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眼、胼胝、疣,傻傻分不清楚(曼氏足踝外科學--足底皮膚角化病)

2021-12-31 江門市中心醫院四肢關節骨科

    作為運動損傷和足踝外科的醫生來說,經常要跟「雞眼」打交道,很多足踝畸形的病人常常是因為「雞眼」或胼胝疼痛來找我們看。而曼氏足踝外科學將此歸類為足底皮膚角化病。對於棘手的足底角化問題,必須考慮足部的姿勢。非正常的胼胝形成的原因有馬蹄畸形、高弓足、平足、前足內翻畸形,扁平外翻畸形或蹠趾關節畸形。畸形不解除,足底角化會持續存在。因此對於非正常胼胝或雞眼請找專業的足踝外科醫師。

    之前小編科普了一篇頑固性胼胝的治療方法。結果名聲鵲起,成為了「雞眼」的專家了,因此有好多人都過來找我看。其實好多病人我都推薦給了皮膚科的青年才俊(何家俊)醫師幫忙處理。

  為什麼呢?

    多數患者分不清長得是雞眼(俗稱「腳釘」)還是蹠疣(俗稱「刺瘊或瘊子」)和胼胝(俗稱「老繭」)。

    那今天我就跟何家俊醫師一起給大家科普一下「雞眼」的相關內容。

  你覺得下面的圖片上的是什麼?

    圖1:胼胝

 

     圖2:雞眼

    圖3:胼胝

    圖4:疣

 

    圖5:疣

    看了圖片之後是不是傻傻分不清楚呢?

    在《臨床皮膚病學》上,蹠疣歸類乳頭多瘤空泡病毒性皮膚病,雞眼和胼胝歸類為機械性物理皮膚病。  因此臨床中很多把疣誤認為雞眼。

     那什麼是疣呢?

      蹠疣是發生在掌蹠部的尋常疣。蹠疣初發時為細小發亮的丘疹,可有瘙癢感,皮疹漸增大至黃豆大小或更大,也可在原發皮疹周圍逐漸增多。皮疹表面粗糙,灰黃或汙灰色,境界清楚,周圍環繞增厚黃色的角質環,中央呈指突狀或者肉刺狀,可見毛細血管破裂外滲凝固而形成的小黑點。一般不痛,個別患者有輕微疼痛感;有傳染性,數量多,很少單發,足部各個部位都可以出現,而且多是一個腳先發或者僅有一個腳發病。

    因此圖5就是疣。

    那疣是怎麼形成的呢?

    它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1、2)感染引起,主要通過皮膚的微小破損感染,由於手掌、足部每天受力和鞋的摩擦,所以更容易感染。這就是為什麼蹠疣多發生在手部、足跟、蹠骨頭或蹠間。   

    那雞眼和胼胝是什麼呢? 

    雞眼和胼胝屬於足底皮膚角化病,歸類為機械性物理皮膚病。

    什麼是雞眼?

    雞眼是由慢性摩擦或壓力引起的一種局限性圓錐狀角質增生物,尖端深入皮內,基底露於皮膚表面,呈圓形似雞眼故得其名。其顏色淡或深黃色,光滑,稍微透明,界限明了,按壓頂部因尖端壓迫皮下神經而產生疼痛。沒有傳染性,個別患者不治療,在去除外力後會自愈消退。

    那怎麼去區分它呢?

    第一,鞋子是不是老摩擦它?

 

    第二,水浸泡時間長後是不是中心有個白點,看起來是不是像雞的眼睛呢?

    第三,清除胼胝後可見局部角化中心--雞眼

    是不是跟雞的眼睛很像。

    那什麼是胼胝 ?

    是由於長期受壓或摩擦刺激形成的淡黃色扁平角質增生性斑塊,邊緣薄,中間厚,類圓形,面積較大,個別為斑片狀或條索狀,稍微透明,一般無感覺,個別患者伴有皸裂,疼痛和或觸痛不明顯,好發於骨突起的摩擦部位,多見於足畸形、長期運動摩擦或者鞋子不合適以及愛穿高跟鞋的患者。不傳染。    

    那他們應該怎麼治療呢?

    胼胝:正常的胼胝,沒有疼痛症狀,可以不治療,去除摩擦和外力之後,很快可以好轉自愈。對於非正常的胼胝,請找專業的足踝治療,查找畸形的原因。當畸形解決或者糾正可,自然就消失了。

    雞眼:可以用雞眼膏、手術切除或者雷射去除,但是都可能留下疤痕。值的注意的是如果不能確診為雞眼不建議使用雞眼膏,萬一是蹠疣,你適得其反,導致疣體傳播增多。

    蹠疣:禁止使用雞眼膏(可能導致疣體播散或出血)。建議找專業的皮膚科醫師治療。治療主要以雷射、冷凍或者手術切除為主!但由於生長部位,以上治療方法護理難度較大,容易對生活日常造成不便!

