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畫讓我覺得自己活著有意義
奈良美智是日本現今著名的現代藝術家,其作品包括漫畫及動畫,曾在歐美日的美術館展出,深受歡迎。
作為少數最了解奈良美智的人之一,日本著名女作家吉本芭娜娜說:「儘管在這個年代要始終保持真實和誠懇是相當困難的事情,但奈良是真誠的,對此我深信不疑。」如果知曉奈良美智已經是56歲的「老人」,就知道要做到這一點實在不容易。
不過,如果深入了解奈良美智這個人,又會發現這很簡單,因為他一直就是一個小孩:孤獨、內斂、真誠、自由、叛逆、單純。一如他筆下的藝術人物。這位和村上隆、草間彌生等齊名的日本當代藝術代表人物、國寶級藝術家,一直直面自己的內心作畫。
把天真和邪惡畫在同一張臉上
此次引進中國的作品就深深地烙上了「奈良美智」印記。這本畫集天馬行空,沒有目錄,沒有頁碼,沒有任何多餘的文字和說明,全部畫作以實際比例印在每張紙的正面,一張一幅,書脊側刻著方便折裁的虛線,只要你捨得撕書,然後細心裁剪下來,直接釘在牆上,或者用木製畫框裝裱起來,就可以建成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奈良美智美術館」。
畫集中收錄了77幅原作復刻畫作,這些原作品的誕生本身就十分偶然:它們都閒散地被畫在信封、酒店便籤、記事本、餐廳卡片、作廢文件、傳單、地圖等「廢紙」上面,用蠟筆和油畫棒、粉筆等塗寫創作,主人公依舊是奈良美智標誌性的小女孩或小男孩、小狗。在作品中,他們敲鼓、彈吉他、打碟、唱歌、放空、畫畫、安睡除了各具姿態的人物形象,還有字句塗鴉,妙趣橫生,是奈良美智代表性的作品,體現出奈良美智的三個主題詞:孤獨、搖滾、反叛。
關注奈良美智的人,多半是從那個標誌性的面露兇光、眼神冷酷的斜眼小孩開始。呈現在他筆下的小女孩,總是能夠清晰又乖戾地直抵人心,凸顯一副「看什麼看?你管我!」的成人社會裡「不友善」的表情。這世上怕是再沒有人可以像奈良美智一樣,將兒童的這種天真與大人的複雜完美地刻畫在同一張臉上。
畫畫是活著的證明
1959年,奈良美智出生於日本青森縣的一個工薪階層家庭,孩童時獨自玩耍的生活習慣,使得他逐漸形成了內向、寡言的性格,動物成為他童年最親密的夥伴,繪畫成了他的一種表達方式,他時常拿著自己的畫作吸引別人的關注。他6歲時就創作了第一本畫集《企鵝物語》,講述了他與家裡的貓咪「小不點」一起從南極到北極的冒險故事。
童年這段生活經歷幾乎奠定了他一生的性格基礎,在他的畫作裡,小孩總是一副孤獨的表情。在動物們的陪伴下安靜長大的奈良美智在青春期卻迷上了柔道以及搖滾樂,從中可以看出他性格中矛盾的因素。他曾說:「孤獨和疏離感,是我創作的動力。」其中所言的疏離感,又與他的成年經歷緊密相關。
奈良美智在家鄉的高中畢業後原先考上了武藏野美術大學,後來被退學,接著轉到愛知縣立藝術大學就讀,主修美術,並在該校讀到研究所畢業。畢業之後,奈良美智曾擔任高中美術老師,但1987年選擇辭職前往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留學。由於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太大,他沉浸於強烈的孤獨感之中。在青少年時期,奈良美智的作品以插畫性質居多,而留德期間,或許是同樣的孤獨勾起了他的童年回憶,他開始在紙上隨便勾畫一些沒有具體形狀的草圖,由此浮現出來的是動物和孩子的形象,這些形象既是他個人心性的自然表現,也成為其此後創作作品的主題。從28歲前往德國,到40歲離開,奈良美智用12年時間確定了自己的藝術追求。「來到德國之後,我已經不再管『是誰被觀看一事』,我無法再畫對自己不重要的東西。畫裡的背景全被我塗為平面,只有小孩、動物被突顯出來。那些小孩或動物變成了自己的自畫像。」奈良美智說,他的畫不是針對他人,而是面向自己內心所畫的畫,「是一種活著的證明,也是一種力量。」
無論身在哪裡,永遠做奈良美智
在奈良美智看來,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他希望透過小孩的表情,傳達出身處這個時代的孤獨感與疏離感。這種追求真實感受的創作在早期並不被日本藝術界所接受,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精神遊離與迷失,尤其是伴隨日本「宅文化」的推行,這種「孤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除了孤獨,「反叛」是貼在酷愛搖滾樂的奈良美智身上的另一個標籤。2009年紐約馬裡安·波士奇畫廊個展開幕前夜,奈良美智的反叛把他送進了監獄,當時他在紐約地鐵聯合廣場站中用尖銳的鋼絲塗鴉了兩個日本人肖像。詭異的是,由於他的入獄,原定12萬美元的一幅畫,在紐約展覽剛開始就以50萬美元成交。談及這段經歷,奈良美智感嘆「真是難得」。
