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牢記老祖宗3句話,助你不再平庸,活得通透些,早日翻身
現代人對《易經》的了解可謂知之甚少,但是這部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的古籍,卻可以稱得上博大精深、包羅萬象。
作為一部以自然法則、辯證思維為核心的哲學著作,可以說能夠領悟其中奧妙者寥寥無幾。
《易經》中有3句極具大智慧的話語,牢記老祖宗三句話,助你不再平庸,活得通透一點,早日翻身。
第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這句話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實際上講的就是變化對事物發展的影響,道家有一句話叫做「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實際上《易經》中的這句話,說的也是當事物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後,那麼就肯定要發生一些變化,這樣才能使其不斷向前發展。
任何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在面對不斷發展的局勢時,以不變應萬變的思想已經過時了,應該積極的改變現狀,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節奏。
《易經》中強調的「變」並非雜亂無章,而是按照某種規律在變化,例如,陰陽之間要想達到某種平衡,就應該遵守不斷變化的顧慮,只有這樣才能夠永遠處於不敗之地。
這一點其實也可以運用到人生發展中,正所謂人挪活,樹挪死!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一些麻煩或困難,應該積極地去克服自身弱點,只有這樣才能夠解決問題,並達到一種新的平衡。
很多人在工作之後就不願意去學習了,實際上是適當地為自己充電才能更上一層樓。魯迅先生曾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見路靠人走事在人為的思想,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
「困則思變」才能讓一切問題迎刃而解,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在遭受磨難之後,都沒有戰勝困難的決心,所以才會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人。
第二、 順乎天,而應乎人
實際上單從表面意思來看,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應該遵循某種規律,只有這樣才能逢兇化吉。
這其實是《易經》中「革卦」的蘊意,「順乎天而應乎人」即遵循按照天道,在古人能力還不夠的時候,需要順從天道。
俗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與人為善,並學會處理各種關係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順乎天,應乎人」。
《勸學》中有云:「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懂得藉助外物的人,才是最後那個容易成功的人。
第三、一陰一陽謂之道。
所謂「陰」實際上就是「陽」的對立面,男女、晝夜、太陽月亮等,都是陰陽的重要代表。
而「道」則是由一陰一陽演化而來,《道德經》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簡而言之「道」就是「陰陽平衡」,人生在世有成功就會有失敗,當性格過於剛強或者過於陰柔之時,那麼可能就偏離了「道」的範疇,在這種前提下就很容易招致災禍,所以只有懂得中庸之道才能積德積福。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壓力比較大,所以很多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會陷入緊張的狀態中,這種情況實際上就是陰陽失衡,一旦身體出現了問題所有的東西都會變成零。
就像夫妻之間必然會有一個強一個弱,如果兩個人都想「陽剛」,那麼就會因為失去平衡而導致離婚。
相反不管是陽盛陰衰還是陰盛陽衰,都無法達到家庭和睦的目的,換另一句話說只有達到一種平衡,才能家和萬事興。
現代社會之所以離婚率越來越高,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陰陽失衡,所以要想婚姻長治久安,就應該懂得一陰一陽謂之道的道理。
「易經之道」能給人們強調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時的方向,傳授給人們人生道理,是「一個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縱觀古今,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對人生道路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身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買賣做到一定水平多看一下《易經》,很有協助;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無窮,《易經》中「自立自強,天道酬勤」一直是他的人生格言。
《易經》儘管僅有沒到20頁的篇幅,可是每一頁都能利用六十四個卦象無盡延展,將天地萬物容納。裡邊蘊含的通信達,可謂令人受益一生。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大家能夠,多了解一些《易經》中的內容,那麼就能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實都無法逃離天道,並且也謹遵陰陽平衡的現象。
這樣一本「答案之書」,值得每一個人去鑽研,了解後你會發覺,之前自身疑惑的地方,都能夠破解了。
傳統的《周易》都是文言文,過於深奧且不易讀懂,解讀起來很費勁,很多人想看卻看不懂。
所以我在了解《周易》時,選擇的是這本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講解的《圖解周易》,裡邊的內容全都是大白話,淺顯易懂。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周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利用需要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大家如何去分析問題,淺顯易懂,一看就會。
所以擔心看不懂的夥伴們能夠選擇看一下這本書,有白話,有圖解,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掌握了,對於很感興趣的夥伴真的能夠試試。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能夠讓你了解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能夠讓你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