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你是研究生,不能只窩在家帶娃」「可我想陪孩子長大」

2020-12-16 珊珊的平凡故事

為陪伴孩子,當全職媽媽,錯了嗎?

前段時間,我堂姐和伯母大吵一架。原因很簡單,是關於她是否全職的問題。

堂姐是某985高校畢業的,學的是臨床,畢業之後當的醫生。她是家裡的老大,還有一個弟弟,高中就輟學了。所以她是他們家學歷最高的人,被父母給予厚望。

工作兩年後,她認識了現在的老公,結了婚。懷孕之後,因為妊娠劇吐無法工作,便辭職了。

辭職之後,專心在家養胎。後來就是生娃、坐月子、帶娃。等娃半歲的時候,伯母就想著她帶娃,讓堂姐出去工作。

卻不料,被堂姐拒絕了。堂姐說:媽,我知道你心疼我,想讓我出去工作,自己掙錢。但我也是一個媽媽呀,我想陪伴自己的孩子長大。

伯母就怒了:「我和你爸辛辛苦苦種地,供你上大學,不是讓你在家當全職媽媽的,不是讓你伸手給別人要錢的。書都白讀了,丟人!」

事後堂姐跟我說,她何嘗不想去工作,但她想陪著孩子長大,更不錯過他的每一個重要時期。

女性結婚生子後,是否要當全職媽媽,一直都是個很有爭議的話題。前段時間,這個問題還頻頻上熱搜。

一方覺得,當全職媽媽後,會與社會脫節,會沒有自己的生活,最終成為邊緣人。一方覺得,女性選擇全職媽媽,是她們的權利。這本沒有錯,她們有選擇以何種方式過完這一生的權利。

我覺得這兩種觀點都沒有問題,身為女性,我尊重、佩服全職媽媽。但我不建議,非常不建議高知女性當全職媽媽。

高知女性當全職媽媽是一種浪費

什麼是高知女性呢?就是上過學,有文化,有獨立思想的女性。像我堂姐985本科畢業,就可以稱為高知女性。

近年來,大學生、研究生越來越多,以至於人們覺得,大學生不「值錢」了。

其實不然,根據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本科生佔我國總人口的3.8%。怎麼理解呢?若你是2019年本科畢業,那你會打敗75%的同齡人。若你是碩士,差不多你將會打敗95%的同齡人。

由此可見,女性本科、研究生畢業的,水平還是很高的。

那培養一個的大學生,要付出多少呢?首先是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其次是父母付出的時間,最後是社會投入的教育資源。

若她們選擇當職場女性,那就會有經濟收入、人脈以及對社會做出的貢獻。此時,你產出的大於你之前的投入。

若她們選擇當全職媽媽,產出的又是什麼呢?你學到的知識,用到了該它發光發熱的地方了嗎?究其根源,這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高知女性當全職媽媽更容易被拋棄

講真的,高知女性當全職媽媽,本質上就是一種為家庭做出的犧牲。

但這種犧牲,並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時間長了,老公、婆家人會明裡暗裡的說你吃白飯。你再節省,也會有人說:啥都不幹,只靠我兒子養還亂花錢!

更可怕的是,當你成為全職媽媽之後,你的世界就變成了孩子、老公、家庭。這個時候,你就會慢慢與社會脫節,慢慢的有惰性,慢慢的和老公沒有共同語言,慢慢的失去選擇。

說一個很殘忍的事實,在離婚官司中,絕大多數的全職媽媽,得不到孩子(滿2周歲)的撫養權。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法證明自己有經濟能力可以養活孩子。

而拋棄你的老公,還會因為你是全職媽媽而攻擊你,從而讓自己得到孩子的撫養權。這就是現實,讓人心酸又無奈。

所以不建議女性當全職媽媽,因為無論你付出再多,你都無法在家庭中得到完全的保障。但在工作上,你一份付出,就會有一份回報,這些就是你的底氣。

高質量陪伴大於二十四小時陪伴

作為女性,我也能明白,女人在有孩子之後,就想陪在他身邊,好好照顧他。但你要明白,孩子需要的是一個榜樣式的媽媽,而並非是一個保姆式的媽媽。

董卿曾說過,自己在生過孩子後,也一度很迷茫。不知道該當全職媽媽,還是職場人。後來一個朋友說:你想讓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先讓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個二十小時陪伴在他們身邊,不修邊幅、嘮叨個不停的媽媽。他懂事了,甚至會嫌棄你不出去工作,只會在家白吃白喝。

