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髻鳳釵,中國古典女子髮飾之美!

2021-03-05 古玩那點事兒

本文源自 壹號收藏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青絲纓絡結齊眉,

可可年華十五時;

窺面已知儂未嫁,

鬢邊猶見發雙垂。

——《竹枝詞》

傳說漢武帝第一次見到衛子夫,就被她的秀髮吸引住了,「上見其美發,悅之,遂納於宮中。」 可見,頭髮是古代女子感情的載體,青絲,即情絲,可見頭髮在中國古代的地位。

古代髮式

▲秦漢的環髻

▲唐朝的高髻

▲唐朝雙螺髻

▲唐朝驚鵠髻

▲唐朝墜馬髻

▲清朝圓滿髻

▲清朝二把頭

▲清朝大拉翅

古代女子髮飾多種多樣,有笄、簪、簪花、釵、梳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金鈿、銀鈿、梳蓖等。

「笄」是古人用來綰定髮髻的長針。從周代起,滿15歲,古代女子就被看作成人,如果已經許嫁,便可梳成人的髮髻了,這時就需要使用發笄。古時稱女子成年為「及笄」就是這個意思。


▲春秋晚期的玉笄


▲衡笄

漢代女子及笄禮

髮簪

簪為單股,由笄發展而來,在笄頂雕刻紋飾或玉石等裝飾。常見的紋飾有祥禽瑞獸、花卉果木、人物神仙、吉祥符號等,這些裝飾反應了中國文化的傳統寓意及藝術,處處體現出濃鬱的中國文化情結,滲透著傳統文化意趣。




簪在我國古代還象徵著尊嚴:古時規定罪犯不許帶簪,這也是我們所見到的罪犯都披頭散髮的原因;后妃如有過失,也要退簪。古代不止女子用簪,男子也用,杜甫有詩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髮釵

髮釵是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隋代髮釵作雙股形,有的一股長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中晚唐以後,安插髮髻的髮釵釵首花飾簡單,另有專供裝飾用的髮釵,釵首花飾近於鬢花。


華勝

華勝即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製成花草的形狀插於髻上或綴於額前。

步搖

步搖是古代婦女附在簪釵上的一種首飾。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以黃金屈曲成龍鳳等形,其上綴以珠玉點綴。攏鬢步搖青玉碾,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   

 「步搖」,單聽名字就活潑、靈動,一步一搖,步步生蓮。髮髻上插這樣的步搖,蓮步輕移,釵隨人動,風情萬種。

中國古代描寫步搖的美詩:

戴金搖之熠燿,揚翠羽之雙翹。

——曹植《七啟》

頭安金步搖,耳系明月璫。

——傅玄《有女篇·豔歌行》

步搖釵梁動,紅輪被角斜。

——庾信《奉和趙王美人春日詩》

珠華縈翡翠,寶葉間金瓊。剪荷不似制,為花如自生;

低枝拂繡領,微步動瑤瑛。但令雲髻插,蛾眉本易成。

——沈滿願

翠匣開寒鏡,珠釵掛步搖。

——張仲素《宮中樂五首》

步搖金翠玉搔頭,傾國傾城勝莫愁。

——武元衡《贈佳人》

攏鬢步搖青玉碾。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

——謝逸《蝶戀花》

莫不是步搖得寶髻玲瓏,莫不是裙拖得環佩叮咚。

——王實甫《西廂記》

梳篦

梳篦是古時人手必備之物,尤其婦女,幾乎梳不離身,便形成插梳風氣。清代梳篦傳世甚多,基本上保持著宋代的形制。

花鈿

花鈿有紅、綠、黃三種顏色,以紅色為最多,以金、銀製成花形,蔽於臉上,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首飾。

珠花

珠花是用珠子串制的一種花飾。

 抹額

抹額包於頭額,束在額前的巾飾,一般多飾以刺繡或珠玉。《續漢書·輿服志》注,胡廣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額,附施於冠,因遂變成首飾,此即抹額之濫觴。」 

掩鬢

掩鬢用在髮髻兩邊,對稱使用,在明清時期流行,一般質地輕巧,工藝精緻。

版權說明: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添加小編微信(as13051522085)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感謝!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 99 查詢

最近精彩回顧請回復 ls 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鑑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1,天珠        13,碧璽
2,蜜蠟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剛        16,硨磲
5,星月        17,水晶
6,鳳眼        18,青金石
7,瑪瑙        19,戰國紅
8,南紅        20,金絲楠
9,綠松        21,小葉紫檀
10,沉香      22,木質手串
11,翡翠      23,繩結
12,和田玉   24,證書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小編微信號:as13051522085

平臺合作請聯繫:

Tel:400-0123308、     18610768869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Email:281819199@qq.com



小編微信號:as13051522085 (分享藏品,傳播知識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古玩商城】

