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風格,外形似咖啡館
溫馨一角
▲有聲閱讀聽這裡
▲居民手作在這裡展示
近日,記者在南岸區花園路街道南湖社區走訪時,聽聞該社區有一處深受社區居民喜歡的自助圖書館,同時也是一處社區公益體驗館。這裡不僅開放給熱愛閱讀的讀者,還把社區居民自製的手工藝品進行公益展銷。美化社區的同時,也美化了這個城市一角。
好似咖啡館
這處社區圖書館不難找,就在南岸區花園七村牌坊旁,人流量較大,正門面向熙熙攘攘的街道。
這裡給人的第一感覺,好似社區咖啡館,上下兩層,樓上設有遮陽傘。它的裝潢以原木色為主色調,圖書館牌匾與屋簷均是木製的,頗有些復古書院的味道。
記者探訪當日下著淅淅瀝瀝的雨,館外行人打著傘匆匆而過,館內讀者正享受著一番寧靜。除了傳統閱讀外,這裡的書桌上均放置著一個耳機,讀者僅需通過手機連接耳機,掃描二維碼,便可進行有聲閱讀,很是愜意。據館內工作人員介紹,圖書館面積約80平方米,每日人流量在40人次以上。
記者從南湖社區相關文體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該圖書館建立已有一段時間,為了增加社區圖書館的服務功能,近來陸續增加了自動借還書設備、人流量統計設備以及自動進出設備等。這裡的館藏書籍達1500餘冊,多數讀者是南湖社區居民。
自助式借還
從正門入館,映入眼帘的,是其中的人流量統計顯示屏。上面一目了然顯示到館人數,借還書量以及熱門圖書排行等信息。
據記者觀察,館內讀者除了南湖社區本地居民外,也包括社區外的讀者。據館內工作人員介紹,考慮到社區老年讀者的實際情況,圖書館取消了刷證入館這一環節,僅在借閱圖書時需要出示證件。
記者了解到,個人身份證以及讀者證均可借閱館內書籍,讀者證的辦理是免費的,僅需交付100元押金,押金在退卡時將退還讀者。
雖然這處社區圖書館面積不大,但管理均採用各類智能化設備。在館內借閱和歸還書籍均為自助。在自助借還書設備上,清晰地寫著借書、還書、續借的操作流程。另外,該圖書館與南岸區圖書館信息互通,所借書籍均可在南岸區各公共圖書館歸還。
展示居民手作
記者了解到,圖書館工作人員均為社區內家庭貧困者,他們通過崗前培訓之後在館內任職。這裡也是一處社區公益體驗館。
原來,這裡還會不定時舉辦一些公益讀書會、公益心得交流會等活動。值得一提的是,館內陳列的手工作品,均為社區居民手作,以公益展銷的方式進行展覽出售。
「公益展銷所獲得的款項,將捐入社區公益帳號,用於社區基礎設施修繕、社區活動舉辦以及社區達人孵化。」目前,這處自助圖書館因設備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尚未達到24小時全天候向市民開放。未來將實現體驗館全天候、智能化管理。(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李琅 實習生 龍雪鋂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