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上海,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尋找上海老字號

2020-12-17 驢友吧

上海是一個非常有歷史氣息的地方,昨天給各位小夥伴分享了上海的八大千年古樹,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吃吃看上海的一些地道美食。之前小編問了一些上海的朋友,老上海究竟是什麼味道?上海人對吃向來挑剔,同時對美食也能海納百川。但要說到最有特色的小吃街,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它沒錯。

作為上海建城之後較早發展起來的區域,市中心出現了黃河路、吳江路、雲南南路、乍浦路等一系列美食街。在這些看似普通甚至些許老舊的街區中,散發著一種獨特的市井氣息。而其中的雲南路則極具代表性。住在附近的居民,曾經在這裡"搭過米道"的老上海,以及常常聽聞父母說到"雲南路美食街"的我們,味蕾不自覺地就會惦記這裡的滋味

來頭不小的雲南路美食街

雲南 南路自1917年大世界遊樂場建成和1926年共舞臺開張後,風味小吃和各類本幫菜商鋪逐步增多,尤其夜宵更為興旺。遊客、觀眾看完戲後,到雲南路吃夜宵,有些知名演員卸妝後也來此光顧。1991年9月第一屆黃浦旅遊節籌辦之際,雲南路被命名為"大世界美食街",1992年改名"上海美食街",1998年9月更名為"雲南南路美食街"。

對於刁嘴巴的上海人來說,小吃雲集的雲南路和曾經的夜排檔是上海人接觸全國各地美食的一扇窗口。如今,老字號、大眾化成了新雲南南路的立足之本。

阿寶豬排——上海人的智慧

阿寶豬排

一塊炸豬排,成功凝聚了上海人的智慧。敲的厚薄適度的豬排被放入一個大油鍋,乘熱盛出帶著油泡的豬排,旁邊早有熟練的師傅在砧板上將之切的大小均勻,再淋上辣醬油,真是絕配。

很多上海人為了不常做的炸豬排,會專門買一瓶辣醬油放在家中,足見魔都人民對於辣醬油的喜愛。豬排咬起來外脆裡嫩,還有汁水溢出。除了炸豬排,這裡還有煎餛飩和炸蝦可以選擇。

大壺春——最傳統的生煎

大壺春

通過門口的玻璃窗,就能窺見傳統生煎的做法。每回經過,我都會駐足看一看這些我們最愛的早餐,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大壺春出現的時候,小楊生煎的創始人恐怕還未出生。全發酵,不放肉凍,所以皮面厚、湯汁少,這也是很多人吃不慣大壺春的原因。

相比於其他生煎的做法,大壺春能讓食客聞到麵粉的香味,口感更為蓬鬆可口,些許的甜味和敦實的餡料,為其積累了不少擁躉。也有些老食客覺得大壺春"沒有以前好吃"。

小金陵——夢回秦淮河

小金陵鹽水鴨店

小金陵鹽水鴨店雖然創建只有三十年,但已經成為了正宗 南京 鹽水鴨和金陵湯包的代名詞。 小金 陵鹽水鴨製作考究,用料好,工藝精,"炒鹽醃,清滷復",增加鴨的香醇,"炒得幹"減少鴨脂肪,"煮得足",食之有嫩香口感。

世上湯包千千萬,我獨愛這金陵湯包和南翔小籠包。望著這傳統的製作工藝,再配上一碗老鴨粉絲湯,只覺得回到了秦淮河邊。

鮮得來——排骨年糕一隻頂

據鮮得來官網引述——早在1921年,創始人何世德舉家三口放上三隻半臺子、幾條長凳、一隻鐵鍋、爐子等設攤,佔地僅幾個平方米。何世德的小年糕全部按傳統工藝手工操作,做出的排骨年糕潔白細膩、鮮糯可口、肥而不膩,既保持了肉質原有的鮮度,又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由於何世德講究質量、價廉物美,而且就餐方便,深受社會下層廣大食客的歡迎,生意日見其好,名氣也逐漸響起來了,吃客們都說:價錢便宜,經濟實惠,味道真是鮮得來!攤主何世德因此得了個"排骨大王"的美稱,遂以食客的贊語"鮮得來"引為招牌。

鮮得來排骨年糕

吃排骨年糕就要到鮮得來。它的排骨年糕是將麵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與此同時,將 松江 大米與紅醬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麵醬,澆上辣椒醬即可。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現在鮮得來推出了很多套餐,對於我來說,排骨年糕加單檔的組合就是魔都標誌性的味道。

鮮得來排骨年糕

老上海的美食之窗

除了本幫小吃,雲南路還雲集了各地風味美食。主打清真的洪長興,烤鴨一隻鼎的燕雲樓,陝西風味的老陝餃子館以及一些時尚美食。

後記

短短的一條馬路,凝聚了這個城市幾十年來的美食記憶。原汁原味的傳統手藝不一定能贏得所有年輕人的喜愛,但光是這種老味道,就足以勾起我們的成長記憶。尊重傳統,尊重工藝,這是一種手藝的傳承,更是對這個城市味道的記錄。如果你想嘗試"步入雲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無數"的滋味,請一定記得來捧場!