他們想要的是一個會打扮、酷酷的,事業有成的媽媽。

最重要的是,情感陪伴,並不是女性成為全職媽媽才能做到的事情。

最後想告訴大家,成為全職媽媽是你的權利,我也擁護你行使自己這項權利。

但如果可以,我建議你不要成為全職媽媽。

因為你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一個媽媽。你只有過好自己的人生,才能照顧好孩子的一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相關焦點

  • 「讓你念大學,不是為讓你在家帶孩子的!」寶媽遭親媽吐糟,扎心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和親媽因為帶孩子的問題,發生了爭吵。這個朋友是211本科畢業,畢業工作兩年後結婚。婚後沒多久就懷孕了,之後因為身體原因,辭職在家安胎,期間一直沒工作。這點,朋友和老公看得開,反正有錢花,不工作也沒什麼大不了。但是朋友的媽媽,一直不太願意。因為她怕女兒一當全職媽媽,就失去自己的生活。
  • 為什麼現在大多數都是外婆帶孩子?這位媽媽的回答一針見血
    她生頭胎時,坐月子讓自己婆婆照顧,可婆婆嫌棄她生了個女兒,沒幾天就回鄉下去了,還是孩子外婆主動從千裡之外的鄉下來城裡照顧的。帶孩子就不能工作,工作就不能帶孩子,媽媽體貼她不易,一直幫她照看孩子。 老人身體不太好,有三高,這一年來,盡心盡力負責兩個孩子的起居飲食,上學接送,平時還在家洗衣做飯,料理家務,夫妻倆才有逛街等閒暇時間。
  • 爸爸做恐龍套裝陪娃,滿屏都是親暱感,網友:不帶則以,一帶驚人
    大部分家長平時特別忙,很難抽出一個月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即便是專門抽節假日跟孩子玩兒,也是全家出去旅遊,不會像如今這樣被困在從家到小區門口的距離中。一家老小都在家裡,為了找樂子,人人都可能變成「行為藝術家」。尤其是動手能力強、富有創造力的爸爸們,簡直是」不帶娃則已,一帶娃驚人!
  • 爸,我才是你的親閨女!
    悄咪咪跟在身後伸手,一揪,猛回頭哎喲~這可不是我閨女!
  • 一位研究生媽媽的心聲:我想你陪在我身邊,可又不能阻止你飛翔
    日子雖然一成不變,但一切都在按照王阿姨所想的方面發展,兒子也說過了會回來工作,一切都值得了,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兒子就快畢業了,可讓王阿姨沒想到的是,兒子想讀研,王阿姨並不知道研是什麼,就只知道還要讀書,王阿姨就只能支持兒子了。
  • 關於全職帶娃,我想說說
    先說說我自己的情況,我是一個在職媽媽,我的孩子今年1歲半,上班的時候,孩子有阿姨帶著,下班了就我自己帶。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到底是不是應該辭職在家帶孩子,還是維持現狀,繼續上班,讓阿姨帶著孩子。我想,這是很多在職媽媽都會思考的問題。
  • 有一種幸運,叫姥姥帶娃;有一種虧欠,也叫姥姥帶娃!
    因為母親如果去住院的話,就沒人幫她帶孩子,她就必須請假在家。看到這裡,你是否也有類似的感同身受?很多女人有了孩子以後,總希望媽媽付出更多,幫自己帶孩子、做家務,卻忘了媽媽也有自己的生活,媽媽也老了,身體不好了。而自己卻很少關心過媽媽,在媽媽身體不舒服需要住院的時候,自己首先想到的,竟然是沒有人幫自己帶孩子了。
  • 「蓬頭垢面在家帶娃,很難給孩子帶來快樂?」歲月靜好都有支撐
    前兩天,一篇文章上,看到一個媽媽說了這樣一句話:出了月子我就開始上班了,因為一個整天蓬頭垢面在家帶娃的媽媽很難給孩子帶來快樂。
  • 親爸帶娃圖鑑,太真實了,哈哈哈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親閨女就站在你面前,你卻傻傻認不出來。 看到前段時間的一個新聞,差點笑噴了! 有位爸爸在孩子開學後第一次接孩子放學,竟然把孩子的同學認成自己的閨女,還寵溺地揪起了女孩的小辮。
  • 中秋祭 |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父親現在老了,我的孩子現在半歲,也是另外一次循環。扎心了!網友青色光芒留言:雖然我狀況不同但是有點感觸。我父母不會陪我玩遊戲,出生沒多久就因為父母工作忙是住在外婆家隔代教養長大的。但是我還很幸運,我還有三個的表姊弟也因為一樣的原因住在一起。我還記得當初舅舅從他工作的縣市帶他那臺被他淘汰掉的PS回家,因為他有PS2了。
