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歡美好而長久得東西,一直希望文字能治癒孤獨,如果我地文字曾感動你,請點上方的關注,一起走下去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無心情語
世界上有許多自詡善良的人,而善良也分很多種。
佛祖普度眾生,願投身餵虎,也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或者教導惡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頭是岸」。
凡間有人散盡家財,大量捐款。用金錢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帶去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幫助他們點燃希望,成就夢想。
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會做一些小的善行。地鐵上有人為老弱病殘孕讓座;下雨天有人為沒有帶傘的人撐傘;道路上有人為執勤的民警送水。
有人至善,有人大善,但一個人基本的善,應該是融入在平凡的生活中;表現在每一個細節裡。因為心中有善,所以能體會到別人的不容易,能真正的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一件自己輕易得到的事情。
這樣的人不會嘲笑別人的愚蠢。因為他知道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反而能夠設身處地的體會他人的感受,自己手裡有燈,卻從不會吹滅別人的蠟燭。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人並非大奸大惡,他們看到悲慘的故事也會流淚,看到路口的乞丐也會給錢,就自認為自己是個善良的人了。
但他們卻不知道,自己有時候一張嘴就擊潰了別人的夢想,吹滅了別人的蠟燭。他們手裡有燈,就忘了蠟燭的光雖小,對別人來說卻是全部的光明。
生活中印象最深的是這樣兩件事。
今年暑假,家裡忽然來了一位稀客,是家住農村的二叔。原來高考放榜,他的女兒考取了本市的一所本科院校。因為家裡經濟困難,二叔想為女兒申請助學金,但是相關的情況說明需要有人填寫,並做推薦。二叔想到當老師的我,便到我家來請我寫一份推薦信說明情況。
那天農民出身的二叔難得一見的不是灰頭土臉,而是紅光滿面,穿著整齊、乾淨的衣服。來到我家高興的合不攏嘴,說:「辛苦了半輩子,這次女兒終於有出息了。村子裡今年只有兩個人考上大學本科,其中有一個就是他女兒。」
同在家裡玩的姑媽聽說了這個消息,忙不迭地問:「哎呀,你家姑娘這次高考考了多少分,被什麼學校錄取了?」
二叔說了學校的名字,是本市很一般的本科院校。
姑媽聽了撇撇嘴說:「你家閨女這考的不算什麼好學校,我們有個同事的兒子。今年高考600多分,直接被清華錄取。那鞭炮從昨天晚上就開始放。說過兩天還要找親朋好友慶祝一下,完了還要擺謝師宴。這孩子將來出來前途無可限量啊。」
二叔聽了之後開心的表情逐漸凝滯。然後望著我,問我說:「我家閨女考的這個學校很差嗎?」
我還沒來得及開口,姑媽就插上話了。她說:「你天天種地,根本不了解學校的事兒。這個學校原本應該是三本院校。後來,江蘇取消三本才併入二本的。說白了就是一些花錢就能上的學校,不是什麼好學校。」
我偷偷地看了一眼二叔。他的樣子好像又回到了從前灰頭土臉的感狀態,手有些發抖,頭上出了汗,望著遠方,不知道在想什麼。姑媽看著無趣,便先走了。我寫好推薦信後告訴二叔,學校雖然不是一流名校。但他女兒一直乖巧懂事,上了大學,還有很多考研深造的機會,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二叔聽了稍有安慰,但遠不及進門時的喜悅。看著他遠去的背景。我有些難過,總覺得自己所能給的安慰大概寥寥無幾。如果今天二叔來,姑媽不在就好了。
另一件事是閨蜜的一段愛情故事。
閨蜜學生時代喜歡過一個大她兩歲的學長,那份執念和痴狂讓她在他身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他有女朋友的時候,她是學妹;他沒女朋友的時候,她是「友情以上,戀人未滿」。
直到這樣不清不楚的關係保持了3年之後的某一天,學長再次選擇了一個剛剛認識一個月的女生在女朋友。
閨蜜接受不了一個女生,短短的時間就贏走了他的心。她問學長:「為什麼我陪你了那麼多年,卻不及一個剛出現的女生。為什麼有些人一出場就贏走了你的心?」
那個男生的回答至今想來都讓人寒心,他說:「因為我喜歡更優秀的人。現在你配不上我,而她比我優秀,陪我綽綽有餘。也許我那天一事無成的時候,勉強才會想起你吧。」
那天的閨蜜失魂落魄地回來,她看學長和那個女生好像金童玉女,而自己只是人間的一個小丑,被那樣俯視著。
每個人都知道不該活在別人的評價裡,但是那樣在乎的人的評價,怎麼會完全不在意呢。
其實他可以捧一個人上天,卻絕沒有必要把閨蜜踩在泥裡。因為曾經他也有那樣一段失落的時光,閨蜜為了哄他開心,天天都會誇他。
他買衣服閨蜜,誇他眼光好;他跑步,閨蜜誇他耐力好;他做任何事情,閨蜜都化身小迷妹,為他搖旗吶喊,一直在他身邊。
可是當閨蜜傷心難過,需要一點認可的時候,他有了燈,卻那麼輕易地吹滅了閨蜜的蠟燭。
所以一個人最基本的善良不一定是至善或者大善,不一定是捐款捐物,而是對每個人都保持著善意。
人不一定要活成一個太陽,特意給別人帶去溫暖;但不要讓自己的言語成為了一陣大風,所過之處吹滅別人的蠟燭。
每個人都有特別艱難的時候,都有需要別人認可和鼓勵的時候;善意的讚賞和鼓勵會成為一個人的動力,一句話就能讓人喜笑顏開,何必非要把人打入地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