    何醫生的病友目前主要採用局部注射治療,優點是可重複治療,沒有傷口,護理難度低,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少。大部分病例在一到兩年後皮疹可自行消失。

    最後用圖片進一步區分。

    

如果雞眼、胼胝、疣,還是傻傻分不清楚的話,可以來找我們團隊,我們將從不同的視角幫你解決問題。我們是一群不辭辛苦、有社會責任感的運動損傷和足踝外科醫師。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感謝無私貢獻的人。如果侵犯到版權,請通知小編,小編立即給予刪除。

稿件提供人:何家俊 徐勤         圖文編輯:徐勤

相關焦點

  • 雞眼 肉刺 蹠疣 瘊子 病毒疣
    五 診斷根據雞眼的臨床表現,診斷不難。六 鑑別診斷本病根據損害特點及好發部位一般診斷不難。應鑑別如下。1.蹠疣不限於足底受壓部位,表面呈乳頭狀角質增生,皮紋中斷常有黑色出血點,擠壓痛明顯。2.胼胝見於蹠部壓迫處,不整形角化斑片或條狀,表面光滑,邊緣不清,行走或摩擦不引起疼痛。
  • 雞眼和胼胝
    雞眼和胼胝[pián zhī]是皮膚由於長期受擠壓或受摩擦而發生的角質性增生。雞眼一般都出現在腳趾,為圓錐形角質增生,胼胝則為斑塊狀角質增生,又稱老繭。主要發生於手、足、指、趾受摩擦或擠壓部位。疾病概述雞眼好發於足底以及小趾外側、趾背等骨突出或易受壓摩擦處。
  • 蹠疣、雞眼、腳墊傻傻分不清楚可不行,看完你就懂了.
    平時大家容易混淆雞眼和蹠疣,會把腳上的不明贅生物統稱為雞眼,有的統統用雞眼膏來處理,結果崩潰……雞眼和蹠疣都是發生於足部的皮膚病,如果操作不當,可能出現嚴重的後果。蹠疣是由於人乳頭瘤病毒(HPV)侵入足底皮膚並繁殖增多,導致皮膚細胞異常生長,最後形成突出皮膚表面的腫物。足底外傷、摩擦、出汗等,可以誘發蹠疣發生。
  • 4招教您輕鬆辨別蹠疣、雞眼和胼胝
    蹠疣、雞眼和胼胝三者都是發生於足部的皮膚疾病。由於長相相似,它們很容易被混淆。但三者的治療卻截然不同。正確的診斷是治癒的前提,那麼三者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就教您4招,輕鬆辨別!蹠疣,瘊子的「瘊」字即是「疣」的意思,疣是新生物,贅生於皮膚表面。雞眼是發生於足部皮膚長期受壓和摩擦部位的圓錐型角質增生,很像「釘子」,並且常伴疼痛。
  • 得了病毒疣 蹠疣 雞眼 老繭 腳墊怎麼辦?
    是尋常疣的一種。通過直接接觸傳染所致(亦有自身接觸),外傷和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也是重要原因。人類乳頭瘤病毒可以通過皮膚的細小破損而直接接種並傳染,因此皮損越來越多,再加上足部每天受力和鞋的摩擦,從而加重病情,使治療起來難度加大。
  • 怎樣區別雞眼、蹠疣、胼胝(老繭)?
    怎樣區別雞眼、蹠疣、胼胝(老繭)?雞眼VS胼胝眼和胼胝(老繭),二者同樣是由於反覆摩擦引起皮膚過度角化導致的,容易讓人混淆。其實很好區分:老繭可能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以腳底最常見,呈大片狀,界限不清楚,一般不會引起引起疼痛,有些情況下反而對人體有一定保護作用。雞眼VS蹠疣蹠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免疫功能異常或者低下的人,更易感染。而雞眼的形成與病毒無關,大多都是「擠」出來的。看多少:雞眼由磨擦擠壓引起,數量少, 很少超過3個。而蹠疣具有傳染性,常多發。
  • 雞眼、蹠疣、老繭還傻傻分不清嗎?那就看看這篇文章吧,你要的答案都在這裡了
    廢話不多說,下面馬上精彩呈現:雞眼(俗稱「腳釘」)蹠疣(俗稱「刺瘊或瘊子」)胼胝(俗稱「老繭」) 發生在足底的尋常疣稱為蹠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所致。可發生於足底的任何部位,但以足部受壓部位為主。外傷、摩擦、足部多汗等均是促進及誘發因素。
  • 雞眼蹠疣老繭傻傻分不清楚,我來教你怎麼區分?
    雞眼與蹠疣、老繭看似相似,卻是不同種類的疾病,但又往往讓我們傻傻分不清楚。