曾經有媒體訪問他,「你的作品一直和青春有關,你還喜歡搖滾樂,你的畫還被搖滾歌手用作唱片封面。這些都是青春反叛嗎?」他直言自己在精神上還是一個小孩。那麼,什麼時候才會長大呢?「等到有一天我變得會撒謊了,就說明我長大了吧!」 至少從《奈良美智·橫濱手稿Drawing File》看來,他還沒有長大。從藝術角度來看,他的作品與日本木刻表現出一種風格上的共通性,這點在他的Ukiyo系列作品中尤為突出。而從他的人偶作品和平面繪畫作品間的關係,作品中的形象與周圍空洞的空間的聯繫,還能找到日本18、19世紀Hiroshige、Hokusai 或者Utamaro 等人的痕跡。此外,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側面肖像畫中那種近乎僵硬的風格也被奈良美智吸收,斜眼小孩、夢遊娃娃幾乎都是現實中不可能真實存在的人物樣貌——高高拱起的額頭、纖細的鼻子、長脖子、大理石樣的膚色,略顯浮誇又讓人忍俊不禁。
從2001年第一次在名古屋舉辦個展開始,奈良美智已經在全世界舉辦過82場個展,參加了176場群展。他的作品進入藝術品交易市場以後,一直呈現出平穩增長的態勢。儘管獲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但奈良美智始終保持內心本色,不畫畫的日子裡,他每天穿著T恤和牛仔褲,在東京郊外過著悠閒的生活。
奈良美智的收藏熱
奈良美智一直是收藏界的寵兒,他的版畫作品(一般為300幅的限量)維持著4 萬元人民幣左右的市場價。很多名人都對他的作品情有獨鍾,蔡康永、彭浩翔、歐陽應霽、黃子佼、姚謙等都是奈良美智的畫迷,收藏了不少他的作品或藝術衍生品。
不僅原作,奈良美智的藝術衍生品也價值連城。他與香港how-2work 工作室合作出品失眠娃娃公仔, 限量300 個, 每個售價1000 美元, 曾拍出90 萬元臺幣的高價。今年香港藝博會期間亮相的狗狗收音機(DoggyRadio), 是奈良美智與香港How2work 二度合作的產品,雖然尚未公開價格及數量,但已經引起了香港媒體爭相報導。
對於世界上數量眾多的畫迷來說,對原作和高價衍生品的價格只能望而卻步。但奈良美智公開表示,希望自己的書能比畫賣得好。他說,因為喜歡他作品的人很多都是年輕人和小孩,他們買不起畫,他希望出版畫集,能讓更多的人擁有他的作品。而《奈良美智·橫濱手稿》的出版,無疑是將這種可收藏性做到了極致,不僅可以收藏,還可以如真實原作一樣裝裱、展覽、裝飾,讓普通人也可以擁有一座「美術館」。
奈良美智告訴你,關於他的25個小「秘密」
1.我是男的(常被誤認為是女性)
2.今年56 歲(真的?看不出來!)
3.我是自由率性的射手座。
4.喜歡搖滾樂,最愛的樂手是尼爾·楊(Neil Young)。
5.我愛塗鴉,喜歡惡搞浮世繪。
6.最常穿的是T 恤加牛仔褲。
7.出演的唯一電影是《跟著奈良美智去旅行》,導演是坂部康二,片頭旁白是宮崎葵。
8.我被女粉絲問到結婚會害羞。
9.六歲時創作了第一本畫集《企鵝物語》,講我與家裡的貓咪「小不點」一起從南極到北極的冒險故事。
10.1978年,我第一次到東京,被人當成是鄉巴佬。
11.我20歲時第一次海外旅行:巴黎-比利時-荷蘭-德國-奧地利-瑞士-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
12.我最先在武藏野美術大學讀書,後來轉到了便宜的愛知縣立藝術大學,因為旅行把學費花光了!
13.在名古屋念書時唯一買過的錄影帶是《穿越時空的少女》,因為每天都要看,不買不行!
14.28 歲時考上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簡直是奇蹟,大家不要隨意仿效!)
15.在捷克被小孩當成李小龍索要籤名,就不斷用漢字籤「李小龍」三個字,其實我也會耍雙截棍喔。
16.1998 年,教授對我說:「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不代表能成為畫家。」
17.在加州大學大洛杉磯分校做教授時,與村上隆住過3 個月,逼迫他反覆看我喜歡的電視節目。
18.在洛杉磯常畫畫到半夜,然後飛車去「吉野家」享用牛肉蓋飯。
19. 我曾因為在紐約地鐵站塗鴉而被捕,展覽開幕前夜只好在警察局度過(真是難得的經歷啊)。
20.夢遊娃娃(Little Wanderer) 的原型是The Little Pilgrims (Night Walking) 系列雕塑。
21.我的第一次個展在名古屋舉辦,作品都賣光了(其實當時最貴的畫和一張密紋唱片的價錢差不多)。
22.2000 年,為了完成作品向外界募集藝術形象的手制玩偶,居然真的收到200 多個作品。我把個展取名為「I don’t mind if youforget me.」
23.我的大部分作品收藏在家鄉的青森縣立美術館,包括超大型的雕塑「青森犬」。
24. 在東京有家咖啡店「A to Z」,裡面有我的小木屋和作品。
25.2002 年我去阿富汗旅行,記住了一句阿拉伯諺語:「一杯茶,如果能不多不少倒得剛剛好,那你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