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仙做了一次簡單的留言徵集說出你的編織故(qu/qiu)事,原本只是想著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編織過程中遇見的趣事,可最後我也沒有料到,大家說著說著,圍繞著編織這個溫暖又柔軟的主題衍生出來的這些的故事,都這麼動人……
小仙在這裡整理了一部分,分享給大家。
我有小仙同款毛褲,只不過都是紅色的。
我媽最愛紅色,小時候家裡全是紅色系的毛線,用她的話說,紅色亮堂。
於是初三住校的我,第一天便被圍觀了:大紅棉襖脫了,大紅開衫脫了,桃紅背心脫了,大紅打底衫脫了,牛仔褲脫了,大紅毛褲脫了,紅色襪子脫了……
一到冬天,舍友就圍觀我裡三層外三層的紅色衣服!
以前媽媽很愛織毛衣,尤其是紅色的,然後全家老小都是紅色的毛衣。
不知道媽媽們是不是對純正的大紅色都有執念。
在小仙小的時候也是有無數件紅色的衣服,後來突然理解了,大約她們都覺得小孩子要穿鮮豔一點才比較活潑可愛,然後鮮豔的顏色裡好像就是大紅色最耐髒了……
我覺得這個應該是趣事還是痛苦呢?大多數人肯定都遇到過吧?
小時候手工織的毛衣大部分都是高領的,但是領子還大多數都會比較緊,穿脫的時候就像是要把頭給拔出來了一樣。
記得還是1999年的時候,我媽很興奮的拿回來一些彩色的毛線,說要給我織一件毛衣。
那時候還小,當然很高興啦,2000年的時候搬了新家,然後我就再沒看見她織過那團線了。
05年我就去外地上大學了,直到06年還是暑假,回家我媽拿出一件毛衣說給我織的,我一看這不是我小時候說要織給我穿的嗎?
我就問我媽有沒有拆了重新織,我媽說沒有,我說「你就這麼確定我還能穿的進去?」
然後我媽就沉默了,大概她是覺得我永遠沒有長大吧!
反正後來她死活都要我穿上試試,還說毛衣有彈性的什麼什麼最後拗不過她,只能硬著頭皮去穿,結果脖子就卡住了。
我小時候我媽要給我織一件毛衣,但是選了豆綠色的純毛細線。
當時特別期待,過了三年,我穿上了那件超緊身毛衣,高領細得跟我的胳膊差不多,但是我還是頑強的穿上了。
當洗過一次之後,胸圍也變得跟我胳膊差不多了,嗯……
我記得那會上小學,學校組織去長城旅遊,我媽跟我說你可以選擇用你的壓歲錢去爬長城,或者買毛線,我給你織毛衣。
那會單純的我沒有去想為什麼不能兩者兼得,就選擇了毛衣,毛線選的是那會特別時髦的線,線上有亮絲還有毛毛的那種,綠色的,特別喜歡。
結果我媽跟著人家學了一冬天,邊學邊織,最後出來的成品,額。。。
就是兩個袖子一粗一細,特別明顯,脖領子那緊的穿一回就懷疑一回人生。
小仙從前穿媽媽做的毛衣,也是由於卡脖子的原因,一直為自己頭大而覺得深深的恐慌,穿脫毛衣的時候,衣領簡直是噩夢……
直到很久以後和媽媽提起,媽媽說,因為怕領子做太大了會灌風進去,所以特意做的特別小特別小……
From:寧靜
我媽有一雙巧手,從小穿的毛衣毛褲都是她親手織的。
她的速度很快,為了我能在表演節目時穿上白毛衣,她可以兩天一夜把毛衣織好。
她的想法很獨特,她可以用以前織東西剩下的毛線,多的,少的,織成有著不規則圖案的毛衣給我穿。
廠裡的阿姨都說好看,可她們卻怎麼也看不懂針法~
這樣的驕傲一直持續到我十八歲,那年,我考上大學,卻送走了患癌症的媽媽,留下的還有一件為我織了一半的紅色的毛衣~
如今,我想跟著新媽咪學會鉤針,學會織毛衣,為我兒子也織就一份驕傲,也延續下媽媽的那份驕傲~
爛尾?對我媽來說是絕對不存在的!!!
