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秒鐘,賭上一輩子,值嗎?

2020-12-21 時光網Mtime

時光編輯部 | 隱飲

用電影治癒生活。

這個周五,張藝謀的新片《一秒鐘》終於如約而至。

直到它正式上映前,所有人還是為它捏了一把汗。

2019年2月,《一秒鐘》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又因為「技術問題」退出。

2020年11月24日,電影正式上映前三天,《一秒鐘》再次因為「技術問題」,缺席金雞獎開幕影片。

張藝謀妻子陳婷透露《一秒鐘》因「技術原因」缺席金雞

戲外的「技術問題」,成為困擾影片和觀眾見面的一道魔咒。

而戲裡的「技術問題」,則是《一秒鐘》中至關重要的情節。

在那個特殊年代電影膠片意外受損,如何應對這場放映事故,實在是考驗「技術」的難題。

這一次,張藝謀捨棄了以往執著的大製作、大場面和濃墨重彩的色彩渲染,反而做起了「減法」。

他在接近70歲的時候,似乎更願意返璞歸真、回歸初心,把多年來一直念念不忘的那個故事拍出來,把他對膠片時代的深情致敬拍出來。

《一秒鐘》正是導演回望過去,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

張藝謀的私心

《一秒鐘》有兩條主線:一條明線是父女情,父親為看到多年未見的女兒僅僅一秒鐘的影像,不惜賭上自己的一輩子。

一條暗線是致敬,致敬曾經的膠片時代與觀眾熱烈的電影情懷。

電影的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一秒鐘,兩相隔,三個人

張譯飾演的張九聲,是剃著光頭偷跑出來的「勞改犯」,是別人嘴裡的「壞分子」,是大漠裡獨行的執著父親。

他和劉浩存飾演的「劉閨女」看似是冤家路窄,其實同是天涯淪落人。

他們一個遠離愛女,一個缺失父愛,只能在彼此身上找到親情的慰藉。

兩人和範偉飾演的「範電影」,因為電影、因為膠片、因為「一秒鐘」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風格和題材上來說,《一秒鐘》和《歸來》有點類似,兩部電影的編劇也都是鄒靜之,同是現實題材,故事也都發生在70年代的特殊時期。

在張藝謀眼裡:「這是一個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故事,政治和苦難都是既遠又淡的背景。」

「有點《活著》的意思,也有點冷幽默,格局很小,沒有流行的那種戲劇性。」

沒有流行的那種戲劇性」,這一點導演說得沒錯。

《一秒鐘》的故事相當傳統而簡單,簡單到你甚至能猜得出大部分的故事走向。

沒有波瀾起伏的轉折,只有娓娓道來的平實敘事,和戛然而止的結尾。

至於為什麼要拍這樣一個故事?

張藝謀是有點私心的,「看電影」這個故事,是他心心念念了多年的。

導演本人就是在膠片時代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說起怎麼處理膠片、清洗膠片,他比任何人都在行。

