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心臟」跳的頻率被科學發現,準周期振蕩信號,揭示黑洞奧秘

2020-12-16 美女小倩談科學

我們的宇宙充滿了神奇,有很多自然現象是人類根本沒有辦法想像的。這也是為什麼人類會全力以赴研究宇宙科學,因為探索就是人類的本能,有了這種本能,人類就會有無限的動力,去發掘宇宙神奇的奧秘。在宇宙之中有很多神奇的現象,比如黑洞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年科學家在黑洞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而且,也發現了黑洞很多神奇的秘密。當然這些研究,目前還處於一個開始階段,我們對於黑洞的認識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地方,特別是黑洞內部活動科學家,至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理論能夠解釋。近期科學家有了新的發現,很可能涉及到黑洞內部情況,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發現,美女小倩給大家具體說明一下,朋友們可以加我粉絲和關注,就能夠看到最新的科學類話題。,朋友們多多批評指正,和我一起進行探討。

關於黑洞研究科學家,已經做了很多年的努力,也是在十幾年前,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了超大質量黑洞的x射線準周期振蕩信號。研究發現實際上,就等於找到了黑洞內部的一些奧秘,這對於科學家研究黑洞,有非常高的價值。但是,之後科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就明顯不得其門而入了。

主要原因是人類的科學設備,想要研究這種神秘的震蕩波,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且,想要了解黑洞x射線震蕩波周期信號就需要,每天都精密地進行數據方面的分析,可是由於這些數據比較龐大,科學家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進行辨別,這就導致這門科學,有些滯後了。

這次科學家終於找到一個最佳觀測方法,他們發現一個非常特殊的黑洞,這個黑洞被科學家命名為RE J1034+396,這個黑洞質量非常大,而且距離地球並不是很遙遠,這就給科學家帶來,近距離觀察的便利,讓科學家能夠收集到更加穩定和準確的數字,從而對於黑洞內部研究有了進一步的可能性。

黑洞RE J1034+396質量非常巨大, 根據科學家的測算,黑洞RE J1034+396相當於兩百萬個太陽,這明顯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同時這個黑洞距離地球,只有六億光年,對於科學家來說,能夠輕而易舉觀測黑洞RE J1034+396的X射線振蕩周期,他們這個發現,讓黑洞研究更進一步。

近期科學家團隊利用雨燕衛星的觀測,他們發現這個黑洞RE J1034+396,目前發射的振蕩波幅,要比以往觀測到更強,由此可見黑洞RE J1034+396是一個非常有周期性的黑洞,而且處於一個最佳時期,這種X射線振蕩周期信號,就像是黑洞心臟跳動的頻率,便於科學家研究黑洞內部。

這次研究發現是我國的國家天文臺高能天體物理團組主導,他們的發現將會推進黑洞研究,同時也能夠促進黑洞內部環境分析,近期我國科學家的相關成果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面發表出來。

