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 芭莎珠寶傳媒 授權發布,文章原標題為《關於鑽石的9大傳言,究竟是真還是假?》微信搜索公眾號「芭莎珠寶傳媒」(BAZAARJewelry)可關注,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若說珠寶圈的熱搜體,那麼絕對非鑽石莫屬,關於鑽石的各種傳聞總是不絕於耳,什麼鑽石其實就是碳啦,鑽石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啦,鑽石很貴全都是因為壟斷……但是你知道嗎?很多讓人大吃一驚的傳言可不一定都是真的,很有可能是故弄玄虛,混淆視聽!
今天就來挑選其中一些經常被大家提及的傳言,我們一起來看看是真相還是謊言吧!
1鑽石其實就是碳有人說鑽石沒什麼了不起,歸根結底只是碳。這完全就是混淆視聽!
鑽石是由碳原子組成的,但是可不是碳哦!頭髮是蛋白質組成的,那人補充蛋白質為什麼要吃雞蛋而不是吃頭髮呢?氧氣和臭氧都是氧組成的,但完全是兩種東西。
鑽石與碳的關係也是這樣,雖然很多物質中都有碳元素,但排列成鑽石這種晶體形態非常難,而且即便排列成鑽石的晶體結構也很有可能只是金剛石,距離寶石級別的鑽石還相距甚遠呢。
2鑽石高價都是因為壟斷鑽石那麼貴還不是因為壟斷?NoNoNo!如果誰現在還認為鑽石業被De Beers壟斷了,那麼他已經Out了!
De Beers壟斷鑽石業早已是猴年馬月的事了,在那個90後都還沒有出生的年代,De Beers的確控制著全球90%以上的鑽石供應,但是到2016年時其市場份額就減少到了35%左右。
其他競爭的小夥伴個個生猛,Alrosa、Lucara、Dominion Diamonds、Rio Tinto及Petra Diamonds等一系列生產商的份額越來越可觀。
鑽石價格高是因為它本身的優秀和稀有,跟壟斷一直都沒什麼關係,更何況現在壟斷已經不存在了。
3沒有比鑽石更硬的東西了沒錯,鑽石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質,這不是隨便說說的,有一個關於硬度的權威「考試」叫作莫氏硬度,是1822年來自德國的礦物學家腓特烈摩斯創立的,在這個「考試」中鑽石是絕對的優等生,滿分是10,鑽石的硬度就是10!
這就意味著除了它自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在鑽石上製造劃痕,切磨鑽石只能靠鑽石自己。
不過雖然硬度很高,但鑽石的脆性也很高,別以為它很硬就隨便造,特別是一定要避免用尖銳的物品撞擊它。曾經有一個笑話是,鑽石礦工為了驗證鑽石的硬度而選擇用一個鐵錘去敲擊它,結果非常悲催,鑽石被敲成了碎渣。
4買鑽石就要去南非「南非的鑽石最好」「買鑽石一定要去南非」……相信你一定曾聽說過這樣的論調。但是現在請聽我說,誰這麼告訴你那他不是不懂鑽石就是在騙你!
鑽石好不好跟產地可沒有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專業的證書上,根本不會標出這顆鑽石產自哪裡!一顆鑽石的品質優劣最直觀的評定標準就是4C。
5找到鑽石不容易鑽石難找這個是真的!有多難呢?只能說一定超越你的想像。只有極少數的國家才有鑽石,其中具有商業價值的只有6%,而就在這6%的鑽石礦中所開採的鑽石只有1.8%適合打磨成寶石。是不是被這組數字驚到了?
那你還不知道,鑽石往往蘊藏在地球最為荒涼和最為偏僻的地點,波札那喀拉哈裡沙漠邊緣就有一處鑽石礦夏季氣溫能沸騰到104℃,俄羅斯西伯利亞凍原上的鑽石礦溫度可低至-40℃。
6鑽石都是血鑽有一部萊昂納多主演的電影《血鑽》可能很多人都看過,然後就對血鑽印象深刻。血鑽的「血」字指的是血腥和戰爭,所以血鑽更應該被叫作「衝突鑽石」。
一些非洲的戰亂國家恰恰都產鑽石,再加上銷售鑽石可以帶來高額利潤,在這些戰爭地區,一些政府對立方就開始用開採售賣鑽石賺來的錢採購大量軍事裝備,用以發動戰爭,傷害人民。
但是事實上,鑽石業在血鑽被曝光後不久就實行了遏制血鑽流通的金伯利進程證書制度。
此後世界鑽石委員會還聯合81個國家的多方機構遵循《金伯利進程基本實施指南》,使全球超過99.8%的鑽石被證明是合法鑽石。血鑽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沒必要有這個擔心。
7鑽石象徵愛情鑽石象徵愛情如今已經是大家公認的了,結婚要買鑽戒,60年的結婚紀念日叫作鑽石婚……這不是隨便說說,自然是有據可循的,傳說愛神丘比特的愛情之箭的箭尖就是鑽石做成的。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經典Slogan更是讓鑽石與愛情的寓意變得更加深入人心。
送鑽石來表達愛意的歷史當然也由來已久。
早在公元13世紀,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曾下令禁止所有女性佩戴鑽石,不管什麼身份通通不行。但是這個規定後來被一段愛情打破了,一個叫作安格裡斯蘇瑞的女人因為得到了當時國王查理九世的寵愛而佩戴了鑽石。從此佩戴鑽石不再只是一種特權,更進而成為女人結婚的必備品。
1477年的時候就有人用鑽戒求婚了,當時勃艮第的瑪麗公主是典型的白富美,奧地利馬克米連王子突出重圍贏得女神的心靠的就是一枚鑽戒。
當時鑽戒還未普及,即使有也大多為粗略打磨的鑽石原石,而這顆鑽戒用心地做成了哥特字母M的形狀,這正是二人名字的首字母。
8合成鑽石跟天然鑽石沒區別如果只是用眼睛看,你可能真的看不出區別。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肉眼看起來可以說是一模一樣!而且它們還有著相同的化學成分、晶體結構和物理特性,同樣有多種顏色和品質可供選擇。
但如果僅僅因為這樣就說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沒區別可就太片面了,不僅專業的鑑定機構可以通過儀器對合成鑽石做出鑑別,而且它們在很多方面都相距甚遠。
天然鑽石可能需要數十億年時間才能形成,而合成鑽石只需要短短幾周就可以在實驗室中被生成,想什麼時候造就什麼時候造,想造多少就造多少,在稀有度、傳承性、收藏性方面與天然鑽石完全沒有可比性。
9莫桑鑽是高性價比的鑽石你要小心了,莫桑鑽可不是鑽石哦!這兩年莫桑鑽確實很火,但它只是一種鑽石仿製品。莫桑鑽本來叫作莫桑石,專業名稱為「合成碳矽石」或「合成碳化矽」。
莫桑鑽不僅不是鑽石,還很少是天然的!
由於天然莫桑石極其稀少,市場上能見到的莫桑鑽基本都是合成的。莫桑鑽的價格只有同等視覺效果鑽石的5%~10%,雖然很便宜,但完全沒有收藏價值,購買時千萬不要受騙。
上面這些真相和謊言你猜對了幾個呢?之前有沒有被誤導過呢?趕快牢牢記在心裡吧!
本文經 芭莎珠寶傳媒 授權發布,文章原標題為《關於鑽石的9大傳言,究竟是真還是假?》微信搜索公眾號「芭莎珠寶傳媒」(BAZAARJewelry)可關注,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