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平凡:我曾祖母的故事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團隊特邀作者 朝文社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食堂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

字數:7350,閱讀時間:約19分鐘

看慣了帝王將相,看慣了王朝興衰,是否有那麼一刻,想知道平凡人的歷史?

筆者不才,管中窺豹,以我曾祖母平凡的一生,簡單講述一個平凡人的歷史。

一、生不逢時

我曾祖母出生於1918年,她的童年往事,娘家情況,我並不太清楚。

不過她娘家家庭經濟條件應該不錯,因為她念過書,能識字的,這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

我曾祖母天資聰穎,悟性過人,記性也特別好。

到她八十多歲的時候,她還能清晰地背出小時候念過的孫中山先生在1912年1月1日宣讀的大總統誓詞。

不僅如此,信仰佛教的她,在九十歲左右的時候,還能背誦《觀音經》,如此驚人的記憶力,實在讓人望塵莫及。

如果她有一個良好的平臺,或許她將會成為一個知名的大家閨秀。

可惜生不逢時的她,只能成為一個普通平凡的農村女性。

1937年,未滿20歲的她,從一個父親的女兒,成為了一個丈夫的妻子。

擱現在,她可能還在求學,在那時,卻是談婚論嫁的黃金年齡。

我曾祖父家庭條件也還行,算得上門當戶對,

而且我曾祖父是家中唯一的養子、獨子,我曾祖母是家中唯一的兒媳婦。

這樣一來,當時普遍出現的婆婆為難兒媳,並沒有在我曾祖母身上發生,加上我曾祖母也特別會做人,我高祖母對她非常好,尤其是當她生下了我爺爺後,她在家中地位蹭蹭上升。

如果日子就這樣繼續下去,我曾祖母的人生無疑是幸福的,她有還算不錯的家庭條件,有疼愛她的公公婆婆,有敬愛她的丈夫,還有一個心愛的兒子。

身為一個普通女人,這已經滿足了她幸福生活的全部條件。

二、噩運降臨

當抗日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中華民族面臨最嚴峻的挑戰。

1938年,江西省南昌失守,萍鄉這個邊陲小地也將受到波及,當飛機的轟鳴聲頻繁地劃破萍鄉寧靜的天空,全萍鄉人民的噩夢即將到來。

不過此時只是日寇入侵萍鄉的先驅,當時很多人認為日本人離自己還很遙遠。這註定只是一個幻想。

當長沙會戰打響,地處湘贛邊界的萍鄉,頓時成了抗戰的前方和戰場。

日寇曾先後三次大規模竄擾萍鄉,進行過兩次嚴重的掃蕩,盤踞時間長達一個多月。

其中尤以1944年,衡陽會戰時期最為嚴重,日寇所到之處,姦淫擄搶,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我曾祖母也和村民們一起躲進深山中,幸運的躲過日寇侵襲。

她從來都沒有見過日寇長什麼模樣,可日寇留下的滿目蒼夷,雞飛狗跳,足以證明日寇有多麼殘暴。

後來,她曾對我說:都說客隨主便,可小日本人一來,主人反而要跑,這是主人太弱,是客人太壞。

最樸素的話揭示卻是最深刻的道理。

然而,日寇還在肆意逞兇,更大的噩運降臨了。

1942年,在我爺爺出生兩年後,我曾祖父不幸因病去世,年僅二十八歲。

我曾祖母在二十五歲這年就失去了自己的丈夫,更沒想到的是這只是一個開始,從此她一次又一次飽嘗與親人永離之苦。

我曾祖父的意外離世,成為改變她命運的分水嶺!

三、生離死別

生活就是這樣,再多挫折,也還得繼續,兩年後,我曾祖母強忍心中不舍,離開了自己的公公婆婆,自己的兒子,改嫁到了蘆溪縣一個姓吳的普通家庭。

在那裡,她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和第二任丈夫先後生下了一個女兒,一個兒子。

期間我爺爺因為我高祖父、高祖母去世,曾來她家中生活過一段時間。

但是她家太貧窮了,多了一個吃飯的人,就讓她丈夫不滿,屢屢抱怨。

這在那個年代也算正常之事,多一個吃飯的人,足以讓一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難以持續。

我曾祖母陷入了為難,她是該顧全自己的新家庭,還是顧全兒子?

