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沉浮婚姻」
每晚陪你一起閱讀
文:唐一
▼
沉浮婚姻 | 每晚七點見
⊰ 主編 : 葉子 ⊱
這兩天,「3毛錢一片的散裝衛生巾」,上了熱搜。
如圖所示,100片才21.99元,還包郵。
這種衛生巾,沒有獨立包裝,也沒有什麼標識,看著就像某個小作坊的產品。
有人就問了:
「這麼便宜的三無產品也敢用?用在私處的也敢亂買?大家還是買有牌子的吧」
下面的回答,讓人既心酸又感慨:
很多人覺得,買包衛生巾有什麼難的,每個月少喝幾杯奶茶不就可以了嗎?
會這麼覺得的人,可能沒有去過窮地方,也沒有見過真窮人。
他們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生活優越,平時出門打車、每天一杯咖啡,每周吃一頓火鍋...
在他們眼裡,那些用不起衛生巾的窮人,怎麼就不能少喝一頓奶茶,少吃一頓火鍋?
他們根本不知道,對很多人來說,也許一輩子都沒喝過奶茶,也沒吃過火鍋。
他們也不知道,別說散裝、過期、質量差的衛生巾,很多女性甚至連衛生巾都用不起。
她們能做的,是用樹葉、破布、土灰、泥土...塞進自己的下體;
甚至要靠陪睡男人,才能換回一兩片衛生巾。
你不是女生,你真的不懂。
01
買不起衛生巾
只有髒布、樹葉、土灰、泥巴...
印度電影《印度合伙人》(又名《護墊俠》),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男主角拉克希米和妻子結婚後,日子一直過得很幸福。
直到有一天,拉克希米發現,妻子會在經期的時候,把一塊髒兮兮的破布當做護墊。
他完全不能理解:
「你這段時間就是用這塊破布?這麼髒,我都不想拿它來擦自行車!」拉克希米又去找醫生諮詢,才了解了一個他從不知道的真相:
直到2012年,印度還有80%以上的女性無法在生理期使用一次性衛生巾。
她們只能把髒兮兮的破布、樹葉、土灰、泥土...塞進自己的下體;
很多女孩子年紀輕輕就會得婦科病,嚴重時還會不孕不育,甚至死掉。
或許有人會問了,一包衛生巾不就是幾十塊錢嗎,怎麼連這幾十塊錢都拿不出來?
BBC曾計算過:
假設一名女性12歲開始來月經,到55歲為止,會有2500多天是經期。
平均每天用掉6塊衛生巾,那她一生中將會花費1604.52英鎊來購買衛生用品,也就是將近15000元。
1萬多塊錢,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可能只是小錢,只夠買一部手機或者一個包包。
但我們並不是活在知乎,不是每個人都是「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哈佛畢業,年薪百萬」。
總理說了,我們有6億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這1000塊收入,一部分要拿來吃飯,一部分要拿來交房租水電,一部分要給孩子讀書...
這些必須費用一扣除,就剩下一兩百塊錢了。
你說,她們哪裡還有多餘的錢,來給自己買衛生巾?
所以,她們才會用著3毛錢一塊的衛生巾;
有人為了省這3毛錢,要用破布塞進自己的下體,用完後再洗乾淨晾乾,下次再用;
還有一些讀書的女孩,只有一條內褲,正面髒了換反面穿,每周放假回家才能換洗,最後患有婦科炎症。
別再怪她們為什麼不好好對待自己了,因為光是為了活著,她們就已經拼盡全力。
02
「為了幾片衛生巾,
我只能陪睡老男人」
別說在中國,就是在很多發達國家,很多女性都用不起衛生巾。
在英國,一共有1344萬戶貧困家庭,他們收入不穩定,僅有的收入又要買食品、付房租,留給女性買衛生巾的錢就少之又少。
在英國,有十分之一的年輕女性(24歲以下)買不起衛生巾。
來月經的時候,她們只能買一小包衛生巾,一用就是一兩天;
要不就是多穿幾層內褲,然後在裡面塞紙巾或者布。
即便如此,血還是會滲出來弄髒衣服。
或許你會覺得很噁心,這些女性也這麼覺得——但她們真的沒辦法。
如果買得起衛生巾,誰願意經受這一切?
