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煒:宋太宗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兩個成語都和他有關

2020-12-11 範煒

南唐後主李煜留下的這首虞美人之詞經久不衰,卻也成了他的絕命詞。這一切都拜「宋太宗」所賜.....

當時北宋將南唐滅亡後,南唐後主李煜被抓到北宋,和他一起被抓過來的,還有他的老婆——南唐皇后「小周后」

小周后生於950年,是個容貌極美的女子,也很聰慧,她5歲就嫁給了李煜,李煜也非常寵愛她。 可是自打被抓到北宋後,小周后不再屬於他了,北宋皇帝趙光義也愛上了小周后,倆人便成了情敵。

據說,上面這首虞美人之詞是李煜在七夕夜所作,國讎家恨加之老婆被搶,李煜只能把所有的愁苦和對老婆的想念寄托在那「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裡。

所以,趙光義看不下去了,正好找個藉口賜了李煜一杯毒酒,那首詞也變成了絕命詞。 那就來了解一下趙光義,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駕崩後,趙光義成為北宋朝第二位皇帝,是為宋太宗

趙光義本來叫趙匡義,為了避諱哥哥的名字,改叫趙光義,當皇帝後,又改名為趙炅。

說起他的哥哥,宋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的前一晚,曾把弟弟趙光義叫過來一起喝酒並留宿,這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想像……趙光義到底是好是壞?

宋太宗出生時也很有神話色彩,滿天紅光,天空中還飄著奇香,他從小比其他孩子聰明......

宋太宗成為皇帝後,他的政治手段就是培養大量親信,他非常想改變重武輕文的局面,不僅擴大科舉規模招收人才,他自己也是個非常愛讀書的人。

據說,他帶兵打仗取勝後,不取財物,專門在那個地方搜尋古書,興許是父親和哥哥打仗打慣了,想培養一個有藝術性的孩子,宋太宗就變得偏文藝一點了。

據說,宋太宗每天處理完國家大事後,還要讀很多書。他每天都堅持看書,甚至有時候有事耽擱了,也要補上!他覺得讀書很開心,多看點書很有益處,一點也不傷神。用他的話說就是「開卷有益」,只要打開書,總會有好處。於是「開卷有益」這個成語便流傳下來。

宋太宗在位期間,風風火火滅掉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大分裂。但他其實還是沒能把燕雲十六州收回來,遼國依舊是北宋朝的大患。看來宋太宗確實有點志大才疏了,強敵當前,卻養了那麼多文人,還是不懂得用兵之道啊。

有一年二月份,地處開封的國都還非常的冷,宋太宗為了展現國泰民安的盛景和自己的君王之德,就下令給城中上了年紀的老人們發一些禦寒的衣物、錢、米、炭等,正好當時下著大雪,於是成語「雪中送炭」便流傳下來了。

這便是宋太宗的一些二三事。但關於宋太宗和李煜老婆小周后的事,正史中其實並未提到,只在野史中說,宋太宗強幸了小周后。從李煜的結局來看,宋太宗和比他小11歲的小周后應該有故事。

宋太宗出生於公元939年11月20日,那就是屬豬,天蠍座。這類人的優點是容貌出色、有品味,喜歡什麼就去爭取,從不猶豫,有野心。缺點是因為不喜歡失敗,會為了勝利而妥協或不擇手段,唯利是圖,急功近利,佔有欲強,反倒顯得膚淺、心胸狹窄,沒有高瞻遠矚和深謀遠慮。當然,這只是從單方面來說的。

