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證明,在戀情的早期,男女雙方的身體語言對於戀情能否繼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情感領域最敬業的研究者之一佩佩爾博士,此人曾經2000多個小時坐在單身酒吧的板凳上,認真的觀察那裡的男男女女,以及他們在求愛過程當中的一舉一動。正如追蹤倉鼠求偶習慣的研究者一樣,佩佩爾博士也在單身酒吧這個實驗室裡發現了反反覆覆的求愛模式,然後遵照多年以來嚴格科學的訓練傳統,他將陌生男女認識的過程當中的身體語言交流分成5個具體的步驟。
研究結果顯示,如果男女雙方在5個階段都明顯的符合一定的行為特徵的話,最終的結果是一起離開酒吧或者敲定下一次約會。但是如果任意一方打破進程,即使並非出於故意,這兩個男女就不會成為一對。很多求愛者都會參加一些社交舞的課程,希望藉此遇到自己的意中人。他們奮力的學習華爾茲,恰恰和倫巴,但是關於人生最重要的舞蹈,吉佩佩爾博士稱之為「親密之舞」的那種舞蹈,很多人卻一無所知,「親密之舞」怎樣才能把它跳好?不妨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親密之舞」步驟一,非語言信號。當男女兩人處在可以交談的距離之時,其中的一位會以微笑點頭或者注視的方式,讓另外一位知道他的存在。
步驟二,交談。其中一方開始說話,一方也許對另外一方的點評或者提問,哪怕只是簡單地說個「你好」都可以,但至少兩個人都開始進行有效的交談。
步驟三,轉身。現在的事情開始變得有趣,當一方發出語言的信號之後,接收方至少應該將頭部轉過來,正面對著那位發話人,表示收到了此人發出的語言信號,而如果她沒有轉過頭,發話人一般不會繼續的嘗試,但如果接收方確實將頭部熱情的轉向發話人,兩個人就會開始交談。接下來一種關鍵的身體轉動開始發生,臉對臉會逐漸的變成肩對肩。如果兩個人會有好感,接下來他們會將上身也轉過來朝向對方,然後是膝蓋。最後在這場成功的會面當中,兩個人整個的身體都開始相對,這種從臉對臉,肚子對肚子,到膝蓋對膝蓋的過程可能需要幾分鐘,也可能耗費幾個小時,身體扭轉每升一層,兩個人的親密關係就更進一步。而每一次身體轉向相反的方向,兩個人的親密也會減少。
步驟四,輕微的身體接觸。在交談和身體逐漸正面相對的過程當中,會隨之發生一種具有威力的動作,輕微的身體接觸,他把餅乾遞給你的時候輕拂你的手,他幫你摘線頭的時候,輕輕的拂過你的外套,這種觸摸非常的短促,幾乎感覺不到。你對他這種微小的接觸如何反應是決定兩個人能否繼續的關鍵。如果他輕微的撫摸你的夾克,結果你的肩膀變得僵硬,對方自然會將它解釋為拒絕。儘管這常常是一種誤解,但已經太晚了。
佩佩爾博士告訴我們,當男女之間的關係進展到這一步的時候,已經很難看出兩個人之中到底誰是獵人,誰是獵物。如果初次碰撞的發生被接受甚至得到回應,那麼兩個人從此以後,至少在今晚剩餘的時間裡就會成為一對。在這個階段還會發生另外一種情況,兩個人的目光接觸開始升級,早在1997年就有研究人員發現,在這個階段當中,兩個人從普通的柱式變成了相互凝視對方的眼睛,然後目光逐漸的開始在對方的身上、頭髮上、脖頸上、肩膀上乃至身體上四處遊移。
步驟五,同步。「親密之舞」的最後一個步驟看起來非常有趣,仿佛是為了確認剛剛萌發的感情,情侶們開始與對方同步進行一些行為。舉個例子,男人和女人可能同時伸手去拿桌子上的杯子,或者同時將杯子放回桌面,然後兩個人會不知不覺的同時挺直自己的身體,隨著音樂同時晃動身體,到外面傳來幹擾聲,同時會轉向窗外,在同時回過頭來凝視對方。
佩佩爾博士寫道,一旦同步現象發生,兩個人會一直同步下去,一直到酒吧打烊,或者兩個人酒足飯飽之後起身回家,或者是末班的地鐵到來的時刻,不管他們要去什麼地方,或者換句話說,一直到外面的幹擾闖進來打斷兩個人之間的互動。然而一旦兩人當中的一方在任意一個步驟過程當中不太配合,比如不和另外一方產生同步的行為,佩佩爾及其研究助理們就會知道,這對男女的戀情已經唱起了輓歌。
不久前我有幸近距離的觀察了一對明顯彼此上眼的男女,當時我在一家餐館吃飯,一對年輕的情侶坐在吧檯的前面,兩個在身體的完全的朝向對方,並且向對方傾斜,簡直要從椅子上掉了下來。在交談當中他們不斷地對彼此微笑點頭,不斷的輕輕的撫摸對方的手背,而且在拿起或者放回酒杯的時候完全同步,他們一起大笑一起皺眉,即使外面的噪音偶爾闖入他們的私密世界,也難以切斷兩個人目光的接觸,他們短暫的轉頭看看,然後迅速地將目光收回,重新四目交叉。人們很容易就能看出他們深處戀愛之中,我付帳的時候服務員注意到我一直觀察到那對佳偶,他朝我開心地笑一笑說:「其實我也一直在觀察他們,倆人挺黏糊的吧。」我說:"是的,我贊同,他們看起來深深相愛" 他說:「不不不,他們倆才認識10分鐘!」我想這兩個人一定是讀過佩佩爾博士的論文或者正如安妮·奧克利在音樂劇《安妮,拿起你的槍中》所說的那樣只是追逐著心靈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