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氣象局介紹2020年氣候評價及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

2021-01-10 德州市人民政府

同志們、朋友們,大家好:

非常感謝大家前來參加市氣象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藉此機會,我謹代表市氣象局向長期以來關注氣象事業發展的同志們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由我代表市氣象局,向大家通報2020年氣候概況及氣候事件。

一、2020年氣候概況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649.4毫米,較常年偏多22%,較上年偏多32%;齊河最多為777.9毫米。2月、8月和11月降水量較常年明顯偏多,分別是常年的5倍、2.2倍和4倍。

全市年平均氣溫13.9℃,較常年偏高0.7℃,較上年偏低0.4℃。2月、3月和11月較常年異常偏高,分別偏高2.9℃、2.7℃和2.1℃。年極端最高氣溫38.5℃(6月3日,禹城),極端最低氣溫-16.8℃(12月30日,樂陵)。

年內出現了強對流、暴雨、寒潮、大風、倒春寒、氣象乾旱、大霧等災害性天氣事件。

二、2020年主要氣候事件

(一)冬季降水突破歷史極值。 全市冬季(19年12月-20年2月)平均降水量59.7毫米,為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歷史第一位。共有9次雨雪天氣過程,其中1月5日到7日、2月14日至15日過程降水量10毫米以上、部分縣市達20毫米。

(二)冬季氣溫明顯偏高。全市冬季平均氣溫1.0℃,為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歷史第三高(2002年最高,偏高1.4℃),全市11個縣(市、區)均屬強暖冬;從冬季逐旬平均氣溫演變來看,除12月上旬較常年偏低外,其他各旬均較常年偏高;其中1月下旬較常年異常偏高,偏高3.0℃。

(三)春季大風天氣多。共出現10次大風過程(陣風7級以上),其中3月18日夜間全市出現9~10級大風天氣,慶雲風速最大為26米/秒。

(四)4月下旬倒春寒。我市平均終霜期在4月中旬,終霜日為4月23日,較常年偏晚。4月22-23日早晨全市最低氣溫2℃左右,出現霜凍,慶雲最低氣溫為-0.6℃,突破歷史同期最低氣溫極值。

(五)4-6月對流天氣偏多偏強。4-6月共有7次冰雹過程,較常年偏多。其中6月份出現了兩次大範圍強對流天氣,6月1日下午到夜間全市出現冰雹和雷暴大風天氣,夏津、齊河部分鄉鎮陣風達10級,極大風速為27.7m/s(齊河潘店);武城、夏津、禹城、齊河、寧津、樂陵、慶雲7縣(市)出現冰雹,禹城莒鎮、李屯冰雹直徑達5cm。6月25日夜間平原、禹城、齊河再次出現8~9級雷暴大風,其中齊河劉橋和李家岸分別達10級、11級,焦廟達12級(33.4m/s)。

(六)夏季高溫日數少。夏季全市高溫日數7天,為2010年以來高溫日數最少的一年(2010-2019年,年均高溫日數14天,2019年最多,為26天)。7月沒有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

(七)7月出現氣象乾旱。7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68.5毫米,較常年偏少5成(56%)。寧津、樂陵、慶雲、陵城、臨邑、平原顯著偏少,德城區異常(86.8%)偏少,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除齊河、武城外,其他縣(市、區)出現階段性輕度到中度的氣象乾旱。

(八)8月暴雨時段集中。8月6日我市出現入汛以來首場暴雨,旱澇急轉;12-13日和15-16日又連續出現兩次暴雨過程。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283.1毫米,是常年值的2.2倍,降水顯著偏多,居歷史同期第3位。(禹城、陵城、武城位列歷史同期第2位,德城、樂陵、慶雲位列歷史同期第4位。)

(九)11月罕見強降水。11 月 17 日 至 19 日我市普降大雨,平均降水量 41.3 毫米,慶雲出現暴雨( 51.7 毫米)。除禹城外,其它縣(市、區)日降水量均突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11月歷史極值。

(十)12月遭遇強寒潮。12月29-31日寒潮天氣過程降溫幅度達14℃左右,伴有7級陣風,30日早晨齊河李家岸、樂陵大孫最低氣溫達-18℃。

三、氣象服務情況

(一)預報準確率進一步提高。準確預報汛期氣候趨勢,全年3次暴雨過程均提前做出準確預報,11次強對流天氣準確及時預報服務。暴雨預報準確率全省第2名。

(二)氣象預警聯動機制進一步健全。進一步強化與應急、水利等部門的應急聯動,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針對汛期暴雨災害天氣,製作發布72小時逐日滾動天氣預報136期、3小時災害性天氣潛勢預報370期、降水實況104期。

