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清潔取暖領導組現場檢查企業生物質燃料加工情況。 圖片由市能源局提供
裕光煤電盂縣電廠2×100萬千瓦發電項目。
西上莊2×66萬千瓦低熱值煤熱電項目。 圖片由攝影部提供
超額完成先進產能任務在全省名列前茅,關閉礦井淘汰落後產能1000餘萬噸,開闢陽泉特色清潔取暖路徑,推進重點能源工程項目建設步伐,建成煤礦智能綜採試點,構建綠色低碳能源消費體系……
翻開「十三五」期間我市能源工作大事記,一個個可圈可點的成績背後,是我市能源工作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省關於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使命決策部署的鮮活詮釋。
新時代開啟新徵程,新使命展現新作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當前,市能源部門圍繞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分解任務,加快編制「十四五」能源規劃,探索優勢轉換戰略,強力推動工作落實,打好開局謀篇之戰,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集聚有利因素。
用好產業提升「加減法」
拓展能源發展新空間
「不當煤老大爭當排頭兵」,是我省推動轉型發展的重大思路,是能源領域一場全方位、深層次、歷史性的革命。我市堅持深化煤炭供給側改革,化解全市低端供給和無效產能。2016年至今,陸續關閉三礦、五礦五林井、燕龕煤礦等11座礦井,減少產能1145萬噸。開展洗選煤產業升級,在認真摸底、做好認定的基礎上,保留洗選煤企業82家,淘汰洗選煤企業27家共2601萬噸洗選產能。大力發展先進產能,全市24家煤礦5060萬噸產能被認定為先進產能,先進產能佔比提升至83.72%,超額完成省定三分之二的任務。
今年6月,全國首座5G智慧煤礦在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原陽煤集團)新元煤礦落成。這是華陽集團加快推動煤炭綠色智能化開採,積極探索能源型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我市積極應用礦山智能裝備,在一礦、二礦、五礦、新景公司布局智能化試點。在西上莊煤礦開展井下矸石智能分選和不可利用矸石全部返井示範工程。在東坪煤礦試點連採連充開採、上社煤礦試點小煤柱工作面、新景礦試點無煤柱開採工作面等綠色開採項目,推進我市煤礦邁入綠色智能開採時代。全市煤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企業生產經營韌性顯著增強。
10月16日,我市召開「晉電送冀」綠色電力外送基地規劃專家研討會。來自國家、河北省和我省能源、電力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以及我市煤炭、電力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這標誌著我市「晉電送冀」工作邁出了堅實一步。近年來,跨區域電力外送實現重大突破,盂縣裕光電廠、西上莊電廠等電源點序時推進,中廣核盂縣、中能建平定項目併網發電,上元新能源郊區、盂縣粵電等新能源項目加快建設,實現「點對網」的方式向河北南網外售電力,增強我市綠色電力外送基礎。
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機制架構,我市繼續鞏固和放大電力改革成效,積極推動電力市場化交易。截至目前,全市3400餘戶(含非工業用戶)交易電量22.76億千瓦時,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18億元,全年交易有望突破28億千瓦時,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1.4億元以上。加快開發區增量配電網業務改革,以「電力代加工」方式實施優勢轉換,把我市煤炭優勢轉換為電力、電價的優勢,進而轉換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勢。促成五礦與兆豐鋁電籤訂戰略供煤協議,前三季度,兆豐代加工發電18.02億千瓦時,成本降低約0.04元/千瓦時,為企業爭取成本優勢。
我市積極探索能源發展新路徑,開展「新能源+儲能」示範,推動與三峽新能源集團籤約風光水儲能一體化項目,推進龍華口風光水火儲能多能互補示範項目。推動能源數據化建設,與國網省電力公司合作,打造全省首個能源數據中心試點。同時,搭建重點能耗企業在線監測、清潔能源採暖監測、區域能源發展監測等8個示範應用場景,為我市打造智慧能源樣板城市、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目前,項目選址確定並積極推進,頂層框架已搭建完成,各應用場景正加速建設。
畫好能源發展「新藍圖」
勾勒能源發展新格局
能源是工業的血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和主力軍。為做好「十四五」能源綜合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從去年開始,我市組織領導,超前謀劃,提前行動,多措並舉推動《陽泉市「十四五」能源綜合發展規劃》編制有關工作。成立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聘請國內一流編制單位,在收集整理全市大量能源資料的基礎上,全面啟動《規劃》編制工作,並配套編制《陽泉市千萬千瓦級「晉電送冀」綠色電力外送基地規劃》《陽泉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陽泉市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規劃》《陽泉市煤炭綠色開發利用基地建設規劃》等規劃。