淘一淘,逛一逛,大家一起來鑑寶。

↓↓↓↓↓

相關焦點

  • 雲髻鳳釵,中國古典女子之美!
    ——《竹枝詞》傳說漢武帝第一次見到衛子夫,就被她的秀髮吸引住了,「上見其美發,悅之,遂納於宮中。」 可見,頭髮是古代女子感情的載體,青絲,即情絲,可見頭髮在中國古代的地位。古代髮式▲清朝大拉翅古代髮飾古代女子髮飾多種多樣,有笄、簪、簪花、釵、梳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金鈿、銀鈿、梳蓖等。
  • 【美圖】雲髻鳳釵,中國古典女子之美!
    ——《竹枝詞》傳說漢武帝第一次見到衛子夫,就被她的秀髮吸引住了,「上見其美發,悅之,遂納於宮中。」 可見,頭髮是古代女子表現柔情的載體之一,青絲,即情絲,可見頭髮在中國古代的地位。古代髮式——清朝大拉翅古代髮飾——古代女子髮飾多種多樣,有笄、簪、簪花、釵、梳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金鈿、銀鈿、梳蓖等。
  • 雲髻鳳釵,不止有鳳來儀,紅樓女子為何獨愛鳳釵?
    古代和現代在思想和生活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可是唯獨在愛美這件事情上古今頗有相通之處。人們時常在說「頭髮是人的第二張臉」,除了對於面容的保養外,大家都愛在頭髮上下功夫。現代的女子喜歡染色和做造型來搗鼓頭髮,古代的女子不能對頭髮隨心所欲的設計,於是她們就在髮飾上下功夫,其中「鳳釵」就成了大家都偏愛的一樣髮飾,紅樓夢中的女子幾乎人人都有一支。
  • 雲髻鳳釵,流光瀲灩——中國古代女子髮飾詳解
    古代文獻中記載女子髮式多到浩如煙海,同樣,髮飾也是美發的重要部分,梳好的髮髻要用花和寶鈿花釵來裝飾。皇宮貴胄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髮飾,而一般小戶人家只能戴荊釵,「拙荊」 便是古代男子對外人稱自己的妻子的謙詞。1、 笄,簪,釵,華勝 笄,是古時用以貫發或者固定弁,冕的。在《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鄭玄註:「笄,今之簪。」古代婦女經常使用笄來固定髮髻。古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談談古代女性髮飾的發展
    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所以女子對於頭髮更為看重,髮型髮飾對女性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妝容。我國在髮型演變的過程當中,椎髻算是的出現,代表著中國女性對髮型的認識,隨著髻的發展,後來變的多種多樣。最早女性把頭髮盤旋起來,沒有任何裝飾,後來人們開始用繩子將頭髮束成髻,到了後期人們就習慣了用裝飾物來裝飾髮型。隨著髻的出現,髮飾也在逐步出現,最常見的髮飾就是頭巾,後來女性把頭髮編成辮子,髮型的樣式也逐漸增多。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談談古代女性髮飾的發展
    一、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古代女性髮飾多樣,不同的髮型也適合不同的髮飾,女性天生愛美的內心,更是十分看重髮型的重要性。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所以女子對於頭髮更為看重,髮型髮飾對女性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妝容。
  • 紅樓夢中女子的頭髮到底有多美?縱使春光如許,卻不及她雲髻半偏
    紅樓夢是女兒的大觀園,僅僅賈府就有400多個女子,她們或許偶有相似之處卻各個不同。女子都愛美,她們對待生活的熱愛體現在她們對於妝容和頭髮的打理。及腰長發,一枕青絲,女子對於頭髮的養護和整理成為生活極為重要的一件事。那紅樓夢中女子的頭髮到底有多美?唯有一句,縱使春光如許,依舊不及她雲髻半偏。
  • 雲 髻 鳳 釵
    ——《竹枝詞》傳說漢武帝第一次見到衛子夫,就被她的秀髮吸引住了,「上見其美發,悅之,遂納於宮中。」 可見,頭髮是古代女子感情的載體,青絲,即情絲,可見頭髮在中國古代的地位。古代髮式▲秦漢的環髻▲清朝大拉翅古代髮飾古代女子髮飾多種多樣,有笄、簪、簪花、釵、梳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金鈿、銀鈿、梳蓖等。
  • 柴晨鳴| "雲髻花顏金步搖"——唐代玉器髮飾賞析
    唐代婦女思想解放,女性的審美創造意識也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裝扮之風盛行,在髮式方面獨具特色。由於唐代女性髮型多樣,唐代的髮飾品更是達到了空前的盛況。唐代的髮飾品雖種類上和前代無大差別, 但在造型上卻是極盡心思,並且在用料上也有了長足發展。玉髮飾以其珍貴的品質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被世人所青睞。本文就唐代玉髮飾的種類、紋飾和藝術特徵作若干探討。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更是精華所在,因此對頭髮十分重視。
