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國禪茶是來自福鼎的白茶,白茶的製作工藝只有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看似簡單,其實不易!究竟從哪些角度辨別白茶、理解白茶、欣賞白茶?在上次白茶工藝分享中,小編已經分享了「不一樣的萎調工藝,不一樣的白茶品質」的內容,今天,我們就談談不同的乾燥工藝對品質的影響……
烘焙,即乾燥,是一門極度考驗茶師水準功夫的環節。烘焙根據字意的解釋,「烘」是用火烘乾溼物,例如烘乾;「焙」是用微火烘烤東西,例如焙茶。
那麼烘焙茶葉的意思是:透過烘焙器具的風、火、時間的互動關係,將茶葉中「陳雜」物質透過水的導引排出體外(烘乾),透過一系列的熱轉化(焙茶)讓底沸點香氣揮發,高沸點的熟香顯露,加速多酚氧化降低苦澀,促進糖分解和焦糖化使水帶甜的過程。
溫度:
溫度過高易造成焦劣,鮮潤度差,內質香味鈍,火燥味強,滋味不甘爽。溫度過低則轉化慢,較高沸點不能發揮勢必增長焙火時間,但長時間會造成茶葉香味不鮮銳並有粗淡表現,味澀水悶。
攤放:
過厚會造成焙茶後生熟不勻,色澤花雜,內質香味粗澀感較強。過薄攤則色欠潤,內質韻味烘失,滋味醇淡。
時間:
溫度的高低、時間之長短要視產品數量的多寡調整。
註:以上技術要點只是機械化的概要,實際上高明的茶師要看茶烘焙。不同的品種,不同的內質,天氣的晴雨,萎凋的程度,都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1.碳焙(手工烘焙)
炭焙指採用木炭焙制白茶。傳統的碳焙乾燥,是用「文火慢燉」,漸消新茶的「銳氣」,讓茶香更幽遠,水更細膩綿柔,氣韻更足。新制白茶對腸胃刺激性大,經炭焙工藝後,茶性轉溫變柔。後期存放過程中,炭焙茶轉化更佳,保存一年至二年,茶湯將變得稠滑,品質漸見提升。炭焙茶有自身獨特的香韻,耐人尋味。
評析:炭焙優點是:可以制出頂級白茶。炭焙缺點是:工藝難度太大,如果沒有足夠的經驗,炭焙法極容易將茶葉焙焦;通常需要經過多次炭焙,耗時耗工,茶葉淨單位損耗較大。
2.茶葉烘乾機(機械烘焙)
機械烘焙是指採用電能或其它能源形成乾燥的熱風,對烘箱內的茶葉進行烘乾。
評析:機械烘焙優點:操作上較易於摸索和掌握,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較高,節省人工。火候控制到位的機械烘焙,也能做出高品質的白茶,但缺少炭焙茶獨特的氣韻。
一道好白茶,離不開老天的好臉色,而工藝也至關重要。高山純料茶青,日光萎凋而後炭焙三次烘乾,極盡工之能勢。觀其色,銀白墨綠,交輝相映;聞其香,似有絲絲炭火香與茶香交織纏綿,三泡過後,水中或有蘭香,若隱若現;品其味,茶湯飽滿,綿柔細膩,輕呷一口,如有一股暖流由口腔直沉丹田,剎那間,通體暢快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