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老師股市早報:如何開出一家年營收400萬的沙縣咖啡館?

2020-12-09 一定就是石頭VC

劉俊老師股市早報報導,開咖啡館難掙錢,已是共識。「沙縣咖啡」,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劉俊老師股市早報發現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沙縣咖啡,是在朋友圈,到杭州探店的同行對其讚不絕口。發給我一張現拍的牛奶空盒圖,證明所言非虛。老闆現拍的牛奶空盒,沙縣咖啡的生意到底有多火?一天能賣多少杯?等了老闆一天,我開門見山地問。這個數據,放在國內恣意一家咖啡館都足夠亮眼,而關於一個開業不到18個月的品牌來說,更是尤為可貴。

定位、形式都不稀罕,這家店到底是怎樣快速火起來的?

開火一家咖啡館,他們做了哪些事?

姓名起得好,品牌成名早。

事實上,「SECTION&COFFEE」其實才是它的實踐稱號,「沙縣」更像是咖啡館的諢名。

但正是這個姓名,讓人快速聯想起國民級小吃,不僅能引發獵奇,還帶來巨大的反差感。夠接地氣的小吃+夠洋氣的咖啡,碰撞在一起,就有了比土味情話還厲害傳達力。

門店營銷,是個組合拳,姓名僅僅敲門磚,老闆的才智還體現在每個細節。

在沙縣咖啡,很少有人知道老闆的姓名,不管客人仍是朋友,來了都是招呼一聲「縣長」。原來將咖啡的手衝設備橫過來,玻璃杯的部分恰似一個「口」字,而拿著杯子的中指和食指就恰似口裡面的兩個橫,濾杯則是「厶」的形狀,是不是很像這個橫過來的「縣」字呢?

3、找一句能「迅速傳播」的slogan

寥寥8個字,卻有令不同客群過耳不忘的信息量:

老闆告知我,都說開咖啡館不掙錢,我就想試試能不能經過開咖啡館完成「暴富」的願望。

華與華總結,好廣告語有三個特點:一看即懂,信口開河,迅速傳播——沙縣咖啡的廣告語,似乎都契合。

店內的兩面牆上,一面寫著「不喝咖啡會死」,一面寫著「大富大貴」。

貼在設備上的招牌海報有4個字「以德服人」;一旁的打奶機上手寫著「記住買單」。

招聘海報有4個字「以德服人」

這一通操作,比較於白金風、黑金風、ins風,更能把一家店「有趣的魂靈」展示得淋漓盡致。

即便是一家小店,有品牌內核也會活得更好。

在他看來,真實的好咖啡,不應該那麼貴,也不應該居高臨下,而是應該像沙縣小吃相同,開遍街頭巷尾,好喝還廉價,不再被神化,而是日常化。

這是咖啡界的「沙縣精力」,也是精品咖啡群眾化的一種演繹方式。

提起咖啡館的裝飾,大家都會聯想到調性、逼格。

沙縣咖啡門頭極其斑駁破落,如果不是店門口簡陋木板條上坐著喝咖啡刷手機的客人,很可能會以為是「旺鋪招租」。店內是水泥牆和性冷淡的色系(黑灰白),暴露的空調內機和鋼筋,以及手寫的並不好看的菜單,手寫的牆壁案牘,簡直便是肉眼可見的「蓬頭垢面」。說好聽點叫「工業風」,但第一次見難免覺得「破」。

7、把每天用完的牛奶盒壘在吧檯

以上一切的亮點,只能招引顧客來打卡一次,但開店要的是朝朝暮暮,源源不斷。能不能讓顧客一來再來,考驗的是入口咖啡的口感和規範化程度。

這個行為告知顧客,即便是20多塊錢的拿鐵,用的也是保質期只有15天的鮮牛乳——從對牛奶的品質要求,折射對咖啡品質的要求。

8、用設備測驗萃取濃度來確保穩定

而這家店還裝備了一臺比較少在咖啡館見到的「濃度測驗儀」,用來測驗萃取咖啡濃度的數據值。老闆根據店內咖啡豆的特點,制定了一個萃取濃度的規範數值,對咖啡師的要求是,每天測驗的數值,上下的誤差不能超過0.5。