相關焦點

  • 與黑洞一起搖擺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黑洞,教科書上說它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公眾認為它是宇宙中吞噬一切的怪物,而今年的諾獎評委認為它十分重要,值得諾獎的認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黑洞,但是不同於諾獎得主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蓋茲發現的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它是質量輕五十萬倍的小兄弟,一顆恆星級質量黑洞。
  • 在人馬座A黑洞中,發現奇怪準周期閃爍,每30分鐘就閃亮一次!
    使用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的天文學家,在來自銀河系中心人馬座(SGR)A*的毫米波中發現了準周期閃爍,研究表明:這些閃爍是由於軌道半徑小於水星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射電斑點旋轉造成。這是一條有趣的線索,可以用來研究具有極端引力的時空,其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
  • 《科學》雜誌把黑洞的發現評為2019年度科學突破
    視界望遠鏡(the Event Horizon Telescope)在2019年春天拍攝到一張超大質量黑洞的照片,並揭示了在已知宇宙中最黑和最難以解釋的現象,《科學》雜誌稱其為「2019年度科學突破
  • 人類發現「中等質量黑洞」!黑洞理論被打臉是肯定的了
    那就是當年發現引力波的超大實驗儀器LIGO發現了一個極其奇怪的引力波信號。超大實驗儀器LIGO在對這個這個信號進行理論分析後,科學家們得出了兩個推論:要麼是我們現在關於黑洞的科學理論存在著巨大的缺陷,要麼就是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我們從未觀測到過的,也沒有任何理論預言過的
  • 銀河系的黑洞
    黑洞的飢餓被認為吞噬了這麼多周圍的物質,它們結束了它們宿主星系的生命。這種盛宴過程是如此激烈,它創造了一個高能量的物體,稱為類星體——宇宙中最亮的物體之一——因為旋轉物質被吸進黑洞的腹部。現在,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星系,通過繼續誕生新恆星來生存黑洞的貪婪力量——每年大約100顆太陽大小的恆星。
  • 中科院雲南天文臺國內首次發現類新星光變存在準周期振蕩
    中科院雲南天文臺國內首次發現類新星光變存在準周期振蕩 圖片來源:中科院雲南天文臺央視新聞10月14日消息,當日,記者從中科院雲南天文臺獲悉,近期研究人員在國內首次發現類新星的光變存在準周期振蕩,同時證實在此類系統中存在強的盤風,該結果發表在國際天文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學雜誌
  • 未來科學大獎周|沈志強:看見黑洞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1月17日消息,2019未來科學大獎周於11月13-17日舉行,作為全球最負盛名的科學類獎項活動之一,今年未來論壇著力打造為期一周的大獎周系列活動,旨在以更高的水準打造2019年度國際性科學盛宴。在2019 未來科學大獎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看見黑洞」的演講。
  • 回望2019:那些關於黑洞的7大科學發現
    正如你所知,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它的密度非常高,這也導致了它的引力出奇的大,乃至於連光都無法在黑洞的引力下逃逸。黑洞存在於宇宙的意義似乎就是:沒完沒了地吞噬一切。如果你能靠近黑洞,結局就是被瞬間撕碎,或者是變成一根頭髮絲。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關於黑洞的7大發現。
  • 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或擁有許多黑洞雙星系統
    雙黑洞像打蛋器一樣互相環繞,它們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20到100倍,這樣的雙黑洞系統也被稱為共生雙黑洞據國外媒體報導,黑洞碰撞、合併會產生強大的時空漣漪,科學家發現當兩個黑洞合併時,會釋放出巨大能量的引力波,這個預言由來已久
  • 從黑洞到黑洞能量,人類如何走進黑洞?
    從黑洞到黑洞能量,人類如何走進黑洞?愛因斯坦最著名的質能方程 E=MC^2,向人們揭示了質量轉變成能量的可能。如果質量可以100%轉化為能量,一隻貓所產生的能量就可以供挪威一個國家使用1年。霍金在1974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到黑洞雖然可以吸收各種物質,但還是會洩漏出少量的輻射。這也就意味著,能量是可以從黑洞中逃脫出來的。這些能量匯聚在黑洞周圍,形成一層「熱大氣」。
  • 霍金走了,黑洞裡沒有漸凍症……
    即使如此,霍金依然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情和好奇,用他睿智的頭腦,為我們揭示宇宙無窮的奧秘;霍金雖然被困輪椅無法動彈,卻對人類文明的未來殫精竭慮,數次提出警告,希望我們善待自己的家園;甚至坐在輪椅上,也要東奔西走,為人類去外星系尋找理想家園啟動了突破攝星計劃。
  • 十年前我們測量了一個黑洞,現在發現當年「小看」了它
    這些精確的測量結果成為我們深入了解類似黑洞系統的第一步,科學家們首先就利用此結果對於恆星演化過程做出更好的限制,結果發現大質量恆星演化末期通過星風損失質量的效率比預期中要低。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苟利軍研究員、博士研究生趙雪杉以及碩士畢業生鄭雪瑩是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文章的合作者,還分別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身份,在《天體物理學報》上發表了關於黑洞自旋精確測量的詳細工作。
  • 小黑洞造成一百光年外的「心跳」
    一個天文研究組發現就在我們銀河系內一個非常特別的天體系統:一個黑洞伽馬噴流的脈動周期,竟然和100光年之外一個星雲的伽馬射線信號周期完全相同。黑洞不斷地從恆星上吸收物質。
  • 哈佛科學家發現宇宙超級黑洞「鼻祖」
    來自錢德拉宇宙演化調查的項目科學家發現在宇宙大約12億歲時就出現了超大質量黑洞,這些星系核的樣本記錄了宇宙早期黑洞的成長過程,科學家通過活動星系核的研究了解到宇宙早期超大質量黑洞的吸積情況,並釋放出高速移動的帶電粒子噴流。
  • 諾獎宇宙學家談黑洞最新發現:未來五到十年都會是熱門研究領域
    原創 Kai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事件回顧 ·2019年5月21日,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它的歐洲同行室女座幹涉儀(Virgo)探測到了一個信號,近日,研究人員正式宣布此次的發現「GW190521」是迄今為止探測到一對黑洞之間最響亮
  • 7億光年外存在超大黑洞!黑洞真的會把地球吞噬麼?
    如果引力不是力,為什麼我現在跳一下,沒有受到力的我不會飛到太空裡面去呢?這張圖實際上是根據信號強度做出來的。如果人類真的可以跑到黑洞附近去觀看,會看到黑洞周圍是彩色的,這是因為繞著黑洞轉的這些氣體,在不同的地方溫度不一樣,發射出來的顏色也就不一樣,所以才會呈現彩色效果。
  • 黑洞可能像《星際穿越》中的卡岡圖雅大黑洞那樣巨大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2014年,美國探索頻道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星際穿越中的科學》(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詳細講述了《星際穿越》的科學背景。作為《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基普·索恩為確保電影的科學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電影上映後的第三年(2017年),基普·索恩帶領的LIGO團隊正式確認探測到了第一例引力波信號,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也迅速地頒發給了基普·索恩和他的合作者。實際上,基普·索恩根據他在承擔《星際穿越》科學顧問時的工作,發表了兩篇關於電影中卡岡圖雅大黑洞(質量大約為1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的科學論文。
  • 一日三餐,每餐可以吃掉「四個月亮」的「怪物」黑洞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天文學家們發現一個擁有不尋常規律進食計劃的超大黑洞(SMBH)。圖解:超大黑洞的檔案圖源:Universe Today概述這一發現的論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他的標題是「來自低質量的黑洞星系核的9個小時準周期爆發的X射線。」
  • 重大發現!繼黑洞圖像公布後,又一關於黑洞的稀有圖像發布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2019年4月10日,世界第一次看到了黑洞的圖像,巨大的黑色被明亮的光暈包圍,這為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這一新發現發表在4月7號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上。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等離子體射流,由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MPIfR)的J. Y. Kim、波士頓大學布拉扎計劃(VLBA和GMVA)和事件視距望遠鏡合作拍攝圖像顯示黑洞周圍有一圈旋轉的氣體和灰塵,等離子體射流以紅色氣流的形式從黑洞中噴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