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3月26日泰州訊「月薪少則8000元,多則6萬元……」最近,位於泰興黃橋經濟開發區的泰興市東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發「英雄帖」,把搶人才的大戲由普通求職網搬到獵聘等中高端求職網,並在同等職位方面拿出了比同行高15%至20%的待遇。
東聖生物董事長步國建介紹說,「產能的擴大,意味著需要的人才尤其是中高端人才更多了。」由東聖投資5億元建設的佔地3萬平方米地新廠區正在抓緊建設中。今年6月,新廠區將正式啟用,進一步拓展TG酶等食品添加劑的應用範疇,產能在現有基礎上擴大兩倍,這也意味著企業亟須中高端人才近百名。
春節後,企業在防疫復工兩手抓的基礎上,把人才招聘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在各大招聘平臺廣招人才的同時,還重金邀請獵頭公司找尋所需人才。「疫情發生後,不少企業由於生產萎縮,出現了人才回吐現象,這也是企業搶抓人才的好機遇。」東聖負責招聘的人事主管葉莉說,這段時間,企業都會接到幾十份來自上海、蘇州等地的人才應聘回饋。
作為一家生產穀氨醯胺轉氨酶(TG酶)食品添加劑的生物高精尖企業,成立於2007年的東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視人才為立企之本,非常重視人才的招聘、培養,並為此出臺了一系列令人豔羨的「惠才」政策。
「在外租房或居住地離廠15公裡之外的職工,可獲得500元的補貼。」去年底,企業新出臺的一項職工福利政策就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面試時,企業主動提出幫家住淮安的陳松報銷路費,這一舉動著實打動了他,前不久,在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幫助下,他如期到崗並對未來滿懷信心,「一家注重從人才角度考慮問題的企業,應該不會差。」
據了解,近年來,東聖生物在招引人才方面不惜代價,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每年招引的人才達到80多人。對於外地趕過來面試的人才,無論是否錄用,一律報銷路費、油費。
對於錄用的人才,企業則建立了多元化的培養機制,一方面通過師徒制度,以老帶新,讓人才儘快適應崗位,另一方面根據人才特長,與北京、浙江多家高端人才培訓機構長期合作,不斷提升人才業務能力。同時,建立人才儲備庫,打通人才提拔上升通道,對人才的任用不局限於學歷、職稱、資歷、身份。原來只是普通員工的羅景聰,2018年,因在崗位表現出色,被企業送至浙江培訓,現在已經成為企業質量車間的「尖兵」,擔任質量控制班組長。機械專業出身的仇煜磊,被企業送到北京進行高端PMP(項目管理)認證培訓,回來後全面負責東聖生物新廠區的建設。
為招引高端人才,企業在上海等地設立「研發碼頭」,專門招引國內外高精尖人才,配備先進的實驗室,從事微生物發酵技術的研發。與此同時,企業還與江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據統計,近年來,東聖生物人才研發經費支出增幅均在30%以上。2019年度人才研發經費投入近3000萬元,佔公司銷售額的9%以上。對此,步國建有著深層次的考慮。一是企業發展的需要。從企業產品出發,主打的穀氨醯胺轉氨酶(TG酶)是一種蛋白質,在人體、植物、微生物中廣泛存在,具有催化化學反應的功能,添加到食品中可以提升食品黏性、口感,且具有催化反應專一、沒有副產物生成、對食品營養無破壞性等優點,因此在注重食品安全的當今世界得到廣泛認可。
「企業提取TG酶主要通過微生物發酵途徑。在這一行業,誰掌握先進的技術,誰就能掌控市場。」步國建打了個比方,如果技術不行,一公斤微生物發酵只能產出一公斤的TG酶,如果技術先進,一公斤微生物發酵產出的TG酶可以翻好幾倍,產出率高了,成本自然下降,市場競爭更具優勢。「要想搶佔優勢,就必須依靠人才。」
另一個則是企業地理位置的因素。「從地理位置上來講,企業位於黃橋革命老區,要想招引人才,乃至長期留住人才,必須要跳出『小鎮』思維,樹立大格局理念,不惜財力、物力,建立長期有效的人才創新機制。」步國建說。
正是得益於科技人才的充分湧流,東聖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獲批生物酶製劑領域專利達到13項,在審專利15項,產品迅速佔領市場,每年營業收入都保持著10%至20%的增長。2019年,企業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國內市場佔有率在60%以上。
據黃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邵鳴介紹,隨著行業龍頭地位的確立,以及新廠區的建設啟用,特別是科技人才的支撐,東聖拉開了生物酶製劑發展新版圖,為發展生物科技產業提供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