經過設備的數據代替咖啡師個人的口感官,然後確保出品的穩定性。

縣長告知我,他對咖啡的了解是,不需要大空間,不需要酒店式的服務,也無需和客人過度談心,老闆應該把心思放在口感和功率上。

當門店和顧客之間的聯繫變得只有「一杯咖啡」那麼簡略,反而回歸到了最基礎的供需聯繫。

其實仔細想想,「沙縣精力」和當下精品咖啡群眾化的方向非常契合:讓顧客「多、快、好、省」,沒有門檻地買到一杯咖啡;讓咖啡變成日子的一部分,就和小吃相同往常;讓咖啡館老闆多開店、賺到錢,大富大貴。

相關焦點

  • 沙縣咖啡成名記:如何開出一家年營收400萬的咖啡館?
    導語開咖啡館難賺錢,已是共識。但在杭州,有一個叫「沙縣咖啡」的小店,卻「倔強」地實現了日出400杯,年營業額突破400萬,還登上了《三聯生活周刊》,成為杭州文藝咖啡的代表。「沙縣咖啡」,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 劉俊老師股市早報:阿里集四方之力推出淘寶買菜
    劉俊老師股市早報報導,即使是在集團軍DNA稠密的阿里,這樣的案例也很少見:由三位阿里經濟體內的大佬,集合了重金出資的一家集團外部公司聯合打造。劉俊老師股市早報據悉這個主角便是剛剛上線沒多久的淘寶買菜。內有疫情期間,盒馬鮮生就憑仗供應鏈、配送全方位出圈,買菜做成了「生活方法」;外有十薈團做到職業搶先。在買菜這件事上,阿里歷來都沒缺席過,乃至可以說現已佔有優勢地位,為何現在還要集三名大將合力開展「淘寶買菜」,只是為了跟風美團、京東嗎?換言之,對於巨子都在搶的「買菜生意」,阿里的辦法是,讓淘寶、盒馬、支付寶、十薈團一起來扛買菜KPI。
  • 菜場咖啡、沙縣咖啡、報亭咖啡……杭州迷你咖啡館爆紅,真的賺錢嗎?
    從菜單來看,Berobello的品類和定價和大部分走咖沒有太大區別,記者點了一杯髒咖,23元,咖啡、牛奶、可可粉在透明杯壁上勾勒出山水畫一般的曲線與色塊,不得不說,喝咖啡也可以是視覺享受。要說最火的走咖,那必須是密渡橋路上的沙縣了。從門面看,好像和沙縣小吃風格迥異,店內的裝修和門面那塊好似斑駁的三夾板如出一轍,水泥的地面和吧檯。
  • 你發現了嗎,杭州街頭開出了很多小咖啡館
    從菜單來看,Berobello的品類和定價和大部分走咖沒有太大區別,記者點了一杯髒咖,23元,咖啡、牛奶、可可粉在透明杯壁上勾勒出山水畫一般的曲線與色塊,不得不說,喝咖啡也可以是視覺享受。要說最火的走咖,那必須是密渡橋路上的沙縣了。從門面看,好像和沙縣小吃風格迥異,店內的裝修和門面那塊好似斑駁的三夾板如出一轍,水泥的地面和吧檯。「我們和沙縣小吃沒有任何關係啦,只不過是名字的音譯而已。
  • 每年都賠15萬?2021年,還有人夢想開一家咖啡館嗎
    歸根結底,哪怕只開一家咖啡館,也要當做一個品牌去運營——找到自己獨特的影響力原型。圖片來自.jpg咖啡廣州的.jpg咖啡,只有3種咖啡,卻有不同產區的豆子供顧客選擇,創造了自己獨特的吸引力,在廣州引發了打卡潮。我們用什麼更新迭代的頻率,去和市場上其他品牌做區分?要讓選擇你的用戶,都覺著自己是獨特的、超有品位的。
  • 每年都賠15萬?2021年還有人夢想開一家咖啡館嗎
    我們以北京為例,在去年和前年瑞幸咖啡瘋狂拓展時,曾經出現過「500米內開出2家瑞幸咖啡、1家星巴克」的密度。瑞幸加上星巴克,幾乎已經覆蓋了北京99%以上的商圈和寫字樓。而在一些位置不好的、偏遠的寫字樓或商圈裡,還有針對大品牌入駐免租、補貼裝修費的說法。
