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陪伴孩子,當全職媽媽,錯了嗎?
前段時間,我堂姐和伯母大吵一架。原因很簡單,是關於她是否全職的問題。
堂姐是某985高校畢業的,學的是臨床,畢業之後當的醫生。她是家裡的老大,還有一個弟弟,高中就輟學了。所以她是他們家學歷最高的人,被父母給予厚望。
工作兩年後,她認識了現在的老公,結了婚。懷孕之後,因為妊娠劇吐無法工作,便辭職了。
辭職之後,專心在家養胎。後來就是生娃、坐月子、帶娃。等娃半歲的時候,伯母就想著她帶娃,讓堂姐出去工作。
卻不料,被堂姐拒絕了。堂姐說:媽,我知道你心疼我,想讓我出去工作,自己掙錢。但我也是一個媽媽呀,我想陪伴自己的孩子長大。
伯母就怒了:「我和你爸辛辛苦苦種地,供你上大學,不是讓你在家當全職媽媽的,不是讓你伸手給別人要錢的。書都白讀了,丟人!」
事後堂姐跟我說,她何嘗不想去工作,但她想陪著孩子長大,更不錯過他的每一個重要時期。
女性結婚生子後,是否要當全職媽媽,一直都是個很有爭議的話題。前段時間,這個問題還頻頻上熱搜。
一方覺得,當全職媽媽後,會與社會脫節,會沒有自己的生活,最終成為邊緣人。一方覺得,女性選擇全職媽媽,是她們的權利。這本沒有錯,她們有選擇以何種方式過完這一生的權利。
我覺得這兩種觀點都沒有問題,身為女性,我尊重、佩服全職媽媽。但我不建議,非常不建議高知女性當全職媽媽。
高知女性當全職媽媽是一種浪費
什麼是高知女性呢?就是上過學,有文化,有獨立思想的女性。像我堂姐985本科畢業,就可以稱為高知女性。
近年來,大學生、研究生越來越多,以至於人們覺得,大學生不「值錢」了。
其實不然,根據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本科生佔我國總人口的3.8%。怎麼理解呢?若你是2019年本科畢業,那你會打敗75%的同齡人。若你是碩士,差不多你將會打敗95%的同齡人。
由此可見,女性本科、研究生畢業的,水平還是很高的。
那培養一個的大學生,要付出多少呢?首先是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其次是父母付出的時間,最後是社會投入的教育資源。
若她們選擇當職場女性,那就會有經濟收入、人脈以及對社會做出的貢獻。此時,你產出的大於你之前的投入。
若她們選擇當全職媽媽,產出的又是什麼呢?你學到的知識,用到了該它發光發熱的地方了嗎?究其根源,這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高知女性當全職媽媽更容易被拋棄
講真的,高知女性當全職媽媽,本質上就是一種為家庭做出的犧牲。
但這種犧牲,並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時間長了,老公、婆家人會明裡暗裡的說你吃白飯。你再節省,也會有人說:啥都不幹,只靠我兒子養還亂花錢!
更可怕的是,當你成為全職媽媽之後,你的世界就變成了孩子、老公、家庭。這個時候,你就會慢慢與社會脫節,慢慢的有惰性,慢慢的和老公沒有共同語言,慢慢的失去選擇。
說一個很殘忍的事實,在離婚官司中,絕大多數的全職媽媽,得不到孩子(滿2周歲)的撫養權。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法證明自己有經濟能力可以養活孩子。
而拋棄你的老公,還會因為你是全職媽媽而攻擊你,從而讓自己得到孩子的撫養權。這就是現實,讓人心酸又無奈。
所以不建議女性當全職媽媽,因為無論你付出再多,你都無法在家庭中得到完全的保障。但在工作上,你一份付出,就會有一份回報,這些就是你的底氣。
高質量陪伴大於二十四小時陪伴
作為女性,我也能明白,女人在有孩子之後,就想陪在他身邊,好好照顧他。但你要明白,孩子需要的是一個榜樣式的媽媽,而並非是一個保姆式的媽媽。
董卿曾說過,自己在生過孩子後,也一度很迷茫。不知道該當全職媽媽,還是職場人。後來一個朋友說:你想讓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先讓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個二十小時陪伴在他們身邊,不修邊幅、嘮叨個不停的媽媽。他懂事了,甚至會嫌棄你不出去工作,只會在家白吃白喝。
他們想要的是一個會打扮、酷酷的,事業有成的媽媽。
最重要的是,情感陪伴,並不是女性成為全職媽媽才能做到的事情。
最後想告訴大家,成為全職媽媽是你的權利,我也擁護你行使自己這項權利。
但如果可以,我建議你不要成為全職媽媽。
因為你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一個媽媽。你只有過好自己的人生,才能照顧好孩子的一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