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夢歸隴原東,文史盡秋辰。
(夢歸秋辰:第171期)
門當戶對一直是很多人討論的一個話題,有的人認為門當戶對是一種歧視,但有的人認為同等背景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有共同的禮儀、見識和涵養,能避免很多生活中所產生的問題。但我認為門當戶對應該是是兩個人的修養和人品,因為不管任何人之間都是認識和差距,只要有修養和人品並能相互包容和相互改變,這樣的愛情才能走到終點。
家族的家風
但如果門不當戶不對,你說著星辰遠方,他說著麵包牛奶。那麼,這樣的愛情肯定會有很大的問題,再加上沒有足夠的修養和人品去相互包容和改變,那麼我們的一生就會很累,甚至最後以悲劇收場。東晉詩人謝道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才華橫溢、有膽有識但卻因錯與王羲之的次子結婚而耽誤終生,最終晚景悽涼。
謝道韞出身東晉名門,她是東晉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長女。在當時的東晉世家大族林立,當時有「王與謝共天下」,再加上王羲之才華橫溢,所以謝安打算在王家給自己的侄女選丈夫。
謝道韞
剛開始,謝安打算讓自己的侄女嫁給王徽之,但後來聽說此人放蕩不羈、不拘小節,於是便將侄女嫁給了王獻之的哥哥王凝之。雖然從表面看王凝之才華橫溢且仕途如日中天,但實際上此人卻與王羲之的其他兒子不同,是個迂腐之輩且醉心五鬥米教。
婚後不久,謝道韞回到娘家悶悶不樂,謝安問其原因。謝道韞說道:「我們謝家和王家都人才濟濟,我沒想到王羲之有這麼一個愚蠢的兒子呢!」就這樣,謝道韞在王家平淡的生活了數十年。而當時東晉氣數已盡,孫恩、盧循起義爆發。
孫恩
而身為會稽內史的王凝之不積極備戰,反而整日祈禱道祖保佑百姓免受生靈塗炭。謝道韞在多次勸說丈夫無果後,於是親自招募數百家丁日日訓練。後來,孫恩叛軍攻陷會稽殺害了王凝之及其子女,謝道韞在率領家丁抵擋孫恩叛軍時也被俘虜。
這時,謝道韞緊緊抱著三歲的外孫劉濤對孫恩說道:「大人們的事,要殺就殺我,與孩子無關!」孫恩早就聽聞謝道韞的才華,今又見其巾幗風範,於是不但沒有殺她們還派人把她們送回會稽居住。
會稽
後來,孫恩之亂被平定,新任會稽郡守劉柳拜訪謝道韞,事後劉柳被謝道韞的才氣和見識所折服並逢人就稱讚謝道韞的才華。最終,在經歷一系列變故後,謝道韞從此閉門不出醉心文學。只留下會稽郡守劉柳對於謝道韞的稱讚:「內史夫人風致高遠,詞理無滯,誠摯感人,一席談論,受惠無窮。」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謝道韞晚景悽涼的原因:
一、名聲所累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謝家是當時的名門望族,不管是謝安還是謝道韞的叔叔們都是人才輩出。這一時期,謝家支撐了整個東晉王朝的生存和發展,尤其謝安才華橫溢,整個東晉在他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
東晉謝氏
同時,後起之秀的謝玄更是在淝水之戰率領北府兵擊敗百萬之眾的前秦。而這名門世家的名聲對於外人來說是榮耀,但對於謝道韞來說卻是禁錮。這註定謝家也只有王家才能與其聯姻,所以才導致了其悲慘命運的發生。
二、愛屋及烏
東晉王家也是一個名門望族,王敦、王導也曾名震一時。王羲之時整個王家更是聲名鵲起,可以這麼說,在當時王羲之和他的兒子們都才華橫溢除了王凝之。那麼謝安為什麼會選擇王凝之做謝道韞的丈夫呢?
王羲之
首先,王羲之以及兒子雖然性格灑脫但都不迷戀仕途。顯然身為宰相的謝安看來,身在仕途的王凝之自然而言就成了唯一的選擇,但他卻不曾想一個真正有才華的人都會有一個通病:放蕩不羈。除非他才能平庸,很明顯謝安、謝道韞就是被自己的雙眼所蒙蔽,在王家,王凝之是才華最差的那一個。
三、讀書人的悲哀
我認為除了王凝之之外,王羲之的其他兒子都是她不錯的選擇。只是謝安考慮了太多現實,然而終究被現實蒙蔽了眼睛,而忽略了過日子的是人。最終,導致了這一段門當戶不對的悲劇的發生。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常見這種情況,很多人考慮了家庭背景、彩禮高低、給自己花不花錢但卻沒有考慮到婚姻是與人過日子。一個人的人品、德行、涵養,才是一個婚姻能夠走向完美的保證,最終導致了勞燕分飛的悲劇!
勞燕分飛
用文化點亮生活,用歷史回顧人生。我是夢歸秋辰,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鼓勵。如果大家喜歡,請給個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