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世良言:20歲要走,30歲要想,40歲要戒,50歲要數!收藏學習了

2021-01-08 漫畫人生kol

傳統文化,包羅萬象,不僅有字面意思,還有內涵表述!比如像《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奧秘,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每一個人雖然處於不同的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在40歲之前熟讀《易經》。

《易經》也被稱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其實把我們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它都一一回答了。

像古人常講30而立,40不惑,50而知天命,不同的年齡段都有不同年齡段的特徵,也有不同的困惑,而農民認為人在每個年齡段都應當做符合這個年齡段的事情,這樣一輩子才能平安喜樂,祥和順遂。

「20歲要走,30歲要想,40歲要戒,50歲要數」,這句俗語就是古人對年輕人的告誡,可謂是一句不折不扣的勸世良言,只可惜現在很少有人了解背後的寓意。

20歲要走

在以前的那個年代,講究的是讀了萬卷書,就要行萬裡路的俠義之風,在二十的這個年紀內還是懵懵懂懂無知無覺的,在農村經常會用「小子」來形容他們,這個年紀帶著無知覺得狂妄和稚嫩,所以農村父母經常讓這些孩子們出遠方去闖蕩,只有見識與經驗足夠、眼界拓寬對以後的發展才能有更大的幫助。

30歲要想

咱們常說三十而立,到了三十歲,男人就要學會自立,自強了,這時候就不應該再過多的依賴父母了,畢竟父母的年紀也大了,在很多方面也難以幫助到我們,而自己已經有了妻子和孩子,自然各方面壓力也在增加。

所以,到了三十歲以後,要成熟穩重起來,不能夠再像毛頭小夥一樣了,遇到事情要多想,多分析,多思考,不要讓家裡人為你的擔心,要做到家庭和事業兼顧。

40歲要戒

人到四十歲的時候,就到了中年,這個時候,大多數人的事業已經到達了高峰期,手上的存款也是最多的時候,這個時候男人多半正處於有錢的時候,而家裡的老婆可能就處於年老色衰的時候了。有句話叫做男人有錢就變壞了,這時候作為男人一定要有擔當,不能因為有錢了就忘乎所以。

50歲要數

醫學證明,從45歲到55歲這個期間,屬於生命的高危時期,人體免疫力下降,各種疾病會乘虛而入。古代時,人均壽命普遍不高,在這個年齡段去世的人很多,所以被認為是一個坎。

在農村,咱們也會見到一些過了50歲的老人,數著日子生活,開始給自己準備後事,比如說給自己打磨棺材等,同事也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過好自己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總的來說「20歲要走,30歲要想,40歲要戒,50歲要數」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要做符合自己年齡段的事情,只有這樣一輩子才能生活順心如意。

古人的智慧以及忠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易經》不僅是一本「奇書」,也是關於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以前聽人這麼說《周易》的學問博大精深,我還不太理解,直到後來,我聽到一位老人家這樣說過:

我們從出生、上學、工作、結婚,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其實都能在《易經》中找到提示;因為《易經》足足64卦,每一卦就是一種人生劇本,而你的每個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它早就幫你推演完了;很多事情,看似是運氣,其實根本有跡可尋。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易經》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放大10倍、20倍。所以說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讀懂中國《易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

馬雲更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查理·威爾海姆評價中國的《易經》:「知識經濟正在改變我們的時代,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帶給我們巨大衝擊的這次革命,實在受惠於中國古代的偉大經典《易經》。」

不過很多人覺得原始版《易經》上面都是文言文晦澀難懂,不知道從哪裡下手。老哥我讀的是這本原文譯文對照版《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老哥我看了《易經》之後發現,裡面不僅有深奧的大道理,還有很多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讀《易經》真的可以讓我們把握自己的命運!你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再對照易經裡的64卦,一一對應。老哥我看完之後,對於很多年前在生意場上遇到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

所以,為了人生多點好運,早點讀懂《易經》,才能更好把握未來!這本原文譯文版《易經》才36塊錢,也就是一包煙錢,就可以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可以買來自己閱讀或者送禮,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可以點擊下面進入購買 ↓

