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秒鐘》影評——賭上一輩子只為一秒鐘

2020-12-23 中國經貿雜誌

我對導演張藝謀是不陌生的,有一種糾結的感情,可謂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喜歡他的電影作品《紅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我的父親母親》、《山楂樹之戀》等文藝片,這些電影是樸實的藝術之作,能敲打每一個觀眾的心靈;恨是因為不喜歡他的商業大片《英雄》、《十面埋伏》、《三槍》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這些電影是誇張的、是為了商業而拍的商業電影,這些電影讓我漸漸的對張藝謀陌生起來!我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張藝謀粉絲,上大學的時候經常去電影院,工作之後就幾乎不去電影院了,但只要是張藝謀的電影我都會破例走進電影院,而且是一個人走進電影院,因為我喜歡安靜的去感受他的電影作品,別人看電影是看故事,我看電影更多的是看張藝謀電影的變化,雖然如此喜歡張藝謀和他的電影,但我從來沒有給老謀子寫過影評。今天我開始破例了,因為我已經打開電腦敲起了鍵盤,我想給張藝謀一個感謝,感謝他讓中國電影回歸「電影」,回歸真實、真誠,回歸那個為膠片而瘋狂的時代!我不是一個影評家,所以我不知道真正的影評是什麼格式,我今天我只想隨筆聊聊剛剛看完的電影《一秒鐘》。

電影《一秒鐘》講述了張九聲為看女兒一秒鐘影像,穿越千裡黃沙與劉閨女、範電影因一卷膠片電影結緣的故事。電影由導演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等實力演員主演,影片定格上世紀70年代為時間背景,講述了屬於膠片時代一代人的回憶和情懷。西北腹地,沒趕上放映場次的張九聲(張譯飾)認為那盤膠片中殘留著去世女兒的「一秒鐘」影像,由此展開了一場瘋狂的尋找膠片之旅,在路上與流浪兒小吉林(劉浩存飾)也因為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故事簡單是張藝謀的劣勢也是他的優勢

了解張藝謀導演的人,都知道他電影有一個缺點就是故事簡單!尤其是近年來的作品更為突出,比如《三槍》、《影》等作品,電影一秒鐘也不例外,故事仍然是很簡單,沒有任何燒腦的浮誇,朋友或影評人經常說張藝謀不會講故事,不算是一個優秀的導演,更像一個攝影大師,因為他本來就是攝影師出身。其實說的不無道理,張藝謀確實是從攝影走向電影導演之路的,張藝謀的電影名字一直在變,但有一點不會變,就是色彩的變化,張藝謀的電影故事簡單,但拍攝手法從來沒有簡單過,《紅高粱》裡的萬畝高粱地、《三槍》裡的張掖丹霞地貌、《影》裡面的水墨色調等等,都是他對色彩的精準把控。我認為看張藝謀的電影不要僅僅看故事,是從看電影展現的藝術裡來尋找故事,感受故事,從而走進故事。喜歡張藝謀導演的影迷絕對不會責怪張藝謀的故事簡單,因為在電影院裡只能無條件的去欣賞他的電影畫面,電影就是畫面,畫面也是電影,而不是去挑剔,挑剔的人都是出了電影院才發表一些「事後諸葛」的評論,故事簡單和拍攝手法在電影裡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導演的情感是什麼?我相信電影一秒鐘能給大家真情的答案,告訴大家有時候缺點往往會成為優點。

一張白紙的新任「謀女郎」劉浩存

把一個知名演員變得更紅不一定是好導演,把一個從未出鏡過的演員變成明星的導演一定是大師級的,所以張藝謀不愧為「國師」。說張藝謀的電影不得不說「謀女郎」,張藝謀有一個特異功能就是把「白紙」變成「千金」!我說的白紙是沒有任何名氣的演員,比如周冬雨被張藝謀選中的時候還是一個高中生,但卻因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一炮而紅,這兩年把各項電影大獎都拿了一個遍,可謂是拿獎拿到手軟。今天我重點說一下電影《一秒鐘》的女主角劉浩存,一個舞蹈學院的舞蹈演員,被張藝謀選中的時候剛剛十八歲,在百度裡搜不到她的任何消息,沒有任何的影視作品,在籤約的影視圈裡就是一張空白的、乾乾淨淨的白紙,但劉浩存今天給了影迷一個驚喜,一個觸動心弦的驚喜!《一秒鐘》中她演的角色叫劉閨女,閨女就是她的大名,一個為弟弟偷膠片做檯燈的姐姐,電影一開始,電影院門口的劉浩存像極了當年山楂樹之戀中的周冬雨,我說的像極了不是長相,而是演技,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小男孩般的丫頭片子和張譯對戲沒有任何的慌張、刻意的演繹,就是那種簡簡單單的簡單,簡簡單單的隨意,簡簡單單的真實,與山楂樹之戀中周冬雨不同的是羞澀的周冬雨把角色演的很含蓄、很純潔。

