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相 X 研究所的第 395 期
今天,所長找了一群 27 歲的人,想跟你們聊聊他們「 27 歲最重要的決定 」 。想心安理得地混吃等死吧,又害怕被身邊的 00 後同事取代。我們的人生好像停滯了,卡在了一個「上不去,下不來」的地方。很多人也慌:以為 30 歲才來的那道坎兒,提前 3 年就來了。面對焦慮,要靠什麼才能奪回自己的安全感,從容地跨過這道坎兒?希望下面這些人的故事,不管是作為參考還是反例,都能給你一些啟發——存款:22 W,月入 16 K
其他財產:無房,無車
固定支出:房租 4.7 K /月
27 歲,北漂 5 年,最重要的決定,是和戀愛 3 年準備結婚的男友分手了。意識到這件事,是從身邊的姐妹陸續結婚開始,我發現自己想要的變了。工作中跟領導和同事的相處,餐桌上的人情世故,都要我來教。以前覺得沒什麼,但 27 歲了,要顧慮的東西很多。現在想想,27 歲和 20 歲的愛情,就是不一樣。20 出頭,我渴望那種甜甜的戀愛,追求快樂和刺激。27 歲了,理想中的結婚對象應該是成熟、經濟獨立的。分手後開始堅持健身,一周五次私教課;開始學習西班牙語,更認真地工作。
一個月吃穿差不多隻花 1500 塊,給自己存了 22 萬存款。
起碼讓一個人的生活更有底氣。
在 27 歲這年,我才開始成為真真正正的大人。
建議:包包口紅買一堆真沒啥用,去了醫院也不能當醫藥費。其他資產:南京公寓一套
固定支出:3.5 K /月日常開銷
畢業後在培訓機構做老師,二線城市月入 8 K,老闆還想給我加薪。25 歲時,我對債務的感知沒那麼明顯,27 歲真明顯很多。我開始覺得尷尬,明明是時候該對家人、伴侶負責,卻發現自己兩手空空。以前生活寬裕,每個月固定支出 7000 ,購物都是不看價格直接買。現在買十幾塊的日用品也要貨比三家,會按「價格」排序把購買清單再看一遍。今年還做了一個艱難決定:為了省錢,我和女友暫時不辦婚禮了。這個年紀就像一個信號,在提醒我:你的錢不再單純為自己服務了。但能夠安慰自己的,是還堅持做喜歡的事,沒有浪費自己的人生。27歲的決定:不辦婚禮了
建議:婚前多當幾次伴郎,它可能是你最大的副業收入。
月入 2-3 W 負債3 W
其他資產:成都房產一套
固定支出:自費五險一金 2K/月
23 歲時我跑去北京發展,很快工資就到了 2 萬,可太 TM 多了。
每天打車上下班,外賣 30 起,房子要租 6000 的一居室……
23 ~ 26 歲,我花了 70 萬。
算完直接自閉:「有這錢,我按揭一套老家的房子不好嗎?」
有這想法,是因為 27 歲對房子的渴望更強烈了。
雖然租房很好很自在,想換就換。
但這兩年身邊的同齡人,一個個有了房本,大都是在大城市打拼幾年,攢錢攢經驗,回老家時房子已經差不多裝修好了。
我沒打算一直留在北京,但回老家連個房也沒有。
突然覺得,房子的意義就是讓自己帶著安全感賺錢。
於是今年我做了一個重要決定:離開北京回老家。
一套兩居室,租金只要 2500 塊,工資和北京也只相差 2 k。
現在的目標,是在 29 歲前還清信用卡,存夠 10 萬。
等到了 30 歲,才是一個真正神清氣爽的新開始。
建議:吸塵器買二手的就行,反正全新的你也不會用幾次。家庭月收入:4 W 5
其他資產:北京房產(父母所屬) 青島一套房
固定支出:1 W 5 /月 日常開銷
和老公結婚 2 年,根本沒想過會懷孕。
直到很久沒來大姨媽,一用驗孕棒,是個+號……
整個人都驚了,哭了一晚上。
27 歲,在北京,孩子和事業就像十字路口,無論選哪一邊,都有損失。
我不想輕易放棄自己喜歡的工作,當晚就和老公商量:孩子不要了。
但去做流產檢查時,看著 B 超單上的人形,卻突然心軟,決定把他留下。
從孕期到孩子 10 個月,花了快 10 萬。
光孕檢和生產的私立醫院,套餐就 5 萬。
疫苗一針就是 1000 多,打三針;育兒嫂一個月花掉七八千。當了媽媽,也還沒放棄自己的事業,這是我內心踏實的最大來源。27歲的決定:我當媽了
建議:不要因為別人結婚而結婚,也不要因為別人不結婚而不結婚。
月入6 k ,0 存款
其他資產:綿陽房產(父母所屬)
固定支出:6 K /月日常開銷
我在老家工作,每月工資 6000,都用在護膚、吃飯、保健品上了。06
月入 1 W+,存款 6 位數
其他財產:廣東房產(父母所屬)
固定支出:房租 2.3 K /月
每天準時下班,兩站公交到家,過得很安逸,也喜歡這座城市的煙火氣。2019 年底我就在想:我的人生,會不會有第二種可能?所以,27 歲這年,我辭職來北京,想卯足一股勁,再拼一下。在廣州,3500 可以租兩室一廳,但在北京只能租一個臥室。北京帶給我的困境不止是錢,最難忍受的,還是孤獨感。但現在,我可以選擇留在這,即使回去也沒什麼遺憾的。月收入不固定
其他資產:成都一套房
固定支出:7 K /月日常開銷
24 歲時,我特別想安定下來,在二線城市按揭了一套公寓。當時覺得,就算我一無所有,還有房子,這給我巨大的安全感。因為它在提醒我,我不能再靠別人給自己安全感了,應該自己掌控生活。這個道理,在 27 歲明白,比在 30 歲明白好很多。月入 5 位數,存款 20 W,
其他財產:一套待拆遷房,價值未知
固定支出:房租 4 K
我是做新媒體的,今年過年前一天還在同事家裡熬夜寫稿。所長想說:
聊完後發現,每個人也都在某個時刻意識到,比錢更重要的是:決定去哪個城市,過哪種生活,決定愛一個人或者離開一個人……但事實上,我們正是在一次又一次選擇中長大了,把自己想明白了。27 歲怎樣才有足夠的安全感,我想,回答只有一個:所長:姜西西
研究員:喬辣椒、丸子醬
視覺:葵子
該走的都會走
該有的都會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