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牢記老祖宗3句話,助你不再平庸,活得通透些,早日翻身

2020-12-15 揮筆文士記

《易經》:牢記老祖宗3句話,助你不再平庸,活得通透些,早日翻身

現代人對《易經》的了解可謂知之甚少,但是這部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的古籍,卻可以稱得上博大精深、包羅萬象。

作為一部以自然法則、辯證思維為核心的哲學著作,可以說能夠領悟其中奧妙者寥寥無幾。

《易經》中有3句極具大智慧的話語,牢記老祖宗三句話,助你不再平庸,活得通透一點,早日翻身。

第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這句話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實際上講的就是變化對事物發展的影響,道家有一句話叫做「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實際上《易經》中的這句話,說的也是當事物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後,那麼就肯定要發生一些變化,這樣才能使其不斷向前發展。

任何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在面對不斷發展的局勢時,以不變應萬變的思想已經過時了,應該積極的改變現狀,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節奏。

《易經》中強調的「變」並非雜亂無章,而是按照某種規律在變化,例如,陰陽之間要想達到某種平衡,就應該遵守不斷變化的顧慮,只有這樣才能夠永遠處於不敗之地。

這一點其實也可以運用到人生發展中,正所謂人挪活,樹挪死!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一些麻煩或困難,應該積極地去克服自身弱點,只有這樣才能夠解決問題,並達到一種新的平衡。

很多人在工作之後就不願意去學習了,實際上是適當地為自己充電才能更上一層樓。魯迅先生曾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見路靠人走事在人為的思想,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

「困則思變」才能讓一切問題迎刃而解,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在遭受磨難之後,都沒有戰勝困難的決心,所以才會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人。

第二、 順乎天,而應乎人

實際上單從表面意思來看,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應該遵循某種規律,只有這樣才能逢兇化吉。

這其實是《易經》中「革卦」的蘊意,「順乎天而應乎人」即遵循按照天道,在古人能力還不夠的時候,需要順從天道。

俗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與人為善,並學會處理各種關係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順乎天,應乎人」。

《勸學》中有云:「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懂得藉助外物的人,才是最後那個容易成功的人。

第三、一陰一陽謂之道。

所謂「陰」實際上就是「陽」的對立面,男女、晝夜、太陽月亮等,都是陰陽的重要代表。

而「道」則是由一陰一陽演化而來,《道德經》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簡而言之「道」就是「陰陽平衡」,人生在世有成功就會有失敗,當性格過於剛強或者過於陰柔之時,那麼可能就偏離了「道」的範疇,在這種前提下就很容易招致災禍,所以只有懂得中庸之道才能積德積福。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壓力比較大,所以很多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會陷入緊張的狀態中,這種情況實際上就是陰陽失衡,一旦身體出現了問題所有的東西都會變成零。

就像夫妻之間必然會有一個強一個弱,如果兩個人都想「陽剛」,那麼就會因為失去平衡而導致離婚。

相反不管是陽盛陰衰還是陰盛陽衰,都無法達到家庭和睦的目的,換另一句話說只有達到一種平衡,才能家和萬事興。

現代社會之所以離婚率越來越高,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陰陽失衡,所以要想婚姻長治久安,就應該懂得一陰一陽謂之道的道理。

「易經之道」能給人們強調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時的方向,傳授給人們人生道理,是「一個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縱觀古今,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對人生道路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身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買賣做到一定水平多看一下《易經》,很有協助;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無窮,《易經》中「自立自強,天道酬勤」一直是他的人生格言。

《易經》儘管僅有沒到20頁的篇幅,可是每一頁都能利用六十四個卦象無盡延展,將天地萬物容納。裡邊蘊含的通信達,可謂令人受益一生。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大家能夠,多了解一些《易經》中的內容,那麼就能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實都無法逃離天道,並且也謹遵陰陽平衡的現象。

這樣一本「答案之書」,值得每一個人去鑽研,了解後你會發覺,之前自身疑惑的地方,都能夠破解了。

傳統的《周易》都是文言文,過於深奧且不易讀懂,解讀起來很費勁,很多人想看卻看不懂。

所以我在了解《周易》時,選擇的是這本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講解的《圖解周易》,裡邊的內容全都是大白話,淺顯易懂。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周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利用需要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大家如何去分析問題,淺顯易懂,一看就會。

所以擔心看不懂的夥伴們能夠選擇看一下這本書,有白話,有圖解,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掌握了,對於很感興趣的夥伴真的能夠試試。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能夠讓你了解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能夠讓你受益終生!

