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動畫導演如何看兩岸動畫? 【專訪】臺灣原金動畫導演Vick Wang

2021-01-21 CIAFF

原文標題:專訪 | 近年對動畫產業的觀察——原金動畫導演Vick Wang

原金國際動畫Engine Studios是臺灣擅長3D動畫製作與投影互動藝術創作的工作團隊。致力於推動臺灣動畫產業與動畫長片,並由擁有豐富資歷,參與過許多跨國際合作的電視、電影、動畫製作的──王世偉Vick Wang 擔任總監與導演。此次TALKS請到了Vick導演,來與大家分享他在動畫產業的這幾年,對於整個動畫產業、原創動畫、華語動畫、未來動畫市場的看法。


採訪人(Q) /  TALKS說說

受訪人(A) /  王世偉(Vick Wang)

TALKS: Vick導演您好!謝謝您接受TALKS的訪問,請先和大家簡單地自我介紹好嗎?

Vick:我出生於臺中,18歲立志要成為廣告導演;如今卻成為動畫導演。這件事告訴了我一個人生道理——「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

在我努力邁向理想的過程當中,我曾在澳洲雪梨念平面設計學系,記得有一次上課老師說:「根據統計有70%的導演均來自於平面美術設計背景。」我聽了之後,心中著實的大感自己念對科系了!雖然不知老師所言是真是假。

學校畢業後在澳洲公司擔任平面設計師,因為響往計算機動畫,在雪梨工作二年後轉往紐約Pratt Institute 主修計算機繪圖,當時利用每個周末在學校圖書館看遍了歷年來的Siggraph 動畫。畢業後順利在紐約找到了動畫工作,期間擔任過模型、骨架、動畫師等工作,在紐約七年後終於回到臺灣,記得當時是1998年。

▲2002年Vick導演的短片作品《NOBO》

於 Siggraph Art Gallery 中展出

回臺北期間曾經在東森電視臺擔任動畫指導、在西基動畫公司擔任動畫導演、之後也自己成立過工作室,擔任過電影特效指導。最後終於決定定居臺北,和朋友共同成立動畫公司,也因懷有原創動畫夢,和夥伴們一邊接廣告賺錢,一邊作原創動畫燒錢。最後在所有的錢都燒得差不多了,感到前途茫茫之際,因原創的作品獲得注意並得到投資人資金挹注,共同成立了首映創意 SOFA Studio,也受股東們的推舉成了CEO執行長,莫名奇妙的變成了一位管理者。回想這段經歷前後整整有十年的光陰。

目前我在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任教,同時仍持續堅守在動畫創作的崗位上,打造一個以說故事為核心的團隊一直是我的理想,便以導演身分共同創辦了原金動畫團隊:Engine Studios. 專注在原創動畫的開發,我自己也很驚訝團隊至今已經九歲了。


▲原金動畫 Engine Studios 環境

TALKS:導演在臺灣的動畫界多年了,我們可以看到臺灣有許多豐沛的創作能量,但是從創作到市場產業這端卻還是有遙遠的距離,導演怎麼看目前的動畫產業呢?

Vick:其實我在動畫產業工作多年後才悟出了一個道理——「創作和工作是兩碼事」。因為創作是一輩子的事,沒有退休,而且門坎不高,只要任何人想要創作,拿起紙和筆就可以做了,所以想要創作的人沒有理由不馬上行動;反之工作是非常目的導向,和市場及產業相關,即便是創意工作,也需要一個完整量化的團隊分工流程。

所以很多創作者在進入產業往往會感到挫折衝突,尤其是學校剛畢業的新鮮人,懷著滿腔的創作熱忱,進入一個團隊分工的流程中,瞬間會突然失去方向感。

在學校的環境中,我也常建議學生不要帶著商業導向的包袱做作品,反而可以更具實驗性的創作,實驗一下美術風格、述事邏輯、表演等,這是創作能量爆發的時期,需要好好把握,因為一旦進入了職場,服務市場或客戶的權重比例會遠高於發自內心的創作

雖然每年學校產出人才多,反觀目前產業的現狀,卻有一種人才需求大,但卻找不到合適人才的窘境,原因之一即是前述的觀念問題。


TALKS:動畫公司能夠在市場上生存下來就十分困難了,那麼又該如何靠著創作原創動畫安居樂業呢?能請導演和我們分享原金動畫的一些經驗嗎?

