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細管長短該如何確定?摘自(www.jdwx.info)家電維修論壇
一般家用冰箱冰櫃的毛細管長度在2.2----2.5m,300立升以上的冰櫃一般為3----3.5m,可上機後細調!
另有壓力測量法:
電冰箱製冷循環主要分四個過程,分別是壓縮、冷凝、節流與蒸發。其中節流過程由毛細管完成。毛細管將冷凝器送來的高壓、中溫(接近室內溫度)的製冷劑液體節流成低壓、低溫的製冷劑液體(其中含部分氣體),經節流後的製冷劑流過蒸發器,從而吸收箱內的熱量,達到製冷降溫的目的。
毛細管一端連著冷凝器,另一端連著蒸發器,由其保持兩端一定的壓力差,並起到由冷凝器向蒸發器的供液控制作用。
毛細管的供液能力對電冰箱的製冷效果有很大影響。若供液量很小,則蒸發器內的製冷劑會偏少,從而製冷效果差,箱內結霜面少;若供液量過大,製冷劑的蒸發壓力會很高,從而蒸發溫度高、箱內溫度達不到相應的溫度等級,嚴重的還會造成壓縮機無法停機故障。
毛細管的供液能力與其幾何尺寸有關。長度越長、內徑越小,相應的供液量越小;反之越大。電冰箱中使用的毛細管,一般使用內徑為0.5~1mm、長度2~4m的紫銅管。其尺寸主要由電冰箱採用的壓縮機功率與其相應溫度等級確定。
在修理中,若需更換毛細管,一般有以下兩種方法。
1.把原毛細管整個取出,更換為與原毛細管相同內徑、長度的新管即可。
2.若無法知道原冰箱內的毛細管具體尺寸,或買不到原規格的毛細管,又需更換新的毛細管時,可採用以下方法確定具體尺寸,相關部件及儀表連接,如附圖所示。
在待修電冰箱壓縮機的工藝口上接一隻修理三通閥和低壓表,脫開冷凝器出口與過濾器焊接點,接入修理三通閥與高壓表,在過濾器的出口處焊上待換的新毛細管,毛細管的另一端敞開。分別打開兩隻修理三通閥,啟動壓縮機。
空氣由接在壓縮機工藝口的修理閥吸入,從毛細管敞開的一端噴出。當接工藝口的低壓表壓力與大氣壓力相等時,接在冷凝器出口和過濾器間的高壓表壓力應保持在1~1.2MPa。如果高壓表壓力過高,可將毛細管適當截去一段;如果高壓表壓力過低,則應換用更長或內徑更小的毛細管。如果相差不大,也可將毛細管盤成螺旋的彈簧狀,盤的直徑越小,圈數越多,則管內流動阻力越大,高壓越高,這樣也能調節毛細管的供液量。通常新換毛細管應選擇稍長一些的,這樣便於調整。
上述方法適用於採用往復式壓縮機的電冰箱。對於採用旋轉式壓縮機的電冰箱,則需將壓縮機吸氣口脫開,接入修理三通閥與壓力表,而不要打開工藝口。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
在待修電冰箱壓縮機的工藝口上接一隻修理三通閥和低壓表,脫開冷凝器出口與過濾器焊接點,接入修理三通閥與高壓表,在過濾器的出口處焊上待換的新毛細管,毛細管的另一端敞開。分別打開兩隻修理三通閥,啟動壓縮機。空氣由接在壓縮機工藝口的修理閥吸入,從毛細管敞開的一端噴出。當接工藝口的低壓表壓力與大氣壓力相等時,接在冷凝器出口和過濾器間的高壓表壓力應保持在1~1.2MPa。如果高壓表壓力過高,可將毛細管適當截去一段;如果高壓表壓力過低,則應換用更長或內徑更小的毛細管。如果相差不大,也可將毛細管盤成螺旋的彈簧狀,盤的直徑越小,圈數越多,則管內流動阻力越大,高壓越高,這樣也能調節毛細管的供液量。通常新換毛細管應選擇稍長一些的,這樣便於調整。上述方法適用於採用往復式壓縮機的電冰箱。對於採用旋轉式壓縮機的電冰箱,則需將壓縮機吸氣口脫開,接入修理三通閥與壓力表,而不要打開工藝口。