相關焦點

  • 《易經》中最具大智慧的3句話,你若能悟透一句,便可不再平庸
    外行人讀《易經》,沒能深刻領悟本質,經常把它用來佔卜、算命、看風水,這就是非常不可取了,也是一種膚淺的表現!《易經》充滿著大智慧,通過現象看本質,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是一部總結預測規律理論的書籍!《易經》中,這3句話最為經典,最具有大智慧,你若能悟透一句,就代表你開悟了,便可不再平庸!
  • 猶太人:窮困潦倒時不要絕望,牢記這2句話,助你翻身
    猶太人認為:普通人慾翻身,牢記這2句話,人生會越來越順。尤其是窮困潦倒時,不要絕望,牢記猶太人的這2句話,助你翻身。可能有人說,這個世界富人越來越富,窮人就是越來越窮,窮人很難有翻身的機會。普通人如何翻身?米醬認為不在於有沒有機會,而是在於願不願意改變思維,牢記猶太人這2句話。一、自強不息精神是催人奮進和取得成功的法寶自強不息的道理誰都懂,意思就是自己努力向上,永不鬆懈。
  • 洛克菲勒: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助你早日飛黃騰達
    在其中一封信中,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助你早日飛黃騰達交際圈決定了你人生能達到的高度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而選擇和怎樣的人相處很大程度上就決定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人,要知道,你是誰,只決定你了的起點,和誰在一起,才決定你的終點,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後半生,而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
  • 老祖宗的勸世良言:人微言輕時,牢記這3句話,方可出人頭地
    老祖宗的勸世良言:人微言輕時,牢記這3句話,方可出人頭地。人微言輕時,請保持沉默。成事之人,定能在羽翼未豐滿之前,學會韜光養晦,避開鋒芒,積蓄力量。沉默是金,裝傻充楞是智者的自保方式。眼裡看清,心裡清楚就好。
  • 老祖宗:為什麼你越活越累?做好這件事,人生馬上變得輕鬆愉快!
    當你覺得生活越來越累了,這就是方法錯誤了。那麼,如何活得輕鬆愉快?我們提出三點,希望能幫助你改變觀念,理清思維,讓你的人生自在愉悅。3、專注把握當下的狀況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到來。人們唯一能真正把握的就是現在。如果你現在應該做的是好好照顧你的父母和家人,你就要把它做到問心無愧。
  • 當你覺得日子難熬時,牢記老祖宗的3句忠告,或許能讓你更豁達
    所以當我們覺得日子很難熬的時候,牢記老祖宗的這3句忠告,或許能讓我們更豁達些。 不管是好高騖遠還是埋頭苦幹,可能都難以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於是就會讓你的生活越來越難熬。 而想要讓自己活得更豁達一些,那麼就要牢記古人的忠告: 別在小問題上疏忽大意,不要在沒人監督的時候三心二意,更不要在失意之時頹廢喪志。
  • 其實你,沒必要活得那麼通透
    人生在世,活得通透,似乎是中國人一生都在追求的境界。從小時候起,老一輩的人就會言傳身教地告訴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希望我們人情練達,活得通透;再進入學校,老師也會有板有眼地為我們傳授正確看待這個萬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希望我們世事洞明,活得通透。
  • 讀懂《易經》中這5句話,福氣就會慢慢來臨,你能看懂幾句?
    古人認為《易經》是大道之源,然而《易經》又是簡單的。然而,《易經》可不是一本簡單的佔卜書而已,它更是涵蓋了人生中的大智慧!《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
  • 《易經》:當你落魄的時候,做好這三件事情,能幫助自己鹹魚翻身
    《易經》:當你落魄的時候,做好這三件事情,能幫助自己鹹魚翻身俗話說:「佛爭一柱香,人爭一口氣。」一個人不管多麼落魄,只要還活著,就要有志者、事竟成的骨氣。虎落平陽、龍遊淺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慫字。落魄時,無非是討飯、卑躬,只要人不放棄,有撥雲見日的決心和耐心,總有出人頭地的時候,翻身就大有機會。除了有敢打敢拼的血性和擔當,人想要更快、更好的走出落魄的困境,敏銳、洞察的人生信條必不可少。因此,當你落魄的時候,請牢記這四張底牌,翻身也許還有機會。
  • 不要讓自己活得太累,用這3句話給心靈減負,效果挺好的
    現代社會,信息系統發達,每個人的見識日益增多,各種想法也日益增多,常常覺得心理疲勞,活得很累。有這樣的感覺並不是好事,久而久之會造成心理疾患,大家對此一定要有所警覺,有意避免。那麼,有沒有好的辦法可以有效地給心靈減負,讓自己不再整天到晚感覺累得要死呢?
  • 《易經》:人生有4個關鍵點,如果錯過前兩個,可能一生平庸
    你想過去,也回不去。你看現在,現在也在流失,你憧憬未來,其實未來就是現在的延續。孔子晚年讀《周易》,韋編三絕,最後說出了重要的一句話來總結人生: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說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四個階段:十五歲時要致力於學業,三十歲成家立業,四十歲的時候人生就不再有什麼困惑了,五十歲就知道自己的天命了。
