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建設1個以上區塊鏈學院,推動區塊鏈+港航物流應用

2020-12-13 澎湃新聞

區塊鏈支持政策再下一城。

據寧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官網,5月26日,寧波市特色型中國軟體名城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印發《寧波市加快區塊鏈產業培育及創新應用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下稱「《計劃》」)的通知。

根據《計劃》內容,寧波市發展目標為,到2022年,區塊鏈發展成為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把寧波打造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區塊鏈發展高地。產業集聚發展成效凸顯,

全市建成1-2個國內知名的區塊鏈產業園,培育引進聚集100家以上區塊鏈企業,打造2-3家國內知名的區塊鏈高新技術企業

。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重點突破一批區塊鏈核心技術,

建成5個以上區塊鏈實驗室、研發中心等載體平臺,建設1個以上區塊鏈學院

,聚集一批區塊鏈領域領軍人才和創新人才。創新應用不斷湧現,

探索形成30個市級以上可複製可推廣的區塊鏈示範場景應用

《計劃》還進一步提出了6年發展目標,表示到2025年,要把寧波市打造成為區塊鏈融合應用解決方案和模式的輸出地,區塊鏈產業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一極,成為全國區塊鏈創新發展水平領先的發展高地。

在重點任務上,《計劃》列出提升區塊鏈創新能力、構建區塊鏈企業梯隊、打造國內知名產業園、推進區塊鏈場景應用以及探索區塊鏈監管模式五項任務。

其中,具有寧波特色的區塊鏈場景應用有兩種,第一為區塊鏈+港航物流。《計劃》指出,要鼓勵區塊鏈企業和寧波舟山港集團開展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在數據存儲、加密處理等方面的優勢,為港口協同、海關通關、航運追蹤、報關結算等領域的信息安全、物品追蹤溯源、便利檢疫通關等提供有效解決路徑,強化區塊鏈在航運保險等金融業務中應用,解決船舶租賃融資等問題。

第二為推動區塊鏈+貿易電商。《計劃》表示,要依託寧波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基礎優勢,利用區塊鏈技術上傳、查證、跟蹤從產品生產、運輸、通關、報檢、第三方檢驗等貿易全鏈路信息,將貿易產品信息完整記錄於區塊鏈帳本上,方便快速追溯貿易產品信息,有效解決貿易產品流轉中溯源防偽等問題。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支付、結算和清算,採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船單、信用證等加密電子傳遞,簡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提升貿易融資風控安全性。探索提供跨境電商區塊鏈總帳服務、行業區塊鏈商品認證和商品溯源防偽認證等服務,提高溯源防偽服務水平。

寧波市是2020年出臺區塊鏈發展政策的第三城,第一、第二名分別為江西贛州和廣東廣州,且三市實施規劃時間均為3年。

3月17日,江西贛州在《贛州市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2019-2023年)》中表示,在2020-2023年期間,計劃實現全市區塊鏈總產值超過8億元、10億元和100億元,並在今明兩年內分別引進培育區塊鏈相關企業35家和50家。

5月6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關於印發《廣州市推動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2022年)》的通知,表示到2022年,引進培育2-3家國內領先且具有核心技術的區塊鏈龍頭企業,打造2-3個區塊鏈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安全穩定區塊鏈產品的行業重點企業,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區塊鏈典型應用示範場景。

除此之外,湖南省、貴州省、海南省也分別於4月27日、5月9日與5月25日發布了區塊鏈發展相關政策。

附:寧波市加快區塊鏈產業培育及創新應用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

為搶抓區塊鏈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國務院《「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國發〔2016〕73號)、浙江省《關於加強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會議、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要求,緊抓區塊鏈發展的歷史窗口期和戰略機遇期,圍繞我市「六爭攻堅、三年攀高」的決策部署,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應用服務為導向,以培育壯大產業為目標,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以優勢聚資源,以資源引企業,以企業強生態,以應用促發展,突破一批區塊鏈關鍵技術,創新一批區塊鏈應用,培育具有寧波特色的區塊鏈產業體系,將寧波打造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區塊鏈發展高地,提升城市競爭優勢,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強化政府統籌引導作用,發揮市場主導、企業主體地位,強化多方協同推進機制,實現「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區塊鏈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集中優勢資源,實現產業、研發力量等資源集聚發展,推進創新應用和產業體系培育。