相關焦點

  • 《周易》中的智慧:20要走,30要想,40要戒,50要數,收藏學習了
    "20歲要走,30歲要想,40歲要戒,50歲要數"。這句俗語就是《周易》對年輕人的告誡,可謂是一句不折不扣的警世良言,只可惜現在很少有人了解背後的寓意。人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著不同的困惑,而《周易》,就對這些年齡段的人們,提出了自己的告誡。
  • 俗話說:「20歲要走,30歲要想,40歲要戒,50歲要數」指的是什麼
    20要走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讀行萬裡路,讀行萬裡路不如讀無數人。在古代,沒有報紙、電視和網際網路,人們只能通過閱讀來獲取知識。但書的內容只是一家之言,難免狹隘。所以老人會讓孩子看完書出去探索世界。第一,出去學習,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和風土人情。第二,出去謀生,吃飯受苦,眼光放長遠。畢竟要趁早吃虧。30要立人到30歲就說要成家。這時,你將成為一個家庭的支柱。
  • 易經智慧:20歲要走,30歲要立,40歲要戒,50歲要教,什麼意思?
    易經智慧:20歲要走,30歲要立,40歲要戒,50歲要教,什麼意思?20要走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讀行萬裡路,讀行萬裡路不如讀無數人。在古代,沒有報紙、電視和網際網路,人們只能通過閱讀來獲取知識。第一,出去學習,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和風土人情。第二,出去謀生,吃飯受苦,眼光放長遠。畢竟要趁早吃虧。30要立人到30歲就說要成家。這時,你將成為一個家庭的支柱。
  • 易經:20要走,30要立,40要戒,50要數!要明白這個道理
    它告訴我們:20歲要多走,30歲要多想,40歲要戒,50歲要數。這其中包含了什麼智慧呢?一、20歲要多走20多歲,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歲月,沒有各種各樣的麻煩,但充滿青春活力。第一,出去學習,看看祖國偉大的河流,山脈和習俗。第二,外出謀生,吃飯,受苦,要有長遠眼光。畢竟,你必須儘早受苦。二、30歲要多想在30歲之前,我們還很年輕,仍然有時間折騰。
  • 20歲、30歲、40歲的女人,人生就是要颯一點
    20歲的女人,有夢想就去追逐, 堅信自己可以成功,並秉持著「下定決心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就是要「把想贏寫在臉上」。我的人生由我掌控,我一定會活得光芒萬丈,比想像中的還要精彩萬分。30歲的女人,活得很颯,爽利直接,不想認命,那就拼命;拼過命,才能盡興。只有拼命後,才能看到更遠處的風景,才能明白笑著流淚,遠遠強過哭著後悔。
  • 37歲、40歲竟然還問我要不要考稅務師?
    37歲、40歲竟然還問我要不要考稅務師? 「你已經37歲了」 「你已經40歲了」 「身邊最小的高級會計師才30歲」 「你確定還要繼續學習嗎?」 「四處玩一玩,不比天天苦學輕鬆?」
  • 如果30歲的時候要實現財務自由,20歲的時候一定要做這幾件事
    所以,如果你想30歲實現財務自由,那麼20歲一定要有目標,最好從很小的時候就有目標,積微者速成,30歲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說到這,又想拿王一博來說事,因為他就是典型的年少立志,年少成名。有夢想和沒夢想的人,過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30歲想要混出人樣,20歲就得瞄準目標,披荊斬棘往前走了。有人說,我過了30歲,沒財務自由,反而遇到風險,咋辦?
  • 40歲之後,男人要如何保養?
    2、學會減壓 對大多數男性而言,四五十歲是他們人生中非常難熬的一個時期,因為他們要面對來自事業,經濟以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 對大多數男性,應該積極採取一些減壓措施,譬如日常鍛鍊,沉思,或者去參加一些減壓課程的學習。
  • 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父母一定要及時把控!
    歲幼兒甩動轉圈的運動遊戲9. 1~2歲幼兒的數字與認知遊戲(彩圖)10. 1~2歲幼兒生活自理與遊戲(彩圖)11. 1~2歲幼兒爬上爬下的運動遊戲12. 1~2歲幼兒的小製作遊戲13. 1~2歲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智能遊戲14. 1~2歲幼兒拉與推的運動遊戲15. 1~2歲幼兒走與跑的運動遊戲(彩圖)
