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茶人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

2020-12-23 騰訊網

海內外嘉賓交流茶文化 東南網記者馮川葉 攝

東南網11月30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 馮川葉)傳遞絲路精神,講好中國茶故事,傳播中國茶文化,30日, 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舉辦。作為論壇活動的一項重頭戲茶文化品鑑交流活動於當天下午火熱舉行,海內外茶人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

福建是中國茶葉生產和茶葉消費大省,種茶、飲茶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悠久的產茶歷史,使福建擁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蘊,現有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閩榕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德星帶來了茉莉繡球、茉莉貢茶等多個堪稱頂級的好茶,供海內外友人品茗。

閩榕茶業展示茉莉花茶 東南網記者張立慶 攝

「通過傳統工藝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香氣鮮靈持久,茶湯清潤甘甜,具有冰糖甜的特性」。王德星介紹,福州茉莉花茶研製工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具有篩花、窨花、通花等九道工序,其中單瓣茉莉花燻制技術還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權。他介紹,福州茉莉花茶具備冰糖甜的特性是因為其適宜的地理緯度生長條件,具備30多種微量元素芳香結構,用玻璃杯衝泡,其色質清澈清純。在本次論壇茶王賽中其本人獲得最具匠心獎。「在福建六大類茶當中,與大紅袍傳承人武夷山瑞泉茶葉公司黃聖亮獲得最具匠心獎,感到非常高興,感謝論壇主辦方對福州茉莉花茶的肯定,我也將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福州茉莉花茶飄香海外」。王德星向記者如是表示。

福鼎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白茶 東南網記者張立慶 攝

「我們採摘一芽一葉都是新鮮的,以自然萎凋乾燥工藝為主,所製作的白茶毫香顯著,清靈醇爽」。福鼎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現場向觀眾展示2013年壽眉、印級花茶一號、老白茶等上等好茶。相關人員介紹,白茶可泡、可煮,具有三降三抗養生功能,泡出的白茶色澤相對於煮出的顏色會淺淡些。。

活動現場,福建土樓南靖丹桂展位飄出一陣果味的茶香,據介紹,南靖丹桂為烏龍茶品類,色澤褐潤, 略帶苦底,回甘強烈明顯。

記者獲悉,福州茉莉花茶研製工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坦洋功夫丹桂茶製作技藝等17個茶葉類項目列入省級非遺項目。培育了茶葉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6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34人,推動豐富多樣的制茶工藝薪火相傳。作為中國傳統待客之道的重要載體,福建茗茶與海外來賓共品茶藝、茶道,以茶會友。

如今茶產業已成為福建重要的優勢特色產業,全省現有茶葉類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3家,34個茶葉品牌獲中國馳名商標。2019年,全省茶葉全產業鏈產值達1200億元,茶葉出口2.4萬噸,4.55億美元,佔全國茶葉出口額的22.5%。2020年上半年,福建茶葉的出口克服全球疫情影響逆勢增長,出口1.18萬噸,同比增長4.9%。在全省茶葉主產縣農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茶葉收入佔比超過40%。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產業支撐。

