入救災物品中。

因為衛生巾不夠,有些女醫護的尿和血都混在一起,女患者也因為沒有衛生巾可以換,整個人虛弱無力。

有外地網民說要給疫區的女醫護們捐獻衛生巾,有男領導輕飄飄地來了一句:「這個不急的。」

新聞底下還有人叫囂:「人命都保不住了,還關心你褲襠的那點事。」

「褲襠的那點事」——這背後的傲慢與無知,真的讓人噁心到想吐。

已經21世紀了,月經還是不能提及的禁忌。

因為月經,女性一直被人誤解,被開著猥瑣的玩笑,甚至直接羞辱和痛罵。

你說,這公平嗎?

04

沒有月經

就沒有我們

最後,回到這次的衛生巾事件,我希望大家不要只是義憤填膺一陣子,熱點過去之後又恢復原樣。

畢竟,真的有太多太多的女性,在月經期用不起衛生用品,甚至還要被人嘲諷和辱罵。

這樣的社會現實,需要大家一直去吶喊,去關注。

一、政府援助

政府可以出臺政策,幫助那些貧困女性,讓她們用得起乾淨、舒適的衛生巾;

二、接納月經

我們也要對月經多一點接納,月經不是病,更不是什麼禁忌,它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更不要看不起有難處的女性,不要一看到有女性買不起衛生巾,就大呼小叫「連買衛生巾的錢都沒有嗎?」

三、伸出援手

如果有餘力,可以伸出援手,幫助那些買不起衛生巾的女性。

微信和支付寶上都有公益捐贈,可以通過這些途徑幫她們一把。

總而言之,女性已經很不容易了。

為了人類的繁衍,她們要忍受每月一次的身體的痛楚,為什麼還要讓她們額外承擔心理負擔?

沒有月經,就不會有我,也不會有你。

來月經不羞恥,談月經不羞恥,羞恥的是不敢正視它們的人們。

點個「在看」,分享到朋友圈,希望大家都不抱有偏見。

* 作者:唐一,百萬大號【知否學堂】主理人,理智與情感並重的寫作者,每天和你分享一個看世界的全新角度。文章由知否學堂( ID:zhifou360)原創,轉載請聯繫微信(study20202)授權。

