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聊聊馬賽的「關東煮「(Bouillabaisse ,魚湯),這只是戲稱,因為到了(Liao3)兒,我也沒整明白那種魚湯中文叫什麼名字,別人的遊記上見過,忘了。總之據說是很好吃的當地特色菜,我們那位爺幾星期前和一幫同學來過,覺得價錢高沒捨得吃,(還真有這位爺捨不得的時候),這回領來我這麼一個菜頭,就擎等著被砍吧。他又是上網查,又是給同學發簡訊問那家好吃,正宗,結果,執著地帶我們到了一家選中的餐館,實際上就有點像上海虹梅路上的許多餐館,屋裡外頭都能坐,沿舊港一側整整一排約有十家左右,風格,裝飾等都大同小異。
當時大概是不到七點,餐館的老闆對我們說,「八點開始」,這倒是不假,這裡的店都是八點開始營業,只有旅遊團才有提早用餐的,要擱在國內,差一小時,一般都請你先進來,喝杯水等會兒,也就到時間了,嘿,那孫子愣說餐館裡不能坐,到時間再來,我們家這「爺爺」還挺實誠,就真在那登記,然後出來拉我們在附近路邊的長椅上等,別看我老婆平時溫文爾雅,關鍵時刻一點都不面,愣直言不諱的擠兌上我兒子了,「我們那兒那麼賤呢?花錢還非得吃他們家的?」我兒子生性有點固執,也就是「軸」,堅持說「這家好吃」。
就這樣扯來扯去,最後他讓步,我們去了另外一家:
「有關東煮嗎」?
「有,你們幾個人?」
「三個」
「請進」
(當然是講法語了),就這樣,我們從寒冷的海風中進到了一個用透明苫布搭成的戶外餐室(見下列照片),裡面有兩座火爐,窗外看去是密密麻麻的桅杆,也算是別有風味了。
所謂的這道菜,就是一個海鮮拼盤,裡面有各種海鮮,只是他每人給一碗魚湯,這道湯是特色菜,與其說是魚湯,倒不如說是魚醬,稠得快趕上我姥姥給我做的炸醬了,可以把魚「湯」倒在海鮮拼盤上,也可用海鮮或麵包蘸著吃,說實在的,除了有點海鮮的腥味還有鹹味,沒有什麼特別,只知道是用麵包蘸著魚「湯」,就著不錯的法國葡萄酒吃了一頓不倫不類的西餐,我兒子吃飯喜歡辣的,這位爺吃的伺脖子汗流的,那叫一個爽。也許我天生就是吃炸醬麵長大的,真沒覺得有什麼好吃的,不過只要他吃得爽就夠了。
要說馬賽人似乎消費能力挺高,那天是星期五,很多人是全家來用餐,也有情侶,我們是遊客偶爾出去吃一頓倒也無所謂,可他們平時周末就來這種館子吃,著實不便宜,我們三人一共消費131歐,好像還給了一點小費,即使不點那道特色「關東煮」,一家人四五個人吃下來也要100歐,看來這兒的人挺有錢的。
很可惜,我照的關東煮的照片也丟了。悲劇!
再說說」關東煮「餐廳, 這張照片的背後是桅杆林立的舊港遊艇碼頭,遠處是山頂教堂,就餐時從窗口望出去可以感受到濃鬱的海港風情
吃完飯後,天已經完全黑了,街上已沒什麼人了,我們匆匆步行回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