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4 日,隨著最後一根樁基的澆築,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 T3 航站樓結構區域 780 根樁基施工已全面完成,標誌著 T3 航站樓項目建設重心轉向主體施工衝刺階段。
據了解,T3 航站樓結構區域樁基工程地處喀斯特地貌發育密集區域,地下部分結構鬆軟,巖層較多,且多見溶洞、流沙及暗河等現象,在樁基澆築過程中,常會遇到溶洞裂隙等情況。
"T3 航站樓結構區域樁基工程有 28 根平均樁長超過 80 米的超長樁,相當於 30 層樓的高度,並且樁基最大樁徑達到 2.8 米,施工難度極高。為保證樁基的正常澆築必須將其用混凝土填滿,項目施工中單樁最大混凝土用量達到 2350 立方米,相當於在標準籃球場上堆砌 5.6 米高的實心混凝土。" 中建三局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 T3 航站樓施工總承包項目部項目經理樂俊說。
為克服深度 60 米以上超長樁基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高拋回填地層、多層巖溶裂隙、強風化灰巖等地質挑戰,中建三局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 T3 航站樓施工總承包項目部採用全國首創得雙套管雙驅動全迴轉式施工工藝進行樁基施工作業。為超長樁的安全施工上了 " 雙保險 "。
雙套管雙驅動全迴轉式施工工藝利用雙驅動雙套管全迴轉鑽機,將不同直徑的內外鋼套管分別 360° 旋轉切入土體,該施工方法不需要泥漿護壁,清潔高效,同時有效避免了鑽進過程中的塌孔現象,降低了埋鑽的風險,可有效應用於深厚回填、巖溶強發育地區,有良好的推廣意義。
據了解,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 T3 航站樓按照滿足目標年 2025 年旅客量 1450 萬人次的需求進行設計和建設,外貌呈 "T" 字型,由一個主樓加一個指廊構成,位於 T2 航站樓北側,為指廊式構型。南北全長 522 米,東西全長 360 米,總建築面積為 16.7 萬平方米,屋面挑簷面積 8143 平方米,主樓建築高度為 38.3 米,指廊建築高度為 33.3 米。
目前,項目樁基施工已全部完成。主體施工已全面鋪開,主體封頂面積完成 48%,建築面積完成 61%;鋼構施工部分,鋼構柱、鑄鋼件累計吊裝 2854 噸,鋼網架累計拼裝 1080 噸;幕牆、機電安裝、精裝修工程已插入施工。
【來源:ZAKER貴陽】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