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蜜
文 / 張桂花
「小蜜蜂,嗡嗡嗡,飛到西,飛到東,尋找花朵去採蜜,一天要飛千萬米,到處採蜜多辛苦,無私花蜜送人間……」
早晨,去萌山散步,走到半山腰,看到蒼翠松樹和灌木之間空隙間,擺放著十多箱蜂箱,一位身著迷彩服,頭戴蜂網帽,個子高高的中年男人低頭彎腰收拾著蜂箱。一群小蜜蜂將他團團圍住,初升的柔和陽光讓養蜂人和這些小精靈披上一層金黃色,是那麼的溫馨!這首兒歌不由自主地湧上腦海。一股喜悅充滿內心,又向前走了幾步,一個桶式手搖離心機和一輛電動三輪車靠在窄窄的山道邊,一位清秀溫和、似鄰家姐姐的中年婦女坐在山道邊上的石頭上,臉上掛著微笑,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溫暖畫面,深深觸動我心底那份柔軟……
我上前輕輕與大姐打了聲招呼:「姐姐,蜜蜂釀出蜂蜜沒?」「有蜂蜜,現在山上花多,從現在到秋末,都有蜂蜜,一次能採好幾斤哩,你大哥在上面取蜂巢呢,一會拿下來,現場就能搖出來。」我吃過不少蜂蜜,也見過蜂巢照片,但如何將蜂蜜從蜂巢裡取出來,現場搖蜜,還真沒見過,好想見識一下。
「你看,這上面都有蜂蠟啦,這幾箱已經釀了十天了,前幾天,光在家門口的護山上照應那幾箱蜂啦,今天才有空來採,這蜂蜜釀的是最好的了。」那位大哥雙手託著兩個蜂巢板,邊下山邊大聲地說著,濃濃的蜂蜜將精緻的八邊形蜂巢染成褐色,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大姐不慌不忙地將兩個蜂巢板放在簡易手工桶式離心機裡。「我來搖吧!」我好奇地說。大姐很爽快地給我示範一下,我接過小巧的米黃色搖把,輕輕搖起來,大姐幫我扶著桶,我與大姐就這麼邊聊邊搖,我們聊起了養蜜蜂的樂趣,聊起了小蜜蜂的可愛和辛苦。也聊起列寧當年在蜜蜂的引路下找到想找的那個養蜂人的故事。也聊到小蜜蜂「六親不認」很是淘氣。一次,那位大哥的蜂網帽破了,在整理蜂箱時,被小蜜蜂當成壞人,咬了一臉包。
晨光便在這一圈圈搖擺中慢慢流淌著……手搖著離心機,思緒也跟著飛起來,旋轉的離心機漸漸變成了歲月,一天一天,像小蜜蜂一樣辛勤的人們,是否也都能在漫長歲月裡沉澱出一份甜如蜜的饋贈嗎?就這樣搖了大約30分鐘,大姐取出蜂巢板,呵,桶下面聚集了一些晶瑩透亮、散發著清香的蜂蜜。轉眼間,大姐已將蜂蜜裝好瓶,我接過蜂蜜,抬頭望了一眼天空,一道道淺色白雲將湛藍天空勾勒成濃淡相宜、藍白相間的水彩畫,放眼腳下,山道下面滿眼的綠色溫柔著我的視線,深吸一口飽含柏香的清新山風,滋潤著我的雙肺。
望著那勤快的小蜜蜂飛越萌山,去山腳下的曾子廣場花海趕花期,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憶起2009年春天,那年正月初三,光禿禿的萌山上走來一群人,那是縣委一班人帶著相關部門負責人,沿著萌山山脊線,自東向西,邊爬山邊部署,當場拍板確定開發建設萌山。
那個春天,風鎬機鑽在裸露的巖石上,轟鳴著……沉睡了多年的萌山被驚醒了。一個個樹坑挖好了,填土時因工程車上不去山,縣委縣政府組織發動全縣幹部群眾義務植樹活動。縣領導,縣直部門幹部、學生、駐嘉部隊官兵、普通群眾,彎腰背著土袋子,排成的「長龍」蜿蜒在通向山頂的山路上。運土,裝土,背土,傳土,人山人海,震天撼地,整個萌山沸騰了,整個嘉祥沸騰了。後來聽說,植樹後期,縣直其他部門的幹部回單位上班了,縣林業局的幹部職工堅持在山上背了整整一個春天的土!
