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225億公裡後,旅行者號回望太陽系,發現有東西正高速追來!

2020-12-23 徐德文科學頻道

美國宇航局(NASA)43年前發射的兩艘探測飛船——旅行者1號和2號,已分別在2012年和2018年穿過日球層頂,進入了浩瀚的星際空間,目前距地球已達225億和188億公裡。然而最近,美國愛荷華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名譽教授唐·古內特(DonGurnett)卻發現,一團巨大的物質正從太陽系中衝出,狂追已進入星際空間的略行者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團物質是一團等離子體,一年多以前從太陽爆發中拋射出來,以160萬公裡/小時的速度高速狂奔,經過一年多的衝刺後,終於突破日球層頂,繼續在星際空間擴散,向著旅行者號狂追,這團由等離子體熱氣和能量構成的日冕物質氣泡被稱為激波。而從旅行者號飛船身邊衝向太陽系的星際介質電子則不斷撞擊這團激波,在磁場作用下被反彈回來,沿著切向磁力線加速離開,比反彈它們的激波快了整整670倍,幾乎達到了相對論速度。

實際氣泡和星際介質都極為稀疏,我們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這種情況如果可視化,我們看到的就是旅行者號飛船慢悠悠地在星際空間晃蕩前行,太陽爆發的日冕物質拋射像一堵火紅的雲牆,從太陽從發,高速推進,最終突破日球層頂,繼續追趕旅行者號。而來自星際空間的宇宙射線則不斷撞擊在這堵雲牆上,發出陣陣閃光,旅行者號上的探測器回頭凝望時,就拍下了這堵雲牆處發生的奇妙現象,傳給了遠在地球,需要近20小時才能接收到信號的科學家們。而要到十多天甚至一個月後,這堵雲牆才會追上旅行者號,衝向前方更為黑暗的星際空間。

這種奇怪的現象讓科學家們非常興奮,由於電子爆發發生在激波前面,這在太陽系內是根本無法看到的,科學家們已將這種全新的機制命名為宇宙射線前震。

想想這幅圖景是不是很奇妙?我們被囿於太陽系一隅,連自己的恆星系都無法看到,而這兩艘43年前還是電子原始時代就出發的小飛船,終於在漫長的旅程之後,向我們提供了一個無法從太陽系內部觀察到的獨特位置,讓我們可以從星際空間凝望我們的太陽系,觀察太陽爆發產生的氣泡,以及外部物質對它的衝擊。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可以提高我們對激波和宇宙輻射之間複雜相互作用的理解,不僅是在我們太陽系周圍,對研究其他恆星周圍,包括正在爆炸的恆星周圍的激波都有重要的意義,也可以為太空人在太空工作受到的宇宙射線輻射提供新的線索。

旅行者號飛船在完成太陽系內的主要任務後,實際一直在黑暗無趣的太空默默航行,根本沒有什麼可以觀察的東西。直到進入日球層頂,開始穿越太陽系邊緣的旅程,才有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發生。進入星際空間後,本來預計又會平淡無聊下來,沒想到日冕物質拋射帶來的一大坨「雲」,又讓它觀察到了前所未有的奇怪現象,43歲的旅行者號老當益壯,未來還會給我們帶來多少驚喜呢?

遺憾的是,兩艘旅行者號的核電池都將在5年後失效,不足以再提供它們最低的能量需求,兩艘飛船從那個時候起,就將再也不能向我們傳回任何信息了。那時候旅行者就會成為浩瀚星際空間中真正的流浪者,如果沒有被外星人俘獲,或者未來我們自己發射更快的飛船把它們帶回來作為文物,它們就只能在黑暗寒冷的太空中踽踽獨行,任宇宙射線慢慢撕裂自己的身體,直到億萬年後徹底消失在這個宇宙之中。

這項研究12月3日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

參考:

Astronomical Journal:A Foreshock Model for Interstellar Shocks of Solar Origin: Voyager 1 and 2 Observations