所以,你認為宋太宗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相關焦點

  • 這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圍觀
    這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圍觀在央視《挑戰不可能》的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古時候,有個非常自負的讀書人,認為自己學識淵博,常常賣弄筆墨,炫耀文採,人們便嘲諷他為「博士」。有天,「博士」到集市買驢,付錢後,他叫賣驢的人寫個憑據。賣驢的人不識字,就讓他代寫。「博士」洋洋灑灑寫了三大張紙,滿篇都是空話,甚至沒有提到「驢」字。這件事傳開後,有人編了一段話:「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博士買驢用來諷刺寫文章長篇累牘,卻說不到點子上。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北宋淳化元寶的「淳化」是宋太宗的第三個年號
    然而,淳化實際是宋太宗(北宋第二個皇帝)使用的第三個年號。使用了五年,即公元990年—994年,幹支是: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而「淳化元寶」則創下中國錢幣史上兩個第一:即第一個「御書錢」和第一個「對文錢」。
  • 十個最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噴飯 這是去年因為《新聞聯播》播發的國際銳評中用到而出圈的成語。「令人噴飯」最早出自蘇軾的一篇散文《文與可畫篔簹(yún dāng)谷偃竹記》。
  • 銀旺教育|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在《挑戰不可能》最新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
  • 【國學講堂】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這個看起來很有畫面感的成語,出自《顏氏家訓•勉學》:「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漲知識
    在一期電視節目中,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這是因《新聞聯播》播發的國際銳評中用到而出圈的成語。
  • 「令人噴飯」「喝西北風」這些是成語?會說嗎?不像成語的成語!
    「喝西北風」「加減乘除」是成語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不僅迷惑了網友還「騙到了」央視主持人。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在《挑戰不可能》最新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
  • 盤點十個「最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進來看看你知道幾個?
    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成語故事】這七個成語都與北魏清河人崔浩有關
    拓跋嗣覺得崔浩說的有道理,不久,即封拓跋燾為攝政王,以皇太子的身份臨朝聽政,又任命長孫嵩、奚斤、安同為左輔官,崔浩、木觀、丘堆為右弼官,六人共同輔佐太子,朝下百官則聽任輔弼官的差遣。拓跋嗣則避居西宮,時常暗暗地觀察太子裁決國事。太子雖然年紀小,但處理起國事來卻井井有條,拓跋嗣非常高興,他逐一對輔弼大臣進行點評,說到奚斤時,他說:「奚斤辨捷智謀,名聞遐邇。」這就是該成語的出處。
  • 大話成語:金龜換酒和金谷酒數是什麼意思,原來都和李白有關
    中華傳統文化中,成語文化可謂是我國的一大特色,成語的背後也蘊含很多歷史典故。成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有很多,比如與人交談,或者學生寫作文的時候,穿插幾條成語,可以讓文章增色不少。但是我國的成語數不勝數,有很多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也有很多成語我們一知半解,甚至聽都沒聽到過。
  • 「不動聲色」這個成語竟然和安陽老城的他有關?
    當時大宋王朝人才濟濟、群星璀璨,隨便拉出來一個都可以亮瞎我們後人的眼睛。大宋「背誦天團」隨便說句什麼話,都可能流傳下來,為後世津津樂道。[清平樂韓琦劇照]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和韓琦有關嗎?且聽華夏玄鳥高紅國老師娓娓道來......
  • 為什麼宋朝從宋太宗趙光義開始,皇位每隔三代就會斷了傳承?
    但是,仔細的想一想,咱們中國人都講解一個因果報應,在北宋一朝,從宋太宗趙光義之後,每個皇帝基本都是子嗣匱乏,而且基本每隔三代,皇帝就斷了子嗣,其中的原因是不是因為當初宋太宗做下的事情有關呢?宋太宗趙光義是北宋王朝的第二個皇帝,原名叫趙匡義,只因為宋太祖趙匡胤登基稱帝,作為臣子應該避諱,而改名為趙光義。公元976年,宋太祖駕崩之後,兄終弟及趙光義繼位成為皇帝。
  • 趙德昭是宋太宗逼死的嗎?其實他真是一個「痴兒」傻孩子
    可惜的是,宋太祖直到公元976年去世之時,都一直沒有給趙德昭封王,這時趙德昭已經二十五歲。大家好像都不明白趙匡胤的用意,他究竟出於什麼原因和目的而一直沒有給已經二十多歲的德昭封王呢?這種做法似乎有些反常,所以引起後世不少人的猜測。
  • 出人頭地、明日黃花……和蘇軾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蘇軾作為大宋朝的標杆人物,詩詞書畫無一不通,五一不絕,他的作品流傳千古,經久不息,跟他有關的成語自然也不少,那麼,你又知道哪幾個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和蘇軾有關的成語以及這些成語背後的故事。他這個人有個很雅致的愛好——喜歡提拔新人。蘇軾在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他正是主考官,批改文章的時候看到後大吃一驚,蘇軾文章可以說鋒芒畢露,針砭時弊,切中要害,歐陽修對他很是讚賞,後來和人交往時不自覺地就說出了這句話,要給蘇軾讓一讓路,好讓他大展才華。可以說,正是歐陽修這個文壇領袖的公開讚賞和支持,使得蘇軾名聲大震,為他順利進入仕途掃清了不少的障礙。
  • 您了解與曹植有關的成語嗎?
    您了解與曹植有關的成語嗎?與曹植有關的成語非常之多,這裡僅選四個成語與大家共享。首先介紹下曹植是誰?一。曹操這次先向大家介紹與曹植有關的四個成語,分別是《七步成詩(章)》、《才高七步》、《相煎何急》、《下筆成章》,其中前三個居然來源於同一個故事,下面詳細說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