當時,縣財政困難,建設萌山資金缺口較大,萌山公園開發建設管理辦公室向社會發出捐款倡議,社會各界積極響應,踴躍捐款260多萬元。家鄉五位石雕業戶捐建棋亭建築五座,天青石做的古亭讓萌山多了幾分神韻。這年年底,萌山一期項目順利竣工。巖石裸露、荒草叢生的萌山披上了新綠,陡峭難行的山路,鋪上平整寬闊的青石臺階。蒼翠了的萌山,凝聚著家鄉幹部群眾的辛勤的汗水與無窮的智慧!
2010年,萌山公園二期建設列入縣政府「4611」工程,再次成為市民的焦點。作為二期重點工程的天梭廣場,重點打造以家鄉傳統魯錦文化為主題的公園,八幅魯錦文化雕刻圖文並茂,將家鄉的魯錦文化詮釋得婦孺皆知。
2017年,為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文化、休閒、健身、娛樂等新需求,縣委、縣政府投入2億多資金,建設曾子文化廣場。廣場以生態山水為基底,以孝德文化為主線,突出文化、景觀、參與三方面的設計理念,全方位展現嘉祥曾子文化、石雕文化特色。2017年底,撤去圍擋,曾子文化廣場閃亮登場,驚豔了縣城和周邊。廣場南部的生態植物園,景石搭配,灌木、喬木交錯,四季有花,分明就是萌山的五彩裙擺啊!
「春來山嘉水祥,奮鬥地嘉人祥。」今天的嘉祥,山青水秀,宜居宜業。勤勞淳樸的家鄉人民,不懈奮鬥的身影,染綠了山水,催開了百花;勤勞智慧的家鄉人民,莫不是一群辛勤的金色蜜蜂,釀成百花蜜,更釀得如蜜甜的幸福生活!
張桂花,女,1971年生,山東省嘉祥縣人,中共黨員,現任嘉祥縣人大常委會專職常委, 熱愛文學。曾有過基層政府、縣衛計局、縣婦聯工作經歷,對婦女兒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建設工作特別關注。
《絕對文學》徵稿函
一、推文時間:原則上每周一三五推發作品,如遇重大節假日或平臺重要活動,隨時調整推出時間。
二、欄目設置:平臺開設:精品小說(推發優秀的短篇小說,原則上不超過3000字。如遇優秀的中長篇,平臺可以考慮以小說連載的形式推出)精美散文(原則上不超過2000字的美文)詩歌精選(推發50行以下的現代詩,古體詩要確保三首,以防字數不夠原創通不過)美文賞讀(欣賞平臺推發的優秀文章,評論文藝創作傾向、動態)專題報導(採訪文學藝術界重大活動、推發優秀的作家、詩人先進事跡)想到就說(推送有的放矢的言論、雜談、小品文)等欄目。
三、投稿要求:1、本文學平臺不講關係,以質取稿,嚴禁抄襲和一稿多投,所有來稿文責自負(投稿作者務必添加主編微信:13966506591)。2、因人手有限,本平臺概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投稿15天內未刊發或未接到用稿通知,稿件可另行處理。3、稿件必須是原創作品,未在其他微信公眾平臺發表過。為防稿件丟失,平臺不接受微信投稿,來稿請投《絕對文學》郵箱:631460621@qq.com,並附作者簡介、近期生活照。
四、稿費發放:作者稿費即讀者讚賞,無讚賞無稿費。讚賞百分之八十以微信紅包形式發給作者。鑑於查找、截圖等環節費時費事,10元(含)以下讚賞不予發放,用於維護平臺日常運轉。文章刊發七日後截圖發放作者讚賞,之後的讚賞不再發放。凡投稿作者或接受約稿作者,即視為自願接受上述條件。《絕對文學》期待你賞賜佳作。
五、特別提醒:因微信投稿丟失嚴重,且下載不便,故不再接收微信投稿,請作者諒解。部分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絕對文學》閱讀精彩文章
總顧問:老楊頭 主編:魏強 題字:李瑞華
▼點「閱讀原文」欣賞《絕對文學》往期作品
喜歡,請轉發朋友圈 閱讀後,請點下面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