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蝸牛專欄】
家規這樣定,巧治淘氣包
原創作者|小蝸牛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規矩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好的規矩能讓孩子避開很多陷阱,沒有規矩的愛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裹著糖衣的砒霜。
依據孩子的年齡,制定一些家規是非常必要的。不同階段應教給孩子遵守不同的規則。然而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給孩子制定或者制定的家規執行不力,成為虛設,這令很多父母非常苦惱。
對待孩子到底如何制定規則,這是每一個父母要考慮的事情。
一、制定的規矩要簡單具體
首先在制定家規的時候,想要讓規矩可行,就必須考慮到孩子的接受能力。越是年齡小的孩子,理解能力越有限,如果父母設定的規則複雜而不明確,這種規則孩子非但不能遵守,反而會讓孩子迷茫。
比如,想要規範孩子的睡眠時間,不要說「早點睡」,而要把具體時間規定出來,要讓孩子起床也要規定好時間;想要讓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間,就要告訴他如何收拾房間;不允許孩子亂扔東西,就要告訴他什麼樣的行為叫做亂扔東西。如果父母只是對孩子說「不要亂扔東西」「把自己的房間收拾乾淨」等這樣籠統的規則,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去做,而父母卻以為孩子不聽話,然後開始數落,結果不歡而散。
制定規矩是為了幫助孩子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為,給孩子一個參照的標準,越是具體的規則就越能夠有較高的執行力。父母在給孩子制定規則的時候,最好把規則列出來,要清楚地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能做的,哪些事情不能做,能做的事情該怎麼做。
制定出簡單具體的規則,這樣孩子能很好的看懂,父母也不用過多的解釋,避免成為嘮叨的父母,引起孩子的不耐煩。
二、與孩子約法三章
和孩子約法三章,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也能夠約束孩子的行為。
約法三章,就是事先針對可能發生或者曾經發生的問題,跟孩子一起制定彼此都要遵守的約定。當雙方的行為發生偏差時,可以拿出當初的約定來約束對方的行為。這是雙向的溝通,這個過程中,你能夠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以及孩子對父母的要求。在此基礎上,父母能夠和孩子更好的進行有效的溝通。
我們班上有個小朋友,之前經常與其他小朋友打架發生衝突。最近卻變得特別乖巧懂事。後來開家長會我就和他爸爸說孩子最近轉變很大。他爸爸說:「是啊,我也看到了兒子的進步,之前每次犯錯的時候,我總是打罵他,一直也沒有看到效果。後來我決定轉變自己的教育方法,於是我跟他好好地談了談,我們還約法三章,我要求他每天完成作業才能出去玩,每天看電視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在學校和同學好好相處。兒子要求我以後不打罵他,不強迫他早上去跑步,每周末陪他出去玩。我們兩個答應了彼此的條件,然後寫出來貼在牆上。」 我非常贊同這位小朋友爸爸的做法,也是從他那裡學到的教育方式。
孩子身上的一些問題,很多時候也來源於父母對他的不正確教育方式。或者說,有時候孩子的不懂事,實際上是為了博得父母的關注,是孩子缺乏關心和愛的表現。父母和孩子互相之間定下約定,是為了讓對方成為自己想像中的樣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被愛。
和孩子約法三章時,要儘可能形成書面的形式,而不只是口頭說說 。最重要的是,當約定成立時,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要認真地去執行 ,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都不能輕易妥協。
三、召開家庭會議,正式立規矩
召開家庭會議是最為民主的方式,可以幫助父母理解孩子的想法,更為重要的是,孩子在會議中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對於之後的遵守規則有很重要的意義。
確定規則一定要持嚴肅認真的態度,不能朝令夕改。確定規則之後,要嚴格執行,互相監督,要讓孩子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規則是不能被破壞的,是家裡人都要共同遵守的。
家庭會議需要一家人共同參與,在此過程中,孩子能夠在家庭中找到存在感,會促進他們遵守規則的責任心,也會讓孩子對規矩的認識更加清晰。
很多時候父母在制定規則時是單方面的施令,這樣一來,孩子在遵守規則上就有一定的牴觸感,因為他們是被動地接受規則。而通過民主的方式,孩子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能夠讓孩子更好地尊重規則,也減少了他們本身對於規則的牴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簡介:小蝸牛,想要用文字走進你的內心的非文藝女青年。
(本文為小蝸牛原創投稿)
延伸閱讀:
做會「偷懶」的父母
巧用心理效應,讓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想要孩子獨立有擔當,父母要學會放手
家規,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精神上的富足比物質上的優渥更重要
孩子出問題,父母也要反思
愛孩子,也需要正確的方式
教育孩子,是心與心的溝通
我的六個媽媽
學會尊重,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換」醒親子關係裡的理解與尊重
學會溝通,是父母與孩子的必修課
一位母親給女兒的忠告:女兒,我不允許你那麼卑微地愛一個男人
好的親子關係,都是相互信任的
有一種愛叫「聽孩子說」
《成長教育》: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培養孩子守時好習慣,從制定時間表開始
勞動技能,孩子求生的技能
抗擊疫情被宅在家,幫助孩子抵禦網絡世界的誘惑
寫給2020,願世間所有美好與你我環環相扣
別總是默默付出,讓孩子明白,你為他做了什麼
請多誇誇我們的孩子
讓孩子真正做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
明智的父母,懂得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爸爸,請多陪陪我好嗎?」
初中男孩因父母批評跳樓:你家孩子心理還健康嗎?
培養出有愛的孩子,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
別再說「算了,他還是個孩子」了
聽話的孩子,真的是好孩子嗎?
成績不好被親媽丟路邊:別讓孩子贏在學校,輸在社會!
李小璐賈乃亮官宣離婚:父母離婚後孩子怎麼辦?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不幸福的婚姻,有必要為了孩子維持下去嗎?
努力把平凡的日子堆砌成偉大的人生
老師不敢懲戒,就像開車不踩剎車一樣危險!
甘肅一男子刺殺醫生:希望你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
寫給女兒:前方一定有歲月靜好,因為你一路不辭辛勞
笹本恆子與柴田豐:真正活出自我的人,老去也是青春的樣子
父親節|寫給父親的一封信
為了孩子,「窩溝封閉」了解一下
褚時健:年輕人該有的四種心態
李瑞:家庭教育方法小探
盧勤:愛孩子的十種方法,父母必看!
李玫瑾教授「育兒經」合集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聯繫我們加QQ:2636915649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查看歷史消息」輕鬆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