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面積僅佔中亞的11%,為何人口卻佔中亞的一半?

2020-12-11 騰訊網

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家

烏茲別克斯坦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另一個為歐洲的列支敦斯登),不但自己為內陸國,其鄰國也都為內陸國。

▲雙重內陸國(紫色),其鄰國也都是內陸國

雖然雙重內陸國的性質限制了其發展,但烏茲別克斯坦的人口數量卻是中亞五國中最多的(約3300萬人),約佔中亞人口的45%,將近一半。但是,烏茲別克斯坦的國土面積卻只佔有中亞的11%(45萬平方千米)。

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不但是中亞人口最多的城市(約250萬),而且塔什幹所在的費爾幹納盆地,也是整個中亞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

▲中亞各國的面積、人口和人口密度情況

哈薩克斯坦的面積雖然佔中亞的68%之多(272萬平方千米),但人口卻只有1800萬,大大落後於烏茲別克斯坦。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烏茲別克斯坦能用那麼少的土地養育中亞最多的人口呢?

▲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的天際線

一、天選之地

烏茲別克斯坦大約有80%左右的領土為平原。這些平原主要是一望無垠的荒蕪沙漠,難以定居。國民主要居住在東部群山環繞的山谷-費爾幹納盆地之中。

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交界處的費爾幹納盆地,是一個長約300公裡、寬約70公裡,夾在群山之間的三角形谷地。

▲費爾幹納盆地地形圖

該處周圍是常年積雪的群山,盆地裡遍布由積雪融化而成的河流,中亞第一長河-錫爾河也在此匯聚而成。不僅為農業灌溉提供了基本條件,也為人口增長提供了必要的水源。費爾幹納盆地主體部分正好為烏茲別克斯坦所佔有。

烏茲別克斯坦西部,靠近土庫曼斯坦的邊境還分布著另一條重要河流-阿姆河,是中亞水量最為豐富的河流,阿姆河下遊形成一片三角洲,最終流入鹹海。

中亞地區深居內陸,最大的氣候特點就是乾旱,因此在有充足水源的地方,往往也就有發展農業文明的基本條件。

▲費爾幹納盆地

農耕定居式文明的出現,使得烏茲別克人能夠獲得大量且穩定的食物供給,而這往往是促進人口增長的重要條件。

從中亞的地貌上來看,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河中地區)以及費爾幹納盆地是中亞自然條件最好的地域。與其相比,中亞其他地區則充斥著沙漠、山地和乾燥草原,並不利於人口大規模定居。

▲河中地區與費爾幹納盆地位置

河中地區和費爾幹納盆地發展農業的歷史也相當悠久。當地灌溉農業與中亞其他地區相比,一直處於一個較為發達的水平。

不過,烏茲別克人並不是在這裡最早生活的民族。由於中亞民族遷徙頻繁、戰亂此起彼伏,中亞南部更是多個族群的激烈碰撞之地,鮮有單一民族能在當地長時間佔據統治地位。

從公元前五六世紀起,中亞淪為多個異族之手,最終伊斯蘭化的突厥人融合了其他民族,逐漸佔據主導地位,且在其基礎上形成了四個突厥人的「斯坦」國家(除塔吉克斯坦外)。

二、從遊牧走向農耕

蒙古人在13世紀崛起後,自然條件甚好的中亞南部迅速淪為他們的牧場。經過長時間共處,當地操波斯語、突厥語的族群逐漸和蒙古人融合,形成了烏茲別克、哈薩克等族群的雛形。15世紀起,烏茲別克民族逐漸形成。

在進入中亞南部之前,烏茲別克人還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遊牧民族。進入費爾幹納盆地後,他們的社會經濟形態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費爾幹納盆地和河中地區自古以來便是綠洲薈萃之地,灌溉農業極為發達。

▲烏茲別克斯坦佔有費爾幹納盆地的主體部分

隨著遷入當地的烏茲別克人越來越多,放牧的草場越來越少,森林也被大量破壞。受此影響,一些善於改變的烏茲別克部落開始學習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方式,逐步從遊牧走向定居。到17世紀末,大部分烏茲別克人都已選擇農耕作為謀生手段。

▲重建烏茲別克人國家的昔班尼

除了農耕外,河中地區位於歐亞大陸交通要衝,自古以來當地便有經商的傳統,對外開拓進取,從事貿易活動。

烏茲別克人進入河中地區後,也隨之養成了經商的風俗。當時,他們遍布中亞及其周邊各地。清代時,已有為數不少的烏茲別克人前往新疆經商,並與當地居民通婚定居下來。

16-19世紀期間,烏茲別克人在中亞南部確立統治地位後,進一步同化了當地原有居民,逐步從遊牧轉向農耕定居的民族,並先後建立起以烏茲別克人為主體的希瓦、布哈拉、浩罕三大汗國。

