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書法家呂立做客中國網·濱海高新
·天津書法家呂立做客中國網·濱海高新訪談實錄
嘉賓:呂立,天津市人,1954年出生。自幼練習各種碑帖,心得頗多,30年筆耕不輟,尤善歐楷。現為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民革天津畫院會員。自幼酷愛書法,曾先後在文聯書法進修班跟隨喬正宗、康國林老師學習書法,近年來又受到唐雲來,邵佩英,冉繁英,趙士英等多位書法名家的指點。現為書法名家姜仲聖入門弟子。
呂立簡介: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報刊上登載,並多次在國內外舉辦的書畫作品比賽中獲獎,被毛主席紀念堂及有關省市美術館、博物館收藏,近期在「首屆天津中老年紫砂書畫藝術節」活動中獲優秀獎,2009年全國「杏花杯」書畫大賽中獲二等獎,入選《中華奇才書法選》、《中國書在法家名人錄》等辭典。
[中國網·濱海高新]:姜仲聖是著名書法大家,姜老師對您的藝術生涯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呂立]:在天津文化藝術網首屆書法大賽上,我正式拜姜仲聖為師,學習書法,收到了不可想像的收穫。姜仲聖老師不僅教我學習書法,還教我如何學習做人,使我整個世界觀有所改變。我小的時候,學的是寫隸屬,行書,拜師後學寫歐楷,書風厚重了,章法上的進步,使得我的書法更加自然,更加遊刃有餘。我按照姜老師的要求:「字不要追求張揚,浮躁,沉穩,寫出自己的東西」。
[中國網·濱海高新]:在各種書法筆體中,您更偏愛哪種?您追求什麼樣的書法風格?
[呂立]:寫字就如寫人,我是性情中人,按照個人的條件來說,追求的是天籟之境,行草更能表達自己的情緒。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如何評價自己的書風?有什麼特點?
[呂立]:用姜老師的話說,比較瀟灑。書法自然,隨心所欲。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的創作的靈感從何而來?有沒有記憶猶新的事例?
[呂立]:前一段時間,舉辦首屆天津中老年紫砂書畫藝術節,我覺得挺有意思,書法臨摹是基礎,創作是瞬間,不經意中產生。就即興去參加,揮筆寫了一幅大虎字,自我感覺很好,「茶能醉我何必酒,書能香我無需花」,讓我感到新奇的是,我獲得了優秀獎。
天津書法家呂立及其妻子袁春燕在中國網·濱海高新直播間與主持人合影。
[中國網·濱海高新]:什麼狀態有利於您的書法創作?
[呂立]:這得看感受,高興的時候想寫字,煩惱的時候也必須去寫字。對於我這個特殊的人來說,想唱歌,就寫字;想吶喊,也寫字;睡前寫字,更美;吃飯前寫字,更香。有時看到一幅好的字,就感覺看到了書法家寫字的狀態,會讓我心跳,讓我哭或是讓我笑。引起我的種種回憶,與心靈發生碰撞,看到未來。我的患病對於家庭來講是一種太大的災難,經歷後,我覺得比正常人更加熱愛生活,而且不能說話了。生病領悟到不少為人處世之道,因為寫書法找到了人生的契合處。多方位的看問題,樂觀的看問題,悲觀的看得少了。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通過什麼生活方式給自己的書藝汲取到豐厚的營養?
[呂立]:對茶的感悟,「茶禪一味」,對書法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為我特別喜歡茶,喜歡鐵觀音。因為特別特別的了解茶,就產生一個很深刻的思考:好茶為什麼好?我到了福建安溪紫雲山,即興寫了一幅字。在3000米山上遇見一位高級炒茶師,他領養了一位女孩,是個聾啞人,酷愛書法,生活清貧,卻學寫字,我寫了一幅「朝益暮習」的橫幅,用來鼓勵,她說她會收藏一輩子。在福建的20多天裡,我的收穫很多。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接下來有什麼創作意向嗎?
[呂立]:昨天的苦難都過去了,今天我要儘自己所能傳承文化,寫好字。修生養性,愉悅陶情,書法是我最好的選擇,只有書法能表達我的情緒。鬥轉星移、物是人非,經歷了無數滄桑之後,我會依然執著書法藝術。已知天命的我,從未迷惑過,一如既往,研習書法。秉承「筆墨當隨時代」的精神,堅持繼承傳統,求變創新,法不離度,書貴自然之理念,追摹古典之雋永,浪漫融合當代之韻味。少火氣、多和諧、少張揚、多恬淡,吸百家之長,補自己之短,「傳統的筆墨,現代的筆意」寫出自己的面貌。
呂立書法作品
呂立書法作品
呂立書法作品
呂立書法作品
呂立書法作品
呂立書法作品
呂立書法作品
呂立書法作品
天津書法家呂立在中國網·濱海高新虎年寫「虎」。
·天津書法家呂立做客中國網·濱海高新訪談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