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江蘇南通,最開心幸福的事情就是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好吃的美食。這不,在跨過了2020年初的寒冬,終於迎來了暖春,給大地增加了許多的色彩,處處透發著春日的美好畫卷。
最近恰逢清明時節,除去了那三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的天氣,剩下的就是我們心心念的清明假期和美食了。
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南通,在清明時節也是有著醇厚的飲食文化的。各種時令吃食,從兒時起,就印在我們的腦海裡,另我們至今印象深刻。
一、青團
青團
清明時節,南通人採蒿葉作餡餅,這便是家鄉自古流傳的有名的青蒿團。將帶有清香芬芳味兒的青篙嫩葉或者艾草搗碎,連青汁和入糯米屑作粉團蒸熟。味道甜而不膩,帶有清淡艾草香氣,香糯可口。艾草有平喘、利膽、消火、抗菌、除溼等功效,而小麥草的汁有去油解膩、消食降火的功效,同時還能起到美容的作用,是一道兼具美容、保健的美食。
二、螺螄
螺螄
第二個在清明吃得最多的就是螺螄了,現在父輩們還流傳著要在清明節前吃三頓螺螄的說法,據說對身體有益,真實的益處當然還有待我們去考究,但是,清明期間,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最近,我就有幸吃了幾頓(大於三頓喲(^U^)ノ~YO)螺螄!
三、楊柳葉兒餅
柳葉餅
餅對於我們平時生活並不陌生,各種美味的餅,我們隨口叨來:雞蛋餅、手抓餅、雜糧煎餅等等,我們如數家珍,楊柳葉餅吃過的就不多了吧!因為這只在春天這一個季節的這一段時間內才會出現。
這個時候,楊柳樹剛剛抽芽,嫩芽掛滿枝條,家裡人採楊柳的嫩芽和了乾麵攤楊柳葉青燒餅,聽老人們說可以治頭昏。吃燒餅當然伢兒(南通話)最開心,一頭吃一頭唱:「楊柳兒青,攤燒餅,吃了頭裡不發暈。」
清明時節的南通還有好多吃食喲,今天就先介紹這幾樣傳統飲食文化的美食,下次我們再去探索剩下傳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