在這三大汗國存續期間,烏茲別克的社會十分繁榮,給人口增長創造了十分有利的基礎。

▲19世紀末期的烏茲別克人

三、白金之國

19世紀沙皇俄國的大舉南侵,迅速兼併了中亞。俄國人在當地推進的工業化,使得中亞地區逐步從一個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大多數農村勞動力也因此開始向城市和工礦地區集中。

俄國在烏茲別克人居住地確立統治後,積極推行土地國有化。一方面俄國強力剝奪烏茲別克人的農場和牧場,另一方面還實行鼓勵移民到中亞的政策。

▲反映沙俄對中亞徵服的畫作

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後,大批獲得人身自由的農民選擇來到中亞定居。1871到1917年間,從東歐遷往中亞北部的俄羅斯農民就高達163萬餘人。

大量外來人口的遷入,不但帶動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也迅速充實了當地人口。20世紀20年代,蘇聯在當地進行了土地改革和水資源改革,使得貧困農民的生活條件有了明顯好轉,降低了人口死亡率。

▲棉花的廣為種植,使得烏茲別克斯坦獲得了「白金之國」的美譽

中亞地區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灌溉發達、土壤肥沃,適合棉花的生長。當棉花於1884年在烏茲別克斯坦順利引種後,使得棉花種植業在中亞迅速普及開來。

烏茲別克斯坦不但是蘇聯境內的主要棉花生產基地,也是重要的農業基地,當地生產的水果、蔬菜也能提供莫斯科等大城市。

▲蘇聯時期中亞對阿姆河、錫爾河的大規模利用,導致了鹹海的乾枯

在蘇聯時期,烏茲別克斯坦的發展資金有三分之二都由蘇聯中央提供。二戰中,大量工業企業和技術工人遷往中亞大後方,烏茲別克斯坦從中獲益頗豐。到蘇聯解體前,烏茲別克斯坦已經有了較為健全的經濟體系,冶金、石油天然氣、機器製造業等門類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在中亞五國中,除了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兩國油氣資源分布較少外,其他三國都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相比農業而言,油氣帶來的經濟利益要更高,油氣工業區附近也往往集中著大量的人口。

伊斯蘭教主張多生多育的傳統和蘇聯推行的「母親英雄」「光榮母親」鼓勵生育的政策,也對中亞人口增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39年時,蘇聯國內烏茲別克人總共408萬人,到1989年,烏茲別克人已增長至1414萬人。

▲烏茲別克斯坦1950年-2008年的人口增長(單位:百萬)

四、人口數量超越哈薩克斯坦

其他中亞四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相比,則有著十分顯著的發展劣勢。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兩國群山環抱,鮮有能大規模開發利用的平原。

▲中亞的地形圖

土庫曼斯坦的國土80%以上為沙漠,除了人工開鑿的卡拉庫姆運河和阿姆河兩岸外,其他地區難以定居。哈薩克斯坦位於中亞偏北,氣候寒冷,宜居的土地較為有限。這些因素都制約了其他四國的人口上限。

▲中亞的人口密度圖,人口主要集中在費爾幹納盆地和河中地區,均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烏茲別克斯坦儘管擁有更好的自然條件,但哈薩克斯坦土地面積更廣,再加上由於地理位置與俄羅斯接近,因此有大量的俄羅斯族遷入該地,哈薩克斯坦的人口數量在1976年之前,一直是中亞五國中最多的。

▲俄羅斯族一度成為哈薩克斯坦人口最多的民族

不過,哈薩克斯坦在蘇聯時期卻也遇到了不少問題,導致其人口優勢在1976年被烏茲別克斯坦反超。

20世紀初時,哈薩克人大多還處在遊牧社會,因此蘇聯強制推行的「居民定居化」的政策,導致了大量牧民和牲畜非正常死亡。據學者研究,當時哈薩克斯坦可能因此損失了上百萬人口。

相比之下,烏茲別克人在此前就已基本完成農耕定居化,因此影響幅度較小。二戰後,受到蘇聯政府的號召,為了鞏固對中亞的統治,大量俄羅斯移民前往哈薩克斯坦墾荒定居。蘇聯的人口遷移政策給中亞帶來了大量知識分子群體,促進了當地國民素質的提高,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大量的俄羅斯族移民也一度改變了當地民族結構,俄羅斯族一度成為哈薩克斯坦境內的第一大民族,佔總人口的42%之多。哈薩克斯坦也從一個落後的遊牧區逐漸成長為蘇聯內部重要的糧倉和工業基地。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族為避免迫害也大量出逃,哈薩克斯坦人口增長率在20世紀末不斷下降,人口數量甚至在20世紀的最後十年出現負增長。