相關焦點

  • 共品茶香茶韻 共享美好生活
    在多年的經營中,王思舜始終弘揚沂蒙精神,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為當地許多縣區的茶農解決了種茶難、賣茶難的實際問題。家住日照市的一名貧困戶常年和王思舜合作,有一年年底結帳,他因單據丟失,不好意思來公司要錢。眼看快過年了,王思舜驅車一百多公裡,主動將茶農的錢送到了他的家中。茶農感動得熱淚盈眶,連聲道謝。人品如茶品,王思舜表示,做茶葉行業更應該做到人品至上、茶葉品質至上。
  • 了悟推薦 | 與茶仙子共品香茗
    我們每天喝著不同的茶,而茶葉又有著不同的滋味、不同的泡法、不同的功效,不妨與茶仙子一起去認識、了解、走進中國茶生活,你的生活會因為有茶相伴變得越來越美好。談起茶,不再是陌生和距離感。忙忙碌碌的生活,可以將自己靜下來,與自己對話,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
  • 王猛仁丨品臺灣茶
    伴著墨韻,啜飲一口,那緩緩浸洇、怡然生發的清香,直抵心靈,千迴百轉。周口臺灣茶,靜靜地安居於周口八一路與黃河路之間,雖臨街而立,卻也古色幽玄,窗明几淨,禪意悠長。幾幅引人駐足的名人字畫,更襯託室內環境的空濛與閒雅。
  • 品才子與佳人,味雲茶之餘韻:茶空間與時裝的跨界走秀
    本次發布會,以品與味」為主題——」品才子與佳人, 味雲茶之餘韻」,這是一場茶空間與時裝的跨界走秀,發布會空間位於昆明煤機廠內的雲茶堂。此次走秀,共展示了31套look,至翦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用減法做衣服」的理念。
  • 《茶韻》
    朗讀:張東波《茶 韻》人生如茶,浮浮沉沉,總是難以把握自己的尺度。
  • 茶中有禪、人借茶悟,一杯清茶悟人生
    中國人喜歡茶,已越數千年;文人名士飲茶,佳話留齒香。遠的不說,就現代而言,魯迅先生愛喝茶,他說過,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林語堂是茶中高手,熟知茶性,深知茶道。他常說「只要有一隻茶壺,中國人走到哪兒都是快樂的」。如果只把飲茶當作口福之樂,那還沒有真正懂得飲茶之道。茶這個字,拆開的筆畫就是:人在草木間。
  • 茶香一刻 | 品養胃好茶,享時光悠長
    對於愛茶的人來說,冬季是一個很適合煮茶的季節。等茶湯慢慢泛出顏色,宜人的茶香緩緩在空氣中四散,拿起杯盞,慢品一口,驅走冬日嚴寒,溫暖全身的每個角落。嚴寒的冬日裡喝什麼茶,是有講究的。因為天氣寒冷,涼茶、綠茶、菊花茶等偏寒性的茶葉並不適合在冬天飲用。冬季喝茶,以紅茶為佳,其他暖性的花茶也可以適當飲用。
  • 【津彩回味】引領茶尚生活,津喬2020茶品彙編(上)
    作為茶界極具時代氣息的專業品牌,津喬始終秉持「讓更多人從高品質的茶尚生活中受益」的理念,在2020年推出了一款款契合甚至領跑時代的「津制好茶」,將品牌品質推向又一高峰。庚子歲末,回望過去,看看是哪幾款茶開啟了你的茶尚生活?
  • 何謂「茶韻」,什麼是鐵觀音的茶韻?
    「柴米油鹽醬醋茶」與「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道便不是同道。茶也如此,苦澀是它,香醇亦是它;閒情詩意是它,人生百味亦是它。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韻味,何謂「茶韻」?說白了,茶韻就是喝茶時所得到的特殊感受,是一種茶的品質、特性、風格。就像我們觀看電影或者閱覽一本書之後得到的體會那般,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感覺。
  • 瑞幸推出全新輕乳好茶系列:現泡茶底還原東方茶韻,更輕更健康
    生活不只是苟且,還有詩意與美好!尋找生活中的詩意,其實很簡單:一場故宮飄落的雪,一首動聽的國風歌曲,或者一杯雅韻悠然的國風好茶……
  • 「521國際茶日」,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
    人草木茶禪文化習近平指出,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聯合國設立「國際茶日」,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茶葉價值的認可與重視,對振興茶產業、弘揚茶文化很有意義。作為茶葉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願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鑑,讓更多的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