  • 女性30歲、40歲、50歲,體檢該做的項目,已給你列出,不妨收藏
    對於很多女性朋友來說,在平時要忙於家庭和工作,忽視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下面給大家列出了女性朋友30歲,40歲,50歲,體檢時應該做的項目,女性朋友要注意了解。女性30歲、40歲、50歲,體檢該做的項目有哪些?
  • 我的20,30,40,50歲生涯,打算這樣過
    歷經52歲卸任日本麥肯錫顧問公司總經理、投身政治運動、參選東京都知事(等同於東京市市長)失利等重大轉折之後,大前研一回顧自己長達25年的上班族生涯,撰寫了《後五十歲的選擇》一書,與讀者們分享自己對職場的種種體悟與觀察。
  • 20、30、40、50歲,你的新陳代謝變慢了怎麼辦?這些習慣要改改
    過了30歲,新陳代謝每10年就降低5%,在身體變的不能有效燃燒熱量時,40以上的人往往會增加5-10斤體重。由此帶來衰老、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多種健康問題。我們很少承諾要用多少的時間來運動,更不用說在25歲之前身體持續的造骨活動,這個過程會消耗很多熱量。
  • 20歲女人要浪漫的愛情,30多歲想要的是什麼?聽32歲女人的想法
    愛情裡20歲和30歲的女人區別在哪裡了?其實30歲對於女人來說好像是人生的分界點,在你29歲的時候你都還是個20多歲的小姑娘,但是一到30歲你就立馬變成了一個大齡的女人了。明明只是一歲之差,但是給人的感覺就好像差了好多歲一樣,而這時候的女人也是好像一瞬間就長大了一樣,再也沒有了曾經的幼稚,對待很多事情的看法也變得不太一樣了,那麼對待愛情是不是也和20歲的時候不一樣了,都問了身邊的一些朋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這第1位是王小姐,王小姐30歲了,他說他剛結婚,他覺得20歲的他比較感性,30歲就變得理性了。
  • 德約科維奇說他要打到40歲,納達爾怎麼辦?
    「我和網球運動互相選擇、互相成就,我覺得在這項運動中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相信我能贏得最多數的大滿貫,打破保持最長世界第一的紀錄。這絕對是我明確的目標和要穩拿的。」不僅如此,德約科維奇還進一步表示,自己將逐漸減少參賽數量,專注於最重要的賽事,並希望可以打到40歲。「我不相信有什麼(年齡)極限。我認為極限只是你自我或內心的一種幻想。」
  • 50歲以後千萬要保護好膝關節!10大護膝技巧請記牢!(收藏)
    一般情況下,50歲以後膝關節逐漸開始老化,到了60歲至70歲,會出現明顯的老化症狀。因而中老年朋友更要注意膝關節的保護,學學下面10種保護技巧。肥胖是膝關節的大敵,要想護好膝關節,就要維持正常體重。日常生活中建議低油、低脂、低熱量飲食,多吃水果蔬菜,並控制好主食的攝入量。
  • 40歲男人想脫單,要找什麼年齡段的女人?你知道嗎
    到50歲的男人有這年輕人不具備的男人味,往往會受到各個年齡段女人的喜歡,當下流行一句話就是年輕女孩偏愛大叔,但是40歲到50歲的男人也不要迷失自己,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找到適合自己的女人,一個好的女人對於男人來說至關重要。
  • 50、60歲老年離婚潮來襲,30、40歲中年人瑟瑟發抖
    即便這些思想頑固存在數千年,但現今社會,這些思想對一類人是完全沒有說服力了,這個群體就是長期生活在劣質婚姻中,隱忍半生,將老人伺候走、孩子贍養大、給孩子成家、甚至都幫孩子養大孩子的50、60歲的老年人。面對束縛自己大半生的劣質婚姻,她們勇敢地選擇了離婚,掀起了老年離婚高潮。
  • 人到中年,40歲的女人要學會「獨處」
    比起容貌而言,40歲的女人學會獨處,更加重要。 有的女人,年到40,仍然擁有小女人的神態。而有的女人,年到40歲,卻被生活,磨成了她自己都不認識的模樣。 劉若英在享受人生的孤獨時,她是這樣解釋的:孤獨並不等同於寂寞。也不是說孤獨,就永遠是一個人生活。而是要懂得學會與自己相處。
  • 27歲要存多少錢才能安心進入30歲.
    想心安理得地混吃等死吧,又害怕被身邊的 00 後同事取代。我們的人生好像停滯了,卡在了一個「上不去,下不來」的地方。很多人也慌:以為 30 歲才來的那道坎兒,提前 3 年就來了。面對焦慮,要靠什麼才能奪回自己的安全感,從容地跨過這道坎兒?
  • 從由20歲到50歲,女人衣櫃裡要有的10件經典時尚單品
    穿搭打扮向來備受推崇的法國女生就深明這道理,她們不盲目追潮流,單靠一些基本單品已經能穿出一種優雅又時尚的迷人氣質,這一點是值得每位女生學習的。無論你是 20 歲、30 歲、40 歲或 50 歲,想要成為一位優雅的時尚女生,以下這 10 件就是你衣櫃裡該有的基本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