在《一秒鐘》的幕後紀錄片中,張藝謀展示了一份年代久遠的膠片測試報告。

這是他在1982年,在廣西電影製片廠時為電影《白楊樹下》擔任副攝影時的報告,關於鏡頭的測溫、測光表都寫得清清楚楚。

早在影片籌備時期,導演就興致勃勃地向編劇鄒靜之,展示怎麼拍「洗膠片」的鏡頭。

這是一部早就存在於他頭腦中的電影。

如果說《一秒鐘》有主角的話,它的主角並不僅僅是張譯或範偉,而應該是——膠片

沒錯,它把膠片時代的「儀式感」,呈現到了極致。

致敬膠片時代

光影投射的記憶,膠片輪轉的聲音,對我們的父輩來說,很遙遠但又很親切。

那個年代他們看場電影,是值得歡呼雀躍的事情,所有人都比過年還要高興。

為了搶到一個好座位,人們早早搬來家裡的板凳、自行車坐在上面,孩子騎到了父親的肩頭,甚至連窗戶上都坐著人。

當然,條件是簡陋的,一塊空地、一個破舊的禮堂就可以是放映廳。

幕布上可能還有毛巾打上去的補丁,放映前孩子們在場下瘋跑,不知道誰家的母雞飛上了天。

那個時代的放映員,都和「範電影」一樣受人尊敬。這個工作是眾人爭搶的香餑餑,因為他們向一代人傳播著寶貴的精神食糧。

每當放電影,那可是個大日子。

「範電影」會穿上他那件小馬甲、帶上精緻的鋼鏈手錶、拿上印有「電影放映員001號」的搪瓷杯,這是帶點「藝術範兒」的小驕傲。

他語重心長地說:「我當了一輩子的放映員,從來不出事故,電影片子就是眼珠子,多少本來多少本去,交接的時候要數好幾遍,這叫責任心。」

那個時候放電影,步驟是繁複的,還需要手工操作機器和膠片。

為了還原真正的老式放映機,《一秒鐘》劇組輾轉多地,拿到當年的松花江牌5501型35毫米固定式放映機。

還請來有相關經驗的老放映員師傅,反覆教演員練習操作。

電影裡範偉對膠片清洗的儀式感,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膠片被馬車意外拖拽,沾滿泥土、捲成亂麻,一場「放映事故」如何補救?

他組織大家用床單運送膠片,用筷子挑頭,用蒸餾水衝洗泥土,用扇子「微風徐徐」扇動。

有人好奇想摸一摸膠片,被「範電影」好一頓訓斥,「這上面都是各行各業的先進人物,他們的臉上不能出現你骯髒的手印。」

《一秒鐘》裡甚至還展示了複雜的「大循環」技術,在膠片時代想要循環播放一段影片,技術含量很高。

「範電影」帶領大家用水洗去膠片上的泥土,讓塵封的膠片重現光彩。

這個鏡頭不失為一種時代的隱喻,仿佛一場精神上的「洗禮」和重生

有人可能想問,數字電影明明更方便了,為什麼還有人對老舊的膠片放映念念不忘?

如今是個人人都隨時抱著手機的時代,動動手指,就能刷新出下一個抓人眼球的短視頻。

信息過載,一切都唾手可得,年輕人連去電影院都嫌太麻煩了。

那些關於露天電影院、膠片電影的回憶,仿佛是太過遙遠的古董了

張藝謀的這封電影情書,對當下的年輕人來說,過時了嗎?

時光君覺得,並不會

在過去的時代,確實因為精神生活的匱乏,所以放電影顯得格外珍貴。

但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時代如何在變換,觀眾對電影的熱愛不會變。

膠片時代雖然離我們遠去,但電影人對它心存的懷念和敬畏不會變。

正如張藝謀在親筆信裡所說,總有一部電影讓我們銘記一生,銘記的也許不是電影本身,而是那種仰望星空的企盼和憧憬。

為一秒鐘,賭上一輩子?

在《一秒鐘》裡,除了對電影膠片時代的致敬,還有導演對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命運的那份關懷。

這是一個父親與女兒相互惦念的故事。(以下包含結局劇透,請謹慎閱讀。)

