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人嘴邊清明時節的飲食文化

2021-02-08 楊柳低垂風自然

身在江蘇南通,最開心幸福的事情就是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好吃的美食。這不,在跨過了2020年初的寒冬,終於迎來了暖春,給大地增加了許多的色彩,處處透發著春日的美好畫卷。

最近恰逢清明時節,除去了那三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的天氣,剩下的就是我們心心念的清明假期和美食了。

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南通,在清明時節也是有著醇厚的飲食文化的。各種時令吃食,從兒時起,就印在我們的腦海裡,另我們至今印象深刻。

一、青團

青團

清明時節,南通人採蒿葉作餡餅,這便是家鄉自古流傳的有名的青蒿團。將帶有清香芬芳味兒的青篙嫩葉或者艾草搗碎,連青汁和入糯米屑作粉團蒸熟。味道甜而不膩,帶有清淡艾草香氣,香糯可口。艾草有平喘、利膽、消火、抗菌、除溼等功效,而小麥草的汁有去油解膩、消食降火的功效,同時還能起到美容的作用,是一道兼具美容、保健的美食。

二、螺螄

螺螄

第二個在清明吃得最多的就是螺螄了,現在父輩們還流傳著要在清明節前吃三頓螺螄的說法,據說對身體有益,真實的益處當然還有待我們去考究,但是,清明期間,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最近,我就有幸吃了幾頓(大於三頓喲(^U^)ノ~YO)螺螄!

三、楊柳葉兒餅

柳葉餅

餅對於我們平時生活並不陌生,各種美味的餅,我們隨口叨來:雞蛋餅、手抓餅、雜糧煎餅等等,我們如數家珍,楊柳葉餅吃過的就不多了吧!因為這只在春天這一個季節的這一段時間內才會出現。

這個時候,楊柳樹剛剛抽芽,嫩芽掛滿枝條,家裡人採楊柳的嫩芽和了乾麵攤楊柳葉青燒餅,聽老人們說可以治頭昏。吃燒餅當然伢兒(南通話)最開心,一頭吃一頭唱:「楊柳兒青,攤燒餅,吃了頭裡不發暈。」