Vick:「安居樂業」的確令人嚮往,我對它的定義是——「當生活的節奏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不過用「驚濤駭浪」來形容我的原創動畫之路會比較貼切一點。記得我曾製作的一部動畫影集《MuMuHug》其中有一集,MuMu 抱著小浮冰漂流在大海之中,處境孤立無助,驚覺眼前有一塊大浮冰即將迎面撞上,它竭盡所能的努力滑水想要避開,但仍然被撞上了,幸好它及時跳上了大浮冰,沒有掉到海裡去。當它往上爬,才剛鬆了一口氣時,前方來了一座冰山,將大浮冰整個撞碎了,MuMu 就掉進海裡去了…

我想要說的是現實生活就是如此,當你漂流在汪洋大海中時,毋須自怨自艾,因為眼前可能有一塊大浮冰正在往你逼進,就算你被浮冰撞了,亦毋須大驚小怪,因為後方可能有一座更大的浮冰正等著撞上來。

走原創這條路原本就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我在過程中已經習慣在迷霧風浪中前進,也讓我習慣了以一種沉著的態度來面對眼前的每一個障礙,以平常心來克服解決問題,關關難過關關過,自然而然的會找到一種時時處在風浪中的平衡節奏在前進著。

在臺灣的現實環境中要靠原創動畫是很難生存的。你一定會問:那為什麼還要作呢?其道理在於「只要有一口氣在,有做就有機會。就有如掉到海裡的MuMu,只要有一口氣在,就有那麼一絲機會,讓海底的大鯨魚帶著它衝出水面,乘風破浪。


▲動畫影集《MuMuHug 姆姆抱抱》於法國MIPCOM影視展中授權超過八十個國家頻道播映

TALKS:有許多年輕的朋友對臺灣動畫的發展抱持著熱情,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您覺得如果真的要促進動畫產業發展的話,這些朋友們要有什麼樣的努力,或是往什麼方向發展才會有幫助呢?

Vick:年輕的朋友應該趁年輕時到海外去闖一闖,將你的能量用在體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與其待在臺灣抱怨動畫產業的環境,還不如走出去挑戰一下自己的能耐,在海外工作生活的經驗會讓你用不同的視野高度來判斷自己未來想要走的路。或許到了一定的年紀你也會想要回到自己成長的地方,但你也會發現你已經不是以前那一個很容易滿足和抱怨的年輕人了。


TALKS:目前大陸的動畫/漫畫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這幾年都有很多新的嘗試和引起社會話題的作品出現,您覺得臺灣動畫是不是有機會也能乘著這樣的風氣一起成長呢?

Vick:我們常會擔心臺灣的人才外流,但是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臺灣陸續輸出了許多中高端人才到對岸,或許有人鎩羽而歸,有人存活了下來,這些人如果未來能在對岸的動畫產業中位居要角以至於發光發熱,反而是一種突破地域市場限制的成功模式。對於臺灣動畫的發展應該會有正面的效應,因為在一部動畫中的製作人、導演、編劇、製作總監及動畫指導等關鍵人才的養成,都是需要有長年不斷的機會及經驗累積,而對岸的產業能發展這麼迅速,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在大陸的市場環境中是禁得起不斷失敗經驗的累積,終將造就了成熟的人才和作品。

TALKS:《大魚海棠》這部動畫片剛在大陸上映,看到Vick導演也去電影院觀賞過了,能和我們分享一下這部電影之於整個華語動畫您有什麼樣的想法或心得嗎?

Vick:自《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的票房成績來看,華語動畫絕對有機會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動畫競爭,單以預算規模相較遠低於國際製作預算行情許多,即可看出華語動畫是以其主題原創性獲得在地觀眾的青睞,雖無法以一二部片來斷言,但是可以觀察到的是參與經歷製作這幾部動畫的動畫人才能力成長已今非昔比,不難想像他們的下一部片一定會更加成熟。另外在市場的觀察,相較已趨飽和的美國市場,華語觀眾市場是一個不斷在迅速成長的市場,將很快的成為世界電影的主流市場。

TALKS:原金動畫有一部動畫電影《LAQI》正在進行創作,之前曾在募資平臺公開過,想請問導演關於這部動畫電影談論的是什麼樣的內容呢?

