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出去的6大注意事項,保證孩子不哭不鬧

2020-12-13 騰訊網

很多新手爸媽,由於自己還年輕也沒有什麼帶娃經驗,經常會在照顧寶寶的時候出現一些疏忽,而這些不經意的疏忽,可能會給寶寶的安全帶來一些安全隱患,所以年輕爸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要更加精心才行。父母會經常帶著寶寶出門,如果父母沒有較高的安全意識,那麼很容易就會使寶寶面對意外的危險。尤其是父母帶寶寶出門吃飯的時候,更需要注意。

最「心大」家長惹眾議,帶娃出門吃飯,父母嫌礙事把寶寶晾在一旁

近期,一位網友在網上曬出了一組圖片,竟然是一位才幾個月的寶寶獨自在吃飯的餐桌上躺著,看到這,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寶寶的爸爸媽媽呢?我們會發現寶寶旁邊的桌子就有一對年輕的父母,她們也就是這個寶寶的爸爸媽媽,是什麼情況,讓父母這麼放心地把寶寶放在自己身後的桌子上?

據了解,當時這對夫妻帶著還幾個月大的寶寶來餐廳吃飯,由於寶媽抱著寶寶無法吃飯,所以寶媽索性把寶寶放在了自己身後的桌子上,而夫妻倆竟頭也不會的開始吃著自己的飯,一點都不擔心。店裡的服務員看了,非常緊張地跑到餐桌前,把寶寶抱起來了。

我想這是一對多麼心大的父母,桌子這麼高,寶寶一旦滾下來,父母都得後悔一輩子,也許你的做法情有可原,可能是因為無法吃飯,但吃飯重要還是寶寶重要,好像不需要質疑,這對父母的做法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就連一個服務員都知道這樣有危險,把寶寶從桌子上抱起來,那麼為人父母難道就不知道嗎?可見這是一對多麼「自私」的父母。眾多網友也紛紛猜測寶寶此時的內心獨白,這是一位多大可憐而無助的寶寶,有苦也無法傾訴。

帶寶寶外出就餐的注意事項

父母帶孩子出門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有安全意識。

1、確保寶寶始終在自己的視野範圍內

對於寶寶來說外面的世界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家長在帶寶寶出門的時候要時刻注意寶寶,確保寶寶始終在自己的視野範圍內,從而保證寶寶不會遇到危險。

2、不要選擇靠走廊的位置

家長要養成必要的安全意識,才能避免寶寶出現意外傷害,對於父母來說帶寶寶出門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因為寶寶是非常調皮的,往往會因為調皮搗蛋讓家長們措手不及,在帶寶寶出去吃飯的時候,如果就餐的餐館地板是比較滑的,那麼服務員很有可能會不小心碰到寶寶,讓寶寶受傷,在領寶寶出去就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在餐館的走廊上可能會發生擁擠的情況,不要讓寶寶在走廊上亂走以防發生意外。

3、不要選擇離吸菸區近的地方

很多的餐廳的吸菸區都設置在消防通道處,這樣既不合理也不安全,如果家長選擇離吸菸區近的地方就餐,那麼很有可能寶寶就會聞到煙味,呼吸道很有可能因此就會受傷,或是感到身體不適。

4、提前準備寶寶喜歡的玩具

寶寶小的時候,什麼也不懂,但是當他遇到喜歡的玩具時,他會投入進去,不哭不鬧。在等待飯菜的過程中,本來時間就跟長,父母此時就要給寶寶準備他喜歡的玩具,這樣他也不會感到不耐煩,而且在寶寶不想吃飯時,而自己又沒有吃飽,也可以給寶寶玩具,來吸引他的注意力,使自己順利進餐。

5、不要讓寶寶太餓

等待飯菜的過程,可以說是非常無聊,非常漫長的,對於大人來講都會不耐煩,那麼對於正處於飢餓的寶寶更是,所以在吃飯時儘量不要讓寶寶太餓,可以給寶寶隨身帶著一些小零食,麵包等等,等飯菜上齊在給寶寶餵飯,讓自己順利的就餐。我每次帶寶寶出去就餐,都會提前給他準備兩瓶布瑞弗尼3段幼兒配方液態奶,無需衝泡,打開寶寶自己就能拿著喝,而且還能夠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攜帶方便,營養又健康。