我認為毛細管的確定不需要搞得那麼複雜,不需要走那麼多的彎路,不需要依據這個,根據那個。應以設計要求的蒸發溫度下的相對應壓力為準,從而確定其長度及通徑。
毛細管長度與通徑的確定,是根據製冷的蒸發溫度而確定的。大家知道,毛細管是節流裝置,如同節流閥膨脹閥一樣,都是起控制和調節進入蒸發器的液體流量及壓力,而我們在調節膨脹閥時,通常都是依據蒸發溫度來調節的,即蒸發溫度高,開大膨脹閥,加大流量和壓力;蒸發溫度低,關小膨脹閥,減小流量及壓力。同樣的道理,蒸發溫度高,需要加大流量和壓力,那毛細管的長度要短,或通徑要大;蒸發溫度低,需要減小流量及壓力,那毛細管的長度要增加,或通徑要縮小。否則就不可能與蒸發溫度相對應。但用毛細管節流的製冷裝置,設計時就把製冷的蒸發溫度(或壓力)確定好了。將此壓力作為毛細管的出口壓力,在通徑一定的情況下,再以此壓力確定毛細管的長度。這是個邏輯性很強,很符合倫理的程序。所以我也一直是堅持這麼做的。
如一臺200L的冰箱或冷櫃,其要求達到的製冷溫度是-25度,根據所用製冷劑種類在此蒸發溫度下相對應的壓力,確定毛細管的長度及通徑。如用R600a製冷劑,通徑在0.6~0.7mm的毛細管時,其長度為2m。不論其冰箱或冷櫃容積的大小,只要所要求的製冷溫度一樣,毛細管的通徑一樣,其長度就一樣。而配備的壓縮機功率,則是隨冰箱或冷櫃的容積而定的。
要弄清毛細管是怎麼確定的,其實一點也不難。首先必須先確定兩個已知條件,即製冷劑的類型和所需達到的製冷溫度。
如使用的製冷劑是R12,設計所要達到的製冷溫度是-18度,-18度時的蒸發溫度為-23度左右(蒸發溫度始終比當時的製冷溫度低5度左右),對照《R12的熱力性質表》,-23度相對應的表壓力是0.036MPa。那麼,此壓力0.036MPa(表壓力)就是毛細管的出口壓力,並以此壓力確定毛細管。假如毛細管的通徑(即內徑)已經確定,那就只要在毛細管的出口處鎖定該壓力,以該壓力確定其長度就是了。如果是R600a製冷劑,那就按R600a製冷劑的相對應壓力值確定毛細管。用什麼製冷劑,就以什麼製冷劑的壓力確定毛細管。毛細管真正科學的「壓力法」就是這樣制定的,也是唯一的檢測途徑,而不是那些整天說的這壓力那壓力,接這裡測接那裡測,亂七八糟。
不論容積大小,不論壓縮機的功率多大,因為壓縮機的功率是按容積配備的,所以功率與毛細管無直接關係。 容積是按市場需要設置的,也與毛細管無直接關聯,與毛細管有直接關聯的是製冷溫度,即製冷的蒸發溫度。毛細管就是按此溫度調節進入蒸發器內製冷劑的流量及壓力的,這才是根本要素。所以只要製冷的蒸發溫度一樣,在同一種製冷劑和同一種毛細管的通徑下,毛細管的長度就一定是一樣的。只要大家在維修中留神一下,同品牌的冰箱或冷櫃,只要製冷溫度一樣,不論容積是100L還是300L,其毛細管基本是一樣的。如果毛細管是按容積及壓縮機的功率確定的,那容積和功率是多樣的,而毛細管的規格(通徑及長度)不可能也那麼多種多樣,從容積和功率的數據也無法確定毛細管,所以必須理順它們的相互關係,弄清毛細管真正關係的對象。
原文:http://www.jdwx.info/thread-151050-1-1.html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