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巷已恢復煙火氣 記者張維納 攝
「從媒體上看到戶部巷開街後,帶著老母親過來逛一逛」。6月2日上午10點,62歲的萬先生帶著85歲的母親打車從漢陽來到戶部巷走走轉轉,走到巷子裡的一家腸粉店門口,萬先生和母親坐下來,各點了一份廣東腸粉。「味道確實不錯」,萬先生現場給這家腸粉店「帶貨」,推薦記者也嘗嘗。
萬先生告訴記者,退休後,他常陪著85歲的母親在三鎮遊玩,「戶部巷是咱武漢的一張名片,百米長的巷子承載著武漢人的舌尖記憶」。採訪中,萬先生指著巷子兩邊的各類小吃店對記者說,「這裡不僅是漢味小吃一條街,更是『舌尖上的中國』」。
萬先生說得沒錯,走進戶部巷,熱乾麵、面窩、武昌魚、豆皮、豆絲、湯包、米酒、鴨脖等各類武漢美味集聚,同時,也能一站式品嘗到廣東腸粉、臭豆腐、烤魷魚、脆皮五花肉等網紅小吃。
62歲的萬先生帶著85歲的母親打車從漢陽來到戶部巷走走轉轉 記者張維納 攝
「和『五一』相比,現在的人流明顯增多。」向久記廣東腸粉店老闆向賢久介紹,隨著氣溫升高,晚上的戶部巷比白天更熱鬧,「很多人下班後會來戶部巷逛一逛,吃點小吃散散心」。向賢久坦言,往年遇上小長假,店裡一天可以賣上千份腸粉,但開街後生意確實不如從前,「做生意總有低谷和高潮,我相信戶部巷很快就能恢復到此前的人氣」。向賢久記得,2005年,他從深圳回到武漢戶部巷做腸粉生意,第一天的收益只有2元錢,第二天賺到了18元,第三天賺了34元,「但我相信只要腸粉做得好,生意一定不會差」,等到第三個月時,向賢久店的門口開始排起長隊。「現在的戶部巷已經恢復了煙火氣,我要守好我的店,做好每一份腸粉,等熙熙攘攘的遊客回歸」。
記者在戶部巷走訪時看到,除了本地人,已有不少外地遊客到戶部巷尋味遊玩。「我們昨天才到武漢,今天直奔戶部巷」,19歲的小李正和幾位朋友邊逛邊吃,小李告訴記者,這次來武漢是探親,昨天到漢陽親戚家後,大家都推薦他走走長江大橋、看看黃鶴樓,再到戶部巷吃點小吃。「之前都是在課本上網絡上了解武漢,今天第一次走訪,和圖片上一樣漂亮」,說起剛剛在戶部巷吃的熱乾麵,小李搖了搖手上的米酒,「吃熱乾麵一定要喝米酒哦,絕配」。
戶部巷一家店內,主打櫻花系列產品,吸引不少顧客 記者張維納 攝
百米長的戶部巷,開著兩家少女心爆棚的「武大櫻花」店,走進店內,被溫暖的櫻花粉包圍,櫻花餅、櫻花果酒、櫻花棒棒糖等櫻花系列產品擺滿貨架,「提到武漢,大家會想到熱乾麵、黃鶴樓,還有櫻花」,來自河南駐馬店的小韓正在店裡打包多盒櫻花餅,「當作來武漢的伴手禮帶回老家給朋友」,小韓一邊說一邊向記者展示漂亮的包裝和產品,「這麼美好的食物,都不捨得吃」。店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答謝疫情期間全國人民對武漢的支持,門店重新營業後,便推出了買一送一答謝活動,「歡迎大家來戶部巷,嘗漢味小吃享武漢煙火氣」。(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張維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