協同創新,重點突破。堅持自主創新,強化區塊鏈核心技術的創新驅動作用,構建區塊鏈協同創新平臺,加快核心技術突破創新。重點突破區塊鏈與人工智慧、5G、輕量級晶片、工業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演進。

融合應用,試點推進。堅持區塊鏈與「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225」外貿雙萬億行動、「3433」服務業倍增行動等各領域融合創新發展,圍繞智能製造、港航物流、金融保險、供應鏈管理、社會治理等特色重點領域,積極開展先行先試,推進區塊鏈技術、應用、服務和模式創新,探索積累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示範經驗。

安全有序,規範發展。堅持正面引導,強化行業監管和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推進安全有序發展。加快相關標準規範制度等制定,加強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和公眾監督相結合的區塊鏈監管體系建設,推動區塊鏈規範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22年,區塊鏈發展成為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把寧波打造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區塊鏈發展高地。產業集聚發展成效凸顯,全市建成1-2個國內知名的區塊鏈產業園,培育引進聚集100家以上區塊鏈企業,打造2-3家國內知名的區塊鏈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重點突破一批區塊鏈核心技術,建成5個以上區塊鏈實驗室、研發中心等載體平臺,建設1個以上區塊鏈學院,聚集一批區塊鏈領域領軍人才和創新人才。創新應用不斷湧現,探索形成30個市級以上可複製可推廣的區塊鏈示範場景應用。到2025年,把我市打造成為區塊鏈融合應用解決方案和模式的輸出地,區塊鏈產業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一極,成為全國區塊鏈創新發展水平領先的發展高地。

二、重點任務

(一)提升區塊鏈創新能力

加快推進創新載體建設,大力支持浙大軟體學院、寧波大學、寧波工程學院、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浙江萬裡學院、寧波諾丁漢大學等本地院校和企業獨立或聯合建設技術研發實驗室、應用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區塊鏈學院等創新載體,加快推進技術型創業創新企業、應用型信息服務企業的孵化培育;引進一批市外區塊鏈科研機構,加快區塊鏈通用技術研發平臺建設,加速形成多主體平臺化的創新研發生態和產業協同創新體系。加強技術攻關突破,將區塊鏈技術攻關列入市「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鼓勵本地重點企業、科研機構、高校院所等加強合作,共建測試實驗平臺,開展技術研發創新活動,協同攻關共識機制、可編程合約、分布式存儲、數字籤名等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鼓勵開展區塊鏈技術標準制定,支持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國際、國家標準制定。探索建設區塊鏈創新基礎設施,鼓勵通信運營商、雲服務商、區塊鏈企業探索建設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平臺、雲服務網絡等創新基礎設施。積極按照國家、省部署要求,積極探索建設區塊鏈政務專網,優化區塊鏈應用開發和部署環境。

(二)構建區塊鏈企業梯隊

引進培育平臺型龍頭企業,加大區塊鏈知名企業的引進力度,積極扶持成長潛力大、發展態勢好的區塊鏈平臺型企業發展壯大,培育獨角獸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強鏈、補鏈、延鏈等作用,帶動引領產業發展。加快培育技術型創業創新企業,鼓勵市內外有技術儲備的創新團隊和公司在寧波創辦企業,加快區塊鏈與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融合創新、交叉應用研究,突破關鍵技術,培育技術型創業創新企業。培育壯大應用型信息服務企業,深度結合寧波產業特色優勢,挖掘一批區塊鏈應用場景,支持開展區塊鏈應用業務,做精、做深、做優產品和服務,並向市外推廣拓展。