劉浩存恰恰相反,羞澀的劉浩存把劉閨女這個角色演的「土裡土氣」,整個角色只能從眼睛裡可以挖掘出一點靈氣!還有年輕的稚嫩感,這與電影最後在沙漠裡尋找膠片的劉浩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觀影的過程中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期待真實的劉浩存出現,不是女扮男裝的劉閨女,而是期待真實的演員劉浩存,沙漠裡的劉浩存穿著厚厚的棉褲,臃腫的花棉襖,根本欣賞不了她一鳴驚人的身材,但相信影迷絲毫沒有抱怨,因為劉浩存用最天真的、善良的、幸福的微笑給電影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電影結尾的最後一個驚喜是片尾曲「一秒鐘」,演唱者是演員劉浩存,劉浩存的專業是舞蹈,但我覺得唱一秒鐘的不是劉浩存,而是女主角劉閨女,只有電影裡的人才能唱出那種感動的旋律。此時此刻我想起來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選秀節目,一個歌手前前後後要通過大半年的時間才能過五關斬六將進入決賽,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明星,一句話太難了!但這恰恰印證了張藝謀的水平,把一個非專業歌手用故事的感動演唱歌曲的旋律,比真正的歌手唱的還要好聽,其實打動人的聲音不是歌唱的技巧,而是歌唱者真情表達的故事和感情。

感謝張藝謀的「膠片之戀」

張藝謀的《一秒鐘》即使電影也是一種情懷,一秒鐘的故事讓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姐弟之情、父女之情,更多的是讓我回到了童年的電影之情,我相信看過電影一秒鐘的農村人一般都會再一次回憶起往事。

放電影的馬車開進村子,原本安靜的二廠甦醒了。人們奔走相告,孩子們也快樂蹦蹦跳跳。放映機開始調試,白色的幕布被掛起,音響設備也連接妥當。全村的人早早地搬著小板凳坐在村頭的廣場上,盼著太陽早點下山。

天色暗沉,燈光打在幕布上,人們的歡呼聲不絕於耳。經過漫長等待,放映機終於轉動起來了,每一個人都聚精會神地盯著那塊閃動著影像的大銀幕……

電影《一秒鐘》把膠片刻畫成了另一個主角,賦予了膠片故事般的生命,影片裡膠片損壞、修復和歡呼放映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演繹的那麼小心,其實電影的故事就是父親越獄只為女兒電影裡的一秒鐘鏡頭,是父親對女兒的愛、思念和自己打架入獄的悔恨,影片裡沒有交代父親是思念女兒、擔心女兒,還是覺得對不起女兒,但從演員範偉、張譯在修復膠片的過程中給了電影的答案,一種無微不至的呵護!期待中的遺憾。電影一秒鐘讓我看了電影,也回到了小時候的電影裡,是一種難以忘記的夢,一種情結,一種回不去的歲月,一種對電影膠片的致敬!感謝張藝謀讓我們回到童年,讓中國電影回歸真實。

作者簡介:魏三軍,國家級期刊《中國經貿》雜誌執行副社長,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民族博覽》雜誌藝術主編,新浪新聞自媒體暢銷作家。