  • 開一家咖啡館的秘訣
    雖說喜歡喝咖啡是成為咖啡館老闆的基本條件,但畢竟喝咖啡和開一家咖啡館完全是兩碼事,喝咖啡很浪漫,開咖啡館卻是現實的。 但許多開店者正好相反,往往先決定設計裝潢與地點選擇,再去考慮要開什麼型態的咖啡館,例如「我好想開一家充滿普羅旺斯風情的咖啡館,」腦筋全圍繞在如何裝潢出普羅旺斯風格上,這是開咖啡店者最常犯,也最致命的錯誤。
  • 升級版沙縣小吃,逾400家門店的「淳百味」想做全時段中式快餐
    論規模,從福建同名小縣城走出的沙縣小吃,是中式快餐的絕對王者。據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的數據,沙縣小吃門店數已超過8.8萬家,年營業額近500億元,20多年時間成為中式快餐連鎖的招牌品牌之一。沙縣小吃有今日規模實屬不易,賴於「同鄉幫帶」的夫妻檔創業大軍,跟隨城鎮化進程滲透到全國各個地區,類似還有蘭州拉麵、黃燜雞米飯。不過近些年租金及勞動力成本上升、餐飲外賣渠道崛起,以及消費品質升級需要,傳統沙縣小吃經營方式面臨生存大考。同樣來自沙縣,36氪近期接觸的「淳百味」是一家定位於「升級版沙縣小吃」的中式快餐連鎖品牌。
  • 如何不花一毛錢開一家成功的咖啡館
  • 他花10年開了4種咖啡館,總結出一套選址秘籍
    阿布阿布咖啡館創始人武鈺峰,是一個開店近10年的老司機。這10年的經驗不能說不豐富,他先後在寫字樓、社區、購物中心、甚至汽車4S店裡,開過4種選址類型的5家咖啡館,深諳每種類型的經營之道。前兩天,我從他那兒「偷來」一套選址秘籍。明確定位:你想開一家什麼樣的咖啡館?
  • 如何利用線上文化營銷宣傳品牌的知名度?
    開咖啡館難賺錢,已是共識。但在杭州,有一個叫「沙縣咖啡」的小店,卻「倔強」地實現了日出400杯,年營業額突破400萬,還登上了《三聯生活周刊》,成為杭州文藝咖啡的代表。那麼這個究竟是如何施展開來的呢?沙縣咖啡是如何一戰成名的呢?
  • 遊心咖啡:如何做一家零差評的咖啡館.
    很多年後,胖子在苗慄路17號開了人生中第一家咖啡館。這是家窗前有樹的背街門店,特別小,店名卻有股開闊無垠的架勢,叫做遊心。如果沒開咖啡館,此刻的胖子應該已是鋼材直銷大佬,或者火鍋店老闆——光頭,大肚,彌勒佛般笑口,手下一幫弟兄,戴著拇指粗齊胸金鍊,賊有錢那種。胖子時常這麼自顧自「如果」一下:「如果當時開了火鍋店,現在早就發大財了,然後買下一條街,專門養一家咖啡館,想怎麼弄怎麼弄……」
  • 【獨家】資深咖啡烘培師教你如何開一家咖啡館
    來自周刊君的小夥伴,微信公眾號:肚子問題(loving-dudu)【肚肚說】你是不是曾經或正在思考,想要開一家咖啡館?肚肚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咖啡烘焙師:他自稱擁有全北京最好的進口咖啡烘焙機別人開咖啡店,他開咖啡烘焙館作為一位咖啡烘培師,他自信:每一粒咖啡豆都出自他之手相較於其他環境優雅的咖啡館,豆叔傲嬌地宣稱:我這裡除了咖啡,別無所長在這位專注於製作精品咖啡的大叔身上,關於他的執著經歷,關於咖啡的知識
  • 杭州街頭迷你咖啡館瞄準年輕客群 容易賺錢嗎?
    從菜單來看,Berobello的品類和定價和大部分走咖沒有太大區別,記者點了一杯髒咖,23元,咖啡、牛奶、可可粉在透明杯壁上勾勒出山水畫一般的曲線與色塊,不得不說,喝咖啡也可以是視覺享受。要說最火的走咖,那必須是密渡橋路上的沙縣了。從門面看,好像和沙縣小吃風格迥異,店內的裝修和門面那塊好似斑駁的三夾板如出一轍,水泥的地面和吧檯。