(三)打造國內知名產業園

全市一盤棋,高標準謀劃,依託現有產業園區基礎,統籌協調推進區塊鏈產業園區建設,打造1-2個國內知名產業園。探索區塊鏈產業園區飛地經濟建設新模式,充分發揮各區縣(市)、管委會的資源、區位、人才、產業、資本等優勢,吸引上下遊區塊鏈企業入駐,推動企業集聚發展,著力打造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區塊鏈特色產業集聚區。優化園區產業生態,集聚市內外區塊鏈創新要素資源,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四)推進區塊鏈場景應用

推動區塊鏈+智能製造

。加快區塊鏈賦能工業網際網路,針對跨廠區、跨行業、跨系統的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加快推進區塊鏈在標識解析、協同製造、供應鏈金融、邊雲協同等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融合應用,推進工業網際網路數據的確權、確責和交易,降低工業網際網路各環節之間的交易和維護成本,加強互聯互通,提高協同效率。加快區塊鏈賦能生產製造和產品質量管控,針對企業內部的智能製造,加快利用智能合約、共識機制等區塊鏈核心技術,構建統一的帳本基礎設施,推進位造過程數據、產品流通數據上鏈,方便長期持久監管生產製造各環節,為追查假冒偽劣產品、產品召回等產品追溯服務提供支撐,優化製造流程及效率,提高產品質量管控。加快區塊鏈賦能企業智能管理,加快利用區塊鏈智能合約等核心技術創新公司審計等監管,預定義數據與流程的審計條款,監控採購訂單,分離記帳與付款權限,降低企業審核數據和流程的成本,提高智能監管水平,加快推進位造企業資產的智能資產化,探索新建數字資產的註冊、存儲和交易管理方式。

推動區塊鏈+港航物流

。鼓勵區塊鏈企業和寧波舟山港集團開展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在數據存儲、加密處理等方面的優勢,為港口協同、海關通關、航運追蹤、報關結算等領域的信息安全、物品追蹤溯源、便利檢疫通關等提供有效解決路徑,強化區塊鏈在航運保險等金融業務中應用,解決船舶租賃融資等問題。利用區塊鏈實時完整記錄掌握產品物流信息,解決物流信息安全、溯源等問題,提高物流供應鏈效率。探索區塊鏈在危化品監管平臺的試點示範應用,對危化品運輸實行全天候、全過程、全覆蓋的立體式監管,實現實時追蹤溯源,合力推進監管安全高效。

推動區塊鏈+金融保險

。落實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要求,積極推動區塊鏈在跨境支付、票據管理、證券發行、數字資產等領域的試點應用,實現點到點快速支付,加快資金利用率,降低費用成本,提高清算速度,保證安全性。加快推動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發展,運用電子合同存證、數位化確權、信息交叉驗證、可信溯源等方式,實現供應鏈上貨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等統一,提高金融風控監管水平,賦能實體經濟。推進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建設,為銀行辦理企業貿易融資業務提供在線申請、在線核驗報關服務,緩解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做好對中小企業涉外企業的金融服務。依託我市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等基礎優勢,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保險風控、融資擔保、年金管理、數字保單、跨境貿易保險等領域的應用,提高經營效率,預防保險欺詐。探索建立客戶區塊鏈驗證系統,打通醫療信息、個人相關信息等數據,化解保險主體信息需求矛盾,保障信息安全。利用智能合約等區塊鏈核心技術,探索建立合約期內符合條件的強制執行賠付系統,及時保障投保人權益。

推動區塊鏈+貿易電商

。依託我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基礎優勢,利用區塊鏈技術上傳、查證、跟蹤從產品生產、運輸、通關、報檢、第三方檢驗等貿易全鏈路信息,將貿易產品信息完整記錄於區塊鏈帳本上,方便快速追溯貿易產品信息,有效解決貿易產品流轉中溯源防偽等問題。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支付、結算和清算,採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船單、信用證等加密電子傳遞,簡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提升貿易融資風控安全性。探索提供跨境電商區塊鏈總帳服務、行業區塊鏈商品認證和商品溯源防偽認證等服務,提高溯源防偽服務水平。