她的性子是今天能完成絕不會等到明天,上午能完成就不會等到下午。
我每次說一件毛衣要織好久啊,好累,我媽會說,那能有幾下,幾下子就好了。
對媽媽們來說,給家人織毛衣的時候,手速更快一點,就能完成的更早一點,在乎的人就可以離溫暖更近一點,哪裡有那麼多的怨言……
算不上有趣,應該是滿滿的母愛回憶。
小時候我媽媽給我織毛衣、貝雷帽,我特別喜歡毛衣的花邊大翻領,有時候是動物狀的口袋,戴著貝雷帽覺得自己很洋氣,有偷偷地學,我媽媽全拆了,說:你的任務就是學習,不要玩毛線。
現在媽媽六十多了,說自己眼睛不好,而且織起來太費勁,聽起來很心酸。
我如今有了兩個孩子,突然對毛線發生興趣,6月開始織,已經織好了很多成品,也有一些爛尾的,每天幾乎都沒有停。
給女兒織了很多玩偶娃娃,還有衣服裙子,希望她長大後想起來媽媽給她織的東西也都是溫暖的回憶。也希望更多的人愛上編織,把這個手藝傳承下去。
我媽有一雙巧手,我27了,從沒買過毛衣,所有的毛衣毛褲外套針織都出自她手,從小的衣服都是被左鄰右舍拿去學習打樣的。
上次回家,見她在家勾起了小朋友的鞋襪,滿滿半柜子。
麻麻從來不教我這些,她總是說你好好工作就好,這些東西媽媽會,我幫你織就是了,媽媽老了,眼睛越來越不好,能多織一點是一點,都給你以後的小孩留著。
我知道這不算趣事,只是想起來,讓背井離鄉的自己很慚愧,自己動手勾編的那條毯子,希望過年前可以送給她,永遠愛媽媽。
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會溫柔的說出那句:孩子,我愛你。
但更多時候,她不說,我們也應該懂。
八十年代時商場買毛褲的很少,基本上都是自己織,那時候年輕人都會給自己的男朋友織毛衣毛褲,經常三三兩兩一起織。
有個小玉姐妹給她男朋友織毛褲很認真執著的織完了,結果一條腿肥一條腿瘦,居然他男朋友穿了好久。
另一個姐妹給她男朋友織毛褲開始我以為織麻袋,後來織了好大條,一問他男朋友一米93。
回憶起那個年代的編織,它不僅是保曖也是每個織女濃濃的愛意和甜蜜。
我爸說,年輕時和我媽兩地分居,為趕上穿走,我媽用三天時間給他織好了一件毛衣一條毛褲,三天。
我想問我媽睡覺了嗎。
可惜媽媽不在了……
看見這兩個故事的時候,突然覺得很溫暖又柔軟。
那個年代的愛情,沉默又質樸,真實又甜蜜。
20年前,幫男朋友織毛衣,本來想給他驚喜的,織一半時被他發現了,我改口說織給我自己的。
他說他媽織毛衣可厲害了,從小到大他多沒買過毛衣,看看我手中沒織完的毛衣,就再也拿不出手了。
現在我是別人的老婆,他是別人的老公。
大一的時候,第一次給男友鉤織毛衣。
藍色的線,每天晚上有時間就在宿管阿姨那裡請教,織的很長。
等織到袖籠時,宿舍阿姨被調走了,再也沒見過她,就這樣爛尾了。
至今,織針還在毛衣上。
人生第一條圍巾,說好要織給他的。
自我感覺太醜一直沒敢送出,結果我一輩子欠他一條圍巾...