我市精心組織市級層面的匯報會和意見徵求會,並邀請國家級能源院所、省級能源管理部門、省市重點能源企業等行業專家進行多方深入交流研討,重點謀劃和確定我市「十四五」發展戰略、重大任務及重點工程。其中包括聚焦煤電一體化發展、新能源規模集約開發、能源資源高效利用「三大領域」。實施促進煤炭可持續開發、提升電力競爭力、擴大新能源開發規模、深化能源消費革命、完善能源基礎設施、打造能源新業態、建設綠色生態礦山、推進能源科技創新、加強能源安全生產、深化能源領域改革等「十大任務」。推進煤炭智能開發工程、晉冀電力合作工程、新能源穩定供給工程、氫能示範工程、能源戰略儲備工程等「五大工程」。
「堅持多能協同、開放共享的發展格局。」市能源局負責人表示,未來五年,我市將積極推進能源清潔利用,實施減煤替煤和能耗「雙控」。依託信息技術,構建高效集成的能源生產消費系統和科學決策體系。努力打造實體、虛擬能源儲備基地,建設調峰燃煤電廠、抽水蓄能電站等先進儲能設施。進一步強化煤炭資源管理,穩定煤炭開發規模,推進煤炭高效開發。加強全市煤炭洗選加工,提高煤炭產品市場競爭力。大力實施煤電轉化戰略,優化電源結構,積極建設大型、超大型火電機組,努力構建與周邊地區能源協同發展格局。
一架架銀色風車昂首矗立,巨大的葉片迎風旋轉,將風能轉變為清潔的電能送到四面八方;一排排藍色光伏板整齊排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源源不斷將太陽能轉化的電能送入千家萬戶……加快風能開發,充分利用煤礦塌陷區、荒山荒坡布局光伏集中式發電項目,實施分布式光伏併網發電及屋頂光伏發電工程是我市能源工作的重點方向。同時,我市還將繼續擴大煤層氣開發利用與轉化規模,建設瓦斯電站和液化氣項目。配合推進氫能應用,實施化工副產氫提純、風光制氫。因地制宜開發利用淺層地溫能、空氣能。推動能源產業發展在城鎮化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建設宜居能源小鎮。做好偏遠地區能源開發,加大民生用能基礎設施投入,加快能源惠民利民工程建設。
打好改革創新「組合拳」
贏得區域協作新未來
能源革命正在成為資源型經濟轉型的重要內容,正在成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市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抓緊陽泉轉型的「窗口期」,自覺把能源轉型融入全市轉型發展大勢之中。從構建能源管理體系和健全體制機制入手,對各項改革任務梳理排序,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項目化、責任化、具體化,做到心中有數、心中有底、心中有責。
圍繞全市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按照路徑規劃,市能源局將有備而行,用心而為,自覺把能源發展同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找準定位和差距,加快補短板、強弱項,用實實在在的舉措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對能夠及時解決的工作,精心謀劃,力爭短期見效;對需要積極爭取的工作,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力爭政策傾斜。對需要改革創新的工作,大膽探索、加快突破,力爭形成經驗。
切實轉變管理方式,聚焦企業、基層和群眾關注的能源熱點、焦點、難點,壓實責任,加強服務,助力我市能源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強化對電力、煤炭、新能源、油氣等行業企業事中事後監管,做到無事不擾,又監管到位。
精準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度融入環渤海經濟圈,主動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借力激發我市能源發展潛力。切實抓好能源項目和產業鏈招商,支持本土能源企業與引進企業相互參股,嫁接合作,實現資源、技術、人才、管理優勢互補。加強與科研院所、國內高校、行業專家的聯絡協調,加強政、產、學、研、企對接,有效對接相關項目和產業,共同攜手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一流智庫、一流論壇。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全面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深入推進煤炭綠色智能安全開採。全面提升電力發展水平,加強清潔電力外送基地建設。不斷增強新能源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發展氫能產業。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消費,加快構建綠色低碳能源消費體系。加快推動非常規天然氣高質量發展,在煤層氣綜合利用上取得新突破,為「重塑競爭新優勢,傾力打造晉東區域中心城」貢獻能源力量。(楊鵬飛 聶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