相關焦點

  • 解決了「散裝衛生巾」,也解決不了月經問題
    更有趣的是,還讓我們見識到了神秘而自信的男人們是如何對女性在衛生巾問題上指點江山的。但是,關於女性月經的問題,是全靠衛生巾可以解決的嗎?即使真有一天,月經用品都免稅了,甚至免費了,女性就不會再因為月經苦惱了嗎?
  • 你提到月經或衛生巾會感到尷尬嗎?|三明治
    今天的問題是:你提到月經或衛生巾會感到尷尬嗎?11歲的我,在一個小學同學的家裡,第一次聽說了「月經」這件事情。我和幾個同學去她家玩,她在臥室裡神秘又正式地和我們介紹這件事:「每個女的都會來」。我記不起她有沒有正式地說出「月經」這個名詞,光是一覺醒來床上都是血這件事已把我嚇得不輕。
  • 衛生巾多久換一次?換衛生巾時,有些錯不能犯,能避開儘量避開
    根據世衛組織的調查的數據顯示,有約60%的女性之所以出現這方面的問題,主要就是由於衛生巾沒有使用對造成的。衛生巾的使用有很大的講究,在使用衛生巾的時候,若不小心犯了一些錯,那麼你的衛生巾便會變得不再衛生,用著對健康不利。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女性使用衛生巾時容易犯的一些錯,若你犯了相關的錯誤,要儘快改掉。女性使用衛生巾時,容易犯哪些錯誤?
  • 衛生巾、棉條、月經杯,哪個更適合你?
    衛生巾是個偉大的發明。可以這麼說,衛生巾解放了廣大女性。 想像一下, 如果沒有衛生巾,這個世界是不是會變得一團糟衛生巾的原理就是吸收。 用一些高吸收性的材料,充分吸收流下來的經血,並能做到不反滲,然後到一定時間或吸收了一定量之後, 丟棄即可。
  • 月經杯是什麼?月經杯、衛生棉條、衛生巾……女性經期用誰比較好?
    女性到了一定年齡後,身體每個月都會來月經。我國大部分女性在經期,使用的最多的就是衛生巾。將它粘黏在內褲上,能夠很好的吸收身體內的經血,衛生巾具有便宜、方便的特點,但是需要經常更換,並且女性身體容易有粘膩潮溼的感覺,在天氣悶熱的夏天,經常會感覺到不舒服。
  • 月經期,衛生巾要多久換一次?長時間不換會怎麼樣?女性早知早好
    一般白天經常更換,用較薄的日用衛生巾,晚上不能及時更換就用夜用的衛生巾,比較厚實,甚至還有內褲一樣的衛生巾,為了防止側漏。每個女性的年紀不一樣,月經量不一樣,月經天數也會發生變化,一般是在5~7天,是正常的月經天數。並且月經期間,每天的量也是在變化的,根據自己的月經量,及時更換衛生巾是最好的選擇。衛生巾每天更換的最佳頻率!
  • 「月經杯」火了,快丟掉你的衛生巾和棉條,例假蹦迪也不會漏喲!
    而例假期需要頻繁的換衛生巾,還很容易沾褲子上。如果有一種東西,可以讓女性在例假期的時候,完全不需要擔心側漏的情況,也不用經常去洗手間換衛生巾,那該多好!其實,這種東西早就有了,可以幫助女性舒適的度過例假期,它就是——月經杯。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月經杯」火了,快丟掉你的衛生巾和棉條,例假蹦迪都不會漏喲!
  • 「散裝衛生巾」爭議背後:被遮蔽的全球「月經貧困」
    更讓人擔心的是,如果這家售賣散裝衛生巾的店鋪被投訴乃至關停,原本經濟能力有限的女性在失去獲得廉價衛生巾的途徑之後,又該如何處理自己的生理需求呢?對於「散裝衛生巾」的討論,將長期被忽視的「月經貧困」問題拋到了大眾眼前。衛生巾真的很花錢嗎?「月經貧困」何以產生?身為男性,是否可以對這個問題置身事外?
  • 散裝衛生巾到底能不能用?女性挑選衛生巾,最好守住2條底線
    前段時間,一條關於散裝衛生巾的消息上了熱搜,引發了熱議。有些人認為經濟條件不夠的話,可以使用散裝衛生巾,有的人認為不管什麼時候都要買正規包裝的衛生巾。其實能不能用散裝衛生巾,關鍵在於散裝衛生巾是不是安全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衛生巾發明之前,女生來月經用什麼?
    那我來總結一下吧!用三個字形容一下夏天來大姨媽的體驗,那就是——毛血旺!現在還有衛生棉條,一根棉條,直接塞到裡面去吸血。即使在經期,塞了衛生棉條,可以遊泳可以泡溫泉,旋轉跳躍小仙女閉著眼~各位男士女士,方便快捷的衛生棉條了解一下?
  • 國外都流行用衛生棉條,國內女性為何偏愛衛生巾?滿足你的好奇心
    由於生理方面的原因,女人每個月都會來一次月經,俗稱「大姨媽」。「大姨媽」是子宮內膜自主增厚並脫落,隨之伴隨出血的周期性生理變化。滿足你的好奇心衛生巾對於女人來說是非常痛苦和麻煩的一件事,想一想,一塊不透氣的棉墊一天二十四小時墊在私處,甚至還粘上了黏糊糊的經血,這種體驗真的非常難受。尤其是到了炎熱的夏天時,更是讓人厭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外國女性使用了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衛生棉條」。