(三)氣象信息覆蓋面進一步擴大。與移動、聯通等籤訂預警信息全網發布備忘錄。加強氣象微信、微博、12121電話等氣象自媒體建設,全年發布各類服務信息2600餘條。「德州氣象」獲評市直十佳政務微博、十佳政務抖音號。

(四)人影防災減災能力進一步提升。及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防雹增雨,趨利避害。全年開展防雹增雨作業14次,發射炮彈1750發、火箭彈217枚,為近5年來最多,人影累計受益面積18110平方公裡。

四、2021年1月—3月氣候趨勢預測

1月:全市平均降水量2~4毫米,接近常年。月平均氣溫-3.5~-3.0℃,較常年(-2.5℃)偏低。主要冷空氣活動或雨(雪)天氣過程出現在5日、6—8日、13—14日、16日,21—24日、29—30日。

2月:全市降水量5~7毫米,接近常年(6.4毫米)。月平均氣溫1.5~2.0℃,較常年(0.8℃)偏高。

3月:全市降水量9~11毫米,較常年(11.2毫米)偏少。月平均氣溫7.0~8.0℃,較常年(7.0℃)偏高。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預計2020年夏季我國氣候狀況偏差
    央視網消息:6月5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未來十天天氣以及今年汛期形勢、災害風險點、氣象部門防汛措施等情況。  在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王志華介紹,5月下旬,國家氣候中心聯合水利部信息中心,組織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氣象局相關科研業務單位對今年夏季(6-8月)全國氣候趨勢及主要氣象災害進行了滾動訂正會商。結果表明,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降水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澇重於旱。
  • 【湖南省氣象局】解密農產品的「氣候密碼」
    一年四季好氣候,孕育湖湘好產品  「我省光、熱、水資源豐富。一年四季的好氣候孕育了好產品,局地小氣候讓各地農產品與眾不同。」省專業氣象臺臺長廖春花介紹。  每年3月,湖南陸續入春,氣溫回升,雨水充沛,給春季農業生產提供良好的墒情。湖南的春茶馳名中外,與獨特的氣候密不可分。
  • 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 通訊員梁科報導1月3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1-2月南方地區出現罕見陰雨寡照天氣」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7-8月印度等國持續強降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澳洲氣象局2018春季氣候預測公布,今春氣候更加乾燥、氣溫更高
    氣象局(Bureau of Meteorology)預計,今春坎培拉氣候將更為溫和乾燥, 晨間猶有霜霧。昨日(8月30日,星期四),氣象局公布2018春季氣候預測,稱2018年將是最暖和的一年,日間平均氣溫將達突破最高紀錄。氣候學家菲莉思蒂·甘布(Felicity Gamble)說:「從今年年初起的觀察來看,這些情況很有可能發生。今年春季將是一個乾燥的季節。」
  • 今年重慶氣候有4個特點
    重慶日報訊 (記者 李珩)2020年就快過完了,今年重慶氣候如何?12月21日,在重慶市2020年氣象新聞發布會上,市氣象局副局長譚暢介紹,按季節來看,今年的氣候特點為春季暖、暑熱短、秋雨多、冬來早。按季節來看,今年的氣候特點為春季暖、暑熱短、秋雨多、冬來早。2020年春季平均氣溫較常年偏暖0.4℃,體感舒適,季內氣象災害少;夏季降水偏多,6-7月集中出現了11場暴雨天氣過程,平均氣溫偏低0.7℃,高溫日數較常年減少了6天,階段性高溫集中出現在8月;秋季華西秋雨來得早走得也快,秋雨持續63天,雨量偏多;冬季入冬時間早,大部地區較常年偏早2-12天。
  • 「2020年廣東重大天氣氣候事件公眾評選」活動開始了……
    「2020年廣東重大天氣氣候事件公眾評選」活動開始了…… 2021-01-07 1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山東十大重大氣候事件出爐 半島降水創69年歷史新低
    魯網1月8日訊(記者 劉勝男)1月8日上午,山東省氣候中心召開一年一度的山東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   較常年偏高1.2℃,為1951年以來歷史最高值;全省平均年降水量為565.5毫米,較常年偏少12.3%。
  • 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 看看2019年你都經歷了哪些
    中國日報1月3日電(記者 程思) 1月3日,中國氣象局公布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1-2月南方地區出現罕見陰雨寡照天氣」和「7-8月印度等國持續強降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等事件分別被評選為2019年度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今天是世界氣象日, 這些氣候與水知識你知道嗎?