哪頭都是她的心頭肉,哪頭她都無法捨棄。

這個時候,素來敏感的我爺爺主動提出離開繼父的家中,自己一個人回老家生活。

無奈之下,我曾祖母只能看著自己年幼的兒子獨自承擔起生活重擔,獨自一人謀生求活。

可能現代的人怎麼也無法想到,簡單的一日三餐,甚至是一日兩餐,居然可以讓十指連心、血濃於水的母子倆人分開。

可這一幕真的就在我曾祖母的身上發生了!

而我曾祖母縱有百轉千回的愁思,也只能在新的家庭裡,和丈夫養育著一雙兒女,艱難度日。

然而,不幸再次發生!不久,我曾祖母再次承受了喪夫之痛。

是怎樣的老天爺才忍心讓這個可憐的女人兩次經歷喪夫之噩?

我曾祖母又該用怎樣的堅強,才能撐起這個家?

我曾祖母是不幸的,但她也是堅強的!

她抹去淚水,帶著一雙兒女,撐起了這個家。

貧窮不曾讓她屈服,不幸不曾讓她崩潰,凡是不能擊垮她的,只會令她更加強大。

從這一刻起,她就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從這一刻起,她將獨自為自己的孩子遮風擋雨。

如果老天有眼,就該給這個母親一點福音,一點庇佑!

不求大富大貴,不求改變貧窮,只願健健康康,只願平平安安。

1949年7月,當英勇的解放軍戰士進入萍鄉,萍鄉解放了!

10月1日,改變全中國人民命運的歷史性一刻終於到來,新中國建立了,這是全中國人民的福音。

可我曾祖母又怎麼能想到,她的噩耗還沒有結束。

不久之後,我曾祖母的小兒子,因為肚子裡生蟲(我懷疑是蛔蟲病),活生生的痛死在我曾祖母的懷裡。

這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是怎樣無法忍受的痛苦?

或許現在的人已經無法理解,這種寄生蟲怎麼能奪去一個母親的兒子呢?

感謝我們的祖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醫療水平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老百姓的平均壽命逐漸增加。

要知道,新中國成立之前,四萬萬中國人民平均壽命只有30多歲。

這是一個冰冷冷的數字,從來沒有人知道有多少百姓因為這個數字,付出了多大的生命代價。

史書輕描淡寫的一點問題,對於無數個普通家庭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國家被人忽視的一點進步,對於無數個普通百姓來說就是最大福音。

不幸的是,我曾祖母還沒來得及享受新中國帶來的福利,就失去了自己的兒子。

多年以後,當我小時候為了防蟲,要吃一種糖,這糖俗稱寶塔糖(學名,左旋咪唑),我曾祖母什麼都會依著我們,就這件事,她要求非常嚴格,總是親自看著我們吃。

唯有經歷如此切膚之痛,才能讓她有如此大的反應,哪怕時隔幾十年,她也無法忘卻曾經的痛。

四、諄諄教誨

人生就是這樣,當你面臨一個挫折,可能下一個挫折又會接踵而至。

怨天尤人,指天罵地,憤恨不已,是沒有用的,只能加深自己的痛苦,

唯有忍耐,唯有堅強,才能扛下去,熬下去。我曾祖母就是這樣,再多的痛苦,再多的磨難,都無法改變她的樂觀,都無法改變她的堅強。

我不知道我曾祖母是否是因為信仰佛教,萬事都放得下,還是因為她天生樂觀,萬事都看得開。

有著如此多舛命運的她,給我最深的印象竟然是樂觀!是她爽朗的笑聲!

是的,飽遭磨難的她竟是一個樂觀向上的老人。

不僅樂觀,而且善良,她和每個親人、鄰居的關係都很好。

當她住的土磚房子被突如其來的暴雨衝垮了,她三個侄子開始挺身而出,一起輪流贍養她。

她是一個受人尊重,受人愛戴,和藹可親的老人;

她對每一個子侄都視若己出,和自己每一個晚輩的關係都十分融洽。

而在她孫子輩中,她和我父親關係最好,我父親小時候就和她十分親近,經常徒步走到她家中去小住幾天。

或許在我父親的童年中,我曾祖母是他最快樂的回憶。

等到我父親歷盡千辛萬苦,建好了新房子後,他馬上把我曾祖母接了過來,親自贍養自己的祖母。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我曾祖母在我們村裡生活了很多年。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她經常去鄰居家串門聊天,老的少的都能聊,甚至連我的同學也很聊得來。