  • 月圓茶香,茶禮先行
    如果知道精品咖啡的概念的話,BASAO大概就屬於精品茶。不僅是世界著名藝術品拍賣行佳士得的指定用茶,被全球首席城市生活媒體《Time Out》精選為的特別推薦禮物,還被香港最有影響力的《明報》、《生活》推薦。好茶加好設計,茶行家也喜歡的好茶,作為中秋的茶禮,耐品好喝也拿得出手。
  • 做茶如做人,茶品即人品!
    做茶如做人,茶品即人品,茶德即人德。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茶,做人好,做茶也會好。 以茶見靜,非靜不能得茶氣;以茶見清,非清不能得茶韻;以茶見和,非和不能得茶理;以茶見虛,非虛不能得茶意;以茶見寬,非寬不能得茶識;以茶見真,非真不能得茶律;以茶見誠,非誠不能得茶德;以茶見禪,非禪不能得茶悟;以茶見心,非心不能得茶道
  • 雲遊產區|四川廣元,這裡人傑地靈,茶韻古今!
    廣元有著悠久的產茶歷史,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紂,天下歸周,「巴國以苴人之茶進貢」,這是迄今為止最早關於貢茶的文字記載。自周朝始,廣元茶就一直作為朝廷貢茶為天子所喜,高陽貢茶、七佛貢茶名譽四海。因其位處蜀道要衝,乃為歷朝歷代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
  • 第三屆中國大健康產業博覽會召開 媽祖健康茶榮獲會議指定用茶!
    作為本屆植物學大會的唯一指定用茶,中關村媽祖健康茶亮相本次大會,以弘揚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為己任,將為全國頂尖健康領域專家及與會議嘉賓送上一縷誘人的茶香。本次會議旨在通過展覽展示和專業學術會議論壇等活動,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提高健康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並投入到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 國風茶韻,健康好茶,瑞幸輕乳好茶獲羅博報告「年度國風茶飲」
    12月25日,瑞幸小鹿茶·輕乳好茶入選《羅博報告》2020"Best of the Best"羅博之選榜單,榮獲"年度國風茶飲"大獎。《羅博報告》是權威高端生活方式媒體,羅博之選年度榜單旨在為美好生活甄選,引領高端尊貴的品質生活。
  • 一杯香醉天地人,金風御露葉中逢,私享式禪意茶館盡在韻品一堂.
    《韻品一堂》致力成為潮汕工夫茶文化傳承的新高地,帶著對茶道的獨特見解,於2019年12月30日為潮汕獻上了一份獨特的茶禮。  這裡為尊貴的您提供雅致、幽靜的喝茶空間。鬧市藏雅居 共品巖茶香現在都市的生活繁忙,人們總是匆匆。韻品一堂提供了一個安靜及優雅的茶空間,以茶的風韻,引領心的飛揚。三五知己,一壺好茶,天南地北,侃侃而談,不失為人間好時節。
  • 一縷茶香潤素心,一曲琴弦韻清音
    一縷茶香潤素心,一曲琴弦韻清音。靜下來,慢下來,聆聽自然的聲音……喚醒你我沉睡的心靈……——原創/清荷依人初春,天降甘露,潤澤山水。走近它,觸碰它,靜下來吸收自然的靈氣,來滋養你的筆芯……撥開晨霧,踏香而行,那一縷縷淡淡的茶香撲面而來。雨後,映入眼帘的綠洲格外清新,嫩綠的茶尖上,掛著一串串晶瑩的露珠緩慢的滑落著,滴落泥土。這自然的美,自然的景色……被初春 薄薄的晨霧包裹著,緩慢地在空氣裡散發飄逸著初春的微涼和茶的談香……心也隨意入了這自然雲水間。
  • 墨韻茶香|那些有關茶的書法
    而書法人喜歡品茶,則容易品見字裡行間的妙趣。 「茶」字的寫法有點淵源。一千多年前的「茶聖」陸羽在《茶經》將「荼」字去掉一划,寫成茶,一直通用到現在。元趙孟俯臨漢史遊的急就章中的茶字寫法還是「荼」。
  • 詩中茶韻丨——清正,清幽,清雅,清心
    中國的茶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就有眾多的文人墨客以茶為詩為畫,倡導高雅的藝術享受,美化人的精神生活。從最早出現的茶詩,如左思的《嬌女詩》到現在,歷時一千七百多年。據已有資料統計,我國現存茶的詩詞累計達一萬兩千多首,是茶學文化中最為瑰麗的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