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9月外銷訂單「7連紅」 大陸及香港訂單創新高

2020-12-2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0月20日電 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20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臺灣9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00.3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9.9%,連續7個月正成長。

綜合中央社、《工商時報》《經濟日報》等臺媒消息,該部門表示,受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效應影響,宅經濟、遠距應用相關產品需求旺盛,加之各國經濟活動陸續重啟,傳統貨品終端需求回溫,接單多為正成長。

訂單中最主要成長來源仍為電子產品,金額160.5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9.7%。該部門表示,主要因為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等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加上遠距設備需求旺盛,以及5G通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帶動IC設計、晶圓代工、晶片通路、印製電路板、存儲器等接單續增。

主要接單地區中,中國大陸及香港9月的接單金額為143.6億美元,年增31%,創歷年單月新高。

從產品種類看,大陸及香港訂單額中以電子產品居多,其他如光學器材、塑橡膠等也表現不俗。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表示,臺灣很多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大陸組裝,新品上市會帶動電子零組件出口,而遠距離應用商機則帶動面板需求,因而訂單額成長迅速。

該部門分析,第4季進入歐美年終銷售旺季,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接單有望持續成長;但時序進入秋冬,新冠肺炎疫情或再次擴散,後續外銷訂單發展仍需密切關注。(完)

