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插畫家、動畫師、電影導演吉恩·戴奇(Gene Deitch)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寓所逝世,享年 95 歲。而這條消息登上微博熱搜,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吉恩·戴奇曾參與製作《貓和老鼠》(Tom and Jerry)。
《貓和老鼠》這部於 1939 年開始製作的動畫片深受世界男女老少的喜愛,更是我們中國無數 80 後、90 後的童年回憶。時至今日,《貓和老鼠》不僅是很多人的表情包素材,亦仍有不少成年人對其百看不厭。
網友為緬懷吉恩·戴奇繪製的插畫
所以在吉恩·戴奇去世之後,不少人都會不禁回想起自己守在電視機前憨笑的童年,被「相愛相殺」的 Tom 和 Jerry 、以及動畫中花樣百出的橋段戲碼填充的歡樂時光,紛紛致敬與緬懷。
為何時至今日仍是經典
貴為動畫大師的吉恩·戴奇雖然執導過《貓和老鼠》,但僅是在 1961 年至 1962 年間製作了《貓和老鼠》系列中為數極少的 13 集,而且因為這 13 集風格暗黑怪誕,並沒有引進中國,所以基本與國內觀眾的童年沒有什麼關聯。 《紐約時報》稱: 「捷克版與原版《貓和老鼠》動畫相比,並沒有什麼共同點。 」有趣的是,至今仍有很多人不知道這部分的《貓和老鼠》是在捷克製作的,儘管吉恩·戴奇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吉恩·戴奇執導的捷克版《貓和老鼠》
時至今日,《貓和老鼠》已經橫跨超過了 80 年,不僅熒幕上的 Tom 和 Jerry 形象有所變化,其在不同時期的導演、監製、編劇,乃至製片都不盡相同。
1940-2014 年,Tom 和 Jerry 的形象變化史
而國內乃至全球範圍內傳播最廣的《貓和老鼠》動畫,基本是由導演威廉·漢納(William Hanna)和編劇約瑟夫·巴伯拉(Joseph Barbera)為美國電影公司米高梅(MGM)製作的。在 1939 年到 1958 年的 18 年間,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共同創作了 114 集《貓和老鼠》動畫,並贏得了 7 座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貓和老鼠》經典片頭
在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聯手呈現的《貓和老鼠》動畫中,每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由於早期《貓和老鼠》動畫中基本沒有對白配音,劇情的推進和開展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表情和肢體動作來代替語言,讓觀眾能看懂角色的喜怒哀樂。 為了刻畫出最生動的形象, 動畫師 伊爾文·斯彭斯 ( Irven Spence ) 會一邊對著鏡子做出各種誇張的表情,一邊照著畫下來 ; 而 導演 威廉·漢納 亦會 在 劇本會議上, 一遍又一 遍地琢磨出適合的 動 作...