「張九聲」拼了命想要看到自己女兒的影像片段,是對「彌補父愛」的一種執著。

「劉閨女」看似混不吝的小混混做派,則是「父愛缺失」帶來的成長辛酸。

《一秒鐘》裡,「張九聲」的女兒出現在放映正片之前的「新聞簡報」上。

在電視機全面進入中國家庭之前,「新聞簡報」幾乎是唯一廣泛而有效的大眾影像傳播渠道。

同樣承載一代人記憶的,還有反覆出現閃回片段的經典老片《英雄兒女》

80、90後的父輩們,幾乎人人都曾看過《英雄兒女》,都能講出一段當年看這部電影時候的生動故事。

甚至一提起電影裡的臺詞和插曲,他們都還能流暢地背出來,沒辦法,當年實在是看了太多遍。

而《英雄兒女》裡的父女相認情節,也映照著銀幕前的「張九聲」和「劉閨女」。

這對某種意義上精神層面的「父女」,因為一場意外捆綁在一起,從此命運休戚與共。

不少觀眾猜想,「張九聲」的女兒很可能已經去世了,所以他才會如此不顧一切,從勞改農場出逃,想要為這「一秒鐘」,去賭上一輩子。

因為一旦這次錯過後,就再也沒有機會見到女兒了。

如此一來,「張九聲」的行為動機似乎更說得通了。

這也能解釋為何「範電影」要冒著犯錯誤的風險,剪下他女兒的那兩幀膠片送張九聲做紀念,明明已經讓他看了那麼多遍電影,相當夠意思了。

如今的版本裡只剩下張譯流著淚喃喃自語,「爭什麼呢,和人家大人爭什麼呢?」暗示或許他的女兒是在和大人爭著扛面袋子時,發生了意外。

而「劉閨女」在質問的時候也提了一句「你女兒沒被面袋子壓死麼?」,這讓張譯瞬間暴跳如雷。

當然這都是觀眾的猜想,不知道導演是否想到了這一點,抑或是類似的情節已經被刪減了,如今成了未解之謎。

從片尾花絮來看,《一秒鐘》的結局可能拍攝了好幾版

有一個鏡頭是「劉閨女」撿到了那張珍貴的電影膠片,還對著陽光在看,然而這個童話般的結局並沒有用。

最終這張膠片,連同膠片上「張九聲」的女兒,都被沙子無情地掩埋了,北風呼嘯吹過,毫無痕跡。

很多人的結局,難道不也是和這張膠片的結局一樣嗎?

時代的沙粒,輕而易舉地掩埋了深深的傷痛。

在影片中,新任「謀女郎」劉浩存感覺挺靈動的,雖然可供她發揮的地方不多,但勝在眼神青澀質樸,未來可期。

張譯的演技自不必說,《一秒鐘》有兩個情節讓時光君最為動容。

一個是張譯的淚流滿面,演好這場戲的難度實在是大。

需要他在那個小窗口回過頭的一瞬間,就點燃自己的情緒,並且不是那種嚎啕大哭,而是大滴大滴的眼淚流下來。

為了演好這個片段,他提前了一晚上去醞釀準備。張藝謀也對這場戲很滿意,一條就過,直誇他不簡單。

另一個是張譯站在銀幕背面,抬頭仰望的鏡頭。

1988年,張譯在十歲那年,看了人生第一部印象極深的電影,就是《紅高粱》。

當時他很好奇:為什麼銀幕上的人都那麼大,他跑到銀幕背面去看了後半場電影,覺得太神奇了!

張譯從此想要走入光影的世界,而這個從背面仰望銀幕的鏡頭,也是張譯的電影初心。

時光君想說,《一秒鐘》不僅獻給那個時代可愛的人們,也獻給對這個故事有些陌生的年輕人們。

不妨帶上你們的父母,去影院靜靜體會這「一秒鐘」的美好吧!

【 時 光 話 題 】

你覺得《一秒鐘》拍得怎麼樣?