Vick:LAQI 這個計劃已經醞釀有超過四年之久了,當時會選擇在募資平臺上公開計劃,是希望利用這樣的宣誓行動賦與自己和團隊一個勢在必行的壓力,承蒙大眾的支持,在嘖嘖平臺的募資計劃圓滿成功,雖然所募金額剛好全數作回饋商品給支持者們了,但其代表意義已經遠超過募資金額。

故事設定在一個遭人類棄守、資源耗盡的海島上,有一天和小女孩相依為命的父親突然消失了,小女孩帶著一個父親送給她的故障機器人如何在險悪的城市叢林中求生存的冒險故事。在旅程中小女孩領悟科技所帶來的生活不在掠奪消耗,而在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臺灣動畫長片《LAQI》曾在嘖嘖募資平臺發表上公開計劃

▲《LAQI》於嘖嘖募資平臺的募資回饋項目

TALKS:導演有希望《LAQI》這部作品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或是能有什麼樣的影響嗎?什麼時候《LAQI》會與大家見面呢?

Vick:LAQI 目前正在前制階段,故事和美術均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我期望這部作品能夠有機會在大屏幕和大家見面,很單純的希望能做一部我們自己團隊和臺灣觀眾都會喜歡看的電影,若能達到此一目標就很不容易了。

TALKS:非常謝謝能和導演有這次的訪談,最後,請導演給正在努力創作、學習、嘗試中的動畫朋友們一些方向或鼓勵好嗎?

Vick:走在夜市中,你會看到有些攤位門庭若市;有些則冷冷清清的。你也會發現這些大排長龍的攤位通常只專心賣一種料理。從夜市的例子來看,許多攤販是隨波逐流,見雞排好賣就跟著賣雞排,反正如果生意不好,明天可以改賣蚵仔面線,再賣不好就換臭豆腐賣賣看;反觀能成為夜市中招牌老店的是那些堅持的人,帶著職人精神,而且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每當我迷惘動搖時,我常反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專長是什麼?我走動畫這條路的初衷為何?當你認識自己之後,便不會看別人經營咖啡店感覺很浪漫也跟著跑去開一家咖啡店了。

其實每一個行業都辛苦,光靠興趣和熱情支撐是不夠的,「專注」才能讓你心無旁騖的一步步往目標前進。



文章內容授權轉載自:@TALKS說說

http://www.studio2talks.com/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事先獲得授權並註明出處