推動區塊鏈+智慧城市

。積極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動智慧城市演進升級,利用區塊鏈提升我市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強化試點示範引導,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服務便利水平,全面提升市域治理能力現代化。積極探索區塊鏈在政務服務領域的運用,建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政務數據共享開放平臺和行政審批平臺,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協同效率,實現數據跨地域跨部門的分布式共享和集中使用,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和良好營商環境構建,提升行政審批服務效率。積極推動區塊鏈在教育、就業、養老、醫療健康、公益、社會救助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普惠的公共服務。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在應急管理、商品防偽、食品安全、能源公用、企事業信用等社會治理領域的應用,在產品溯源、確權認證、供應鏈管理、電子招投標等方面創新政府監管。

(五)探索區塊鏈監管模式

探索建立區塊鏈監管機制,重點加強區塊鏈在金融、數字資產交易、電子政務、個人數據保護等領域的行業監管治理機制,引導推動區塊鏈開發者、平臺運營者等主體加強行業自律、落實安全責任;引入權威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加強對區塊鏈應用、網絡安全平臺等的檢測認定,建立科學評估機制,引導區塊鏈應用和產業的安全有序發展。創新區塊鏈監管手段,深化區塊鏈安全底層技術研發,突破掌握安全核心技術,建立區塊鏈安全監測平臺、智能合約自動驗證平臺等防控平臺,創新安全監管方式和手段;與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等單位合作,探索建立區塊鏈安全技術檢測中心,提供安全審計、隱私保護、威脅情報、安全防護等服務,推行智能合約與DAPP(分散式應用程式)安全審計、鏈平臺安全、鏈上資產調查取證、數字金融企業安全等區塊鏈安全服務,為區塊鏈企業在技術認證、安全檢測、應用系統安全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撐。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依託市特色型中國軟體名城創建領導小組等機構,建立寧波區塊鏈產業培育及創新應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部署區塊鏈技術攻關、試點應用、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工作任務,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各區縣(市)建立相應協調發展機制。建立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監督機制,總結推進落實情況,適時推廣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

(二)加強財政金融保障

在有效統籌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金融辦等市級部門與區塊鏈相關扶持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加大對區塊鏈發展的財政金融扶持力度,優先重點保障財政資金,支持區塊鏈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區縣(市)、管委會出臺區塊鏈發展專項政策,通過設立區塊鏈產業發展基金、對區塊鏈企業銀行貸款按銀行同期利率標準給予貸款利息及擔保費用適當補貼等方式,探索引導區塊鏈創新發展。

(三)加快人才引培

依託市頂尖人才集聚計劃、3315系列計劃等人才引進計劃,加大區塊鏈專業人才引進力度,加快集聚一批區塊鏈系統架構、開發工程、測試工程、行業解決方案等專業技術人才。深化產教融合,鼓勵本地高校和企業創新模式建設區塊鏈學院,支持高校開設區塊鏈特色專業,加快培育區塊鏈技術應用專業人才。