相關焦點

  • 上海:老字號餐館出新招 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8月20日,在上海豫園的老字號綠波廊,服務員端著「一盤兩味」招牌菜——雞頭米炒小豌豆與四季如意上素,為顧客上菜。  近日,為了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弘揚節約美德,上海豫園商圈的多家老字號餐飲店,結合外地遊客對菜品多樣化的需求,在點單建議、菜餚設計、餐點規格、打包服務等方面,採取了多項新舉措,既保證老字號的美味與品質,又積極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 舌尖上的上海~上海美食
    舌尖上的上海~上海美食 前兩天帶大家品嘗了上海美味的麵條,流連忘返回味無窮。魔都是一座非常有包容性的城市,除了麵條,還有其他很多美食,今天帶大家來嘗一嘗吧: 小籠包 南方的食物小巧、細膩、精緻,在包子上體現得是最徹底的,北方人豪爽,愛吃大饃大包子,個頭非常大,而上海的包子小巧玲瓏精緻,叫做小籠包,也叫做小饅頭,城隍廟的南翔小饅頭最有名。
  • 老字號上海香皂:尋找年輕人,打造國潮新IP
    2019年8月上旬,當上海香皂在拼多多上日發貨量接近3萬單時,王瑋驚喜萬分。這是他擔任上海制皂有限公司新渠道部長以來,開闢的又一個新戰場。這個已有97年歷史的上海老字號正在持續煥發新的生機。「上海香皂」是上海制皂有限公司旗下家喻戶曉的老字號國貨品牌,一句「皮皂搨一搨」能喚起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 老字號恢復堂食、商城全部復工,上海豫園開門迎客
    記者 | 方卓然編輯 | 徐菲1作為上海老城廂的知名代表性景點,上海豫園是海內外遊客的必逛之選,豫園內的眾多老字號飯館也是上海本地人的心頭好。每年從春節到元宵節期間的燈會更是遊人如織,熱鬧非凡。從成都來上海出差的李先生,特意帶了麵包和飲料來逛豫園,「之前聽說豫園已對外開放,就想趁著周末過來轉轉。原本擔心景區餐廳不開,來了之後發現幾家老字號已開放堂食,那肯定要嘗嘗上海菜再走。」實際上,豫園地區有各類市場18個,總計4000多個鋪位。目前,豫園九曲橋等公共空間已向遊客開放,花燈也未拆除,只是晚上不亮燈。
  • 上海老字號飯店,恢復堂食啦!但有這些變化……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3號中午,上海豫園九曲橋畔的海派名店綠波廊正式恢復堂食了,這也是自疫情發生以來,豫園商城內正式恢復堂食的第一家餐廳。
  • 老字號上海香皂踏上電商煥新路:尋找年輕人,打造國潮IP
    來源:金融界網站2019年8月上旬,當上海香皂在拼多多上日發貨量接近3萬單時,王瑋驚喜萬分。這是他擔任上海制皂有限公司新渠道部長以來,開闢的又一個新戰場。這個已有97年歷史的上海老字號正在持續煥發新的生機。
  • 七寶老街,吃貨們的天堂,上海老字號秒殺各類美食街
    七寶位於上海閔行區,在上海的西南部,它同屬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鎮,風景如畫,典型的城中之鎮。因為離上海市區近,所以無論是周末還是平常日,總是人頭攢動。七寶古鎮,上海人更喜歡親切的叫它七寶老街,無論是從古鎮面積還是水域面積,它可能都比不上江浙附近的水鄉,它就是這麼幾條老街,每一條都不長,但卻構成了一個有著悠久人文內涵的古鎮,沿街的建築古色古香,且富有明清建築風格。
  • 亮相上海中食展——那些執著於創意、美味與愛的蘇格蘭小食
    5月17-19日上海中食展(SIAL)上,蘇格蘭的美食專家們將帶著愛與創意閃亮登場!中食展創建於1964年,現已成為全球食品和飲料行業最大的展覽貿易盛會,在這裡你能遇到最專業的生產商及美食專家,收穫更多驚喜。即將參展的蘇格蘭品牌可不是沒有故事的普通零食,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它們背後的那些動人細節。
  • 真正的上海老飯店,舌尖上的非遺新年居然來你家
    原標題:真正的上海老飯店,舌尖上的非遺新年居然來你家 2021年春節 年味從一桌團圓飯開始 你家的年夜飯 被上海老飯店承包啦 上海老飯店,是上海人都知道的「老字號」,也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的保護單位,一年到頭,回頭客巨多。
  • 有腔調的美味伴手禮,還要數這些老上海老字號
    上。老字號美食雲集的淮海中路很多為老上海人所津津樂道的品牌由此創立,這些老字號不僅是美食界的常青樹,更融入上海人的城市記憶和情感,成為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朱老闆善於經營,在滬郊經營著一個奶牛場,所以蛋糕上的奶油特別新鮮和香濃,推出了「摜奶油」等鮮奶特色製品。除了摜奶油,老大昌的鮮肉月餅也是上海本地人的超人氣視頻,除了中秋,平時也常常買回去解饞的。
  • 老字號上海香皂踏上電商煥新路:尋找年輕人,打造國潮IP_科技_澎湃...