在那個計算機剛誕生不久的年代,一秒 24 幀的動畫就是靠動畫師一張一張畫出來的。當時賽璐珞動畫的製作流程遠遠要比今天的數字動畫繁瑣得多。早期製作一集 7 分鐘的《貓和老鼠》,少則 3 個月,多則一年,平均下來每集要花費半年時間製作。而佔掉絕大部分時間的原因,是製作人員對動畫每一幀的專注。
除了表情和肢體動作之外,背景音樂在這部默劇式的動畫當中顯得尤為重要。早期《貓和老鼠》的成功,可以說是歸功於美術和音樂兩大藝術的結合。而《貓和老鼠》中引用了眾多世界級的經典音樂,諸如華格納、蕭邦、柴可夫斯基和貝多芬等大師創作的名曲比比皆是。
Tom 在《貓之協奏曲》中演奏《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時,指法準確之餘,每個音都踩在了琴鍵上
因此不少人將 Tom 和 Jerry 比作自己的古典樂啟蒙老師,就連我國著名鋼琴家郎朗亦曾表示過自己在 2 歲半時就被《貓和老鼠》中 Tom 演奏的《匈牙利第二號狂想曲》所吸引,從而立志長大一定要成為一名鋼琴家。
不僅僅是一部喜劇動畫
相信曾經在電視機旁邊看著《貓和老鼠》憨憨大笑的你早已踏入了社會,這麼多年過去了, 你真的看懂《貓和老鼠》了嗎? 如果你還以為它僅僅是一部老少鹹宜的家庭喜劇動畫 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作為一部 7 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優秀動畫作品,《貓和老鼠》在每一首美妙的音樂,每一幀精美的畫面中, 都隱 藏著 70 多年前的製作者們 「看破不說破 」 的隱喻。 在每一個好笑的故事背後,卻往往隱藏著對於當時的社會現象和現實的辛辣諷刺。 任何一部偉大的文藝作品都需要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正如《揚基都德鼠》就將很大很大的人類戰爭縮成很小很小的貓鼠大戰。
而在《休戰的傷害》中,Tom、Jerry 和 Spike 組成了一個「和平聯盟」,看似一片和諧,可惜在肉排的誘惑面前,所謂的「和平聯盟」脆弱得只剩下一張紙,最後不僅沒人能吃上那塊肉,「和平聯盟」亦宣布告吹...
當懵懂無知的孩童們觀看的時候,只會注意到 Tom 和 Jerry「相愛相殺」、詼諧有趣的場面。而當已經踏入社會的成年人觀看的時候,在歡笑之餘,亦能體會到的成年人那百味雜陳的現實世界。
《貓之布魯斯》以黑色幽默的形式告訴我們做「舔狗」的下場
而很多當時的社會現象及問題被製作者們偷偷地「設置」在這些看似天真無邪的動畫片中,交織出了一部部在為所有人都能帶來歡笑的同時,亦能為人們帶來無盡思考的優秀作品。
在潮流圈亦留下了經典
憑藉著在不同年齡段的超高人氣,《貓和老鼠》現在不僅僅是一部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動畫作品之一,更成為了一種全球性的文化符號。作為潮流界的一大 IP,《貓和老鼠》這 81 年來的聯名合作亦誕生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服裝、鞋履以及首飾,且大部分聯名都會迅即售罄。
《貓和老鼠》x Supreme(2016)
Supreme 開始在全球範圍大熱的 2016 年,Supreme 亦找到《貓和老鼠》進行合作,雖然這個聯名系列只有冷帽、工裝襯衫和胸針三款單品,亦有著非常好的反響,《貓和老鼠》的經典圖案搭配街頭風格的服飾,應該沒人會不喜歡吧?
《貓和老鼠》x KITH(2019)
除了 Supreme 之外,時下大熱的 KITH 亦在去年與《貓和老鼠》進行了聯名合作。與 Supreme 相比,KITH 不僅擁有更多樣的款式設計,亦帶來了童裝系列,均在短袖、長袖、衛衣以及帽款上完美再現了《貓和老鼠》一些有趣的場景,出鏡率還是蠻高的。
《貓和老鼠》x Reebok(2020)
因為今年直至農曆鼠年,Reebok 適時與《貓和老鼠》打造新春特別合作系列,主打 InstaPump Fury、Club C、Club C Revenge 三款經典鞋型,以呈現貓和老鼠經典「相愛相殺」的場景。除了鞋款之外,亦帶來了一系列擁有豐富且充滿趣味的服裝單品。
《貓和老鼠》x Converse(2019)
Converse 在 2019 年以品牌最經典的 Chuck 70 以及 Chuck Taylor All Star 鞋款來作為藍本,在鞋身融入《貓和老鼠》的趣味元素,Tom 和 Jerry 的表情被刻畫的相當到位。
在文章的最後,史老師亦為大家收集了一波《貓和老鼠》的趣味手機壁紙,希望能在疫情下壓抑的環境裡給你們換個好心情。
據聞,《貓和老鼠》真人版電影將於明年上映,在「毀童年」之前不妨再重溫一次昔日的經典,不同年齡階段的你對《貓和老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