  • 易經忠告:「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家庭興衰的4個徵兆,要警惕
    所以,「積善之家,方有餘慶」,家庭興衰的四條「死胡同」,若進,必敗,我們一定要牢記啊。易經忠告:「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家庭興衰的4個徵兆,要警惕第一個徵兆:家風不正。《易經》說:家風正,子孫興。老祖宗說:手腳不停理家務——終究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明朗,就是告誡我們要勤理家務。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發現,一些乾淨整潔,到處花草蔥鬱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往往都是興旺發達的家庭。而一些髒亂差,甚至連雞鴨都飛上灶臺的家庭,必然是一個衰敗的家庭。
  • 50歲前,讀懂易經這3句話,人越來越有福氣,越早理解越好命
    古人言,《易經》博大精深,在於它包羅萬象。虞世南說:「不知易不可為將帥。」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典籍。讀懂這幾句話,你的人生越來有福氣。不是一定要活出個樣兒來,但卻一定要活得熱氣騰騰。俗話說「不爭饅頭,爭口氣」。世界其實很公平,你付出的努力總會讓你在屬於自己的領域做王者。
  • 經常吸菸的人,點菸前牢記3句話,或許不用戒菸,肺也能好受些
    長期吸菸的人,一天的吸菸量控制在「這個數」,或許肺會好受些大家都知道疾病的產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通過日積月累慢慢對我們的肺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煙齡越長抽菸的量越大,對身體的危害要更大一些,那麼對於經常抽菸的人來說,如果實在戒不掉煙,一天的抽菸量最好控制在5支以下,因為這是我們身體一天當中能承受的最多的香菸量了
  • 易經:人善被人欺,再老實也要學會這3種狠,老祖宗的人生智慧
    易經:人善被人欺,再老實也要學會這3種狠,老祖宗的人生智慧一提到《易經》,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算命卜卦、封建迷信,但是這都是偏見,《易經》對於我們來說,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又有六爻,對應著人生的384個重大選擇。
  • 易經告誡:「忍一時風平浪靜」,遇到這3件事,你要學會忍
    易經告誡:「忍一時風平浪靜」,遇到這3件事,你要學會忍人在低谷時,要忍住脾氣,捲土重來。忍住低谷的時候,沒有錢,沒有人脈,也沒有門路。你如果還脾氣大發,你只會陷入更深的低谷。真正聰明的人,學會了笑而不語,用苦難養大自己的格局,用堅韌來證明自己在成長。忍常人不能忍,日後必成大器。
  • 《易經》:人越沒錢,越不能節省這四種錢,老祖宗的智慧值得學習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本古書都蘊含著非常深奧的哲學道理,這裡面集聚了老祖宗們的智慧結晶。《易經》作為我國古代最古老的書籍之一,裡面的哲學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反覆研究體會。在古代有價值的思想體系都會有《易經》的存在,經過千百年的流傳,《易經》變得更加神奇。
  • 易經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也要少說這3句話
    老祖宗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這句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有些過於狂妄的人,最後的結局,往往非常不美好。所以,做人再有本事,也要記住,這3句話要少說,難免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禍端啊。
  • 做一個活得通透的女子,隨性而灑脫
    就如她曾經唱過的歌,空靈、通透,似有一種穿透靈魂的質感。她是一個活得通透的女子。那麼活得通透的女子,有哪些特質呢?活得通透的女子,甘於平凡,卻不甘於平庸。喜歡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不會太在意別人的想法。活得通透的女子,懂得「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名利皆是身外之物,不必強求。刻意為之,心累的只是自己。
  • 易經:人窮不要緊,心軟才要命,心軟之人學會這三點,福氣就來了
    俗話說:心軟之人一世窮,這句話雖然帶有一些偏見,但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話都有一定的道理。我們觀察周圍的一些人,人生處於谷底的一些人,基本上都是因為過於老實,不懂靈活變通,才導致自己深陷困境。《易經》中隨卦:隨,元亨利貞,無咎。意思是:天下萬物唯有隨時而動,才能一直處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