相關焦點

  • 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拍攝的照片,為什麼讓人深思?
    為了更深入的探索宇宙,人類向太空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截止到目前為止,距離我們地球最遠的一個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225億公裡。 對此很多人都很好奇在旅行者1號的43年飛行時間內,為地球傳回了無數張精彩的照片,做出不不少的貢獻,為什麼是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讓人類感到深思呢?
  • 旅行者1號在227億公裡外發現,一大團物質從太陽系衝出,是什麼?
    上個世紀70年代,當美國發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時候,人們就在思考,太陽系外的星際介質中到底有什麼,是否和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景一樣呢?耗資十幾億美金的姐妹飛船能否給我們帶來新發現?很多人很是期待。
  • 太空探索:太陽系以外的神奇世界 「旅行者」號為你揭開秘密
    要知道太陽圈到底是什麼樣,唯一方法是走出太陽系,然後回頭看,要從太陽圈之外去拍攝它的圖像。」這可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與整個銀河系相比,我們的太陽系就像比漂浮在太平洋中央的一粒米還要小的東西。然而,太陽圈(日球層)的外邊緣仍然是非常的遙遠,以至於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從地球起飛後,花了40多年時間才到達這裡。
  • 美國旅行者號飛了那麼久,快飛出太陽系,靠什麼給地球傳回照片?
    40年飛離地球的旅行者,即將飛出太陽系,是如何和地球聯繫的呢?說到對外太空的探索,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旅行者號了。其中旅行者1號是由NASA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它是如今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衛星,直至2018年1月2日止,旅行者1號正處於離太陽211億公裡的距離。
  • 太陽系發現「神奇防護罩」,旅行者1號受困?科學家有了答案
    緊接著人們又在探索太陽系,太陽系又是怎麼樣的呢?原來太陽系有八顆行星,而地球只是其一。科學在不斷進步,人們對求知的欲望也越來越強烈,他們又在想太陽系之外又是怎麼樣的呢?在此之前,人們就發射了非常多的探測器,以此探索更廣闊的宇宙,其中就有「旅行者一號」,他們想將旅行者一號送往太陽系之外去探索太陽系外面的世界。
  • 旅行者1號停滯不前,旅行者2號發現超高溫火牆,太陽邊緣有什麼
    於是飛出太陽系就成了很多科學家的目標。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就肩負著這個責任,當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它們身上時,卻意外發現,它們始終無法飛出太陽系。科學家證明,旅行者1號很早就處在太陽系邊緣,可是突然停滯不前;而旅行者二號卻在途中遇到超高溫火牆,溫度達到了49427℃。人們不禁問一句:太陽系邊緣到底有什麼呢?
  • 178億公裡外,旅行者號遭遇高溫「火牆」,人類的牢籠or保護罩?
    ,它們將繼續向深空飛行,目標是飛出太陽系,最終實現和太陽肩並肩,繞銀河系中心運動。今天旅行者2號已經43歲了,在太空中飛行了43年,最新數據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大約178億公裡。此前由於澳大利亞的Deep Space Station 43(DSS-43)需要升級更新,這也導致了地面和旅行者2號失聯大約9個月的時間,不久前測試階段地面上再次聯繫到了旅行者2號,受到指令後,它給我們發回簡單的兩個字「你好」。
  • 當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60億公裡時,拍下了這張震驚全世界的照片
    拋開距離不講,就拿木星表面的「大紅斑」來說,木星上每秒上百公裡的颶風可以瞬間將人類撕成碎片。而距離太陽過近的水星,如果人類成功登陸,那麼水星上的溫度也可以瞬間使人類灰飛煙滅。因此,通過科學家的不斷探索後發現,如果以人類的生存標準去尋找地外生物的話,那麼目前來看,整個太陽系可能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如果想要尋找地外文明,必須衝出太陽系,走向更廣闊的宇宙。
  • 揭秘旅行者一號,飛出太陽系要17571年,2025年電池耗盡
    1977年9月5日,美國宇航局發射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測器,它就是旅行者一號。截止到2019年10月23日,旅行者一號處於太陽系211億公裡區域的範圍內。旅行者一號是人類發射過最遠的外太陽系探測器,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旅行者一號至今都還沒有飛出太陽系。
  • 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