    安徽省氣象局副局長胡雯集中解答公眾關心的氣象問題 2020-03-23 10:50:25   來源:合肥晚報
  • 氣候賦能生態宜居高地建設 川渝16地4產品成功申創國家級氣候品牌
    12月8日,2020年川渝生態氣候資源品牌發展大會在成都召開。  12月8日在成都召開的2020年川渝生態氣候資源品牌發展大會傳出消息:截至2020年,川渝兩地共有16個縣和風景區成功申創「中國天然氧吧」、4個農產品獲評「中國氣候好產品」。
  • 亞馬遜森林大火入選「2019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亞馬遜森林大火入選「2019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2020-01-03 20:07:18作者:郭澤華 責任編輯:郭澤華   中新網北京1月3日電 (杜佳卉 王慶凱)中國氣象局
  • 冰島提出新的氣候行動計劃
    原標題:冰島提出新的氣候行動計劃 來源:駐冰島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據冰島中央政府網站6月23日消息,冰島政府今天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冰島總理雅各布斯多蒂爾率領內閣成員出席並介紹新的《行動計劃》框架。新《行動計劃》規劃到2030年比2005年碳排放減少100萬噸,即減排35%,比《巴黎協定》承諾的減排29%更向前邁進一步。為此,政府將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在氣候行動上投入460億冰島克朗(約合3.38億美元)。該計劃中的新舉措包括:增加國內蔬菜產量、提高綠色汽車使用率、支持大量能源交換、捕獲重工業碳、改善牲畜飼養以減少發酵,減少建築物排放等。
  • 英國綜合57份研究報告認為,氣候變化增大野火發生風險
    澳大利亞政府堅稱,氣候變化與這場火災之間並無直接關聯。但一個英國團隊綜合57份研究報告後得出結論認為,全球變暖正導致世界各地炎熱乾燥天氣增多,為野火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帝國理工學院利弗休姆野火、環境和社會中心主任伊恩·科林·普倫蒂斯說,氣候與火災風險之間「毫無疑問」相關,「澳大利亞的氣溫已升高1℃以上……火災的發生對溫度極為敏感」。
  • 川渝16地4產品成功申創國家級氣候品牌
    12月8日,2020年川渝生態氣候資源品牌發展大會在成都召開。   12月8日在成都召開的2020年川渝生態氣候資源品牌發展大會傳出消息:截至2020年,川渝兩地共有16個縣和風景區成功申創「中國天然氧吧」、4個農產品獲評「中國氣候好產品
  • 2020年冬季氣候反常,拉尼娜或許會讓印度更寒冷,我國什麼情況?
    2019年的時候,很多朋友知道了厄爾尼諾現象,它會讓夏季的溫度變得更高,而今年很多朋友又聽到了拉尼娜現象。拉尼娜現象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也被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
  • 全球氣候變化敲響警鐘 推動可持續發展迫在眉睫
    2019年,在世界氣候史上無疑是一個糟糕的年份,在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下,全球氣溫不斷攀升。據英國氣象局監測,截至2019年的10年,是1850年有測量記錄以來全球最溫暖的10年,去年的全球溫度平均比工業化前高1.05攝氏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數據則顯示,去年是有記錄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
  • 氣象專家建言黃河流域保護發展:充分釋放天氣氣候「趨利」效益
    【本期專家】河南省氣象局局長、黃河流域氣象中心主任王鵬祥青海省氣象局副局長高順年陝西省農業遙感與經濟作物氣象服務中心副主任王釗內蒙古自治區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馮曉晶甘肅瑪曲國家基本氣象站高級工程師李維紅氣象的生態與經濟效益三江源、甘南水,是生態系統中最基礎最核心的要素。
  • 外交部和生態環境部負責人介紹2020氣候雄心峰會有關情況
    央廣網北京12月15日消息(記者劉樂)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外交部和生態環境部負責人15日接受採訪,介紹了2020氣候雄心峰會有關情況。2020氣候雄心峰會由聯合國及有關國家倡議舉辦,包括中國在內的70多個國家首腦參加了峰會。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賈桂德表示,此次峰會展現了全球氣候合作的雄心、行動力度的雄心和落實行動的雄心。
  • 西伯利亞遇罕見熱浪,氣候組織:氣候變化令極端高溫頻率大增
    世界氣候歸因組織(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的科學家團隊近日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如果沒有由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西伯利亞地區的氣溫會比現實中的情況低2攝氏度以上,而今年上半年持續出現的高溫熱浪幾乎不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