    2019年8月上旬,當上海香皂在拼多多上日發貨量接近3萬單時,王瑋驚喜萬分。這是他擔任上海制皂有限公司新渠道部長以來,開闢的又一個新戰場。這個已有97年歷史的上海老字號正在持續煥發新的生機。「上海香皂」是上海制皂有限公司旗下家喻戶曉的老字號國貨品牌,一句「皮皂搨一搨」能喚起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 上海人最愛!滬上老字號糕團大搜羅!
    上海人對於糕團,有種無法形容的情結,尤其是那些滬上老字號糕團,這麼多年過去米道依舊嗲到不行!條頭糕、雙釀團、餈毛團…上海最好吃的糕團老店們小資君幫你們找到啦!「沈大成」人氣小吃:條頭糕、雙釀團、餈毛團沈大成是上海老字號點心店,各種美味糕點中還是最愛條頭糕。糯米很Q糯,夾上細膩又微甜的豆沙泥,軟糯鮮甜,口感很贊。早上當早飯也不會太膩,熱熱的吃的時候還有一股糯米的香味。
  • 上海老字號泰康餅乾為啥叫「萬年青」?
    提及上海的老字號,我想每一位老上海都能夠對此如數家珍。繁華熱鬧的南京路商業街上,就匯聚了那麼一批上海知名老店:新雅、泰康、沈大成……人們耳熟能詳的老牌子皆扎堆於這個被稱為「中華第一商業街」的地方。能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方開上一家門店本就不易,在此基礎上打出招牌與名氣更是難上加難。作為上海歷史悠久,屹立不倒的金字招牌,泰康食品的名號即便在南京路上依然是響噹噹的。店內各色上海各類經典食品應有盡有,記憶中的「小辰光額米道」大多能夠在此找到。
  • 傳播上海美食文化 梨膏糖、五香豆等老字號紛紛「觸網」
    圖說:非遺傳承人現場熬製梨膏糖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梨膏糖、綠波廊茶點、南翔小籠……今後,你足不出戶便能品嘗上海特色美食。今日,聚划算老城隍廟戰略合作發布會在豫園舉行,將老城隍廟的特色老字號小吃搬上了電商平臺。
  • 老字號上海香皂擁抱拼多多式變革:尋找年輕消費者,打造國潮新IP
    2019年8月上旬,當上海香皂在拼多多上日發貨量接近3萬單時,王瑋驚喜萬分。這是他擔任上海制皂有限公司新渠道部長以來,開闢的又一個新戰場。這個已有97年歷史的上海老字號正在持續煥發新的生機。「上海香皂」是上海制皂有限公司旗下家喻戶曉的老字號國貨品牌,一句「皮皂搨一搨」能喚起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 從《旗袍美探》中追尋老上海的「舌尖美味」
    比如上一章介紹到的旗袍,本來只是單一的款式,卻在上海這座城市實現了完全不一樣的改變,海派旗袍融入了西式服裝的諸多元素,比如蕾絲、珍珠扣等等。而老上海的美食,更是融合了東方的內斂,西方的熱烈,在這座城市之中,兩種文化的碰撞,也讓「舌尖上的」上海呈現出自己的特色來。
  • 糟貨滬上一絕!上海這家老字號回來了,曾讓無數吃貨排長長長隊!
    據說糟貨發源於寧波,上海的老寧波交關多,古北路上的老字號狀元樓,是他們頂頂歡喜的地方。無論是堂食還是外賣,糟貨總是必不可少的,為啥狀元樓以糟貨出名?秘密全在他家的糟滷上。狀元樓選用的帶魚新鮮,所以吃起來肉質緊實,不會一夾就散,用舌尖一舔便骨肉分離,用力咬咬中間的魚骨,特別有味道。
  • 舌尖上的上海,城隍廟美食盤點!
    要想認識一座城市,首先要從這座城的美食說起,舌尖是認識它的最好途徑。綠波廊、松月樓、南翔饅頭、桂花廳、松雲樓、寧波湯糰等這些耳熟能詳的美食,也代表了這座城市的歷史積澱。大家先來看張不完整的美食圖,還有很多都沒羅列出來。
  • 尋找「舌尖上的美味」,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習主席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為響應號召國防科技大學服務保障中心和研究生學術活動組織委員會聯合舉辦廚藝大賽一起尋找「舌尖上的美味」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比賽結束後,選手們紛紛表示,這次比賽既鍛鍊了自身的烹飪手藝,也在團隊協作中增強了合作協同意識,更重要的是還切實體會到了糧食和食材的來之不易,應該要珍惜勞動成果,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踐行「光碟行動」、追求「極簡」餐桌,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 老店煥發新風貌,實現上海老字號飯店年輕化、創新化 ——上海老...
    當年老字號們叱吒風雲時,不用在意對外宣傳等事宜,當時人們對餐飲的需求遠大於市場上餐館的數量,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便深入老牌的心裡。如今時代不一樣了,老字號產品如果能重視對品牌的培育與延伸,將百年企業的品牌打造出來,對提高產品競爭力也會起到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