每每她一去鄰居家,都是滿嘴的吉利話,滿臉的笑容,讓村裡多了一份喜慶,多了一份熱鬧的景象。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我曾祖母成為我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記憶。

那時候,我曾祖母已經八十多歲了,但她的身體還很好,她會為我們做飯,為我們洗縫衣服,教我們讀書,甚至還帶著我們一起給家裡養的四隻豬餵食。

我清晰地記得,那時候我和我弟是跟我曾祖母睡一張床上的。

到了晚上,她都會起身為我們蓋被子;到了早上,她都會準時叫我們起床;到了冬天,她會為我們裝好暖腳的熱水瓶,到了夏天,她會為我們驅趕蚊蟲。

在這段時間內的每一天,每一刻,我曾祖母都在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和我弟弟。

彼時的我,已經在讀書了,漸漸開始記事,她的很多事情,我開始銘記在心,永遠難以忘記。

那時候,我曾祖母總會教我一些做人的道理,是她告訴我:「火要空心,人要實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那時候,我曾祖母總會告誡我珍愛書本,用心讀書,是她告訴我:「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那時候,我曾祖母總會傳授我讀書的技巧,是她告訴我:「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那時候,我曾祖母總會教導我,要尊重老師,團結同學,是她告訴我:「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那時候,我曾祖母總會教導我,長大後要報效祖國,是她跟我講述:楊家將滿門忠烈,嶽王爺盡忠報國等故事……

那時候,我曾祖母總會教導我,要尊重先賢,效仿先賢,是她為我講述:大公無私的孫中山先生,還有那些舍家為國的革命先烈……

那時候,我曾祖母總會教導我,勿忘國恥,是她為我講述:列強如何侵略中國,將海棠葉一般的中國版圖,變成了一隻公雞;小日本如何殘暴不仁,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其實說實話,她說的很多東西我都不懂,大多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日後回想起來,也覺得她封建思想還挺濃,也有很多錯誤。

不過,在我小時候,還從來沒有人教導我這些東西,我的父母忙於工作,忙於生活,很少有人像我曾祖母一樣,這麼有耐心的講述這些故事,教導這些道理。

可以說,我曾祖母是打開我歷史學習大門的引路人,堪稱是我的啟蒙恩師。

可以說,在我的家庭教育上,我曾祖母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我曾祖母深深的影響了我一輩子。

五、人生易離

然而,歡樂的日子總是短暫。

幾年之後,我和我弟則被送到了我外婆家,由我外婆照顧。

當時正好是我讀完了五年級,在放暑假,我以為就和往常一樣,只是去外婆家住住。

年幼無知的我並沒有意識到,為什麼我曾祖母也會和我們兄弟一起到外婆家住了十幾天。

十幾天後,我父親叫了一輛車,把我曾祖母送回了吳家。當時我光顧著自己玩耍了,絲毫沒有察覺到為什麼我曾祖母在臨別之際,會拉著我們兄弟倆的手,哭得那麼傷心。

那時候的我,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就這樣離開了自己的家鄉;

我更沒有想到,從此我和我曾祖母再也沒有在一起生活過!

我萬萬沒有想到,我曾祖母對我們兄弟的照顧就此結束了。

當離別來臨,我竟然懵懂無知;直到別離悄然而至,我才逐漸意識到我敬愛的曾祖母漸漸遠離了我的生活。

自從我搬來外婆家住後,我就很少和我曾祖母聯繫了,那會家裡沒有手機電話,交通和通訊都不方便。

雖然每年我父親和我母親倒是會時不時的看望她,但他們並沒有把我一起帶過去,由此導致我有很長時間都沒見過我曾祖母,我基本和她斷絕了聯繫,就連她的生活情況都不是很了解。

