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勞動報記者 陳寧 邵未來)「訂單不是被取消,就是在被取消的路上。」
「運費漲了4倍,幾十個大箱子回去,都卡在路上了。」
「已經停了一個多月了,現在發只能走貨運。」
受到全球疫情影響,無論是個人消費者,還有外貿、跨境購物從業者,從他們向記者反映的情況足以看出,現階段國際物流行業一天一個變化:一邊是一倉難求的困境,一邊是積極應對的機遇。
第一大陣營:國際貨運「運價暴漲,一倉難求」
「日本到中國的EMS在一個月前就已經停了,我們現在發往中國的貨物全部找的是貨代公司,時效性沒辦法保證,估計最快也要一個多月。」
在日從事海淘生意的陶晶告訴記者,從上個月開始,她的生意就因為物流受到了嚴重影響,因為她店鋪的海淘商品大部分為日本商場、電商等零售渠道的當季新款,物流周期拉長,無疑增加了銷售難度。「我們在國內也有倉庫,但清關難度和時間也較之前要難要久,難免影響銷量。」她說。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在歐洲通往中國的物流通道。「我們現在基本上不重新採購商品,只賣在途商品或者國內現貨,那是在封之前就已經發了的。但是還有十幾箱卡在路上,有些還滯留在歐洲,目前要發例如DHL這種,就不一樣了,光是運費就差了很多。」在西班牙定居的Linda告訴記者。
她所說的這一點被業內一名貨代公司從業者證實:「現在只要有倉位,基本沒有賣不出去的,以前只要十幾二十元每公斤,現在有的已經突破了每公斤100元的價格。」例如,UPS發布通知稱,2020年4月5日起,收取中國大陸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出口至美洲及歐洲地區貨件的旺季附加費。
第二大陣營:郵政快遞基本覆蓋現有寄遞需求
各大郵政快遞企業是目前國際物流的第二大陣營,與國際領先的快遞企業相比,我國郵政快遞企業在國際航空網絡布局運力、服務能力、服務水平等方面還有很大差距。
記者獲悉,中國郵政EMS的國際寄遞業務仍然能照常發貨,但是由於目前出口郵件達到峰值,而飛機飛往海外的時限有所延遲,航班數量也出現銳減,寄遞時效性出現遲滯。郵政方面也表示,將積極通過陸路、海路等方式寄遞郵件。
價格方面,根據國際及臺港澳特快專遞郵件EMS通達國家和地區價目表,整個價格區間根據不同區域分成了九個區,500克以內商品寄遞價格從130元至445元不等。其中,澳門、臺灣、香港為一區,500克以內為130元。而非洲國家大多分在九區,500克以內寄遞價格達到445元。此外,歐洲國家大多分布在六區,價格為280元,美國列入五區,價格為240元,八區則以南美洲國家為主,價格為335元。記者查閱發現,整個表格中,可到達的國家和地區超過了100個,也基本覆蓋了現有的寄遞需求。
據了解,用戶如果寄遞防疫物品,需要如實申報,且需符合個人合理自用要求。可以承接寄遞的個人防疫物資包括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手套等,不支持收寄酒精、消毒液等液體類、粉末類及其他危害航空安全的物品。
記者從順豐方面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個國家發布不同程度的防疫政策,疫情防控期間進出口快件的運力資源獲取已受到明顯制約,鑑於國際疫情形勢日益嚴峻、國際航線不穩定性增加以及多個國家實施交通管制等因素,目前收寄服務有所調整。例如日本、歐洲、澳大利亞等國暫停收件。
國內企業正多方式積極應對
儘管受到諸多不穩定因素影響,疫情期間,我國郵政快遞企業仍然通過境外中轉、增加包機、開闢航線等方式來積極應對。
截至目前,郵政航空公司增開了到俄羅斯、比利時的航線,執行防疫物資包機24班。
隨著國家及各企業一系列措施的實施,目前空運運力緊張的局面正在得到緩解。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