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茶飲市場變化不斷加快,一批新秀也在不斷湧現,就在不久前資本市場還在熱議新式茶飲第一股將花落喜茶還是奈雪的茶(下稱「奈雪」),如今,這個稱號可能要被「蜜雪冰城」拿下了。
近日,有消息稱,蜜雪冰城即將完成新一輪10-20億元的融資,投資方為高瓴資本、美團旗下龍珠資本,公司本輪投後估值約200億人民幣,遠超奈雪、喜茶。此外,據媒體報導,蜜雪冰城也在同步籌備上市,已有券商進場,本輪融資或為IPO前最後一輪融資。
令市場驚訝之餘,不僅讓人好奇:估值瞬間超過兩位茶飲界「直營王者」,甚至還可能搶先上市,這位半路殺出來的「加盟程咬金」究竟有何優勢?此外,作為茶飲加盟制的頭部代表,蜜雪冰城與直營體系下的喜茶、奈雪究竟孰強孰弱呢?
首個萬店茶飲品牌,「千店一面」式加盟成本優勢凸顯
雖然融資消息隨即被蜜雪冰城官方予以否認,但無風不起浪,作為國內首個門店數過萬、下沉成效顯著的茶飲連鎖品牌,蜜雪冰城此番獲得資本認可也不無可能。
公開資料顯示,蜜雪冰城創立於1997年,總部位於鄭州,是一家以新鮮冰淇淋-茶飲為主的連鎖機構。公司以加盟為主,主打極致性價比,據了解,蜜雪冰城產品價格基本在10元以下,客單價低於市面上大部分茶飲店。
當同為加盟制的一點點、益禾堂、COCO都可還在為觸及5000家門店而努力時,當直營體系的喜茶、奈雪還徘徊在百位數門店量級時,今年6月,蜜雪冰城官方正式宣布:品牌全球門店數量突破一萬家,正式成為國內首家門店數量過萬的茶飲企業。
據媒體報導,在萬店慶典上,蜜雪冰城相關負責人曾提出:「真正的連鎖是千店一面,而非千店千面。千店一面就具備了成本優勢。」
關於對「千店一面」該如何理解,藍鯨記者採訪了青桐資本執行總經理唐碩琨,他表示:「千店一面其實強調的是一個極強的標準化。」他進一步解釋,標準化,背後是由3個方面構成。第一,有很標準的產品和穩定的供應鏈體系;第二,門店的形象一定是標準的,在用戶心中形象是統一的;第三,門店的管理,包括員工的培訓,也是有非常強的標準化。如此才能保證,當公司開到1000家店的時候,它們都能是統一的樣子,這是所謂的千店一面。而像蜜雪冰城這樣擁有龐大數量加盟店的品牌,唐碩琨認為,必須要做到千店一面才能把這多店管起來,並且塑造一個非常統一的品牌形象和店面的形象。
蜜雪冰城或許正是意識到這一點,利用「千店一面」的方式率先實現了萬家門店成果。
不過,如此之大的規模則需要更為強大的供應鏈來保障。據了解,公司在原料採購階段突破了許多上遊工廠,此外,自建了中央工廠和倉儲物流中心。目前,蜜雪冰城已在國內擁有5萬多平米的全自動化生產車間,2萬多平米的服務物流配送中心,且運營管理、研發生產、倉儲物流都有專門的公司負責,可以實現從原料採購、研發、加工生產到門店銷售的無縫對接。業內人士表示,這套自供應系統在國內餐飲行業中是少有的,也是蜜雪冰城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這一套自供應系統也給公司帶來了亮眼的營收。據36氪報導,接近蜜雪冰城的知情人士透露,2019年蜜雪冰城收入為60億元左右,淨利潤約8億元。公司營收主要來自向加盟商收取材料費,即供應鏈費用,而加盟費在收入中佔比並不高。
業內人士表示,蜜雪冰城能夠有近200億的估值,得益於它多方面的優勢——規模、營收及供應鏈是一方面,另外,公司對自身定位較清晰,主打零售形式,銷售產品,也能保證與此相對應的消費者體驗感。
少sku +高標準化,實現產品消費式「三即」體驗
相信在蜜雪冰城消費過的顧客應該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快!