少年不識愁滋味,那時候的我其實也並沒有如何思念自己的曾祖母,就算偶爾會想起她,也是轉瞬即逝;就算偶爾會浮起再次看看她的念頭,也很快被我拋之腦後。

我不知道我曾祖母是否曾經想起過自己的曾孫,我也不知道沒有曾孫在她的身邊,她是如何度過每一天的。

到了2004年,我曾祖母已經足足八十七歲了,兒孫滿堂的她卻住進了蘆溪敬老院。

到了2005年年初,我母親帶著我去了敬老院看望我的曾祖母。

往年這個時候,我母親都是和我父親一起去的。

但是這一年,我父親永遠都無法和我母親一起去任何地方了;我父親永遠都無法親自去看望自己的祖母了。

我父親已經因為礦難,不幸去世,當時我母親考慮到我曾祖母已經年老了,並沒有把我父親去世的消息告知她,儘管終究有一天她會知道,但能瞞一天是一天。

當我和我母親來到敬老院後,我終於見到了多年未曾見面的曾祖母。

她還是老樣子,歲月經年,卻仿佛沒有在她身上留下什麼印記;

她步履蹣跚,卻又顯得很健康;她滿臉皺紋,卻顯得很精神;她眼神有些混濁,卻又顯得格外清明。

她還是老樣子,看到我們馬上笑臉相迎,飛快起身拉住了我的手,激動地說了句:「伢幾,你來了呀,你長高了呀!」

多麼親切的聲音,多麼熟悉的問候,這就是我敬愛的曾祖母。

可能我們的到來,出乎她的意料,她非常激動地拉著我們,仔細介紹敬老院的布局,詳細講述她在敬老院的生活;她激動地向她在敬老院的朋友和工作人員,介紹我們的身份。

當別人奉承地對她說:你的曾孫都這麼大了啊。

她滿是自豪,滿是得意,甚至有些神採飛揚,那絲淺淺的哀傷似乎也消失不見。

等到了她房間,就剩我們三人的時候,我曾祖母和我母親還在聊天,多半是我母親在聽,我曾祖母在說。

一向健談的她,好像是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的說個不停。

她說了很多,無非就是她在這裡很好,吃有人定時做好飯,睡有人準時叫,她衣食無憂;她還得過獎,登臺表演過,她過得十分開心,總之她叫我們不用擔心。

她甚至還開了個玩笑,這裡什麼都好,就是不能養雞養豬。

可是,在她們歡暢的聊天時,我敏銳的感覺到,滿臉笑容的她,眼角深處,有一絲掩藏不住的哀傷,就連房間的氛圍逐漸有些不對。

因為我曾祖母和我母親都在刻意地避免談到我父親,就算不小心談到了我父親,也馬上轉移話題。

其實我曾祖母已然隱約聽到了我父親去世的消息,也不知道她是沒能確認,還是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她始終沒有捅破窗戶紙,並沒有詢問我父親的消息。

直到吃完午飯,回到房間後,我曾祖母終於用顫抖的聲音,艱難的叫出了我父親的名字。

此話一出,我媽頓時伏在她懷中,號啕大哭。再也不用多說什麼,我曾祖母長長的嘆了口氣,癱坐在床上,和我母親一起大哭了起來。

看著她們兩人哭得如此傷心,木訥的我,喉嚨裡像是被什麼東西給堵住了,一句安慰的話都說不出來。

我就傻傻的站在旁邊,一言不發,默默地看著她們放聲痛哭,這是我見過我曾祖母哭得最厲害的一次。

當時我怎麼也想不明白,我母親明明已經痛哭了無數次,為什麼此刻還哭得這麼悲痛欲絕;

當時我怎麼也無法理解,我曾祖母明明已經見識了太多親人的離世,為什麼這時還哭得肝腸寸斷。

不知道哭了多久,還是我曾祖母用抽噎的聲音,勸我母親不要再哭了。

直到此時,我怎麼也想不起來,她們是怎麼停止哭泣的。

我只隱約地記得,我們臨走時,我曾祖母對我們說,她以後每天都會吃齋,每天都會念經,讓我父親和我奶奶往生極樂,讓菩薩保佑我們全家人諸事順利。

或許此時此刻,虔誠的佛教信仰才是我曾祖母生活的寄託。

此後,我很多年都沒有見過我的曾祖母,一直到2012年,我和我母親再次去敬老院去看望了我曾祖母。

或許是因為她在和時間老人的賽跑中,逐漸落於下風,又或許是她女兒去世的消息成為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曾祖母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她的腰已經彎了,她的背已經駝了,她的臉上沒有了笑容,她的目光中沒有了神採。

她神情呆滯地坐在那裡,並不像以前那樣健步如飛,起身相迎,並不像以前那樣用她爽朗清澈的笑聲來迎接我們。

我的曾祖母真的老了,她徹底成為了一個老人,她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口齒清晰地背大總統誓詞,念觀音經,講楊家將故事……

