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周,讓人印象深刻的2020就要結束了。
很多人喜歡把今年稱為某個元年,因為痛苦和恐懼來得太過突然,變化和不確定替代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一成不變。
我們在2020經歷了太多以往不曾經歷的磨難,開始反思物質、事業、愛情,乃至人生的各種意義,第一次在一年開始的時候,就期盼著新的一年快點到來。
網上有人總結說,「2020,就是一身傷,一身債,半條命,還活著。」
這話有點喪,卻也成了大多數認可了的總結提綱。
有人轉發,有人評論,有人偷偷把這句話放在了手機裡,有人說給了身邊的其他人聽。
我們一邊焦慮著,又像木偶一樣被牽動著身體,努力賺錢,努力活著,努力在大人的世界成為別人的依靠,讓自己成為孤單的個體。
我們一邊失望著,又像孩子一樣拿著畫筆幻想著一切美好,一天過去總會期待明天,一年結束又在期盼新年。
希望,你在2020快要結束的時候,能放下以往的執著和偏見,復盤曾經的得失和不甘,善待時光,也善待自己。
1
我常常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希望可以看見實實在在的方法步驟,例如怎麼拿起筷子把飯送進嘴裡,怎麼去寫每一句話可以讓方案一次過審,怎麼與人溝通,怎麼賺更多的錢,等等。
所以接受乾貨,拒絕雞湯。
可有意思的是,這世上乾貨類的東西總是讀過就忘,恰恰是那些情感的雞湯,讓人有事沒事都想嘗嘗。
我們從小學到大學接受了超過十年純乾貨的教育,說不定到社會只走上一兩年就忘得一乾二淨。
可小時候看過的電影,至尊寶和紫霞仙子那段經典的對話,你過上多少年都不一定能忘了。
更何況,在2020這個有些特殊的時間段裡,成年人的日常總是如履薄冰,要是沒點雞湯安慰的話,連活下去都是一個問題。
當然我不是要你整天去灌那些沒有實際意義的東西,而是想告訴你,成長的路本就不太容易,乾貨和雞湯,你都要適量攝取。
我曾見過很多成年人利用業餘時間去付費自習室加班學習,有考證的,有補習的,有提升學歷的,也有單純不想浪費時間的。
這裡面90%是都市白領。
我也見過很多不打烊的圖書館,熬夜加班的和坐在某個角落不肯走的人,也多半是個白領。
他們都在惡補著乾貨,拼命涉獵著自己尚未觸及的知識領域和層次,渴望用學習改變眼前的處境,用更多的知識幫助自己提高職場的競爭力。
當我在這個年末上街走走的時候,除了身邊來去匆匆的行人之外,總能從某個咖啡館、快餐店、書店,又或是寂靜的公園裡,看到類似的身影。
一本書,一個人,一段時光和一份努力。
2
這世上努力的方式有很多種,最簡單有效的或許就是學習。
這是從小我們就開始鍛鍊的一種方式,也是容錯率最高,自我安慰最有效的手段。
成功的人會感恩自己過往的學習,失敗的人也只會覺得自己學的還不夠,仍要繼續努力。
有人說,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會有市場。
所以僅上海這一座城市就有超過80家付費自習室,而且每個年末都會異常火爆。
因為學習的自有氛圍和付費打卡後的隱形動力,讓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在認識到學習的重要之後,開始慢慢向實踐的路邁進。
自習室的老闆不會關心你學了之後有沒有用,但一定會告訴你,學習這事很有用。
工作上的同事不會在意晚上下班後你吃了什么喝了什麼,但一定在意這一晚你又學了什麼他不知道的。
結果連成年人的學習都慢慢從自我救贖的路上,侵入了太多攀比、利益和幕後推手,讓工作中的木偶,在工作之外也很難擺脫生活的操控。
這看起來真是沒有辦法,你不考證有人考證,你不學習有人學習,在誰都想活得更好的時代,偏偏又被2020放大了自我焦慮。
倘若年底復盤的時候,發現自己學的沒別人多,懂的還比別人少的話,可能連睡覺都想在夢裡做幾道題。
因為能力沒有太多可以衡量的指標,如果優秀不包括外表的話,能被人認可的除了業績,就只有學習的路這一條。
真是人間處處是獨木橋,擠過了千軍萬馬,還有千軍萬馬,過一座橋,還要努力去過下一座橋。
只是按分排名的這種想法在今天看來會不會有些搞笑,學生時代用成績是為了檢驗過去的學習效果,評估一個人的學習能力。
而成年時代再用成績說事,檢驗的又是什麼,評估的還有哪些?