投稿郵箱:ciaff@sina.com

— 獨立思考,趣味表達 —

相關焦點

  • 專訪《霧山五行》導演林魂:一部水墨動畫是如何「肝」出來的?
    後來,主力製作人人數增長了一倍——增長至6個人了,他們還給工作室的貓新增了一個動畫監製的職位,因為它沒事時總在辦公區溜達「監督」大家工作。而關注下片尾曲中的職員表,差不多每個職位都有導演林魂的身影。二是因為我們可以從這部動畫的畫面、設計 、動作戲中看出工作室的用心,《霧山五行》能獲得豆瓣9.0高分,得到王思聰等人推薦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於它的打鬥戲與畫風。鈦媒體專訪了《霧山五行》導演林魂,和他聊了聊這個故事以及創作背後的事 。誰小時候沒有設想過這樣的世界?
  • 臺灣漫畫《諸葛四郎》改編動畫電影《英雄的英雄》大秀英雄魅力
    華夏經緯網6月16日訊:據臺灣「工商」報導,安錫國際動畫影展雖因疫情在今年取消實體活動,但媒合活動仍在線不打烊。改編自已故漫畫家葉宏甲作品《諸葛四郎》的動畫電影《英雄的英雄》,今年也加入動畫媒合單元,在國際舞臺一展英雄的氣魄。
  • 專訪|《妙先生》導演:暗黑童話的實驗裡,有國產動畫的光
    導演李凌霄這樣說起自己小時候對動畫片產生的興趣。那時他第一次知道,動畫片是全憑想像畫出來的,這個荒誕又現實的問題支起了他動畫人生的起點。2019年的11月28日,李凌霄交出《妙先生》完整成片的那一天,正好是他30歲的生日,他實現了自己想在30歲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動畫長片的夢想。這也成了他人生的「高光時刻」。
  • 臺灣動畫電影《幸福路上》5日上映 蔡依林演唱主題曲
    臺灣動畫電影《幸福路上》5日上映 蔡依林演唱主題曲 2018年01月05日 14:2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1月5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動畫電影《幸福路上》講述女主角林淑琪尋找幸福的成長故事,帶領觀眾穿梭臺灣80年代至今的時代變遷。女主角最重要的朋友─「莊貝蒂」為臺中人,片中呈現了臺中市街道、糕餅店等場景。該片於今(5)日在臺灣上映。
  • 著名動畫導演去世,九部動畫宣布延期
    (4月20日-4月26日)這一周發生的二次元大事件 九部動畫宣布延期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約定的夢幻島》第二季動畫從原來的2020年10月開播延期至2021年1月,《富豪刑警》後續動畫延期至7月16日放送。
  • 動畫動起來之前的故事——動畫師是如何創作原畫的
    今天繼續說說動畫製作背後的故事,今天來說說原畫師們是如何創作原畫的,一個大致的步驟是如何的。原畫是動畫製作中期最重要的環節,原畫質量的高低可以說直接影響了動畫畫面的表現力,所以說原畫的水平非常影響動畫的質量。
  • 臺灣動畫短片《魚生Selfish》反思海洋危機
    在享用大餐前不如先試著走進由臺灣新銳動畫導演陳柏謙,用3D動畫技術所打造的《魚生Selfish》擬真時空,在宛如深夜食堂的動畫場景裡,日本料理店的熱鬧氣氛迎來絡繹不絕的老饕食客,日本料理師傅在吧檯忙進忙出,配合點單應的豐富菜色應有盡有。
  • 臺灣原創動畫神操作,請花澤香菜全配中文,為凸顯本土聲優優秀
    臺灣有一部「原創」的機甲動畫《重甲機神BARYON》,故事的劇情以臺灣為舞臺,講述的就是一群玩機甲的臺灣少男少女在臺灣拯救世界的故事,大灣灣又異想天開了。我們先不說這部劇場版的動畫借鑑《高達》,《超時空要塞》等多部日漫的要素。我們就來說說這部動漫裡一個神奇的角色朝永茉茉子。
  • 美國著名電影、電視導演馬克·扎斯洛夫:成都動畫、電影人才非常...
    原標題: 美國著名電影、電視導演馬克·扎斯洛夫:成都動畫、電影人才非常豐富 美國著名電影、電視導演、製片人和小說家馬克·扎斯洛夫(Mark Zaslove)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峰會上,美國著名電影、電視導演、製片人和小說家馬克·扎斯洛夫(Mark Zaslove)以「從美國動漫電影看城市發展」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 在演講中,他指出,成都擁有成為世界文化城市所需的所有因素,除此之外,成都有非常多的電影、動畫人才,成都還有面向未來的規劃和關注生態的規劃,非常有利於行業的發展。
  • 獲獎無數,臺灣今年最好的動畫來了
    今天,鋪子要和大家聊的這部最新動畫電影,就是關於此的——《幸福路上》這部動畫電影的配音陣容非常豪華,女主配音由桂綸鎂擔任,給女主表哥配音的,則是《海角七號》的導演魏德勝。這部導演根據自己親身經歷改編的影片,一經問世就獲得了多個國際獎項,更是在臺北電影節連奪三項大獎,同時它也是去年金馬影展的閉幕影片。可以說,這是近幾年來臺灣最成功的的動畫電影之一了。
  • 為孩子開創科技範的動畫—專訪布魯可戰隊製作團隊