她已經不能再像以前一樣耳聰目明的聽我們講話,而是要我們反覆大聲地跟她說話,她才能明白,她甚至已經有些認不出我來了。

她一會神智清晰,還能清楚地叫我「伢幾」,教導我好好讀書,孝順母親;

她一會又顛三倒四,說一些我們從來都沒有聽過的事,講一些我們從來都不認識的人;

一會又把我認成我父親,叫著我父親的名字;一會又把我認成我弟,講些我弟的事情。

直到此時,我已經深刻的認識到,時間對她只是個數字,九十五歲的她,就算能活夠一百歲,也只不過是增添一個長命百歲的佳話而已。

她漸漸失去了她曾經擁有的一切,失去了她一生所守護的東西。

而失去這些的她,我曾祖母還是我心目中那個曾祖母嗎?

而等到我們臨走的時候,我母親小心翼翼地給了她三百塊錢,可是我曾祖母缺的是錢嗎?

她缺的只是家人的陪伴而已。

遺憾的是,當時我在浙江,並不能照顧我的曾祖母,甚至我都很少很少來探望她,反而是我弟會偶爾來看望她。

可是,每次看完她之後,我弟都會問我,曾祖母怎麼就成這樣了?

是啊,我的曾祖母怎麼就成這樣了呢?

而見過我曾祖母這個樣子後,我母親或許已經預感到了什麼,一直催著我趕緊結婚,一直催著我趕緊生孩子,也讓我曾祖母見見她的曾孫媳婦,見見她的玄孫。

2015年,我的曾祖母永遠的離開了我們,請原諒我的不孝,我已然想不起我曾祖母逝世的具體時間,我也不知道她葬在何處,我甚至沒有回來參加她的葬禮。

而我就這樣永遠的失去了我的曾祖母,永無再見之期,永無相談之際。

我再也聽不到有人叫我一聲「伢幾」,再也聽不到有人教我那些人生哲理,再也聽不到有人跟我講那些楊家將的故事。

六、結語

回顧我曾祖母這97年的人生,是國家百年興衰榮辱的一個小縮影。

國家疲弱之時,她和千千萬萬國人一樣,飽受生活折磨;