  • 男生們眼中的月經:能憋住,是藍色,只來一天 | 認真談性
    當然,如果你有了性幻想,一定要壓抑一下~這個欄目的文章,我自己會寫一些,也會轉載一些我認為比較好的文章。 今天這篇,就算是認真談性的第一篇吧。在疫情蔓延的當下,前幾天【月經羞恥】幾乎佔據了整個熱搜。有人向武漢醫護人員捐贈衛生巾和安心褲,被所謂的領導拒絕,理由是這不是緊要的。護士被採訪時,說正處於生理期,肚子有點痛的鏡頭被剪掉。
  • 女人在月經期間,真的不能拔牙、不能洗頭嗎?若是做了會怎樣?
    月經是女性身體健康的晴雨表,它的正常與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健康狀況,來月經的那幾天,女性身體的免疫力會比平時要弱一些,若是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月經或會異常,也容易給身體帶來一系列的隱患。很多人都說,月經期間不能拔牙、不能洗頭,是真的嗎?原因何在?經前不能做的事到底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可能答案跟你想的並不同。在月經期間,確實不建議女性拔牙,這是真的。
  • 為什麼到現在女孩拿衛生巾還要遮遮掩掩?破解「月經羞恥」從教男孩拆衛生巾開始
    前幾天,一位媽媽說,女兒六年級來了月經,班裡有個男生翻她書包拿她衛生巾,咋咋呼呼的,把她給氣壞了。她告訴女兒:「下次再發生這樣的事,你就問他:衛生巾你都沒見過嗎?沒見過找你媽要去!搶我的幹嘛,你給錢了嗎?整個過程一定要淡定、冷靜,盯著對方,用你的氣場壓倒他,讓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第二次。」
  • 散裝衛生巾背後:和月經有關的24個問題,是時候告訴你真相
    就是類似於來月經的那種腹痛,但是卻沒有見到經血,那這樣更要引起警惕,有可能是一些梗阻性的生殖道的器官異常,導致了經血不能順暢的流出,應該是去做一個詳細的檢查,來找一找還沒有來月經的原因。3. 她們說來月經後,就不再發育長個了,是真的嗎?答:這是一個偽命題。這個跟月經來潮沒有關係,一般跟年齡有直接的關係。
  • 衛生巾自由背後,是陷入月經窘境的萬千女性
    但由於沒有嚴格的外包裝,散裝衛生巾在運輸、儲藏過程中很容易被汙染,從而威脅使用者的健康。像這樣的衛生巾,每月銷量過萬。當「散裝衛生巾」作為話題湧入大眾視野後,有人提出質疑,不就是幾包衛生巾嗎,也就一杯奶茶的錢,貼身用的東西也敢亂買?
  • 口述| 因月經、衛生巾而引發的瑣事,曾帶給我難言的壓迫
    今天的問題是:你提到月經或衛生巾會感到尷尬嗎?上一個問題:你怎麼看待胖瘦?「你來了嗎?」因為我那時沒有家裡的鑰匙,我還非常具體地擔心著,我不能回家換褲子怎麼辦?在12歲的某一天,早晨醒來我發現內褲上有一點血,我知道那一天來了,來得好像比想像中要平靜一點。我緊張又難為情地告訴媽媽,我的內褲有一點紅。媽媽很輕描淡寫地說,「這是做好事了」,然後給我去找衛生巾。
  • 一輩子要來500多次大姨媽,除了衛生巾,月經杯和衛生棉條了解一下?
    第一次見散裝衛生巾是初三畢業時,在老家的超市,看到一個黑色大皮袋中,外包裝五顏六色的散裝衛生巾被堆成半米高,放在一個角落裡很扎眼。只低眉看一眼那個角落,生怕進出購物的人看到我的難堪。當時還心裡納悶「衛生巾還有散裝的?能用嗎?」沒想到#散裝衛生巾#在今天還會被推上熱搜,依舊感到很詫異。
  • 從衛生巾到棉條,中國女性的月經自由實現了嗎?
    (《研究月經的男人》片頭截圖)這是個真實發生的場景,出自2013年印度紀錄片《研究月經的男人》。根據2015-2016年的政府衛生調查數據,在印度,15到24歲的女性中僅有58%使用經期衛生產品。你也許對這個數字感到詫異,事實上,衛生巾進入中國也不到40年。
  • 兩毛一片"散裝衛生巾"刷屏:5億女性正在經歷「月經貧困」
    在其安全質量備受爭議的背後,也許你想不到,一片你隨便用起來的衛生巾對於有些女孩來說卻是「奢侈品」。衛生巾,為衛生而生在遠古時代,月經的存在曾讓人類措手不及,所以只能任由它「悲傷逆流成河」,後來人們用乾草或者泥土等來試圖制止月經的發生,可是無事於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