  • 2個臺灣設計師,在北京胡同裡開了一家最不賺錢的咖啡館
    從小熱愛閱讀的雪莉,一直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讀書、工作、開咖啡館都是她所熱愛的生活。雪莉說,廣告人最想開的就是咖啡館,那時候大家一邊工作一邊幫自己的咖啡館選名字,我在辦公室裡聽著聽著就突然衝出來說,如果我開一間咖啡館叫繁體字咖啡館,如何,他們覺得還不錯。
  • 人均消費35元,「義大利沙縣小吃」薩莉亞如何年入百億?
    薩莉亞1967年創立於日本,靠著「平價意餐」這一差異化定位,53年不敗,在亞洲開出了1500多家直營門店,其中近400家在中國。門店數量是其次的,關鍵是,薩莉亞的營利能力了得。圖源薩莉亞財報,截止2019年8月財報顯示,2019年薩莉亞企業營收1540億日元(約100億人民幣),其中大中華區營業額達339.3億日元(約22.01億人民幣)。
  • 寧波有家「炒股」咖啡館
    從4月中旬面世至今,股市大盤經過了一輪暴跌,咖啡館的業務卻逆市上揚。據了解,咖啡館的總經理陸榮華去年畢業於寧波理工學院,大學期間就開始炒股,賺到了第一桶金。創辦這家特色鮮明的咖啡館,陸榮華投資近200萬元。
  • 豈止是一碗沙縣小吃
    11月18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在包鍋貼。從低端粗放經營到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信息化集約發展,創新讓沙縣小吃在激烈的餐飲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公司樓下,有不少餐飲店,我常去的是一家沙縣小吃店。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本報記者 薛志偉攝  12月14日凌晨6點記者打通電話的時候,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一家沙縣小吃店裡,俞其寶和妻子已經忙開了。5元一碗的「扁肉」,也就是餛飩,是這家店最受客人歡迎的小吃。從最初的小吃店到如今的大產業,沙縣小吃的發展歷程就是沙縣人幹事創業的歷程。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先行者致富效應帶動下,沙縣小吃通過「一家一店」經營模式滾雪球般的向外發展,越做越大。  土生土長的沙縣夏茂鎮人羅光燦2000年左右跟著親朋好友來到福州,發現市場已近飽和,便決定去找尋更大的市場。2004年,羅光燦來到北京開起沙縣小吃店。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12月14日凌晨6點記者打通電話的時候,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一家沙縣小吃店裡,俞其寶和妻子已經忙開了。5元一碗的「扁肉」,也就是餛飩,是這家店最受客人歡迎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