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壹號收藏
青絲纓絡結齊眉,
可可年華十五時;
窺面已知儂未嫁,
鬢邊猶見發雙垂。
——《竹枝詞》
傳說漢武帝第一次見到衛子夫,就被她的秀髮吸引住了,「上見其美發,悅之,遂納於宮中。」 可見,頭髮是古代女子表現柔情的載體之一,青絲,即情絲,可見頭髮在中國古代的地位。
古代髮式——
秦漢的環髻
唐朝的高髻
唐朝雙螺髻
唐朝驚鵠髻
唐朝墜馬髻
清朝圓滿髻
清朝二把頭
清朝大拉翅
古代髮飾——
古代女子髮飾多種多樣,有笄、簪、簪花、釵、梳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金鈿、銀鈿、梳蓖等。
笄
「笄」是古人用來綰定髮髻的長針。從周代起,滿15歲,古代女子就被看作成人,如果已經許嫁,便可梳成人的髮髻了,這時就需要使用發笄。古時稱女子成年為「及笄」就是這個意思。
春秋晚期的玉笄
衡笄
漢代女子及笄禮
髮簪
簪為單股,由笄發展而來,在笄頂雕刻紋飾或玉石等裝飾。常見的紋飾有祥禽瑞獸、花卉果木、人物神仙、吉祥符號等,這些裝飾反應了中國文化的傳統寓意及藝術,處處體現出濃鬱的中國文化情結,滲透著傳統文化意趣。
簪在我國古代還象徵著尊嚴:古時規定罪犯不許帶簪,這也是我們所見到的罪犯都披頭散髮的原因;后妃如有過失,也要退簪。古代不止女子用簪,男子也用,杜甫有詩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髮釵
髮釵是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隋代髮釵作雙股形,有的一股長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中晚唐以後,安插髮髻的髮釵釵首花飾簡單,另有專供裝飾用的髮釵,釵首花飾近於鬢花。
華勝
華勝即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製成花草的形狀插於髻上或綴於額前。
步搖
步搖是古代婦女附在簪釵上的一種首飾。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以黃金屈曲成龍鳳等形,其上綴以珠玉點綴。攏鬢步搖青玉碾,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
「步搖」,單聽名字就活潑、靈動,一步一搖,步步生蓮。髮髻上插這樣的步搖,蓮步輕移,釵隨人動,風情萬種。
中國古代描寫步搖的美詩:
戴金搖之熠燿,揚翠羽之雙翹。
——曹植《七啟》
頭安金步搖,耳系明月璫。
——傅玄《有女篇·豔歌行》
步搖釵梁動,紅輪被角斜。
——庾信《奉和趙王美人春日詩》
珠華縈翡翠,寶葉間金瓊。剪荷不似制,為花如自生;
低枝拂繡領,微步動瑤瑛。但令雲髻插,蛾眉本易成。
——沈滿願
翠匣開寒鏡,珠釵掛步搖。
——張仲素《宮中樂五首》
步搖金翠玉搔頭,傾國傾城勝莫愁。
——武元衡《贈佳人》
攏鬢步搖青玉碾。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
——謝逸《蝶戀花》
莫不是步搖得寶髻玲瓏,莫不是裙拖得環佩叮咚。
——王實甫《西廂記》
梳篦
梳篦是古時人手必備之物,尤其婦女,幾乎梳不離身,便形成插梳風氣。清代梳篦傳世甚多,基本上保持著宋代的形制。
花鈿
花鈿有紅、綠、黃三種顏色,以紅色為最多,以金、銀製成花形,蔽於臉上,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首飾。
珠花
珠花是用珠子串制的一種花飾。
抹額
抹額包於頭額,束在額前的巾飾,一般多飾以刺繡或珠玉。《續漢書·輿服志》注,胡廣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額,附施於冠,因遂變成首飾,此即抹額之濫觴。」
掩鬢
掩鬢用在髮髻兩邊,對稱使用,在明清時期流行,一般質地輕巧,工藝精緻。
美圖欣賞——
✪內容出自轉載,我們致力於精彩內容推送,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