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開運」民俗有哪些?

2020-12-22 聆善閣

有俗諺說「吃了冬至湯圓就長一歲了」,意味著冬至是新年的開始。真的是這樣,從周代到秦代「冬至」即是新年元旦,民間還有「初歲」的俗稱,因此冬至也被視為改運的好時機。自古相傳的民俗中含有開運的寓意,帶著開運好彩頭的還不少呢。一起覽一覽冬至開運的民俗有哪些?

吃紅白湯圓開年運

《幼學瓊林》:「冬至一陽生。」說了冬至時,天地間蟄伏的陽氣正啟動了。冬至吃湯圓(稱冬至圓)是典型的冬至民俗之一。常見冬至湯圓有紅、白兩色,為什麼冬至圓要有紅、白兩種呢?這其中蘊含著陰陽交泰開新運的意義。

紅、白兩色分別象徵陰與陽,紅與白的湯圓合一碗中,呈現陰陽交泰的意境。冬至圓的「圓」諧音「元」,圓圓的冬至圓象徵冬至時一元復始之義。《幼學瓊林》提到:「冬至一陽生,是以日晷初長」,此日天地陰陽之氣由剝而復,陽氣歸來,陰陽的循環一元復始。所以在這年中陰陽轉捩點上,吃上一碗紅白冬至圓,帶有一元復始陰陽交泰的祈祝意義,也是一種最普遍的新年開運法——陰陽交泰,否極泰來。

食餛飩開智慧運

餛飩是冬至的代表食物之一。南宋陳元靚的《歲時廣記》提及:「京師人家,冬至多食餛飩。」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也提到:「以餛飩祭祀祖先。」

餛飩和渾沌同音。《幼學瓊林》說「混沌初開,乾坤始奠」;《老子河上公章句》說「道無形,混沌而成萬物……萬物皆從道所生」。因此,冬至吃餛飩象徵「大道從渾沌中開」,尤其是開智慧。餛飩象徵嶄新的生命和能量的精華。莘莘學子在冬至這一天吃碗餛飩,體現「混沌初開長智慧成萬物」的意義,是長智慧的開運法。

吃餃子開健康運

聽過「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吃餃子安耳朵」的俗諺嗎?這些俗諺告訴人冬至吃餃子來保安康。在中國大陸北方、河南等地,吃餃子過冬至是一大習俗。傳說冬至吃餃子這種習俗是東漢「醫聖」張仲景留下來的,和防疫袪病有關。

東漢的臨床大醫家張仲景曾為河南受凍的老鄉研發一帖禦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可以讓人飽肚子又能治療凍爛的耳朵。這方子用袪寒藥材和羊肉包成「嬌耳」,即模樣像耳朵的水餃,煮出熱呼呼的「祛寒嬌耳湯」,讓人飽肚子、暖身子,熱耳朵,因而對寒氣凍爛的耳朵起到了很大的療愈效果。冬至吃水餃傳到後代,就是開健康運的做法。

送新鞋襪 廣開人緣運

冬至聚集「陰極之至,陽氣始至,日行南至」三種意義,因而稱為冬至,又稱「履長節」。是因為從冬至之後,白日漸長,陽氣漸升,人們踏日影沐浴陽光,可以吸收陽氣驅除體內的邪氣,故而古人發展出在冬至向家中、家族長輩獻鞋襪的溫暖貼心禮俗,在宮中也有這樣的習俗,稱「獻襪履」。三國時代曹植《冬至獻襪履頌表》說了它的意含:「亞歲迎祥,履長納慶。」獻履襪,祝頌冬至迎祥納慶。

在冬至這一天,媳婦真心誠意關懷長輩,貼心地準備精緻的新鞋、新襪送給翁姑(即丈夫的父母親)、長輩和親友,表達祝福的心意,祝福長輩「履長」長命百歲,迎福久長;長輩回饋以讚賞和歡心,人緣運一定大開!