(四)優化發展環境

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類媒體資源,正確引導輿論導向,加強公眾對區塊鏈的科學認識,形成發展共識。營造寬鬆開放的市場準入環境,對基於區塊鏈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行審慎包容引導,形成創新生態環境。積極舉辦區塊鏈高端論壇、重大展會、創新創業大賽、互動體驗等重大活動,形成多層次的技術交流、產品交易和項目對接等平臺,營造支持區塊鏈發展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完善有利於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集聚的一體化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全市生產要素、創新資源、產業項目的統籌協調和優化配置,形成資本、人才、技術聚集的良好態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寧波在浙江首創兩個「區塊鏈+」項目,背後是這個甬籍院士團隊
    12月18日,兩個浙江首創的「區塊鏈+」項目在寧波海曙落地。此時,距離寧波出臺《寧波市加快區塊鏈產業培育及創新應用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才剛剛半年——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培育,寧波從來沒有停下過追逐的腳步。
  • 產業區塊鏈一周動態
    根據規劃,婁底目標建設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區塊鏈「雙城」:一是基於應用層面,通過區塊鏈技術在婁底各個應用場景的落地,將婁底打造成區塊鏈「鏈城」;二是基於產業層面,培育產業生態,推動「區塊鏈+」,將婁底的區塊鏈成熟應用帶到其他地區落地,將婁底打造成「區塊鏈產業之城」。
  • 螞蟻鏈亮相,區塊鏈項目加速落地,國內外區塊鏈應用進程加快
    7月23日,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杭州宣布,螞蟻區塊鏈正式升級為「螞蟻鏈」,目前已經在政府、金融等場景應用落地。國內外區塊鏈應用進程也正在加快,各地、各部委積極推動區塊鏈項目加速落地,布局區塊鏈技術的行業龍頭、信息技術公司有望享受紅利。
  • 天津大學-好撲科技區塊鏈實驗室成立,校企優勢互補推動區塊鏈落地...
    隨著國家對區塊鏈行業的逐步重視,積極推動企業與大學之間的深度合作與協同發展成為實現中國自主創新的新思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好撲本著「產學研一體化」的理念,在天津大學設立天津大學-好撲科技區塊鏈實驗室,全力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與落地應用建設。天津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
  • 翼支付榮獲2020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產業區塊鏈應用「雙鏈獎」
    12月16日至18日,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區塊鏈應用分會組織召開的,第二屆全球供應鏈數字經濟峰會暨2020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產業區塊鏈應用年會在深圳圓滿舉行,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產業區塊鏈「雙鏈獎」獲獎名單在峰會上同步揭曉。
  • 海南省實施區塊鏈應用示範揭榜工程方案
    》和《海南省關於加快區塊鏈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瓊工信信產〔2020〕89號),充分利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大背景下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機遇和優勢,解決海南區塊鏈產業當前階段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加快推動海南省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培育打造「鏈上海南」區塊鏈產業生態,組織開展海南實施區塊鏈應用示範揭榜工程。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19期:「區塊鏈」入選2019年十大流行語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發行中,中行首次使用了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債券發行系統,這也是國內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債券發行簿記系統,該系統的運作主要包括頒發 CA 證書、鏈上組建承銷團和鏈上存證三個主要環節。中國建設銀行推出區塊鏈再保理中國建設銀行宣布其基於區塊鏈的再保理業務平臺已正式上線。
  • 歐科雲鏈產業觀察:國家電網首個區塊鏈結算平臺開始應用,區塊鏈...
    鞭牛士報導 「歐科雲鏈產業觀察」將在每日午間為您帶來最新的產業動態,了解全球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應用與產業落地。產業播報【行業】國家電網首個區塊鏈工程服務結算平臺在杭州應用 據杭州網消息,由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推出的區塊鏈工程服務結算平臺在杭州應用落地,這也是國網系統內首個區塊鏈工程服務結算平臺。
  • 一庫+一平臺+多應用 益鏈科技打造「區塊鏈+」營商環境
    在頂層設計和運行機制基本形成的基礎上,如何全面推進誠信建設?政府需要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大力發展信用服務業。當前,政府各類信用數據歸集仍存在以下問題——1、信用信息歸集不全面,存在信息孤島信用數據分散在各政府部門、共享交換平臺以及各區塊鏈項目中,數據源間存在技術壁壘。