不管何時,父母都不要忽視對寶寶的照顧,因為一個疏忽,就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到那時候,爸爸媽媽後悔都來不及。尤其是在寶寶不會走路,很小的時候,更要注意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寶媽帶娃上班,寶寶不哭不鬧安靜看動畫片,網友:乖得讓人心疼
    01寶媽帶娃上班,寶寶不哭不鬧安靜得令人心疼小雨是一個2歲寶寶的媽媽,在一家公司做文員,因為家裡忙,沒有人幫她帶孩子,徵得單位的同意後,她決定帶著孩子上班過了一會兒,孩子也許是看累了動畫片,就轉頭看向媽媽,時不時玩一下嬰兒車上的玩具,但始終不哭不鬧,一直在陪媽媽上班。孩子那小眼神仿佛在說:媽媽我很乖的,放心吧。同事看到這一幕心都要化了,就用手機拍下來分享到了網上,大家稱呼這位寶寶為"最懂事寶寶"。
  • 1歲男娃不哭不鬧,被奶奶誇「好帶」,結果醫生卻說「智力低」?
    1歲男娃不哭不鬧,被奶奶誇「好帶」,結果醫生卻說「智力低」? 什麼是「難帶娃」?什麼是「好帶娃」?可能不是自己家的孩子,總是「好帶」的。 新手爸媽總是為了孩子的事情,每天忙得焦頭爛額。
  • 帶娃時突發奇想自創一套洗頭方法,孩子不哭不鬧超乖
    這裡是新手媽媽帶娃記,每天一個原創分享。歡迎關注,點讚和轉發。隨著孩子長大,小baby的坐躺架已經太小了,有的媽媽就會抱著孩子洗頭,以免洗澡水進入到眼睛鼻子;但孩子越來越重,很多媽媽就會選擇讓孩子自己坐著,用淋浴噴頭給他洗,這樣有個不太好的地方,就是耳朵眼睛容易進水,孩子會比較抗拒。
  • 帶孩子出去旅行,多大年齡的孩子比較合適,帶娃旅行要注意啥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五一小長假馬上來了,很多家長都在糾結該不該帶孩子出去玩,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太小,帶他出去也沒意義,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太大,不願意和自己出去更願意在家打遊戲。其實,孩子多大適合帶著出去玩,真的是個值得思考的事。
  • 奶奶帶娃挖土玩?爸爸稱天冷沒讓娃出去!一招帶你解鎖帶娃新姿勢
    如何順利帶寶寶出行,成了媽媽們冬季帶娃的一大難題。近日就有一段奶奶在家帶孩子「拆家」挖土玩的視頻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其實就是因為冬天太冷了,帶孩子出去玩不管是對父母還是對寶寶,冷還是最大的問題,尤其是凍得小手僵僵的那種。
  • 帶娃去春遊,給他做這2樣好吃的帶上,涼了吃也不怕鬧肚子
    祝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能夠平平安安噠~~~疫情,已經慢慢的消散,惜春的你,也許想要帶娃出去看看美妙春光,與大人的零食可樂炸雞不同,孩子太小不能吃太雜的東西,媽媽們可以做點好吃的,給娃兒帶上,保證小可愛不哭不鬧。
  • 娃一哭二鬧三打滾,這位媽媽一句話沒說就搞定了…
    孩子3歲的時候,你說不行他跟你鬧,大不了就是在地上打滾。如果你妥協了,等到孩子14歲,你說不行他還會跟你鬧,但這個時候,就不僅僅是打滾那麼簡單了。你一次又一次地妥協和縱容,只會讓孩子患上霸道的性格,變得肆無忌憚,變得歇斯底裡。稍不如意,就可能會用極端的方式來威脅你。
  • 女生產後修復8大注意事項,不做後悔下半生
    產後修復注意事項一:體質修復,去水腫和排毒很重要其實這就是傳統說的排惡露,我在月子裡經常喝紅豆湯,月嫂說有利於去溼氣和水腫,千萬不能一味地只吃雞,這樣對排惡露去水腫簡直百害而無一利。產後修復注意事項二:身體修復,內臟歸位一定要買束縛帶。我買的束縛帶是腰貼式的,生頭胎時在月子裡時我只要躺著就綁著,出月子後覺得腰也沒有粗到很可怕的地步。
  • 「婆婆白天帶娃,我晚上下班回來帶,現在孩子不跟我親怎麼辦?」
    文/秘籍君現在寶媽生完孩子,大多會選擇出去上班,那麼帶娃的事自然就落在老人身上。有老人幫忙帶娃是好事,年輕人可以出去上班,家庭經濟壓力就會小一點。但是,老人帶娃也會有弊端,而且後續解決起來還很麻煩。堂妹雯雯,孩子1歲多了,平時白天婆婆帶,晚上她回去自己帶。但是,最近她發現孩子跟她不親了,跟她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習慣喊「奶奶」,哭了也總要找奶奶,不要媽媽哄。而且,晚上讓孩子跟她睡越來越難了,要哄好半天他才不情不願地跟媽媽睡。所以,堂妹很苦惱,問我:「婆婆白天帶娃,我晚上下班回來帶,現在孩子不跟我親怎麼辦?」
  • 不哭不鬧的孩子,最可憐
    是一年多以前去看發小,我們兩個人帶著娃去逛超市,碰到的他。 看上去和慢慢差不多的年紀,身邊有奶奶在一起,口齒還不是很清晰,經過副食區的時候,就指著貨架上的一袋餅乾,小小聲的說,「奶奶,我想吃這個。」 而是直接簡單的反問一句,「吃吃吃,給你一巴掌你吃不吃?」 我很詫異。 然而小孩居然沒有鬧。 他就低了低頭,安安靜靜的走過去,走過了那一片花花綠綠的副食區。