▲俄羅斯族在1959年佔哈薩克斯坦的42%,下降到2014年的21%

1990年,哈薩克斯坦人口約為1645萬,然而隨著人口的流失,2002年人口數量下降到1488萬。到2018年,其人口總數僅恢復到了1828萬。

而烏茲別克斯坦的人口在1976年超越哈薩克斯坦後,人口增長率一直保持在高水平,到2018年已經擁有3300萬人口,拉大了與哈薩克斯坦的人口差距。坐實了「中亞人口最多國家」的寶座。

▲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的人口數量對比,哈薩克斯坦的人口增速停滯不前

長期作者|德克薩斯紅狼

文史作家|近現代世界政治與歷史研究方向

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與中亞丨文稿
    對此,我們將深入介紹中亞各國的基本概況、建立歷史、民族與人口、政治經濟外交以及中國與中亞國家的關係發展,進一步了解中亞地區。 中亞有五個國家,分別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前三個國家與我們國家有陸地接壤,邊界線約為3300公裡。中亞地區東邊是天山山脈和帕米爾高原,地勢比較高;西邊是廣闊的沙漠、戈壁和綠洲。
  • 35萬朝鮮人生活在中亞,他們為何要來這裡?
    他們並不是自發自願移民到中亞的,是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造成的被迫遷移,與朝鮮王朝時期的腐敗統治、日本帝國的侵略壓迫,以及前蘇聯的強制移民政策脫離不了關係。究竟朝鮮族與前蘇聯有著什麼樣的關係?他們又為何被驅逐至中亞呢?
  • 誰是中亞第一城?-虎嗅網
    有人質疑,從都市區人口上看,2020年初,阿拉木圖有193.1萬人,不如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的257.4萬,哈國遷都後,它也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光環,它當第一是不是徒有虛名?同年,土、烏、塔、吉四國GDP分別為407.61億、579.2億、81.17億和84.55億美元,也就是說,哈薩克斯坦一國佔了中亞經濟總量的61.1%,而阿拉木圖一城佔了12.8%,幾乎與土庫曼斯坦相當,是塔吉兩國總和的兩倍還多。這一點,其他中亞城市實難匹敵。然而,這還不是它的絕對巔峰。
  • 第13屆中亞國際紡織技術與紡織機械展
    第13屆中亞國際紡織技術與紡織機械展2020年0:第13屆中亞國際紡織技術與紡織機械展覽會 (Central Asian International Textile Machinery Exhibition 2020)是中亞地區最具影響力且規模最大的紡織機械類展。
  • 疫情折射水靜流深的特殊關係:中亞兩大國為何率先與德國復航
    疫情暴發後,眾多國家開始採取限制入境、中斷交通等方式嚴防輸入性病例,中亞五國亦復如是。8月開始,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中亞兩個地區大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開始放開與外部的隔離,目前已同多個國家恢復航班。有意思的是,哈烏兩國的復航名單透露了在疫情暴發前某個歐洲國家與這兩個中亞大國之間鮮為人知的密切關係。
  • 哈薩克斯坦民族可分為歐亞兩大類,建國後哈薩克族佔比翻倍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地區五個國家中面積最大的國家,其國土面積為272.5萬平方公裡,同時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國,但哈薩克斯坦的人口卻不是中亞最多的,2020年其人口為1867萬人,次於面積只有其六分之一的南方鄰國烏茲別克斯坦(3390萬),也少於我國的新疆區(2486萬)。
  • 塔吉克斯坦中亞的高原
    上期介紹了中亞的朝鮮土庫曼斯坦這期介紹中亞的高原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共和國位於阿富汗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中國之間,是中亞五國中唯一主體民族非突厥族系的國家,也是中亞五國中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
  • 免稅+許可 烏茲別克斯坦能「稱霸」中亞加密市場嗎
    金色財經區塊鏈1月22日訊烏茲別克斯坦正在準備對加密貨幣免稅,而且將給加密貨幣交易所頒發執照,他們希望通過一系列舉措成為中亞地區的加密行業領導者。根據烏茲別克斯坦的一項最新總統令規定,對於涉及加密資產業務的所得收入將實行免稅。
  • 中亞國家為什麼要搞「歷史溯源」?原因與進展分析
    1991年蘇聯解體,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五個中亞國家宣告獨立,正式建國。 今天,作者想與大家一起聊聊中亞國家在追溯歷史方面的趣事。成文的角度主要是綜合與分享中亞國家在各自追宗溯源方面的努力與成果,不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態度。 烏茲別克斯坦
