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賭博違法,一女子被詐騙7萬餘元

2020-12-26 牡丹江網警巡查執法

網絡賭博不僅具有傳統賭博的社會危害性

還是產生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溫床

具有比傳統賭博更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網絡賭博不僅讓自己傾家蕩產

更會成為詐騙分子盯上的目標

下面是一則真實案例

2020年12月17號上午11時,江某被拉到一個微信群,管理員讓其下載「維港國際」軟體,類似網絡賭博的頁面,導師讓其充值100元保守盈利20%。

對方讓其購買「澳洲三期」買大買小,其就跟著做幾分鐘盈利了97元並提現了。嘗到甜頭後,其又充值500元全輸了。

對方稱為了挽回其損失讓其加大投資,江某多次充值轉帳,平臺顯示其盈利到了160841元。但其提現時,客服要其繳納個人所得稅,其又轉帳32168.2元,轉過後客服讓其繼續轉錢,其意識到被騙,涉案總價值73058.2元。

在這裡提醒各位小夥伴

一定要擦亮雙眼

識別騙局

堅決抵制網絡賭博詐騙!

常見的賭博詐騙套路

【偷改數據】

幾乎所有的賭博詐騙網站,組織者在後臺都有技術控制權限,可以控制輸贏。通過智能化計算,莊家每盤都可以設定贏錢,關鍵看他是不是想讓你輸很多。

【免費試玩,小額獎勵】

試玩過程中,玩家會有機會得到一些小的實惠,而如果這些是在付費遊戲中,一般都是數額不菲的大獎。當玩家在免費遊戲中贏得了獎品,會彈出一個要求用戶填寫個人信息以便收取獎品的表單。通過這種手段,用戶無意中透漏了自己的詳細信息。

【「榜樣的力量」】

每個大獎,每次中獎的人的名字,都被公布在遊戲的列表上,或是在賭博詐騙群裡大談經驗、演講,謊稱你也可以的一類鼓動性標題。

【捲款跑路不兌付】

為了賺錢,莊家還會使用一些「黑招」來對付贏錢玩家,比如贏錢後被莊家拉黑或者賭博詐騙網站帳號無法登陸、伺服器頁面無法顯示等情況也屢屢出現。

【充值解押】

不法分子製作境外網上賭博詐騙網站或者手機APP,以充值送錢或者送可兌換金錢的積分誘導受害人進行充值賭博。一旦受害人充值後便拉黑不再聯繫或者提供網絡賭博詐騙服務後讓受害人贏得小額賭局並允許受害人提現來進一步誘導受害人進行大額充值和大額賭局,之後「客服」以違規操作封禁受害人帳戶,要求受害人繳納「解凍金」、「保證金」進行詐騙,或者直接禁止受害人從平臺提現。