  • 中國歷代女子髮型演變
    遍歷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中,歷朝歷代女子便把頭髮作為展示美的重要部分。頭髮,不僅是人體上的一部分,更是人類作為追求美的重要標準。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體現了頭髮的重要性,因此古人倍加精心護理。三代時期中國從原始社會進入青銅時代,社會得到進一步發展,人們的審美意識亦隨著社會文化變化而得到體現。商代出現了珍貴的髮飾材料,有椎髻、額箍、髻箍、雙髻、多笄、玉冠、編石、髻飾等多種多樣,在河南殷墟墓葬出土的髮飾得到了考證。
  • 「雲髻峨峨,修眉聯娟」,古代女子髮型如何固定?
    中國古代女子對頭髮是非常看重的,而且古代對女子美貌的評判不僅僅是長得好看和身材苗條,頭髮也是在打分之列。將古代女子的頭髮稱之為烏髮和青絲,所代表的意義是極為不一樣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待卿長發,及腰待君金榜題名。
  • 髮型有多少種,古風女子就有多少種美
    」     古代女子之美,一半在服飾,一半則全靠形態各異的髮髻。【少女】       少女未經世事,常給人一種青澀純淨之感,年齡大概十四五歲的樣子。因此,適合少女的髮型比較輕盈靈動,一般將頭髮梳結成對稱的髻或環;髮飾也多為絲繩、鮮花等簡約的飾品。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說說古代少女的經典髮髻。
  • 知識雷鋒|一場古典髮飾的大秀
    頭髮是古代女子感情的載體,青絲,就是情絲。傳世的愛情故事中,女子往往以秀髮贈與相愛的男子。青絲與髮飾,更是密不可分。若是一位男子對女子有意,則會用髮飾表達情感。笄、簪、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扁方、梳蓖……這些飽含情義之物,你都能區分嗎?笄[jī]笄是古人用來簪發和連冠的飾物,簪、釵的鼻祖。
  • 中國古代女子髮飾
    中國古代女子的髮飾,是中華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古代髮飾的起源,來自於勞動、禦寒遮羞、裝飾悅目,也來自於模仿和傳感,它的類型有許多,簪、簪花,釵、梳釵、華勝、步搖、篦、花鈿、珠花、抹額……髮簪由笄發展而來,是古人用來綰定髮髻或冠的長針,頂端多加以珠寶裝飾。
  •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變遷史,日本女子原來仿的這個朝代?
    溫庭筠的這首《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鮮明的描寫了古代女子精心化妝的過程。在中國古代,人們十分看重毛髮,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除非極特殊的情況,一般人是不會去剪自己的頭髮的。而女子對於頭髮更為看重,髮型以及髮飾對她們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妝容。
  • 從明蘭與黃蓉的髮飾造型,淺談宋朝女子出嫁前後的髮型特點
    髮型則是額前搭著空氣劉海,腦後梳著小小的髮髻,髮飾也是以蝴蝶、小花朵等少女感十足的飾品為主。明蘭婚後的造型,從頭到腳都有了改變。服飾顏色變得更加深,款式也更端莊大氣,符合一家主母的地位。髮型方面也褪去了額前劉海,整個髮際線往後延伸,腦後的髮髻也比少女時期的小髻更加高聳。髮飾變成了以珠花、金色飾品為主,更顯雍容華貴。
  • 古代女子裝扮頭髮都會用什麼髮飾?
    古人信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道理,通常都不會去剪頭髮,頭髮也就越來越長。男子一般都是把頭髮豎起來,並不需要帶什麼髮飾,女子則不同,在不同朝代會梳不同的髮型,髮飾的種類也是越來越多。通常的髮飾有:笄、簪、釵、櫛、步搖、華勝、點翠、鳳冠等。
  • 「拋家髻」的魅力究竟是什麼?讓晚唐女子情有獨鍾
    那當然就需要了解一下古代女子的髮髻啦!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古代女子們常梳的「拋家髻」吧! 古代有那麼多的朝代,髮型特色自然也會有許多不一樣的,髮型種類自然也會很多。各朝代的髮型特色也並非完全不一樣,而是都有一些相關的聯繫的。今天要講的「拋家髻」,同樣與盛唐時期的其他髮髻類型有很大的聯繫。
  • 稷下直講丨漢族女子髮飾的種類及名稱
    中國古代女子到15歲時,要舉行笄禮,把頭髮盤成髮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為成年人。古代漢族女子髮飾多種多樣, 有笄、髮簪、髮釵、耳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梳蓖、巾幗、假髻等。笄(jī)古代髮飾,固定髮髻的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