美國的狀況更糟糕,根據慈善組織統計,美國共有4200萬貧困婦女,她們根本沒錢買衛生巾。
有人只能把舊衣服剪成一片一片,塞進下體;
有人只能靠學校的免費衛生巾,經期7天只有一兩包衛生巾,月經經常流到校服上。
每隔一段時間,公廁中的衛生紙總是被偷走,那一定是附近的女性做的。因為她們沒錢買衛生巾,只能將免費的衛生紙當作替代品。連發達國家的女性都這樣,非洲、南亞那裡的女孩子就更慘了。
在肯亞,有65%的女性買不起經期用品,她們只能用雞毛來代替;
如果連雞毛都找不到,她們只能含淚出賣自己的身體,換取幾塊衛生巾。
「一些女性由於經濟能力不足、缺乏生理衛生教育和衛生設施,無法在經期得到足夠的衛生用品,無法有尊嚴地度過生理期,甚至因此無法正常工作與上學。」全球有4000萬女性正經受月經貧困,在中低收入國家,超過50%的女性採用自製衛生用品。03
「來月經,
只是你褲襠裡的破事兒」
除了買衛生巾是一大筆支出,每次來姨媽,簡直就是女性的受難日。
有網友說,自己痛經20年,每次來姨媽都痛到發冷汗、嘔吐,就像子宮碎大石,完全沒有精力工作和做事。
有網友說,每次來月經,自己的肚子就像100隻刺蝟在跑來跑去;
像100支工程隊在裝修;
像在經歷100場世界大戰。
不想動彈,不想思考,痛到極致時,甚至連呼吸都不想要了。
但男性根本不會理解這些,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女人太矯情。
「有這麼痛嗎?我不信」
「你們就是嬌氣,想偷懶不幹活吧?」
「女人就是麻煩。」
說這些話的,往往還是你親密的男朋友或者老公。
連他們都不能理解你來月經有多痛苦,其他男性就更不用說了。
事實上,整個社會都對月經這件事有著一種羞辱和誤解。
有男性覺得:「這就是一種病,影響的大部分都是女性。」
有一部劇裡面提到了月經,有人就評論:「太粗俗了,教壞兒童。」
更恐怖的是,這個回答有142個點讚,是所有評論中最高的。
韓國網劇《有點敏感也沒有關係》裡,一位女員工因例假外出買衛生巾耽誤了開會。
上司一通責罵加諷刺:「不行那就忍一下吧,難道不能調節一下嗎?」
在他眼裡,月經就像水龍頭,可以隨意開關。
今年年初,武漢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湖北一線女醫護超過10萬人,佔比高達60%。
這麼多女性,女性用品卻沒被重視,衛生巾也沒被納入救災物品中。
因為衛生巾不夠,有些女醫護的尿和血都混在一起,女患者也因為沒有衛生巾可以換,整個人虛弱無力。
有外地網民說要給疫區的女醫護們捐獻衛生巾,有男領導輕飄飄地來了一句:「這個不急的。」
新聞底下還有人叫囂:「人命都保不住了,還關心你褲襠的那點事。」
「褲襠的那點事」——這背後的傲慢與無知,真的讓人噁心到想吐。
已經21世紀了,月經還是不能提及的禁忌。
因為月經,女性一直被人誤解,被開著猥瑣的玩笑,甚至直接羞辱和痛罵。
你說,這公平嗎?
04
沒有月經
就沒有我們
最後,回到這次的衛生巾事件,我希望大家不要只是義憤填膺一陣子,熱點過去之後又恢復原樣。
畢竟,真的有太多太多的女性,在月經期用不起衛生用品,甚至還要被人嘲諷和辱罵。
這樣的社會現實,需要大家一直去吶喊,去關注。
一、政府援助
政府可以出臺政策,幫助那些貧困女性,讓她們用得起乾淨、舒適的衛生巾;
二、接納月經
我們也要對月經多一點接納,月經不是病,更不是什麼禁忌,它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更不要看不起有難處的女性,不要一看到有女性買不起衛生巾,就大呼小叫「連買衛生巾的錢都沒有嗎?」
三、伸出援手
如果有餘力,可以伸出援手,幫助那些買不起衛生巾的女性。
微信和支付寶上都有公益捐贈,可以通過這些途徑幫她們一把。
總而言之,女性已經很不容易了。
為了人類的繁衍,她們要忍受每月一次的身體的痛楚,為什麼還要讓她們額外承擔心理負擔?
沒有月經,就不會有我,也不會有你。
來月經不羞恥,談月經不羞恥,羞恥的是不敢正視它們的人們。
點個「在看」,分享到朋友圈,希望大家都不抱有偏見。
* 作者:唐一,百萬大號【知否學堂】主理人,理智與情感並重的寫作者,每天和你分享一個看世界的全新角度。文章由知否學堂( ID:zhifou360)原創,轉載請聯繫微信(study20202)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