國家振興時,她和無數普通平凡人一樣,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

國家強盛時,她已經無法像後輩一樣享受太平盛世。

她是不幸的:她經歷了太多貧窮苦痛,經歷了太多生活的磨難,目睹太多親人的離世。

可她又是堅強的:她始終將悲痛藏在心裡,將笑容掛在臉上,她總是掛念自己每一個親人

她總是為逝者祈禱,為生者祝福,卻總是忘了自己。

她總是虔誠地念誦經文,樂觀向上,積極的鼓舞家人。

時光消逝,她的歷史不會被史書銘記,但她會永遠活在我的心中,每一個親人的心中。

這就是平凡人,平凡歷史。

原標題:《百年平凡:我曾祖母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室邇人遠,不亦悲乎——憶我的曾祖母
    故事這個詞,既是指一個完整而真實的事情,又是指那些雖然已經逝去但卻長存心底的過往之事。在這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坐在大學裡的草坡上,我想到了我和曾祖母之間的故事。猛烈而刺骨的寒風在窗外呼嘯,室內的人群靜默地肅立著。
  • 月華——懷念我的曾祖母
    曾祖母是父親的祖母,父親出世不久就先後喪父失母,是曾祖母把他一手帶大。她辛辛苦苦帶大了我們兩代人。在動亂年代裡,我們又失去了父親,姐弟三人與老人相依為命,熬過了那一個個寒來暑往。靠著她四個兒女的接濟,我們得以殘留生存中的最後一點尊嚴。一年中,那珍貴的一些經濟來源,除去供三人讀書,剩下的要潤開在365個日子的柴米油鹽中,拮据和艱難也是可想而知的。
  • 曾祖母是鄉下神婆,怪異事件數不勝數
    【置頂「靈異故事書」,每天給你講睡前故事】來源 | 網絡整理 | 靈異故事書筆者的曾祖母是鄉下的神婆,
  • 如果要做比較,《百年孤獨》與《平凡的世界》兩本書,哪個更好?
    在世界範圍,《百年孤獨》是名著,是具有獨創性的無可比擬的佳作。既然在世界範圍是無可比擬的佳作,那麼《平凡的世界》也就不可與其相提並論了。在中國,80%的讀者讀過《平凡的世界》,而《百年孤獨》估計完本閱讀過,而且能真正讀懂的讀者,不到20%。甚至有10%的讀者真正讀懂了百年孤獨,就很不錯了。我說的這10%,不包括精英學者,專門的研究者,我說的只是普通的讀者。
  • 「平凡巨星」毛不易:我是平凡人,我唱平凡人的故事
    在《明日之子》裡,楊冪在聽完毛不易唱《像我這樣的人》後,就問他:「你到底經歷過什麼?你被生活抽過多少耳光,才讓你的歌詞裡有這麼多的故事?」聽他的歌,難以想像創作者是一位94年出生的少年。,從一個平凡人進入演藝圈。
  • 發現曾祖母是「黑幫大姐頭」,開發者把她做了自己的遊戲裡
    之所以挑選在母親節公布這個角色,是因為她的原型正是遊戲製作人約翰·羅梅羅的曾祖母。沒錯,這個羅梅羅,就是那位和另一位上古業界巨星約翰·卡馬克一起創建id Software、創造出經典FPS遊戲《DOOM》《QUAKE》及《德軍總部》的羅梅羅。
  • 我與洋芋泡泡的故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五峰人夏天做洋芋泡泡就成了習慣,至少在我的記憶中,我們家一直有這個東西。其實它有好多好多的故事!第一次炸洋芋泡泡,是在我剛學會做飯的年紀,家裡的曾祖母還在世,她坐在土灶門口幫我看著柴火,一邊念念叨叨的告訴我:「油溫別太高,一哈少炸點,多奏(做)幾哈搞!熟了就快點撈出來。」
  • 路遙:我寫了平凡的故事,但我的生活不是平凡
    我的腳被新鞋穿壞了,所以我不得不赤腳走路。我父親撿起別人留下的一雙舊草鞋,替他穿上。在70華裡山路上,我父親不吃也不喝。途中,他買了路遙一碗身上有僅有一角硬幣的油茶。後來路遙召回:我知道他再也拿不到錢了。當他到達伯父家時,他父親讓他去集市。實際上,我知道,我就要被遺棄在這裡了。我沒有哭也沒有搗亂,因為我知道沒用。
  • 《閃耀的平凡》:平凡的故事裡,是「中國方案」的合集
    近日,系列短視頻《閃耀的平凡》在海內外播出並收穫諸多好評。通過15集、每集10分鐘的篇幅,該片以外籍體驗嘉賓的獨特視角,呈現和分享中國故事。 《閃耀的平凡》由國務院新聞辦對外推廣局、湖南省政府新聞辦指導,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支持,芒果超媒、芒果TV出品。
  • 【佛教故事】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念佛人
    平凡卻不平凡的念佛人  當我遇到了逆境,生起煩惱時,有些念佛人的典範常能發生安定鼓勵的作用。這些念佛人往往是近在周圍,很平凡的念佛人,但是卻有不平凡的情操,他們很多行為往往是達官顯貴、名人學者也望塵莫及的。這些人當中有一位,就是我的房東太太,大家稱她「林師姐」,我也就這麼稱呼她。
  • 她是卡米拉外曾祖母,愛德華七世最愛的女人