3
記得去年年底的時候,疫情還未發生,歲月尚還靜好,很多人給自己立了新年的目標和願望,但在這一年裡,能實現的沒多少。
有人在反思的過程中,慢慢放下了書本,在更大更廣的現實世界裡,開始研讀成年的另一本書。
不斷歷練,不斷經歷,用走過的路去印證曾經的知識,通過實際的行動,去處理工作、愛情、成長,以及事業發展的諸多難題。
然後再從身邊的書本、網上的教學、別人的經驗,甚至是年輕人的建議中汲取可以幫助自己更好更快讀懂成年這本書的方法。
看起來好像是不再學習了,可實際上卻是學習的真正開始。
而另一些人,因為壓力,也因為焦慮,因為身邊人的影響和工作上的不順心,反倒讀書讀的更賣力,考證考的更積極。
可這樣的結果,就是始終都讓自己保持著一個學生的心態,在一間小黑屋裡去追逐更大的異想世界。
到頭來,學的越多,越不認命,比不過別人,卻只是責怪命運。
知道嗎?
一個幹財務的是不需要深度學習建築知識的,一個幹法律的,不是學了多少條款就能打贏一場官司的。
紙上談兵的本事在學生時代可以成為自己炫耀的資本,可到了真實的戰場,真刀真槍的能力可能還不如一個小兵。
你需要的,是在磨礪中慢慢消化心中所學,然後不斷精進實戰的能力,把書本當成是可以答疑解惑的工具,把知識當成可以推演具體步驟的依憑。
只有這樣,你才能在新的戰場上,追上那個曾經在學生時代發光的自己。
4
有人說,「如果你把人生當做遊樂場,跌倒了就不會哭,因為玩兒都來不及,哪有時間掉眼淚。」
可實際上,沒有多少人現在痛苦的邊緣還能把這痛苦當成是遊樂場,也沒有多少人,跌倒了還想去玩,多半都在怕疼。
這世上愛自己的人有很多種,有的盯著眼前,有的看著長遠。
及時行樂的人笑話那些仍在苦讀的人太可憐,努力掙錢的人笑話那些玩命花的人太幼稚。
我們都在想法設法讓自己的生活有章可循,給每一個選擇一個可以自我說服,有前景還有動力的理由。
唯獨忘了,什麼是「好好愛自己」。
不是一味滿足,也不應該是一味吃苦。
你要讓自己的努力不被辜負,讓吃苦和收穫可以公平地站在一桿秤上。
做銷售的就要想辦法賣更多更好的產品,也要在提高能力的同時,賺更多的錢回報自己。
做文案的就要想辦法敲出更好的文字,也要能讓自己在這條路上可以走的更高更遠,更有前景。
這些只是學習是沒有用的,要靠自我的革新,思維的迭代,能力和水平的不斷升級。
這也是愛自己,而且還能與時俱進,和自己同行。
所以,在2021就要開始的時候,希望你可以好好想想過往,好好看看將來。
不要去立那些「讀多少本書」「走多少裡路」「賺了多少錢」「升了幾個官」這樣的flag。
而是要想想,你要在眼前的崗位上打敗身邊的競爭者,還需要讀哪幾本書,走哪幾條路。
你要掙更多的錢,換更大的房,有更好的生活,還要幹個什麼兼職來增加收入,每月要存多少錢來積累自己的財富。
the end
圖片來自網絡
我是柒間,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