  • 「最懂事寶寶」:陪媽媽上班,安安靜靜不哭不鬧,乖巧得讓人心疼
    小小寶寶陪媽媽上班,安安靜靜不哭不鬧,乖得讓人心疼,網友們都誇他是「最懂事寶寶」。也有網友譴責這個寶媽,辦公桌下到底不是什麼安全的地方,萬一桌子倒了怎麼辦?她又怎麼保證能一直看著寶寶?帶娃上班,媽媽們也是很不容易的:1、兩頭兼顧壓力倍增又要照顧孩子,又要努力工作,這兩件事都是很費力傷神的,想要兩頭兼顧,壓力自然倍增。媽媽們也只是普通人,不是神,精力是有限的,可無論是工作還是帶娃都容不得疏忽,精神上的壓力還要更大。
  • 10個月嬰兒不哭不鬧,奶奶總誇「真乖」,醫生搖頭嘆氣:無知
    10個月嬰兒不哭不鬧,奶奶總誇「真乖」,醫生搖頭嘆氣:無知現在很多家庭裡面,都是老人帶孩子。因為現在生活節奏加快,經濟壓力巨大。家裡再添加一個小生命,一家人生活開銷就更大了。所以說很多年輕人剛生完孩子就已趕緊去上班,生怕自己少賺一分錢。
  • 在家帶娃婆婆說不掙錢 出去工作婆婆說不顧家 寶媽到底該怎麼選
    今天打開手機,發現家庭教育群裡有一個媽媽在群裡發了一串哭的表情,並配文:我真的要崩潰了,不知道還能不能堅持下去!這位媽媽孩子4歲,他們兩夫妻做生意忙,很少和孩子交流,結果孩子出現輕微自閉症症狀,去北京治病花光了這幾年做生意攢的20多萬積蓄。
  • 十一黃金周家長帶孩子出去需要注意的事項,除了安全,還有這些
    快要到十一黃金周了,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家庭都沒有去出玩過,現在國內疫情已經平息下來了,可以趁著十一國慶節帶著孩子外出玩玩。但是,在出去遊玩之前,該準備的東西還是要提前準備好,這裡就為家長整理了4個帶孩子遊玩注意需要的注意的事項,助力一路玩得盡興開心。
  • 當年提倡「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心理學家,如今他的孩子怎樣了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重視科學養娃,希望能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於是就去尋找一些獨特有效育兒方法。有一些父母會向老人尋求經驗,有一些會去向育兒專家學習,但是並不是每個育兒專家的方法都是合適的,有的反而會給孩子帶來一種傷害。當年提倡"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心理學家,如今他的孩子怎樣了。
  • 老公,我要出去玩了,6個孩子就麻煩你了
    生不生二胎的糾結理由:大寶一個人太孤單。男人們總以為,女人在家看孩子做家務so easy!
  • 孩子愛哭愛鬧,家長最不該不聞不問,這個時候關心最有用
    孩子的哭聲特別具有穿透力,即便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哭鬧的時候也會讓人崩潰。對此,很多人表示在孩子哭的時候不能表現得過於熱切,否則孩子一直都愛哭愛鬧。這樣的說法流傳度雖然廣,但正確性恐怕還值得商榷。孩子哭鬧寶媽狠心不管,本想讓娃成長,卻斷送孩子性命2020年4月時汕頭的一位寶媽失去了自己僅3個月的孩子。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奶奶見人就誇「好乖」,醫生嘆息:無知害人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小孩哭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鬧心,但其實小孩懂得哭鬧是一件好事,說明他們很健康,如果小孩不吵不鬧,家長反而要警惕。50多歲的李奶奶,前兩年剛剛得了一個大胖孫子,因為兒子兒媳工作比較忙,所以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小孩。
  • 一換季娃就蔫了?多半是脾胃鬧的,家長帶娃牢記「2不吃3不睡」
    季節交替時節正是娃最虛弱的階段,家長帶娃要記住「2種飯不吃,3種覺不睡」。尤其是學齡前的小孩子,身體尚處於發育的狀態,免疫力根本不完善,家長稍有疏忽,娃就容易生病。寶寶體質差,多半和脾胃有關最近立秋剛過,早晚變涼白天又熱,很多大人不注意都會弄得發燒鬧嗓子,小孩子更是如此了,一旦生病不僅自己遭罪,父母也跟著疲憊。
  • 為什麼孩子已經很困了,還是哭鬧不睡覺,「鬧覺 」孩子這樣帶
    姐姐家的孩子總是喜歡鬧覺,一家人常常因為孩子哭鬧不睡覺輪流照顧孩子,這樣折騰了一個月下來,大人都被折騰的瘦了一圈,還是不見孩子消停,讓人奇怪的是,他們發現,孩子明明已經很困了,為什麼還是一直哭鬧不休,大人苦點累點也就算了,擔心孩子睡不好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於是一家人就帶著孩子找到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