相關焦點

  • 網絡賭博!一市民被騙3萬餘元!
    如果你有這種以小博大,想通過網絡賭博一夜暴富的想法,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近日,市民王某從網上認識一名網友,在該網友的帶領下下載幸運彩票APP投資網絡彩票,開始投入了幾十元,盈利一百餘元。王某加大投入,陸續投注3萬元,在平臺上購買「三分彩」實施賭博,當帳戶盈利一萬餘元時,被該網友以需要繼續充值送彩金、參賭充值金額不夠等理由拒絕提現,被騙金額3萬餘元後報警。
  • 迷上網絡賭博不可自拔,銀行信貸員詐騙500餘萬元
    近日,裁判文書網披露酒泉肅州區人民法院判決,一名銀行信貸員因迷上網絡賭博,詐騙錢款共計500餘萬元,最終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0年。
  • 【唐小信微普法】網絡賭博詐騙,沾上就讓你傾家蕩產!
    【唐小信微普法】網絡賭博詐騙,沾上就讓你傾家蕩產!玩個賭博小遊戲,竟被騙5萬餘元近日,汪某在微信「附近的人」加了一個好友,該好友發來二維碼,讓其用微信掃描進入一個網頁中。
  • 賭博網站境內設代理,攬客斂財22萬餘元
    近日,南陽由西峽縣公安局偵查終結、移送起訴的馮某開設賭場案,經西峽縣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馮某犯開設賭場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5000元,與前犯開設賭場罪判處的有期徒刑一年、罰金15000元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00元,沒收違法所得
  • 菏澤一男子陷網絡賭博陷阱,又施計刷流水詐騙
    菏澤單縣高韋莊鎮張某迷戀網絡賭博,家裡儲蓄輸光後,引誘他人利用刷流水獲取高額返利為誘餌詐騙他人現金20萬元,曹縣公安局經過慎密偵查,於5月11日將張某抓獲。但好景不長,春節過後,因疫情張某沒有外出打工,無聊之中張某進入一個賭博群。張某先後贏了3000餘元,嘗到甜頭後,一發不可收拾,天天窩在家裡進行網絡賭博,後來卻逢賭必輸,家裡儲蓄的2萬元輸個精光,妻子怨恨,父母打罵,但他不思悔改,一心想著撈本,不料越撈越深,又欠親戚朋友外債3萬餘元。
  • 深圳警方打掉「網絡交友、網絡傳銷、網絡賭博」三合一詐騙團夥
    原標題:深圳警方打掉「網絡交友、網絡傳銷、網絡賭博」三合一詐騙團夥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13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陳龍輝 通訊員 吳延梅)隨著網絡平臺的日趨便利及多元,人們都已習慣選擇網絡平臺滿足工作
  • 【以案釋法】經營困難謊稱有「8折加油卡」出售 女子詐騙10萬餘元
    【以案釋法】經營困難謊稱有「8折加油卡」出售 女子詐騙10萬餘元 2020-09-25 2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4歲女會計迷上網絡賭博,7個月挪用2100餘萬公款,被抓時僅剩7萬
    2019年,達瓦卓瑪迷上了網絡賭博,缺少賭資的她利用職務之便,分96次將2100餘萬元公款轉到了自己的私人帳戶。 因涉案金額巨大,此案很快便被有關部門察覺並偵破。 7個月後,達瓦卓瑪被捕歸案,但此刻她的帳戶裡只剩76037.25元。
  • 山東省網信辦:堅決打擊網絡賭博違法行為 關閉違法違規網站11家
    【TechWeb】7月27日消息,據網信山東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消息,2020年7月,山東省網信辦持續加大網上賭博信息的舉報查處力度,積極配合「打擊治理跨境網絡賭博專項行動」,關閉涉嫌發布賭博詐騙廣告、提供賭博遊戲下載的違法違規網站11家,有效淨化了網絡生態環境。
  • 重慶一女子報警:前男友盜刷自己信用卡還詐騙 結局:被判刑
    一名女子兩次向警方報警:前男友盜刷了自己的信用卡,警方未予立案,一計不成又心生一計,報警稱前男友詐騙自己的錢財,警方調查發現又不屬實。原來,這名女子為報復前男友,才故意捏造前男友盜刷、詐騙。近日,這名女子因構成誣告陷害罪被黔江區法院判刑。為何誣告?
  • 男子用未成年兒子帥氣照片冒充自己,網戀5年詐騙兩萬元,已被逮捕
    男子冒充自己未成年的帥氣兒子,在網路遊戲中與一女子戀愛,還騙了對方2萬餘元。10月19日,記者從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檢察院獲悉,9月24日,該院依法對該男子王帥(化名)批准逮捕。檢察機關表示,犯罪嫌疑人王帥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網絡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2萬餘元錢財,數額較大,其行為已觸犯刑法,涉嫌詐騙罪,2020年9月24日,奉賢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其批准逮捕。承辦檢察官提醒:網絡交友有風險,涉及金錢往來時,更加要慎之又慎,切莫被別人欺騙感情和錢財。延伸閱讀:66歲大叔為網戀掏空積蓄!
  • 自貢一女子麻將機裝作弊器 5天時間贏2萬餘元被抓
    近日,自貢市富順縣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刑事案件,被告人鄭某因在自家麻將機上安裝作弊器非法獲利兩萬餘元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一萬元,違法所得二萬二千元予以沒收。2020年2月16日開始,被告人鄭某與幾位牌友一起在自家打牌,前後共輸了六萬餘元,鄭某急切想把錢贏回來萌生了作弊想法。
  • 傳播淫穢色情、提供詐騙賭博…100多款手機APP違法違規被清理
    傳播淫穢色情、提供詐騙賭博…100多款手機APP違法違規被清理 2020-12-08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條小廣告牽出網絡賭博大案 7個月賺3800萬
    這家公司正是多家網絡賭博平臺的幕後技術支持者,同時自己也運營著一家網絡賭博平臺。浙江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終審判決書顯示,這家公司從設立到案發,短短7個月時間就獲利3800餘萬元。警方進一步了解後發現,該款棋牌遊戲實際是一款依託於手機APP的網絡賭博平臺,平臺內有10餘款遊戲,以宰客、抽頭等多種方式盈利:「傳統的網絡賭博平臺都設置平臺自己的遊戲幣來兌換人民幣,而這個平臺可以直接充值提現,這個團隊不簡單。」經過偵查,這款賭博平臺的操盤者所在地指向了瀋陽市三好街。
  • 6家公司、20餘人、60餘萬元 一女子「扮可憐」專門騙同事
    向同事借款,借到錢後就離職,清江浦區一女子高某先後在6家公司騙取20餘人,共計60餘萬元。12月23日,涉嫌詐騙的高某在崑山被民警抓獲。前段時間,高某通過網絡招聘進入淮陰區某物流公司。這家公司負責人王先生說,高某看起來斯斯文文的,工作也一直很努力。
  • 女子一年網絡組局賭博7.8萬場次,「房費」太多喊老公幫忙收
    (原標題:女子一年網絡組局賭博7.8萬場次,「房費」太多喊老公幫忙收)
  • 要案披露:玉山一女子身陷三大網絡騙局近半年,家人最近才知道
    玉山一女子卻犯了三連錯 遭到了被騙33萬餘元的慘痛教訓 先來看案例 2020年9月2日,玉山人張麗(化名)到公安機關報案,稱被人以充值返利為名詐騙33萬元。
  • 他借出12萬餘元的網戀「女友」,竟是個「摳腳大漢」
    「淨網2020」專項行動開展以來,五通橋區公安分局嚴打網絡違法犯罪活動。近日,該局民警通過縝密偵查,成功破獲一起網絡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一名。
  • 公安部網安局公布一批網絡黑產案例
    中國警察網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謝俊思報導:2020年,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發起「淨網2020」打擊網絡黑產犯罪集群戰役,重拳打擊為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網絡水軍等突出違法犯罪提供網號惡意註冊、技術支撐、支付結算、推廣引流等服務的違法犯罪活動,共偵辦刑事案件4453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4311名(含電信運營商內部工作人員152名),
  • 他們如何淪為網絡詐騙團夥的「幫兇」?浙江杭州警方持續一個月開展...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高發,「實名不實人」的銀行卡、電話卡不但會被犯罪分子用來實施電信詐騙,還會用來進行網絡販毒、賭博等其他違法犯罪,而這些錢大部分都是通過買賣的銀行卡走帳,以至於警方難以追查和打擊。11月17日,浙江杭州公安機關召開「斷卡」行動新聞通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