相關焦點

  • 影評:一秒鐘,就是一輩子!
    人生很長,長得讓你品盡世間的酸甜苦辣;人生很短,短得讓你厭倦歲月的世態炎涼,只希冀那倍感溫馨的一秒鐘。電影並沒有直接講訴張九聲女兒最後的命運,但通過張九聲的各種非正常行為——越獄看「新聞加播」;聽到劉妹妹憤怒時無意的一句話,歇斯底裡;你只有14歲啊,你跟那些成年人比什麼啊,你只有14歲啊,你跟那些成年人比什麼啊, 可以推測……那個充滿革命年代色彩的22號片前新聞加播,張九聲女兒的露鏡其實只有一秒鐘,但為了這一秒鐘,張九聲費勁了各種周折、承擔了各種風險、賭上了往後餘生
  • 為了一秒鐘,賭上一輩子,值嗎?
    時光編輯部 | 隱飲用電影治癒生活。這個周五,張藝謀的新片《一秒鐘》終於如約而至。直到它正式上映前,所有人還是為它捏了一把汗。2019年2月,《一秒鐘》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又因為「技術問題」退出。
  • 賭上「一輩子」,只為「一秒鐘」
    他從來信中得知,即將在村裡放映的電影前的《新聞簡報》裡,有他多年沒見的女兒的畫面,因此義無反顧地從農場偷跑,不顧路途上的艱難,只為去看他女兒的影像。劉浩存飾演的流浪兒劉閨女是個失去父愛的女孩兒,因為想要12.5米廢膠片做燈罩,機緣巧合下卻正好搶走了有張九聲女兒出鏡的那盤膠捲。
  • 《一秒鐘》一部懷舊的電影 趙彥彬影評
    12月2日消息,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已於上個月上映。 影片講述了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與想要廢舊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以及放電影從未失誤過的範電影,因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故事。
  • 張藝謀的《一秒鐘》被剪掉了一秒鐘,電影就變了
    張藝謀的這部電影,因為被剪掉的這一秒種,整個電影就變成了如今觀眾看到的爛片,柳林想稱之為半成品,或亂七八糟的電影。有很多小夥伴對這部電影的評價都不太好,一半原因是看不懂,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另一半原因就是因為這部電影是被剪過的。
  • 《一秒鐘》觀後感
    我從大學時代就很喜歡張藝謀導演的作品,他的每部影片我都認真看,並且還寫影評!大學時期的一篇《菊豆》的影評還被刊登在當地的日報上。這些都是我學生時代最美好的記憶! 《一秒鐘》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看電影是人們重要的精神享受,在物質與精神都十分匱乏的時代,人們懷著各自對電影的執念。
  • 《一秒鐘》影評
    《一秒鐘》是一部關於父愛的電影,一盤膠片也只是一種情感寄託的媒介,一位父親向看一樣自己的女兒,而女兒留存在這個世上的唯一映像就是在一盤膠片中,即使只有短短的一秒鐘。故事是以「文化XXX」為背景,影片表現了三個人物,一個是逃犯張九聲,一個是孤兒劉閨女,還有一個就是電影放映員。張九聲得知女兒去世的消息(推測劇情而來),從牢中逃了出來。為了看女兒一面,追尋著《新聞簡報》這盤膠片。劉閨女則是為了幫弟弟償還燈罩,選擇去偷膠片,不了被張九聲發現並被奪回了膠片。
  • 幾個不愛電影的人,為何因「一秒鐘」電影而癲狂?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秒鐘》終於在歷時一年多的波折與坎坷中於11.27於觀眾見面了。作為第一時間觀影者,看完後久久不能平靜,思慮再三,遲遲不能動筆,始終沒有想好《一秒鐘》的影評該怎麼寫。畢竟,宣傳海報上已經簡潔明了用「短不過一秒,長不過一輩子」的標籤為這部電影做了意味深長的定性。
  • 也談電影《一秒鐘》的色彩
    事實上,在《一秒鐘》公映之前也是做足了「饑渴營銷」的。比如「因技術原因」(什麼「技術原因」,你懂的)退出國際電影節而痛失「鐵定獲獎」的機會,忍痛割愛刪除了若干鏡頭云云。這都足以引起觀眾的極大好奇心。當票房沒有達到預期時,大咖們又說,對於一部真正優秀的電影來說,「票房是最不重要」的。於是,各種追捧的影評蜂擁而至,學術研討會也應時召開。
  • 電影《一秒鐘》:一代人的膠片記憶