清明時節的南通還有好多吃食喲,今天就先介紹這幾樣傳統飲食文化的美食,下次我們再去探索剩下傳統美食。

相關焦點

  • 清明時節|踏青尋春意
    農曆書曰:「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潔顯而清明, 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齊,故名也。」清明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5度,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均氣溫已升到12℃以上,此時正是桃花初綻、楊柳泛青、凋零枯萎隨風過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現。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為三月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
  • 清明時節 | 潔淨如風息
    🌿來到四月天,便是過去人在詩裡所說的清明時節了。從前的人,把清明前後,吹來的風,稱作「清明風」。清明風從東南而來,溫柔和暖,風過之處,萬物好像都會被它薰染,努力生長,長得溫溫柔柔,又有勃勃生機。好比桐花盛開時,會看到雨後的天空開始現出隱隱的彩虹。這個時節也關於緬懷和想念。
  • 草木青青 清明時節
    清明,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冬至後的第106天,仲春與暮春相交之時。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同時,清明節也是一個莊重肅穆的節日,這一天,人們緬懷逝去的親人,心懷感恩,表達思念。
  • 清明時節不同年齡段的養生防病飲食注意事項
  • 清明飲食習俗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艾葉(也可以用其他綠色菜葉代替)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 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 習|清明將至,婺源飲食文化之清明果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一候桐始華 丨白桐花開始綻放花蕾二候田鼠化為鵪 丨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三候虹始見 丨雨後的天空中可以見到彩虹了在婺源的春天裡,油菜花盛開的時節
  • 《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色,那「清明」二字是什麼意思?
    不過,關於這一幅畫,有一個專家搞不明白的問題:畫作中的「清明」到底什麼意思呢?在各種條件的推動下,清明上河圖是紅了,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關於畫作的種種不解。畫的內容是清明時節的景色在大部分人看來,張擇端在畫中描繪的是清明時節的春景,北宋時期的清明節是非常隆重的,不但要祭祀,還有非常盛大的遊街活動,從畫的內容來看,顯然與這種習俗有關。著名人士鄭振鐸、徐邦達等人也一致認為,畫作內容是清明時節的汴梁之景。
  • 清明養生攻略!飲食宜溫 多吃7種食物
    清明養生攻略!飲食宜溫 多吃7種食物 原標題:   編者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我們迎來了清明節氣。清明時值暮春,氣候多變,且常陰雨綿綿,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 清明時節,刮著含淚的風
    清明時節,刮著含淚的風文/孫樹恆1清明,這靈魂遷徙的方向,風塵僕僕,衣衫光鮮,已等候數月2清明,以祭奠的名義,以一小片墓地 為目的地 ,從遠方出發, 搖搖晃晃,奔向北方,每年從青城返回時,到墓地,是一種回訪,更像是一場驚擾。
  • 清明已過夏未至,正是排毒好時節
    清明前後10天,這個節氣,都還有雪和霜,霜就是我們這裡下的小水雪,如果說今天晚上天空很明朗,明天要出大太陽,那今晚必定要打霜的,明天早晨,你到草坪上一走,就會聽見腳下踩著「嚓嚓嚓」的,像小碎玻璃一樣的聲音。老農民總結的: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清明15天過去了,以後是穀雨,「清明栽秧子,穀雨淋半天」,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子講啊?
  • 念清明 遊清明 誦清明:聽東營講述「清明印象」
    清明時節,東營市文明辦發起#印象·清明#網絡文明傳播活動,邀請廣大網友一起說說清明印象、做做清明美食、曬曬特色活動、講講內心感受,推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傳承悠久獨特的清明傳統文化。他們紛紛講述內心的清明印象,曬出文明祭奠、踏青尋春、拔河插柳、吟詩作賦等特色民俗,以此表達他們對清明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傳承並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清明的爆炒螺螄
    清明時節,江南之地,霧靄漸散,最是清爽明淨.
  • 清明時節的朋友圈祝福語,勿忘從前思念親人的經典勵志句子
    雲朵裝點著天空的精彩,問候裝點著友誼的精彩,真情裝點著歲月的精彩,清明裝點著春天的精彩!盼結伴踏青去,發條簡訊問候你,折柳祈相逢!7. 清明節,踏青節,每年四月的四日至六日間,春光明媚,草木吐青,春遊的好時節,親朋好友出去走走,到處轉轉,抖擻抖擻精神,開始新的一天,新的一年!8.
  • 清明時節,你還好嗎?一場集體的心理療愈儀式
    清明時節,你還好嗎?此時此刻,舉國上下都沉浸在為抗擊新冠疫情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哀悼緬懷中。疫情的發生,英雄先烈和同胞的逝世,總是猝不及防。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節更是一場集體的心理療愈儀式。拜祭故人,寄託哀思,對已故親人的思念,內心的傷痛,統統化成一種儀式,即清明節的祭掃。
  • 它是清明時節1野草,外形嫩綠卻有良好藥效,只在清明有,別錯過
    隨著清明節日將近,野外春天的氣息也是越來越濃鬱,無數綠色植株從各處生長出來,這些植株的生命力大多是十分的頑強,可以說是沾土就能活,所以是不管鄉下路邊還是田野或者青山,甚至是一些石縫裡,我們都是能夠看到很多野草紮根的。
  • 清明時節草木盛,帶上思念,緬懷我最親愛的人
    清明時節,正是各種植物吐芽、展葉、開花的時候,茂盛的草木給人以生機盎然的感覺,人們喜歡在此時到郊外踏青,領略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氣息,並為逝去的親人掃墓,以表悼念之情,而這些活動與植物密不可分。楊柳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 清明時節「雨歇歇」,晴好天氣至少還將維持10天!近10年來第一次
    四月份清明時節不再雨紛紛,超過10天不下雨,氣溫舒適,有陽光相伴的好天氣,近10年來杭州還是第一次出現這種天氣情況,請大家且行、且遊且珍惜!  實際上,「清明時節雨紛紛」在南方還是挺準的。中國天氣網統計了1951年—2019年間中國南方大城市清明時節雨日概率發現,在清明時節期間,南方大部的降雨概率均在30%以上,浙江省會杭州清明節的雨日概率已過半。
  • 提升飲食健康從清明素食節、周一素食開始
    在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不合理飲食隨之而來,大魚大肉成為餐桌常住客。如此長期的不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導致身體出現亞健康,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全球約1/3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約10%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約12%的人患有肥胖症。因不良飲食和生活方式引發的非傳染性疾病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
  • 清明快樂還是清明安康?2020清明節祝福語送領導同事朋友最新
    5、清明時節春意濃,梨花帶雨相思情,風箏飛上青雲天,人倚鞦韆笑心間,戶外踏春愜意遊,發條簡訊問你好,祝清明節合家愉快,事事如意。  6、清明時節雨紛紛,最美人間四月天;春草新綠花苞開,桃花一香好運來;朋友真情總常在,身體健康人人愛;紅紅太陽幸福在,快快樂樂曬一曬!清明節快樂!
  • 人間四月天:清明時節 親子時間
    人間四月,到了一年最翠綠的時節,朋友圈裡也是滿屏的綠色。因為疫情,今年清明祭拜活動少了,倒是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廣州成了新風尚,人們抓住春的尾巴,不辭風雨。小雨霏霏的廣州海珠湖溼地公園,格外青翠。三五遊客打著各色雨傘,行走在石板小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