冬至吃赤豆粥 禳疫開平安運

有些地方在冬至吃赤豆粥。在南北朝時代就流傳著這種習俗,《荊楚歲俗記》記載,傳說共工氏有個為非作歹的兒子,在冬至時死了,成為疫鬼,但是他畏懼赤豆,所以人們在冬至日煮赤豆粥吃,來禳除疾疫。此後,在冬至這天吃赤豆粥避瘟疫開平安運的習俗也流傳下來了。

轉動幸運門:謝天謝地謝先祖 真心善心待眾生

周代時,天子於圜丘(天子祭天之壇,亦即天壇)舉行冬至大祭,祀昊天上帝、祭社稷、祭人鬼,後代各朝也都隆重地承襲著這種禮制。

冬至祭天是歷朝歷代朝廷的大要事;在民間,地方要祭祀社稷;家家戶戶祭神、祭祖。人們,懷著敬畏、感恩之心過這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迎來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新天地。

從冬至開始的每一天,讓你我他都來開運吧:誠意誠心呈,禮敬天地,感恩神佛;一來一往間,慈悲來人,善待眾生。這不僅會讓人開運一日一年,更能讓人開運一生一世。相由心生,心正邪自遠,讓誠意善心來扭轉自己命運的乾坤!

相關焦點

  • 冬至開運|陰極陽生、順勢開運,冬至正確的開啟方式!
    轉眼間2020年就要和我們說再見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裡能平安順利,能有好的運氣,但是也有人擔心即將到來的太歲流年會對自己有諸多的不順。古話說得好「盛極必衰,衰極必盛」,興衰往往在交替中上演。這就像一個人的運勢一樣,一個人不可能一直走黴運也不能一生都順風順水,好運和黴運也是相輔相成。
  • 淺講冬至日與《易經》的關係,冬至日的民俗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二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07°,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
    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12月20日 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 12月20日,石家莊市第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學習包餃子。臨近冬至,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實驗幼兒園組織開展「冬已至、盼春來、品傳統、享幸福」主題活動,小朋友們在老師和家長的陪同下包餃子、畫民俗,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新華社發(陳其保 攝)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12月20日 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 12月20日,石家莊市第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學習包餃子。
  • 今日冬至!要吃什麼?該了解哪些知識?給孩子上一堂「民俗課」→
    冬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你知道冬至這天有哪些習俗嗎?冬至這天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 冬至來啦!今天要吃什麼讀什麼?了解哪些知識?給孩子上一堂「民俗課...
    冬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你知道冬至這天有哪些習俗嗎?冬至這天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 藁城區西馬村幼兒園:喜迎冬至,樂品民俗文化
    本網訊(通訊員 郝豔豔)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非常熱鬧和重要的節日。古代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為了使孩子們更好的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培養他們動手能力,豐富孩子們的日常生活。12月19日,西馬村幼兒園開展了「喜迎冬至,樂品民俗文化」的主題活動。
  • 冬至吃什麼,冬至節這個節氣代表什麼意思,民俗冬至節有什麼講究
    冬至吃什麼,冬至節這個節氣是代表什麼意思,民俗冬至節會有什麼講究鐵筆居士今年2021年冬節是在12月21日這一天。我們易經中所謂寒之至,陽始升,說的就是冬至這個時候,一陽始動,代表冬天到了極點,陰陽轉變的極點了。
  • 今日冬至:吃水餃喝羊肉湯,你家鄉冬至習俗有哪些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民間素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重要節氣,代表著下一個循環的開始,是大吉之日,「數九」亦從此開始了。餃子、湯圓等食物則是此時的「節令飯」,新年的腳步,近了。資料圖:五福餃子宴迎冬至。
  • 冬至來啦!今天要吃什麼?讀什麼?了解哪些知識?給孩子上一堂「民俗...