    是怎樣的團隊打造出了這部又能認識車輛,又塑造小朋友性格的動畫呢?這次專訪,帶領大家認識《哈嘍!葡星人》和《布魯可戰隊》背後的男人,葡萄動畫的CEO孫欣然。他也是幾年前「親手種下葡萄的人」——葡萄科技的創始人之一。 想要做一個優秀的「講故事的人」可不容易。孫欣然花了很大的心思,努力為小朋友們講好故事,把故事講好。
  • 專訪《大理寺日誌》導演和出品人:做國產動畫,「但行好事,坐等前程...
    7月14日,鈦媒體電臺與《大理寺日誌》導演槐佳佳,好傳動畫創始人尚遊見面的前一晚,這部動畫片在B站的播放量破億了。今年4月10日,《大理寺日誌》第一季在B站上線,由好傳動畫出品,改編自同名漫畫。第二次追加預算是2017年,好傳動畫製作的動畫電影《大護法》上映了,十幾天內,豆瓣上超過7萬名網友給這部作品打出了8分的成績。《大護法》收官後,好傳動畫的同事對其他項目的期待值再次增高,大家回過頭看之前做的內容,覺得還能把《大理寺日誌》做更好。
  • 宋天師訪談《動物狂歡節》導演張之益,聊聊未來的動畫會怎樣
    對此,我專訪了《動物狂歡節》的導演、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科學藝術中心張之益,看看他給我們帶來哪些不同尋常的觀點。雖然本採訪進行於2008年,不過其中很多觀點在今天看仍然適用並有啟發性。
  • 你看過《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是否知道同一個導演的另一部作品
    《中國唱詩班》原是一部用音樂來展示中國古詩詞的啟蒙作品,在2010年出版發行音樂專輯,在15年的時候,《中國唱詩班》這部音樂作品被改編成系列動畫,成為上海嘉定政府的重點文化項目之一。16年《相思》在網絡上爆紅,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一系列有著濃濃「中國味」的動畫作品。
  • 導演上部作品是動畫!
    十月文化未來將重點專注於「 CG 電影」領域,全力研發」三維動畫電影」和「真人視效電影」兩個方向。田曉鵬導演作為中國 CG 電影的探索者,5年前用《大聖歸來》把國產三維動畫電影帶人全新時代,未來十月文化將繼續探索和升級,推出《深海》、《大鬧天宮》等多部動畫作品。
  • 水墨國風動畫《霧山五行》走紅 導演身兼編劇、動畫、配音、主唱等...
    央廣網北京8月12日消息(浙江之聲記者趙崢琳)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去年夏天,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橫空出世,為國漫行業增添了信心。今年夏天,一部原創國漫在B站火了,它就是水墨國風動畫《霧山五行》。
  • 總被瞧不起的臺灣動畫,終於出了令人叫絕的佳作
    臺灣曾是華人娛樂業最繁榮的地區。音樂圈,有羅大佑、李宗盛這樣的巨擘;電影界,有楊德昌、侯孝賢這樣的大師;可整個動畫行業,卻找不到一個代表人物。有人說,臺灣動畫沒落了,不行了,可實際上從來就沒有活躍過。然而,就在動畫大國日本舉行的「2018 東京動畫獎」上,獲得份量最重的「動畫大獎」的是,卻是一部臺灣動畫。今天香玉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它——《幸福路上》這部歷經四年製作而成的動畫片,獲得的獎項可不止一個。
  • 《姜子牙》年內上映 導演自爆動畫更像是懸疑動作片
    《姜子牙》年內上映 導演自爆動畫更像是懸疑動作片  原定春節檔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近日發布了預告,預告結尾「二零二零,太公歸來」,暗示影片仍計劃在年內上映。動畫電影《姜子牙》的故事發生於封神大戰之後。崑崙弟子姜子牙,率領眾神戰勝狐妖,推翻了殘暴的商王朝,贏得封神大戰的勝利,即將受封為眾神之長。
  • 他導演了最著名的聖誕題材動畫,但光芒卻被蒂姆·波頓掩蓋
    他是美國當代為數不多的獨具強烈個人風格的導演,數十年來堅持創作哥德式表現主義風格的影片,執導過包括《剪刀手愛德華》、《大魚》、《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理髮師陶德》、《愛麗絲夢遊仙境》等著名電影作品,與昆汀·塔倫蒂諾、韋斯·安德森並稱為「好萊塢三大鬼才導演」。
  • 《玩具總動員4》導演負責《變形金剛》動畫電影
    導演喬什·庫雷  據外媒Deadline報導,孩之寶玩具和派拉蒙電影正在開發一部「變形金剛」前傳性質的動畫電影,找到《玩具總動員4》導演喬什·庫雷擔任導演,《蟻人2:黃蜂女現身》的編劇組合安德魯  這部動畫電影將由派拉蒙動畫製作,洛倫佐·迪·博納文圖拉繼續擔任製片人。這將是派拉蒙最近開發的第7部變形金剛電影,麥可·貝執導了前5部,全球票房突破40億美元;第6部《大黃蜂》則是塔拉維斯·奈特執導,這一系列都是根據孩之寶旗下變形金剛玩具產品線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