請在評論區寫下你的回答

相關焦點

  • 賭上「一輩子」,只為「一秒鐘」
    兩人一路上你爭我奪,鬥智鬥勇,《一秒鐘》的故事也由此展開。值得一提的是,張譯和劉浩存還出演了老謀子的另一部電影《懸崖之上》,也令人十分期待。範電影,一個有經驗的電影放映員,名字就非常有意思,與電影仿佛有解不開的緣分。
  • 影評:一秒鐘,就是一輩子!
    回到「一秒」,張譯飾演的張九聲從勞改農村逃出來,其時,他已被勞改了6年,他冒著又將加重罪行的風險逃出來,只是為了混到電影院看一看正片播放前的「新聞加播」,因為,那裡面有他女兒的身影。當年因為打架,被判了八年,按後來的範電影(範偉飾)說的話「你這是被人整了」,他遭遇了人生的巨大堅冰——身陷囹圄、妻亡女散。
  • 電影《一秒鐘》影評——賭上一輩子只為一秒鐘
    我對導演張藝謀是不陌生的,有一種糾結的感情,可謂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喜歡他的電影作品《紅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我的父親母親》、《山楂樹之戀》等文藝片,這些電影是樸實的藝術之作,能敲打每一個觀眾的心靈;恨是因為不喜歡他的商業大片《英雄》、《十面埋伏》、《三槍》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這些電影是誇張的、是為了商業而拍的商業電影
  • 女人,一輩子都在賭... ...
    找到對的人了、疼你一輩子。找錯了人、就等於輸了全部。女人、永遠都在賭。
  • 我現在才明白,愛上你我用了一秒鐘,但是忘記你,我卻要用一輩子
    周寒情感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你喜歡上一個用來多久時間了,我想應該和我一樣,用來一秒鐘吧,不知道你用來一秒鐘愛上的人,現在是否還陪你的身邊了?我記得最好的朋友給我說了這樣一句話,三條腿青蛙和天鵝我找不到,但是兩條腿的女孩哪裡沒有了,你何必為了已經離開的你委屈自己了,讓自己的過得如此的難受了,你哭能把她哭回來嗎,如果可以那麼她就不會離開你。
  • 用《一秒鐘》,和一個時代告別
    一再推遲上映的《一秒鐘》,終於和大家見面了。它在影迷圈裡是實打實的小爆款,但它遠遠沒有被更多普通觀眾看到。《一秒鐘》的故事很簡單,卻是本世紀張藝謀電影裡,最打動我的一部。上世紀70年代中期,人煙稀少的大西北,勞改犯張九聲(張譯 飾)偷跑出來,只為了看一場電影,因為別人告訴他,他女兒出現在了正片放映前的新聞簡報裡。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想要偷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劉浩存 飾),因為她弟弟把借來的膠片燈罩燒壞了得賠。
  • 英雄聯盟職業賽場經典操作,賭上職業生涯的兩個閃現
    但是即便面臨這麼大的壓力,為了取得比賽的獲勝,許多選手還是選擇相信自己,想要打出一些出其不意的操作。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談談兩個在賽場賭上職業生涯的閃現,他們的大心臟真的值得敬佩。1. 韋神,提到韋神,可能小夥伴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場韋魯斯的反向Q,可真是引起了一陣熱潮。
  • 《一秒鐘》觀後感
    大學時期的一篇《菊豆》的影評還被刊登在當地的日報上。這些都是我學生時代最美好的記憶! 《一秒鐘》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看電影是人們重要的精神享受,在物質與精神都十分匱乏的時代,人們懷著各自對電影的執念。就如張藝謀導演自己說:「總有一部電影會讓你銘記一輩子的,也許不僅僅是電影本身,而是仰望星空的祈盼和憧憬」!
  • 為什麼要用一輩子的積蓄,換一套70年產權的房子,真的值嗎?
    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可能奮鬥一輩子才能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也就是說自己一輩子的努力奮鬥,一輩子的積蓄,換來的可能就是這一套70年產權的房子,這真的值得嗎?不管選擇哪種還款方式,還房貸的30年,壓力不會比攢首付的時候小,因為還房貸的時候基本上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除了房貸方面的開銷,還有其他方面的開銷,壓力之大之可想而知的。一輩子的積蓄換一套70年產權的房子,真的值嗎?
  • 《一秒鐘》票房不佳,是刪減的原罪嗎?
    上映5天、累計票房超過9000萬,這對於一部國產文藝片來說,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不錯成績;但《一秒鐘》更是張藝謀時隔2年執導的新作品,這樣的市場表現對於影片而言,顯然是有些可惜的。這其實與市場和大眾對《一秒鐘》的期待值產生了一定的落差。