相關焦點

  • 今年10月臺灣接大陸和香港訂單金額創歷年同期新高
    中新社臺北11月20日電 臺灣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20日發布統計顯示,今年10月臺灣接大陸和香港的訂單金額達117.8億美元,同比增長10.7%,創歷年同期新高,已是連續9個月正增長。今年10月,臺灣外銷訂單總額為515.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1%,創歷史新高。其中,美國訂單169.5億美元,同比增長17.1%。而歐洲訂單114.4億美元,同比減少0.1%。據中央社報導,官員稱,資通訊產品與電子產品是帶動臺灣外銷訂單金額增長的主力,5G通訊、新興科技令晶圓代工、印刷電路板、存儲器等接單增長。
  • 臺灣外銷訂單2019年同比減5.3% 末月結束連續13個月負增長
    中新社臺北1月20日電 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2月臺灣外銷訂單金額為437.8億美元,同比增長0.9%,結束連續13個月負增長。去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為4845.6億美元,同比減少5.3%。
  • 今年前8月對大陸出口大增12%,「臺灣製造」競爭力還是很強?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據臺媒報導稱,臺灣外銷訂單持續保持暢旺,8月更是創下兩位數增長,漲幅更達到10年來同月之最。其中,外銷到大陸(含香港)的訂單比上月增長7.5%,比去年同期增長21%。對於這份成績單,臺當局官員稱,第三季度應能創下歷年新高,而全年則有望實現正增長。
  • 臺灣農產品外銷遭疫情波及,高雄鳳梨、蜜棗影響最大
    據臺灣中時報導,新型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大陸延後開市,臺灣農產品外銷也遭波及,高雄市府評估,目前以鳳梨、蜜棗影響最大,尤其元宵節後鳳梨大出,大陸此時減縮訂單,高市農業局嚴陣以待,希望將外銷訂單轉移至新加坡、香港,同時加強島內通路。
  • 島內口罩達人鄭永柱:臺灣管制口罩外銷,對大陸影響不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大,臺灣「行政院」避免口罩供不應求,實施口罩出口管制一個月,引發論戰。彰化田中口罩大廠華新醫材集團董事長鄭永柱接受採訪時表示,臺灣生產的口罩本來就以內需為主,外銷比例低,其實要避免口罩缺貨,別讓消費者過度購買、囤貨更重要。
  • 臺業者:大陸對臺灣鳳梨藥檢標準提高,外銷阻力增大
    每年5、6月為全臺鳳梨產季,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嘉義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鳳梨訂單,相比去年減少許多,加上今年大陸對臺灣鳳梨藥檢標準相對提高,外銷阻力增大。嘉義縣大林鎮億鑫蔬果合作社負責人簡源松表示,除了疫情影響,兩岸關係不佳也有可能是今年鳳梨外銷大陸訂單減少的原因之一。至於嘉義縣政府推動鳳梨外銷日本,數量約僅銷大陸的十分之一,差距很大。簡源松1958年生,從事水果貿易商數十年,現為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嘉義市黨部副主委。
  • 臺學者:臺灣經濟靠大陸才是常態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臺灣中時新聞網1月5日發表臺灣中華大學教授尹啟銘的文章,題為《臺灣經濟靠大陸才是新常態》。全文摘編如下:日前媒體報導臺當局行政部門人士的話表示:「隨著臺灣投資規模擴增,以後除非基期因素等特殊狀態,否則臺灣經濟成長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前段班將會是常態。」不禁讓人對該人士的大膽預測感到佩服,另一方面則對於他有關經濟成長動力的解讀,若不是外行就是在故意誤導社會大眾感到可悲。
  • 臺灣農產品外銷告急,急需大陸來解救?
    香港新聞網9月22日電 臺灣農產品外銷量今年大幅銳減。作為島內農產品最大「消化」地的中國大陸,如今進口量卻出現下滑趨勢,究其原因,似乎不只是受新冠疫情影響這麼簡單。
  • 臺商投資額增五成 學者指大陸疫情防控佳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電 (李晗雪)臺灣當局「投審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至11月臺資赴大陸投資件數同比減少20.2%,金額同比增50.43%。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接受中新社採訪時指出,大陸是世界範圍內疫情防控最好的地區之一,臺商投資額大幅增長與大陸復工復產速度領先及兩岸在電子等產業上的密切聯繫有關。「投審會」數據還顯示,11月臺資赴大陸投資為58件,同比減少6%,但金額同比增71%,達8.97億美元,為連續六個月增長。
  • 臺灣茶出口大陸受挫 臺灣業者:外銷少三成農民焦急
    針對今年臺灣烏龍茶外銷情況,臺灣茶商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遊濟民17日出席「臺中國際茶、酒、咖啡暨烘焙展」開幕式時表示,過去外銷以大陸為主,佔比超過五成,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銷陸受阻,上半年外銷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千噸,近三成,茶農很焦急。
  • 島內漁會幹部:他國市場開拓難,臺灣石斑魚外銷全看大陸
    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接受訪問時表示,目前每臺斤新臺幣130元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外銷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主因外銷大陸運輸成本低且飲食文化接受度最高,開拓其他國家市場不容易。
  • 臺灣石斑魚外銷大陸趨零,業者叫苦:產業快崩潰了
    屏東縣是全臺石斑魚產量最多的地方,以外銷為主,其中更有九成以上銷往陸港澳,但近期受新冠肺炎衝擊影響嚴重,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生接受訪問時表示,石斑魚養殖產業目前大陸市場外銷等於零,港澳銷量也非常非常少,臺灣的內銷市場有限,因此產地收購價格低靡不振,養殖戶更是叫苦連天,只能選擇賤賣或硬撐
  • 臺灣水果業者:受疫情影響外銷大陸受阻,只能選擇苦撐
    臺灣長龍農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長龍,經營兩岸果品運銷15年,他接受訪問時表示,臺灣水果外銷大陸佔整體一成,且外銷九成都往大陸送,依賴大陸程度高,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份外銷簡直停擺,20多天做不到業績,只能選擇苦撐,但3月有開始好轉跡象,主要就看大陸市場恢復的速度而定。
  • 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受重創,島內業者:很多貿易商可能撐不住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臺灣農產外銷大陸,專營生鮮通路的臺品集團晶品匯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朝成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波疫情臺灣外銷業者損失慘重,損失不一,有的達7到8成,他自己則是3到4成,損失少是因為有自己的通路,譬如超市和電商。
  • 臺灣經濟真的那麼好嗎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重創全球經濟,臺灣卻逆勢上升,前三季經濟增長率2.28%,重返四小龍之首,英國《經濟學人》高調稱臺灣經濟「重返過往榮光」。12月21日,臺經濟部門公布11月外銷訂單為577.8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9.7%,為近十年五個月以來最大增速。
  • 臺灣南投茶原以外銷大陸為主 今年銳減3.2億元
    (圖片來源:中評社)  華夏經緯網10月9日訊:據香港媒體消息,南投縣主辦的「世界茶葉博覽會」將在10月9日登場,中國國民黨縣長林明溱表示,受疫情影響,加上兩岸緊張,今年南投茶葉外銷情況不理想。本屆茶博會縣府加強力道推廣,期待開拓內需市場,彌補外銷損失。被問到銷售產值是否樂觀?林表示,今年大家無法出境,預期有望逆勢成長,希望可以達到新臺幣1.5億銷售額。
  • 臺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地在大陸,疫情將衝擊臺外銷市場
    大陸多年來為臺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地,根據島內最新貿易統計資料,去年臺灣出口大陸農產品金額達12億7583.8萬美元,佔總出口值的22.9%,出口量為56萬4481噸;比前年金額增加0.7%,出口量增7.6%,雙創新高。
  • 高雄石斑魚外銷全看大陸?臺養殖業者揭秘疫情下辛酸
    華夏經緯網12月15日訊:受到新冠肺炎衝擊,主銷大陸的高雄永安石斑魚今年價格低迷,十月底之後價格才稍有起色。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表示,目前每臺斤新臺幣130元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外銷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主因外銷大陸運輸成本低,且飲食文化接受度最高,開拓其他國家市場不容易。
  • 臺灣農產品最大外銷市場仍是大陸
    據臺灣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去年臺灣出口大陸農產品金額為12億7583.8萬美元,佔總出口值的22.9%,出口量為56萬4481公噸;比前年金額增加0.7%,出口量增加7.6%,雙創新高;尤其臺灣重要農產品如稻米、鳳梨、芒果、蓮霧、蜜棗、釋迦等品種的數量和價格均出現成長現象,不過茶葉、
  • 再籤2億深圳訂單 韓國瑜大喊:高雄發大財
    (觀察者網訊)在港澳共同籤署下訂單總額超過34億新臺幣(下同 約7.4億人民幣)的高雄市長韓國瑜,今天又拿下2億元訂單。 據香港「文匯報」3月25日消息,臺灣省高雄市市長韓國瑜今天(25日)上午在深圳海吉星農產品物流園出席籤約儀式。高雄市農會與深圳海吉星等農產公司籤下4年、總價值9.2億(約合人民幣2億元)的採購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