年輕的時候,大家都是未成熟的酸棗。
羞怯,試探,自卑,沉默……不可避免的在某些時刻留下遺憾。
但這些遺憾,終將在後來的人生中,沉澱成不可代替的深刻回憶……
那是大學時期,班裡一名洛寧的女同學(自費生)看上了班長,這個班長可是中文系所有女生的偶像呀。
她就以她的方式展開了追擊……給他織圍巾,織手套,織馬甲,織毛衣……
給她未來的公公婆婆織呀織……
最後一針一線,絲絲網網,網呀網呀,網到了一個高大帥氣的男朋友,最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這位同學完美的為大家演示了編織技能的正確打開方式。
還單身的織男織女們可以為你們日後的公公婆婆嶽父嶽母準備起來了……
脫單指日可待!
第一次鉤毛線,是懷了孕,一直堅信我懷的是女兒。
我要給她鉤各種漂亮的鞋子,衣服,玩偶。
然後第一雙草莓鞋,鉤了拆拆了鉤,花了快半個多月才鉤好,後面還給她鉤了衣服,帽子,各種亂七八糟的一大堆。
最後真的生了一個美美的女兒。
可是我竟然沒有算過生小孩的時間,生下來正是六月份,然後我鉤的一堆東西,全部白白浪費,只能做擺設……
自從開始學習編織後,就真的像中了魔一樣,我真的控制不了我自己啊,真的是買了又買。
生娃的時候,就給她準備了鞋子帽子,後來生了就開始準備冬天的衣服,馬甲,然而現在一歲了,我又開始給她準備蓋毯以便她上幼兒園用。
真的不嫌棄麻煩,從零開始學,我相信好多寶媽都是想,用心給予孩子一切最好的。
願與你一同成長,只希望我的彤寶寶能用心感受到媽媽這份濃濃的愛。
很多的織女開始編織的契機都是懷孕。
當自己開始當媽媽的時候,不自覺想要複製從前自己從媽媽那裡獲得愛的方式,於是開始拿起編織工具。
大家最後都將發現,原來讓人肯為之花時間花精力的,真的都是打心底裡無比珍重的。
女兒從小到大就喜歡穿「媽媽牌」毛衣說穿著暖和,現在大了她說:「媽媽該我給你織件毛衣了」。
我那個樂啊!
應該是六年前吧,買了毛線工作之餘織啊織,織了幾寸長給我看,針子凸凹不平又大了,立馬拆了織了幾個月又小了,哇!沒耐心了,往柜子一收就是五年,真正的爛尾哈!
前不久又翻出說拆了重新開始。
我說有你這份孝心就心滿意足矣,接著織好給我孫子穿正合適。
我只想告訴大家,想要成為編織能手,不是一天二天的事哦!
這是個媽媽的媽媽。
雖然她們總是說,我不需要,我用不著。
可是當我們去用心為她們做了哪怕一點點什麼,她們都會高興的不得了。
編織是一件有技巧的事情,所以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是高手,但是愛一個人,從來是用心表達,不需要技巧的。
留言太多,在這裡整理出來的,只是一小部分。
小仙想說,編織可以是一種愛好,也可以是一種語言。
生活每時每刻都在繼續,它之所以比那些虛構的故事要更動人是因為,我們都處在生活裡,對於愛和被愛的剎那,感同身受。
認真生活,珍惜眼前,在愛的時候,用力愛,勇敢表達,在被愛的時候,要記得回饋,心存感恩。
媽媽們都有個通病
只要你說了哪樣菜好吃
她們就頻繁地煮那道菜
直到你厭煩地埋怨了為止
其實她這輩子
就是在拼命把你覺得好的
給你
都給你
愛得不知所措了而已
-張愛玲
長按關注,歡迎轉發
▼▼▼▼▼▼▼
二維碼說
愛我你就掃一掃我
編織,男人都學得會