  • 智慧農業區塊鏈 - CSDN
    在宏觀層面上,智慧農業應落實創新發展理念,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改造傳統農業,建設現代農業,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基本要求。隨著智慧農業的深入發展和廣泛應用,信息和知識將被更廣泛地傳播和應用,智能設備不僅解放人的體力勞動,也將逐步解放人的腦力勞動,在一些領域,機器代替人、電腦代替人腦正在成為現實。
  • 區塊鏈技術前沿報告2020
    目前逐漸形成 1)美國企業 Facebook 主導的 Libra,2)中國人民銀行牽頭的 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3)瑞典、法國等歐洲各國央行推動的 CBDC 的三強格局。縱觀全球應用趨勢,區塊鏈已經從金融應用全面邁向了全行業應用。
  • 2020年產業區塊鏈:七大發展趨勢,應用落地提速!
    為了加快區塊鏈技術的創新落地,全球各國紛紛開展了區塊鏈產業的布局與應用;在這一浪潮下,我國也不甘其後,先後在頂層設計、基礎設施建設、行業標準規範、技術研發、產業生態構建、行業應用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並取得了明顯進展。
  • 「區塊鏈 教育」備受矚目 趣鏈科技區塊鏈技術賦能教育系統升級
    作為區塊鏈準獨角獸企業,趣鏈科技與通關中輔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用區塊鏈技術賦能在線教育。 圖注1:「區塊鏈+教育」備受矚目 趣鏈科技區塊鏈技術賦能教育系統升級 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標誌著雙方在發展理念和戰略方向上的一致契合。
  • 國內外能源區塊鏈典型應用分析
    一、能源區塊鏈的概念與內涵區塊鏈作為建設網絡強國、發展數字經濟、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具有技術與理念兩個層面的豐富內涵。首先,交易是區塊鏈中最基本的操作,一次交易代表著帳本狀態的一次改變,也可以理解為節點向系統中請求添加一條記錄;其次,區塊是系統中存儲數據的基本單元,區塊中記錄著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交易和狀態結果,是對當前帳本狀態的一次共識;最後,系統以區塊為單位,區塊之間按照時間順序進行鏈式的存儲,對整個帳本的變化日誌進行了記錄,從而構成「區塊鏈」,如圖1所示。
  • 西南財大中國區塊鏈研究中心副主任康立:區塊鏈將與人工智慧、物聯...
    當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了解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媒體一報導、公眾一討論,這門新興技術終於走出了被誤解的認知怪圈。「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政府部門以及監管部門,大家對待區塊鏈的態度更加明確統一了。」康立提到這個轉折點時說,「這個技術對於我國未來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態度明確以後,就要去學習技術、研究技術、推動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 雄安發布中國首個城市級區塊鏈底層作業系統
    (1.0)發布會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舉行,這意味著中國國內首個城市級區塊鏈底層作業系統開發完成投入使用。  雄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雄安從一開始就植入了區塊鏈的基因,區塊鏈與城市作業系統一樣,作為智能城市的基礎設施嵌入到數字雄安建設發展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角落。  中國科學院院士、軟體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鄭志明表示,雄安智能城市建設的目標,是對未來城市建設和治理的重新定義。
  • 夸克區塊鏈的應用場景
    夸克區塊鏈的應該場景已經從單純的數字貨幣到更廣泛的金融和「區塊鏈+」階段,「區塊鏈+」是區塊鏈滲透到大量的其他社會領域進行應用,比如跨境交易、二手交易、司法、物聯網等,但是金融領域應該是最先落地最先爆發的領域。
  • 關注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峰會|重慶區塊鏈企業數量超40家,發展位居...
    截止到2020年6月底,已有湖南、貴州、海南、上海、北京、南京、長沙、廣州、福州、寧波、泉州、重慶等12個省市印發區塊鏈專項政策。重點省市區塊鏈產業競爭越發激烈。  從產業發展現狀來看,新成立企業8000餘家,分布於四大聚集區:環渤海聚集區、長江三角洲聚集區、珠江三角洲聚集區,以及以重慶、四川為主的湘黔渝聚集區。
  • 區塊鏈認證證書:區塊鏈人才職場的「敲門磚」
    2020年5月6日,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區塊鏈技術創新行動計劃》提出,「推動高校成為我國區塊鏈技術創新的重要陣地」。同月,中國人社部發布公告,擬新增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等在內的職業信息。區塊鏈走上職業化的快車道,同時面臨著人才供需錯位的困境。
  • 互融雲 區塊鏈Bass平臺租用服務:讓區塊鏈技術開發變得更輕鬆!
    如今金融、物流、版權保護、保險、數字資產、共享經濟等行業紛紛開啟「區塊鏈+」模式。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提高信息準確率,最大程度上縮減了業務中耗費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互融雲Baas平臺是一款基於區塊鏈Web3.js技術搭建,提供快捷區塊鏈應用服務的平臺,致力於抹平區塊鏈應用和現實場景之間的技術鴻溝,使得傳統行業可以很低成本的享受區塊鏈帶來的便利,僅需對接我們成品的API接口和智能合約,即可快速開發完成區塊鏈落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