  • 我姐勸我退了健身卡在家帶娃,現在我真想好好跪謝她!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娃返校,朋友圈裡一片歡天喜地,有的爸爸媽媽甚至高興到轉頭就去消費一場,偶爾不用陪娃瘋的歲月靜好,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休息日裡的一針安慰劑
  • 「我帶孩子又忙工作,好累啊!」「就你矯情!」
    原因是他又當著孩子面,說我活該,當時我和他說,以後能不能不要說這種話,哪怕你心裡這樣想,也不要說,我不希望兒子以後長大對我不尊重。他馬上就說,我說錯了嗎,你這麼大人了,別跟我在這裡逼逼叨叨,煩不煩。我真的很生氣,平時帶孩子出門,他當甩手掌柜就算了,偶爾我忘記拿什麼,他就當著孩子面說,「你能做什麼事,你有什麼用」。我真的忍了很久,你心裡再不尊重我,也不能老是當著孩子面這麼說吧,那以後孩子也會有樣學樣,不尊重我。
  • 在家帶娃,經常胡思亂想,怎麼辦?
    我看到有些寶媽說,生完孩子一年多,在家帶娃,煩惱多過快樂,總愛胡思亂想。我覺得還是要充實自己的生活,轉移注意力。在家帶孩子沒有上班,煩惱比較多,想想是不是因為沒上班與社會脫軌而焦慮呢,一方面沒有收入了,什麼花錢的地方都要和老公拿,多少還是要看老公的臉色,這種感覺很不好,我是過來人,所以我現在帶娃都會想著怎麼一邊帶娃一邊賺錢,除了照顧孩子,還有很多家務,還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感覺都沒有時間去煩惱,如果真的有煩惱的話就是時間不夠用。
  • 有一種心累叫:暑假在家帶娃
    別噴我!我有點想念上班了!自從暑假在家帶了一個月的孩子,我現在天天處於暴走的邊緣,好幾次都能明顯地感覺到血壓上升,血流加速,心跳暴漲,真的有點擔心自己會原地爆炸。是誰說生個女兒是幸運的?是誰說女兒會溫柔乖巧,安靜聽話,可愛懂事,絕對沒有男孩子那麼調皮,沒有男孩子那麼讓人操心?
  • 「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好」,這才是最好的親子關係
    這時候寶媽就不耐煩了:「媽媽今天很累了,這個故事你也聽過很多遍了,下次媽媽再給你念新的故事好嗎?「沒想到女兒接下來的話,卻讓寶媽溼了眼眶:「我只是喜歡聽媽媽的聲音,覺得媽媽的聲音很好聽。」寶媽才意識到,原來孩子不是無理取鬧,只是需要自己的陪伴罷了。
  • 孩子:爸爸媽媽,你們再不陪陪我,我就長大了
    一個親戚曾經抱怨說,雖然孩子一直呆在身邊,但總感覺孩子和自己像隔了一座城市一樣,我在這頭,她在那頭。我們追問原因,她說,每天孩子還沒醒的時候,自己已經拎包出門上班了,每天自己下班了,可孩子已經睡著了。孩子每天都是有爺爺奶奶叫起床,爺爺奶奶哄睡著。白天的時間,也是爺爺奶奶陪孩子玩,陪孩子吃,陪著孩子成長。
  • 與女書|願時光靜好,我陪你長大
    親愛的小寶貝:轉眼間你已經六歲了,爸爸平日陪你的時間很少,這一點,我很內疚。希望有一天你能理解爸爸。你從小就說,爸爸是消防員,爸爸在你心裡是勇敢的、厲害的英雄。記得有次帶著你走在路上,遇見你的老師,你驕傲的拉著我跑過去說:「這是我爸爸,消防員爸爸!」
  • 佟麗婭:拍戲也把孩子帶身邊!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是最大的幸福
    佟麗婭在做客某衛視綜藝節目的時候,和黃磊閒聊,說她一年只拍了三部戲。黃磊非常細心地問「拍戲的時候孩子怎麼辦?」佟麗婭直言「拍戲就把孩子帶在身邊」。我還記得,當年佟麗婭產後復出,參加湖南衛視《真正男子漢》的時候,也是把孩子帶到部隊,錄製節目之餘堅持照顧孩子。
  • 「生個二胎陪你吧」,面對這句話,女兒說:「想要人陪我自己生」
    響應獨生子女號召以後,不少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等家裡孩子長大以後,二胎政策也開放了,不少家長就想生個二胎。生二胎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家長是想生個二胎「陪大寶」,有的是跟風生二胎,有的順其自然,有條件就生。
  • 兒媳產後,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
    但有些老人只看到了人家自駕遊的勇氣和快樂,卻忽略了人家啟程之前的條件和前提,盲目效仿,結果悲劇了。2.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最近就收到這樣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兒媳產後,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