    導語: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就在人類短暫的航天史中,有兩枚探測器成功帶領我們觀測到了太陽系的其他景象,那便是旅行者一號與旅行者二號,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兩個探測器,累計飛行了200億公裡,創下了奇蹟,也為地球傳回了珍貴的數據。那麼旅行者號,飛行200億公裡,到底為人類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 太空中小行星這麼多,為何「旅行者一號」能飛行200多億公裡?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了兩百多億公裡,她為何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呢?一九七七年九月五號,著名的空間探測器旅行者一號網發射升空。經過四十多年的飛行之後,現在的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到了兩百多億公裡,成為了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
  • 旅行者2號已飛出188億公裡,NASA升級深空網絡天線保持聯絡
    旅行者2號已飛出188億公裡,NASA升級深空網絡天線保持聯絡  CHEN • 2020-11-03 20:26:54 來源:前瞻網
  • 旅行者一號已到達222.96億公裡遠,即將沒電,未來怎麼辦?
    自從人類走進科技時代,完成了古時候憧憬的飛上藍天的夢想,人們又開始想像,天空之外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是不是有另外一批像人類一樣的文明存在?是否也像地球一樣環境優美,又或是黑暗無比?一切的一切人們都非常的好奇,於是,人類開始製造出更多高級的儀器,開始了探索外太空的旅程。
  • 這個探測器飛了185億公裡,找到真空內物質
    首先,他找來了一個著名的銅匠,製作出兩個能夠嚴絲合縫的紅色銅半球。在沒有使用粘合劑的情況下,他將兩個半球內的空氣抽走,結果在兩邊8匹馬的作用下,隨著一聲巨響,兩個半球才被拉開。從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知道,原來在幾百年之後,人類就已經意識到大氣壓強的力量。人類第一次發現真空現象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641年,來自義大利的科學家託裡拆利在一次偶然的實驗中發現了真空現象。
  • 人類什麼時候可以飛出太陽系?人類會被困死在太陽系中?怎麼解釋
    有人曾經提出「地球是人類的牢籠」這一說法,但近百年來,人類憑藉著自己的力量,飛出了地球,踏上了月球,現今還計劃著登陸火星,把目光放在了地球所處的太陽系。太陽系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一直在吸引著我們去不斷地探索。
  • 旅行者1號!人類首次星際太空飛行開啟,我們的目光不只是太陽系
    因為旅行者1號的太陽風探測器早在1990年就停止工作,在沒有得到其它可靠數據的情況下,邊界激波的問題都不會有答案。太陽風探測器的故障意味著邊界激波探測問題要從旅行者1號上的其它設備數據來進行推測。 在2005年5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宣稱,他們一致認為旅行者1號正在太陽風鞘之中。
  • 今日旅行者1再傳回一批數字,已到222.96億公裡遠,是什麼意思?
    趣味探索訊 估計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對外太空產生過種種幻想,太陽系之外星際空間究竟是個什麼樣子,是否有大量石頭飛來飛去,是否並非如想像中的那麼黑暗,是否有多個外星飛船在快速穿梭,因為多部科幻電影中的片段就是如此。
  • 65億公裡外發現「太空雪人」,那究竟是什麼?
    1989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旅行者2號造訪了海王星。自那之後,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去探測過更遠的太陽系天體。遙遠的太陽系世界一直不為人所知,即便是天文望遠鏡也難以窺探一二。直到2006年,NASA發射了新地平線號(新視野號)探測器飛往太陽系深處,去探測當時還是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9年之後,新地平線號造訪了已經被歸類為矮行星的冥王星。此後,新地平線號繼續深入柯伊伯帶。
  • 穿過太陽圈:探索太陽系以外的奇異太空
    作為最早兩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體,它們正探索著遠離地球數十億公裡的未知領域,還沒有其他太空飛行器飛行過這麼遠的距離。這兩艘太空飛行器還揭示出,在太陽系的邊界之外,存在著一片混沌而動蕩的活躍區。米歇爾·班尼斯特是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天文學家,主要研究太陽系的外圍區域。
  • 經過30年來最長的一次無線電沉默,NASA聯繫上了旅行者2號
    展示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位置的藝術家概念圖,現在它們都在日球層之外,也就是受太陽影響的區域。圖片來自NASA/JPL-加州理工學院。2020年10月29日,美國宇航局與1977年從地球發射的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重新建立了聯繫。飛船現在距離地球超過116億英裡(188億公裡)。它超越了日球層頂,也就是太陽的影響結束和星際介質開始的邊界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