    冬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日, 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這一天,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 吃餛飩的習俗, 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 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 今天是冬至,教你冬至旺運法!2014年犯太歲的冬至記得送太歲
    12/22日冬至常說冬至要吃餃子,其實就是中國北方家庭在冬至這天喜歡吃餛飩。冬至這天吃的開運餛飩是非常講究的,由蔥末或青韭丶肉末做餡,佐以黃花丶木耳丶紫菜等,餛飩薄皮大餡,非常入味,其湯尤鮮。而臺灣人則喜歡在冬至這一天,家人團圓吃湯圓,也是象徵圓圓滿滿。必須要吃了湯圓之後,才算是正式長了一歲。開運湯圓怎麼吃要吃開運湯圓一定要吃雙數,這樣才可以和和氣氣丶圓圓滿滿。
  • 明天是冬至,教你冬至旺運法!2015年犯太歲的冬至記得送太歲
    12/22日冬至常說冬至要吃餃子,其實就是中國北方家庭在冬至這天喜歡吃餛飩。冬至這天吃的開運餛飩是非常講究的,由蔥末或青韭丶肉末做餡,佐以黃花丶木耳丶紫菜等,餛飩薄皮大餡,非常入味,其湯尤鮮。而臺灣人則喜歡在冬至這一天,家人團圓吃湯圓,也是象徵圓圓滿滿。必須要吃了湯圓之後,才算是正式長了一歲。開運湯圓怎麼吃要吃開運湯圓一定要吃雙數,這樣才可以和和氣氣丶圓圓滿滿。
  • 包餃子、寫福字……石景山居民體驗冬至傳統民俗
    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石景山區八角街道綜合文化中心攜手八角南路社區,在八角街道綜合文化中心舉辦「溫情暖冬日,和美迎冬至」活動,50餘名社區居民參與。與此同時,在中心書法室,書法老師為居民講授傳統書法基本知識、節日期間的民俗文化傳統、寫福字張貼對聯的基本傳統。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毛筆,一筆一畫,有模有樣地書寫「福」字,一張張洋溢著節日氛圍的福字在居民的手中誕生了。在中心閱讀室,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給居民講解了剪紙的紋樣處理、特點把握等技巧。
  • 冬至吃什麼?有什麼習俗?這堂「民俗課」講給孩子聽!
    18時02分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至」有極致的意思 冰益壯,地始坼 隆冬時節到了 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
  • 冬至轉運【秘法】
    >12/21 冬至報到陰氣至此盛極而衰之後陽氣開始萌芽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 在歲末的這個節令想要開運補運可以跟著TINA老師一起做8件事壞運氣可以順利換運如果錯過了就得等明年囉!冬至當天要轉運,首要就是吃湯圓。
  • 家鄉民俗節令小食香飄街巷,長安冬至節日氛圍濃厚
    冬至大過年。在北方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而在長安老一輩中,則有「擔冬擔矮細,擔年擔富貴」的順口溜。12月21日冬至當日,長安處處洋溢著過節的氛圍。做新冬要做糯米丸今年冬至,鹹西社區的清姨張羅得格外隆重,她的兩個兒子,分別給她添了孫子孫女。11個月的麥律栩和剛滿月的麥晶君,將迎來第一個冬至節。「做新冬要做糯米丸」是長安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習俗,意思是家裡剛出生的小朋友,過的第一個冬至要隆重,一定要做茶果吃。
  • 鳳一小開展冬至校園飄餃香民俗節主題活動_蚌埠市人民政府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自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日有吃餃子習俗,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習俗,豐富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12月18日,結合學校「民俗節」活動,鳳一小開展「冬至校園飄餃香」活動。
  • 冬至小習俗有哪些 冬至吃酒糟是哪裡的習俗
    冬至小習俗有哪些1、贈鞋冬至節,民間習慣贈鞋,其源甚古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們健康成長。過去主要是手工刺繡。送給男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送給女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鳳形,鞋上刺繡多為花鳥。
  • 今天冬至啦!今天吃什麼?讀什麼?快給孩子上一堂「民俗課」吧!
    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你知道冬至這天有哪些習俗嗎?冬至這天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冬至吃餃子,原來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有關冬至的散文詩詞有哪些 冬至祝福語暖心短句有什麼
    有關冬至的散文詩詞有哪些冬至,這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