    「短不過一秒鐘,長不過一輩子。」11月27日,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影片《一秒鐘》全國上映。  95後市民王女士表示,「《一秒鐘》算是一部比較有情懷的電影了,講的是七十年代的事情,整個故事也是由一場膠片電影作為引子串聯起來的,雖然自己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但是也有聽父母提過,他們以前扎棚看電影算是村裡面的大事,很熱鬧,小孩都早早的去佔位置,和我們現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感覺不一樣,今天通過《一秒鐘》也算是體驗了一次。」
  • 《一秒鐘》影評:淹沒張藝謀的「時代的風沙」有多拼命
    張藝謀的新電影一秒鐘上映已經有半個多月了,前一周因事耽誤了沒有及時觀影,本周我們常去的電影院水街東坡電影院原本已經將這部電影下架了,我雖不報希望仍積極懇求電影院工作人員林哥,希望周六下午再安排一次,萬萬沒有想到,林哥和領導協商後居然答應了!於是周六下午我和家姐帶著老母親高高興興地來到電影院看電影《一秒鐘》。
  • 【影評】楊林玉|驢車後的膠片——評《一秒鐘》
    《一秒鐘》呈現了彌足珍貴的「一秒鐘」,卻不是至關重要的一秒鐘——那導致陰陽兩隔的一秒鐘被漫不經心地抹去了。銀幕上的光鮮遮蔽了銀幕後的悽慘。 電影的被刪改、曲折上映過程構成了一個有關「控訴」的事件,不期然呼應了影片「控訴」的主題。由此,那個有著「自毀」傾向的結尾也可被視作一個電影為自身申張的無聲控訴。所以,影評人不必要去嘲諷那一秒鐘變「白蓮花」的劉閨女——當然劉閨女姐弟選角失敗是無疑的。導演對於選角的武斷和率性,某種程度上使得這部電影的「共情」能力大打折扣。
  • ...最近的一秒鐘關注了嗎?想知道為什麼豆瓣電影的影評和專業人士...
    最近的一秒鐘關注了嗎?想知道為什麼豆瓣電影的影評和專業人士、影評人的評價差那麼大?這種上價值的小成本電影是不是不如那些爆米花電影吃香?
  • 生命在記憶中永恆,評張藝謀電影《一秒鐘》
    因為電影《一秒鐘》跑來了圖書館,上次看國師的電影,還是在高中看的《影》。我想將《一秒鐘》和《影》稱作姊妹篇,很有趣,兩部敘事手法,時代背景,甚至演員咖位都大相逕庭的電影,憑什麼被稱為姊妹篇?很簡單,我認為,這兩部電影是張藝謀導演在《長城》以及多場國家級大型晚會後,重拾自我認知,回到一個電影人來說話的標誌了。
  • 用《一秒鐘》,和一個時代告別
    上世紀70年代中期,人煙稀少的大西北,勞改犯張九聲(張譯 飾)偷跑出來,只為了看一場電影,因為別人告訴他,他女兒出現在了正片放映前的新聞簡報裡。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想要偷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劉浩存 飾),因為她弟弟把借來的膠片燈罩燒壞了得賠。
  • 年度王炸電影《一秒鐘》
    電影的第一個場景就是長鏡頭,張譯飾演的逃犯穿行在沙漠上,風吹起的沙子和逃犯的身體裹挾在一起,很難看見遠處的風景。在如此艱辛且惡劣的環境裡,絲毫不影響逃犯去追看一部電影的決心,不,準確的說是看電影前要播放的第22號《新聞簡報》,因為他聽說那裡可以看到女兒。
  • 從電影《一秒鐘》談談歷史上的第一部電影的兩秒鐘
    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正在熱映,張九聲為了看女兒最後一眼,哪怕是冷冰冰的電影影像,那種真摯的父愛令人動容。然而,就像那張膠片一樣,過去的終究會過去,一切隨風而逝後,只剩下茫茫沙漠。就像第一部電影的兩秒鐘一樣,人物早已隨風而去,只有故事在流傳。
  • 《一秒鐘》:看似平淡,處處深情
    PS:這篇影評有一個小福利,由2段票碼組成的貓眼app兌換券1張,在文章中。最先找到的讀者,可以兌換1張《一秒鐘》電影票。 影片講述了勞改犯張九聲(張譯 飾),因為在銀幕上看到女兒一秒鐘鏡頭。而冒死逃出勞改農場,跑去電影廠。
  • 《一秒鐘》:張藝謀寫給電影的這封「情書」無法讓人共情
    本周五剛剛上映的張藝謀新作《一秒鐘》,算得上是本月最具話題度的院線新片,也是大飛在這個11月唯一一部去電影院觀看的電影。本片曾入圍2019年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然而卻因內地觀眾們早已耳熟能詳的「技術原因」不得不臨時退賽。
  • 《一秒鐘》,不能說的秘密
    又過了五年,張藝謀以這個故事為藍本,創作出了電影《一秒鐘》。今天我寫的這篇影評,基本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正如《一秒鐘》的片名一樣,看似只是很短的一瞬間,但它的背後很可能有著深邃又複雜的記憶與情感。電影的前半部分,都在強調一個詞:饑渴。這種饑渴不僅僅是角色生理上的,同時也是心理和精神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