  • 金莎 我想要賭一賭真正的愛情上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金莎 我想要賭一賭真正的愛情#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42。對此大家的反應是這樣的意料之中 金莎是顏控終止好啊 不喜歡就沒必要繼續了唄情理之外 意料之中她這麼大沒結婚,不就是因為挑剔嗎,本來就是顏控,當然希望找帥的,不然自己過不也挺好的,沒必要勉強自己!
  • 《一秒鐘》影評
    《一秒鐘》是一部關於父愛的電影,一盤膠片也只是一種情感寄託的媒介,一位父親向看一樣自己的女兒,而女兒留存在這個世上的唯一映像就是在一盤膠片中,即使只有短短的一秒鐘。為了看女兒一面,追尋著《新聞簡報》這盤膠片。劉閨女則是為了幫弟弟償還燈罩,選擇去偷膠片,不了被張九聲發現並被奪回了膠片。範電影作為放映員,他的工作是保證電影正常放送。又因為膠片被智力低下的兒子損壞,又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選擇向保衛科舉報張九聲。這類背景下的影片不多,或者說基本沒有,特別是在2000年後。
  • 電影《一秒鐘》:一代人的膠片記憶
    「短不過一秒鐘,長不過一輩子。」11月27日,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影片《一秒鐘》全國上映。影片用一位父親為了看去世女兒的「一秒鐘」影像的故事,串起了那個年代人們對電影的熱愛,同樣也表現出張藝謀對膠片時代的情懷,可謂是他回歸初心的又一力作。目前,豆瓣評分高達7.8分,貓眼評分8.6分。據貓眼專業版統計,該片單日最高票房2500萬元,首周票房6900萬元,上映八天破億,截止至12月11日,累計票房1.25億。
  • 小賭怡情,大賭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小賭怡情,大賭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聰明的人會迷戀上賭博,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呢?以前沒有網絡和手機的年代,人們為了娛樂,為了消磨時間,發明創造了麻將,牌九等等。爾後被人們利用來賭博。後來又有了撲克牌,有了鬥地主,扎金花,鬥牛等等賭博遊戲。
  • 張藝謀的《一秒鐘》被剪掉了一秒鐘,電影就變了
    張藝謀的《一秒鐘》,不管是你看過也好,還是沒看過也好,都不妨礙它成為柳林心中今年最好的一部電影。那它為什麼觀眾評價和票房表現,都不是太好呢。原因無它,只是因為在放映之前,這部電影被剪掉了一秒鐘。女主角嚴格來說跟她的弟弟一樣,也是沒有名字的,是派出所為了好登記,隨便起的名字。男二也沒有名字,在電影中叫範電影,因為他是放電影的。整個電影中,唯一一個有名字的角色叫楊河,然而整個部電影中,他只露面了一秒鐘。真就只有一秒鐘。
  • 我多想再見你一面,哪怕匆匆一秒鐘
    一秒鐘很短,不夠。上世紀七十年代,膠片,放映員,這些離現在都已經很遠的事情了。《一秒鐘》這部電影在約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將那個歷史年代,那些幾近在腦海中淡忘的記憶呈現在觀眾面前。先來講講膠片,據說這部電影是對膠片年代的紀念。但膠片真的值得人們去追憶嗎?
  • 琅琊榜:明哲保身半輩子的紀王,為什麼願意為了庭生,甘冒奇險賭上後...
    卻為了祁王的遺腹子,甘冒奇險,賭上自己後半輩子的榮華富貴,也要救出庭生。那為什麼庭生這個孩子,值得紀王如此大動幹戈呢? 他是真正的聰明人,只不過看透了太多,越不願意接觸汙泥一般的朝堂。
  • 幾個不愛電影的人,為何因「一秒鐘」電影而癲狂?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秒鐘》終於在歷時一年多的波折與坎坷中於11.27於觀眾見面了。作為第一時間觀影者,看完後久久不能平靜,思慮再三,遲遲不能動筆,始終沒有想好《一秒鐘》的影評該怎麼寫。畢竟,宣傳海報上已經簡潔明了用「短不過一秒,長不過一輩子」的標籤為這部電影做了意味深長的定性。
  • 《一秒鐘》豆瓣評分7.9,電影裡的小女孩,幕後故事讓人感動
    張藝謀新片《一秒鐘》豆瓣評分7.9分,卻上映6天僅收入8700萬,背後的努力值不值得呢?在電影《一秒鐘》裡,你有沒有注意到那個小女孩?她叫劉浩存,是張藝謀從全國藝校3000多人中足足挑了4年才挑選出來的最新謀女郎,她長得清純可愛,聲音甜蜜迷人,可是他從沒有拍過電影,演戲經驗更無從談起,那張藝謀為什麼會選擇她當電影《一秒鐘》的女主角?只因一個眼神和一個承諾。
  • 《一秒鐘》的隱藏劇情,張九聲的女兒為了爭先進,不幸出車禍死了
    如果你看過張藝謀最近的新片《一秒鐘》的話,想必你就知道劇中張譯飾演的張九聲之所以要拼了命看那麼一部電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前期有個新聞簡報,而這個新聞簡報裡面有他的女兒,可你知道嗎?如果你真的看了這部電影的內部試映的話,你就知道我們看到的版本是被刪減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