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作為我們人體的消化器官
它是即堅強而又脆弱的。
它能幫助我們消化各種食物
以給我們人體提供營養
但同時它也容易受這些食物刺激
出現一些不適症狀
比如胃痛、胃脹、嘔吐等。
這些可能是病理因素導致,也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就比如胃腸功能紊亂,應該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了。
胃腸功能紊亂是怎麼來的?針對它帶來的症狀又該如何去改善?
胃腸功能紊亂是胃腸功能障礙的病症,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的常見原因主要有以下4個:
1.飲食
經常吃帶刺激辛辣、寒涼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2.受涼
身體受涼導致胃部出現痙攣,出現胃部隱痛或胃脹的情況。而對於一些本身脾胃虛弱或脾胃虛寒的人,甚至還會出現大便稀爛。
3.情緒
當精神壓力過大,或長期受負面情緒的影響。
4.失眠
失眠會影響胃腸道功能,而胃腸道功能紊亂又會加重失眠。
因此,當診斷為胃腸功能紊亂時,可考慮以上原因,並做出調整。
胃腸功能紊亂要怎麼調理?
出現胃部不適,有噁心、嘔吐感,可以嘗試一些簡單的穴位按摩緩解症狀,比如內關穴、揉合谷。
內關穴在手腕正中的腕橫紋約三指的地方,找到兩筋之間,就是內關穴的位置;
合谷指的是在拇指和食指之間,也就是常說的虎口的位置。
通過按壓兩處穴位,可以幫助減輕噁心、想嘔的症狀。
此外,生活上應遵循以下原則:
1.定時用餐
吃飯宜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餐與餐之間,不間隔太短或太久的時間才進食。每一頓都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是下午和晚上。
2.生活規律
注意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多做室外運動,強健的體質才是健康的基礎。
3.細嚼慢咽
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4.避免刺激
不吸菸,因為吸菸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
應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
5.少吃油炸食物
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少吃粗纖維的食物:(韭菜,韭黃,洋蔥,芥菜,豆類,蛋類,奶類,紅肉類),否則易產生胃酸分泌。
6.保持良好心情
精神愉快,心平氣和,有利於腸胃疾病的恢復。
醫生提醒:
胃腸功能紊亂平時的調理既簡單可行並且效果很好,所以在平時一定要重視。
另外有的時候只靠調理是不能完全治好胃腸功能紊亂的,還需更為專業的治療,不良的情緒及精神因素是胃腸功能紊亂的主要誘因,這點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