藍鯨記者曾去過北京一家蜜雪冰城門店,從下單選品到成品遞出,整個過程只花了5分鐘不到的時間,如此速度,可以說是領先了大部分茶飲店。門店工作人員還透露,若顧客下單的是常規飲品或爆款飲品,如冰鮮檸檬水、摩天脆脆等,則整個過程甚至不到1分鐘。
可謂是「即來即點、即點即拿、即拿即走」。那麼,蜜雪冰城究竟是何以實現這「三即」的呢?秘訣或許是在其產品選擇、製作工藝及門店設計上。
藍鯨記者注意到,一點點、喜茶和奈雪的茶的菜單品類基本在50個以上,coco則達到70+(以上均為微信點單小程序上統計)。而蜜雪冰城為30+,且除了新品外,其餘產品基本為原料的多次搭配創造,降低了新增物料情況,矩陣少且清晰,便於消費者快速明確下單需求。
這同時也幫助提升了店員的出餐效率。業內人士表示,在這類菜單上,消費者更傾向於下單爆款產品,而對於這類產品,店員往往早有準備,因此出餐會更快。舉個他人觀察到的例子,蜜雪冰城最暢銷的檸檬水、棒打鮮橙等產品,都是店員在閒時先把檸檬和橙子切片、裝杯、放入保鮮櫃備用。高峰期,顧客點單後就可以迅速拿出來接茶湯、加糖漿、雪克、出杯,整個過程一分鐘左右。
此外,蜜雪冰城產品標準化程度高,製作工藝簡單方便也是出餐時間快的原因之一。業內人士表示,蜜雪冰城的產品以冰激凌和珍珠類奶茶為主,而這類奶茶操作難度低、標準化程度高、生鮮水果用料少,比較容易保證產品出餐速度及質量的均衡。而在製作流程上,藍鯨記者注意到,店員在操作時大部分是直接在機器上通過按鈕自動配比,操作更為便捷。
相較之下,喜茶、奈雪主打鮮果類茶飲,無論是從供應鏈食品保鮮還是製作工藝上,都有著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花費更多時間。
而在門店設計上,藍鯨記者發現,跟喜茶、奈雪不同,蜜雪冰城似乎更偏向於瑞幸的模式,店內很少有桌椅供消費者久坐閒談,大部分人都是拿到餐品就匆匆離去了。
在唐碩琨看來,喜茶和奈雪在銷售商品本身的同時,也在賣服務,通過門店的形象、連帶的產品去銷售生活方式。而蜜雪冰城客單價低,開的店也更下沉一些,消費者花比較低的價格去購買一杯奶茶的時候,他只是在買這個產品,更多的是消費產品,更偏零售一些。
蜜雪式加盟、奈雪式直營各有千秋,鹿死誰手尚無定論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曾在2017年對媒體表態:「我們絕不做加盟。」這一決定堅持到了如今。直營模式,在產品質量和品牌影響力兩方面,都能夠更好地管理和把控。聶雲宸曾提到,喜茶為什麼不做加盟的主要原因,他希望喜茶文化能夠通過正確的方式傳遞下去。不過,不加盟、不代理也有負面影響。直營模式對於新興品牌而言,拖慢了擴張速度,對資金和運營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這也給了冰雪蜜城快速搶奪市場、彎道超車的機會。
回到此次的融資及上市傳聞,若為真,那麼從當前來看,無論是從市場體量、估值數額,亦或是上市進度,蜜雪冰城似乎已領跑於喜茶和奈雪。因此,有觀點認為,這意味著資本市場對於蜜雪冰城模式會更為認可。
對於這一觀點,唐碩琨認為不能一概而論:「這種觀點類似討論早期時周黑鴨和絕味,一個是直營,一個是加盟,大家更喜歡哪一種模式。其實,這兩種模式都是可以擴張、生長的,投資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
據唐碩琨介紹,加盟和直營兩種模式的優缺點主要集中在2點:起量的速度、運營管理的難度。加盟的優點在於起量的速度更快,運營會更輕;帶來問題是對門店的管理管控要求會更高。直營的優點在於門店比較好管理,但相對來講,每開一家店都都得用自有資金去鋪,起量的速度就會相對慢,門店的增長速度就沒有加盟形式來的快。
那麼,資本市場如何判斷一個品牌值不值得投資?事實上,資本市場會更多地會去結合品類、創始團隊本身的能力,再結合項目的模式,綜合去判斷合理性。此外,也會關注企業在這個模式下的增長如何,速度如何,未來的終局體量做到多大,發展的天花板在哪裡,瓶頸在哪裡等等,綜合更多的因素來判斷這個項目值不值得去投資。
就現在的擴張模式來看,蜜雪冰城和奈雪作為兩種比較典型的品牌,二者本身的定調不一樣、客單價、門店的形式不一樣,其實也影響了各自的擴張模式。一方面,是單店開店的投入不一樣;另一方面,消費者消費不同的東西,對門店的訴求和期待不一樣,那其實就決定了要用什麼樣的方式擴張。
所以,唐碩琨表示:「擴張的形式,其實要結合產品和品牌的各種特點來綜合去評價。很難說都得去瘋狂的開加盟店,或者都得瘋狂開直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