  • 什麼是中亞浩罕國?
    201鐵騎如風/文夾縫中強大—校/捕風者 畫/一條人文主義狗 圖/地緣谷別看現在的烏茲別克斯坦國力弱小這個小汗國建立之初時並不叫浩罕汗國,因為當時浩罕城並未修築,而且統治範圍非常的小,面積只涵蓋安集延和納曼幹領地。由於實力尚弱,這個小汗國名義上仍然附庸於布哈拉汗國的統治。
  • 李碩:沙皇俄國是如何徵服中亞的?
    俄國人對中亞綠洲的徵服也即將掀起高潮。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中亞」。畢竟,中國人還對這塊亞歐大陸的「心臟地帶」還缺乏足夠的了解。狹義的中亞,是蘇聯解體之後獨立的五個國家: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這裡處在大陸深處,遠離海洋,乾旱少雨,以至一百年前的歐洲探險家把這裡稱為「幹亞洲」。
  • 中亞的五個「斯坦國」,是怎麼演化來的?
    、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 ▲狹義(深綠色)和廣義上(含淺綠色)的中亞地區 在古波斯語當中,「斯坦」(-stan)是地名的後綴詞根,用來表示某個面積較為廣大的地區,後來演化為代指某個民族聚居的地方
  • 親歷中亞風土人情文化
    「馬背上的民族」熱情好客我於1983年首次踏進中亞,1992年遍訪中亞五國,2003年常駐哈薩克斯坦。近40年來,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我與中亞的交往一直沒有中斷,與哈薩克斯坦等國老朋友的情誼歷久彌新。中亞地區有130多個民族, 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中亞第三個官方放棄西裡爾字母的國家,3月將確定拉丁文字母表
    蘇聯解體以後對具有蘇聯時代明顯特徵的字母形式進行改革是獨立以後中亞各共和國都在考慮的問題。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都召開了有關文字問題的研討會。一時間,中亞各國,包括塔吉克斯坦,都出現了關於本國文字前途的熱烈討論。
  • 中亞孤兒高麗人—30萬朝鮮人的中亞艱辛漂泊之路
    但是,你能想到嗎,在相隔萬裡之遙的中亞,卻居住著30多萬的朝鮮族人,他們到底怎麼去的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很多朝鮮人不堪日本殖民壓迫,紛紛逃離到中國東北以及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加之那時遠東地區人口稀少,土地肥沃,而且俄國正在十月革命前後,無暇東顧,大批朝鮮族人侵入鄰國找到了安身之處,使這一地區的朝鮮族人迅速增多。 到1915年左右,沙俄遠東地區已有7.2萬朝鮮人定居。
  • 遜尼派佔穆斯林總人口的85%,為何壓不倒佔少數的什葉派
    文/寂寞的紅酒遜尼派和什葉派是伊斯蘭教的兩大主要派別,其中遜尼派佔穆斯林總人口的85%,而什葉派約佔穆斯林總人口的12%。世界大部分穆斯林國家都是遜尼派政權,什葉派國家和什葉派人口比例較高的國家僅僅伊朗、伊拉克等寥寥幾個。
  • 菲律賓人口過億,農業結構不合理,呂宋島人口佔全國一半
    菲律賓總人口目前大約為1.1億人,國土面積約為30萬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略大於日本,也大於東南亞另一個人口大國越南。可見菲律賓的人口數量還是很多的,那麼菲律賓的經濟情況怎麼樣,農業條件如何,兩大島人口多少?菲律賓人均GDP低於我國所有省份,農業人口佔比較多菲律賓國土面積30萬平方公裡,約為我國河南安徽兩省面積之和。
  • 8位中亞模特小哥哥,看你pick哪一個?
    在向大家介紹了8位享譽海外的中亞最美女模特之後,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來自中亞各國的8位模特小哥哥。1.阿卜杜拉茲•魯斯塔莫夫是烏茲別克斯坦的模特。2017年中亞LBMA大賽冠軍。現居菲律賓,經常為雜誌和各種品牌7.
  • 20多年前,土耳其想介入中亞地區,但如今為何沒有成功?
    土耳其覬覦中亞很久,為何蘇聯解體後,土耳其沒有控制中亞?2020年剛過一個月,美國便再次高調宣布加強中亞聯繫。這是繼歐巴馬當總統時的「C5+1」機制上的再次鞏固。美國此舉不言而喻,就是介入中亞地區,遏制俄羅斯。除了俄羅斯高度警惕以外,還有一個國家只能「望中亞而興嘆」,此國就是土耳其。
  • 在中亞撒馬爾罕,仍保留著8世紀從中國傳來的桑枝造紙術
    據11世紀阿拉伯作家薩阿立比所著《珍聞諧趣之書》記載,「造紙術從中國傳到撒馬爾罕,是由於被俘的中國士兵」,「俘虜中間有些以造紙為業的人,由是設廠造紙,馳名遠近。造紙業發達後,紙遂為撒馬爾罕對外貿易的一種重要出口品。造紙既盛,抄寫方便,不僅利濟一方,實為全世界人類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