  • 【科普】足部常見疾病——胼胝
    而足底長時間的行走和摩擦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要說足部最常見的皮膚病,雞眼、瘊子(蹠疣)、胼胝這三個當之無愧!雞眼、瘊子(蹠疣)之前的推文寫過,沒看過的小夥伴點擊這裡 ☞<乾貨 | 一文讀懂雞眼和瘊子的區別!>。今天我們來說說——「胼胝」(pianzhi)。胼胝俗稱「老繭」,也叫「死肉」「死皮」。
  • @糖友們:雞眼和老繭別再傻傻分不清
    腳部還有一種經常會與雞眼混淆的疾病,那就是老繭。老繭又稱胼胝,是皮膚硬化、變厚以保護患者免受摩擦和壓力的一種現象,呈蠟黃色,質硬而稍透明,邊界不清,中央較厚、邊緣較薄。最常產生部位是在足部承重部位(尤其足跟或前足底)、手掌和手指。老繭大小、形狀不同,會影響美觀,但很少疼痛,常比雞眼大。
  • 雞眼、蹠疣、老繭傻傻分不清? 濟南膚康中研皮膚專家科普
    皮膚科門診中,有一種常見的病毒性疾病,得這種病的患者不分年齡層。有許多患者常把它誤認為是雞眼,以為扣掉或者用剪刀挖掉就可以了,但是怎麼也挖不乾淨,還不停的往外擴散,一個變兩個,越來越多。這種病就是蹠疣。
  • 雞眼、蹠疣、老繭都帶偽裝,一定要區別對待.
    原因大多是由於穿的鞋子過緊或過窄或者是個人自身的足骨長得有些畸形,使局部皮膚長期受摩擦或擠壓,造成腳局部氣血運行不暢,肌膚失去養分而引發。好發於足底及足趾,在足部常生長於足趾及足底前端。日常預防雞眼不容小覷,當然它是可以通過做好預防工作減少發病的機率。
  • 尋常疣&蹠疣百科
    一些特殊部位的疣體有所不同:(1) 疣體細長突起,頂端膨大的叫做絲狀疣,好發於頸部、額頭和眼瞼;(2) 疣體突出表皮,呈菜花樣,表面參差不齊的叫做指狀疣,好發於頭皮及趾間;(3) 另外長在指甲周圍的疣叫甲周疣,長在指甲下面的叫甲下疣。4. 尋常疣好發於哪些部位?尋常疣可以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但以手部最為常見。手外傷或在水中浸泡是常見的誘發因素。5. 蹠疣是什麼?
  • 去除雞眼蹠疣的辦法,及各種疣的區別
    很多朋友分不清楚雞眼和蹠疣以及尋常疣、甲周疣等,在這裡和大家簡單說下它們之間的區別:
  • 以免感染蹠疣趾疣拓疣跎疣蹠尤哦!!!
    有的水泡則是穿著不舒適鞋子,運動量過大將腳底磨起,做好清洗和消毒後,保證好腳的通氣,多休息避免感染就好了。  當遇到嚴重的水泡,比如:出現水泡後皮膚破損了,過些時間患處幹、硬、有黑點、用手捏會痛,這個時候親們就得注意了,是否因為腳氣水泡破損後造成感染了人類乳頭瘤病毒(蹠疣),還得去專業的蹠疣康復機構諮詢了解後儘快治療。
  • 蹠疣,雞眼,傻傻分不清楚?亂治療麻煩大了!
    低危HPV引起的一種「病毒疣」它可以通過微小的皮膚破損來自身接種,會傳染,數量多,表面粗糙,顏色灰黃,疣體中心有小黑點,一般不會有疼痛感雞眼也叫肉刺,形狀像雞的眼睛,多數是因為皮膚摩擦和擠壓等因素導致的它沒有傳染性,顏色是黃色的,表面光滑,稍微有點透明,按壓會疼痛,通常會單個出現,很少超過3個
  • 同樣是足部常見皮膚病,如何區別雞眼、蹠疣、胼胝?
    腳部皮膚經常受到摩擦和壓迫,久而久之容易出現雞眼、蹠疣、胼胝等問題,這三者看起來有相似之處,其實有很大的區別,要注意進行鑑別,
  • 是病毒疣或雞眼?怎麼分 www.013578.com
    怎麼分 www.013578.com腳底長出「一粒」    病毒疣是常見的皮膚病,跟雞眼看起來很像,但病毒疣較難處理又會傳染。究竟如何區分病毒疣與雞眼?看看廣諭坐月子餐暨廣諭坐月子中心張境原及張翔壹、張喬貽父女的這個分享即可秒懂!
  • 腳底硬塊不一定是雞眼,可能是病毒疣!
    腳底若出現硬塊,就是雞眼嗎?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專家稱這不一定,也可能是病毒疣。
  • 腳底的硬塊不一定是雞眼,有可能是病毒疣
    腳底若出現硬塊,就是雞眼嗎?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專家稱這不一定,也可能是病毒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