    查爾斯王子之所以如此用心收購卡米拉外曾祖母愛麗絲凱佩爾的首飾,是因為愛麗絲凱佩爾是查爾斯的高祖父愛德華七世的最後一位情人。所以兩人認為雙方的相遇是命中注定,想要延續那一輩的浪漫。愛麗絲與丈夫的關係非常奇妙,喬治凱佩爾甚至曾說:「我不介意她做什麼,只要她最後回到我身邊。」(二)命定的遇見1898年,在馬爾伯勒公爵的家中,威爾斯親王伯蒂注意到了一個女人。她長著他夢中情人的模樣:如瓷的皮膚,濃密的慄色頭髮和纖細的雙手。
  • 24歲卡米拉初見查爾斯:我曾祖母是你曾祖父的情婦,那我們呢?
    當卡米拉第一次見到查爾斯的時候,她對王子說,「你好,我的曾祖母是你的曾祖父的情婦,我們會成為什麼關係呢?」性格內斂的查爾斯迅速被這個並不那麼美麗,但性格卻格外生動,熱情又奔放的女性所吸引了,也就有了接下來他和卡米拉、黛安娜剪不斷理還亂的三角戀關係。
  • 以故事的方式直擊心靈,講述平凡之路的不平凡
    對此,孫鍵老師分享了年會演講內容部分,從時至今日我們取得的成績著手:1、國家的變化2、企業的變化3、自己的變化4、員工的變化我堅信每一位成功企業家的背後,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而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大聲講出你的平凡之路。
  • 哈裡違背曾祖母臨終遺願,為梅根放棄職責,背負不孝不忠的罵名!
    蘇塞克斯公爵和公爵夫人宣布放棄他們的職責,以「開闢一個新的進步的角色」,之後,他們搬到了加利福尼亞州,推出了「阿奇維爾」(archewell)這個新品牌,並且與Spotify播客和Netflix公司進行交易,利用王室身份獲得了豐厚的利潤,然而,哈裡的曾祖母,也就是在2002年去世的伊莉莎白,對此事將不會太高興。
  • 「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園」中的風水故事
    "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園"是兩部有關陝西農村生活的偉大長篇小說。這兩部小說都榮獲過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榮譽"茅盾文學獎"。"平凡的世界"作者是路遙先生,"白鹿園"作者是陳忠實先生。這兩位作家都是陝西籍作家。
  • 皇帝的在世曾祖母——比太皇太后還要尊貴的女人
    在兩千年的帝制歷史中,中華歷代王朝一共出現了三位次嗣皇帝(皇儲)繼位時,他的曾祖母尚在人世的罕見情景。不過,這三位曾祖母級別的皇家長輩,都和嗣皇帝沒有血緣關係,不是嗣皇帝真正意義上的親曾祖母,只是宗法上的嫡曾祖母。即使這樣,她們依舊是當時朝廷禮儀制度中,身份最為尊貴的皇室成員。對於她們的稱呼,讓嗣皇帝和大臣們著實費了一番心思,最後才確定下來。
  • 她是卡米拉曾祖母,29歲迷倒愛德華七世,這對祖孫都是厲害角色
    她是卡米拉曾祖母,29歲迷倒愛德華七世,這對祖孫都是厲害角色卡米拉和查爾斯是妥妥的真愛,但這份愛卻難以被世人祝福。黛安娜離世已經整整二十三年,如果不是威廉和哈裡的存在,人們已經很難想起這位傾世王妃。即使能夠成功上位,卡米拉依舊備受質疑,甚至被外界當成了傷害黛安娜的間接兇手。
  • 在平凡崗位上續寫不凡的故事
    「總書記說,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這讓我和全體同事倍受鼓舞,我們一定在物業家政這個平凡的崗位上續寫不平凡的故事!」薛榮說。她講起寫信的初衷,依舊難掩激動:「我是一個平凡人,就想著以一名民營企業黨委書記的身份向總書記報告,在疫情面前,我們拼盡全力,我們黨組織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我們的黨員更是衝鋒在前。」
  • 《我叫布莎芭》廚娘俘獲傲嬌總裁,平凡女孩不平凡
    《我叫布莎芭》是由楠迪.宗拉維蒙,塔那帕特.卡維拉等人主演的泰國偶像劇。近幾年泰劇翻拍了不少臺灣偶像劇和韓國偶像劇。像《一吻定情》、《浪漫滿屋》這些電視劇都翻拍的非常成功,拋開泰劇的狗血,在臺劇和韓劇的故事情節上稍加修改,啟用泰國的俊男倩女,讓泰國的偶像劇上了一個很大的高度,使得泰劇的青春劇市場欣欣向榮。《我叫布莎芭》講述的是一個大齡廚娘,沒有出眾的外表,可是卻熱愛自己的事業,後來遇到了自己的老闆並最終和自己的老闆成為了戀人。
  • 有,想,哭,平凡的故事,不是平凡的意思
    他們都是優秀的編輯和導演,新藝城製作了許多經典電影,我稍後將與大家分享。張國榮上的標籤:奉獻,才華,天妒英才。他的不合時宜的去世讓他淡出了我們的世界,留下了無數經典電影和歌曲供我們反思。我出生在我依稀記得張國榮去世時報紙和電視上的新聞報導,當時的信息傳播遠不如現在發達,那時,我在想他玩什麼「胭脂扣,縱橫四海,異度空間,家有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